首页 >> 四川 >> 德阳市 >> 乡镇介绍 >> 东北镇 |
东北镇 |
东北镇属于绵竹市城郊镇,全镇辖9个村、2个社区、3个居委会,现有总人口23200多人,2007年度全镇幅员面积26.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49公顷);所辖9个村民委员会,93个村民小组,3个居委会;总人口22258人(其中农业人口20926人);粮食产量1484.2万公斤,油料单产142公斤,肥猪出栏5.23万头,小家禽畜出栏98.37万只;乡镇企业总产值75600万元,完成利税3200万元,招商引资6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88元,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医院病床29张,卫生技术人员25名。2007年东北镇实现GDP4亿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73元。“5·12”地震给东北镇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惨重的人员伤亡,东北镇受灾总人口达22036人,其中,死亡179人,失踪5人,受伤3000余人,95%的房屋受到损坏或倒塌,电力、通讯、燃气、给排水设施均遭到严重破坏。 行政区划 东北镇位于四川省绵竹市东郊,面积30.3平方公里,人口2.3万。德(阳)天(池)铁路和成(都)青(川)公路在境内交会,绵(竹)汉(旺)公路横穿西侧。辖谷王、广和、东平、河兴、天齐、竹林、赤兔、天河、蔚泉、月亮、茂泉、玉马、双胜、观明、联合15个村委会及第一、第二2居委会。乡镇企业有水泥、建材、酿酒、磷肥等厂和建筑业。农业主产水稻、大麦、小麦、油菜籽。养生猪、家禽。 历史沿革 东北镇旧为东附郭和北附郭,1935年合并建东北乡,1958年与西南乡合并成立红旗公社,东北乡为一社,1961年改东北公社,1984年复东北乡,1993年建镇。 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呈良好发展势头,粮食产量保持稳定,主要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坚决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免征农业税、粮食直补等助农增收惠农政策。切实加强村居委财务和农民负担管理。2007年,新建“U”型渠20000米,改造病危井3口,整治病态水库1座在广和、东平两村开挖10亩塘库;修建了广和院排洪沟;硬化了红岩渠通道,修建了教育园区绕校道路,共计3800米,对镇内17条乡村道路安装了安全标志牌65个;完成沼气建设450余口。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观明村为绵竹市机械化插秧试点村;按照市政府的要求,投资150余万元在河兴与天齐两村3000亩土地上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投资180余万元在天齐、天河、月亮、玉马、观明五个村启动电气化工程。加大技能培训,扩大劳务输出,截止2007年,全镇已外出务工人员达8309人,同时与乡风画庄联办一期手工年画培训班,60余人参加了培训,48人取得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对21户瀑电移民的统建房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鉴定,并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同时对移民进行了农业技术现场培训。认真贯彻中省市对农民的支农政策,粮食直补、综合性补贴以及良种补贴已落实到农户手中,青猪保险、能反繁母猪保险以及水道保险均达到100%。 生活水平 随着东北镇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与此同时,镇政府还高度重视弱势群体的生活问题,落实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截止2007年,全镇享受城镇低保706户1287人,累计发放低保金978720元;农村低保230户468人,累计发放低保金83160元。对居住困难的农民继续实施“安身工程”,落实了参战、参核人员享受定期补助21人。为妥善解决征地农转非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对东北镇符合条件的征地农转非人员实行社会保险,截止2007年11月底,应参加社保888人,已参加829人,其中参加医疗保险334人。 社会事业 全镇的中、小、幼教育资源得到了整合,办学条件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名列全市前茅。狠抓了乡村医生的管理和地方病的防治。2007年,全镇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共6752户、17615人,参合率达96.53%,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村村通”工程正在实施。全面推进了学习型镇乡建设,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继续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坚持依法行政和村(居)民自治原则,进一步完善“三公开”制度。积极参与了年画节、农民运动会、广场文化活动,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努力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使人口自然增长率、计划生育率、人口出生率达到法定标准。继续加强城市管理、净化、绿化,美化、亮化了城郊环境。继续抓好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和健康水平。同时重视了未成年人和老龄工作,保护了妇女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