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成都市 >> 乡镇介绍 >> 转龙镇
转龙镇

  转龙镇位于四川金堂县城东南,镇东与中江县妙丰乡相连,南接广兴、 竹篙镇,西靠隆盛镇,北连中江县永兴镇、柑柏乡。海拔405.4-565米。 镇人 民政府驻资水河支流南岸转龙庵,距县城61公里。幅员面积46.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000亩,辖7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16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4万人,非农业人口0.06万人。

自然环境

  全境地处浅丘,海拔405-565米。资水河横贯6个村,天然植被丰富,山青水秀,1991年被命为“成都市绿化之乡”。2007年,全镇大规模退耕还桑,新拓展良桑园近万亩。如今,一到春夏,满山遍野,桑园叠翠,蓊蓊郁郁,编织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特色产业

  转龙镇改革开放以来,转龙镇经过多年的艰苦的实践和探索,结合宜桑宜蚕的土壤、气候、丰富的非耕地资源及充裕的劳动力等优势,走出了一条以蚕桑产业带动其它产业全方位发展的新路子。1999年全镇栽桑360万株,2000年栽桑400万株,2001年栽桑350万株,2002年栽桑200万株,2003年栽桑300万株,2004年栽桑280万株,2005年栽桑150万株,7年共栽桑1300万株,新拓展良桑园9000亩。2008年,全镇养蚕规模都在万张以上,年产值均超过800万元,其规模和效益占全县50%以上,占成都市的四分之一,是成都市有名的蚕桑之乡。转龙镇已探索出了“协会 公司+共育户 农户”协调发展的路子,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为进一步壮大蚕桑产业经济,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翻新传统农业,挖掘优势资源,发挥土地效益最大化,建立了金堂县大桥蚕桑产业专业生产合作社,开辟了土地流转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迈出了新农村建设的第一步。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将实现蚕桑基地规模、养蚕规模、蚕茧产量、农民养蚕收入、蚕业行业收入“五个第一”的目标,达到良桑过万亩、年产茧超万担、全行业收入上亿元,建成“四川省蚕桑第一镇”。

城镇交通

  成达铁路贯穿转龙镇全境,成南高速公路将转龙镇纳入了成都市一小时经济圈内。乡村公路四通八达,有公路通往竹篙镇、广兴镇、隆盛镇、中江县的永兴镇,村组道路通过5年的建设,交通状况大为改观。

城镇建设

  转龙镇深度开发蚕桑优势资源,依托龙头企业,实现蚕桑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全力打造四川蚕桑第一镇,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培育壮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四川金堂龙腾茧丝绸有限公司、市明星企业—转龙丝厂,大力发展以蚕桑、缫丝制绸为主的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完善“公司 协会 基地 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扩大蚕桑规模,提高综合效益。2004年又成功引进销售收入过千万元的成都欧康植化有限责任公司。全镇大力推进畜牧、蔬菜、水果等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优势产业。到2007年,城镇化率达到15%,GDP保持两位数增长,养蚕规模达到2.3万张,农民蚕业收入达到2500万元,蚕业行业收入上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综合经济实力跻身于金堂县“下五区”乡镇的前列。争先升位,富民强镇,全力打造“四川蚕桑第一镇”。至2010年,GDP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口径财政收入翻两番;二、三产业总产值翻两番;农民人均增收幅度超过全县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基本实现农村小康社会;养蚕规模达4万张,农民养蚕收入达2500万元,蚕业企业产值上亿元;综合经济实力跻身于金堂县“下五区”乡镇的前列。

产业规划

  以蚕桑产业为支撑,统筹产业布局加快蚕桑产业基地建设。围绕建“四川蚕桑第一镇”这个品牌项目,加快土地流转,加强培育大户,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桑叶的使用率,壮大养蚕规模;在农民自愿的情况下逐步把土地向懂技术、会管理的能手集中,实现规模效益;积极探索“反租倒包”的有效形式,把农民变成产业工人;加强新技术推广,以龙腾公司为依托,走“公司 园区 农户”的体制,以科技推广为支撑,在抓龙头、建基地、创品牌上做文章,建“蚕桑产业化科技示范园”,实现企业支持力度最大、农民积极性最高、劳动面最广、见效最快、经济效益最好的目的;全镇现有桑树17000万株,11000亩,到2010年,全镇新栽桑树10000亩,栽桑2000万株,使养蚕规模达到4万张,农民蚕业收入过4500万元,蚕业行业收入达到1.5亿元。努力发展龙头企业,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的发展。加强政策扶贫和资金支持,积极探索蚕桑产业化的发展资金;蚕桑产业走好“公司 园区 农户”的路子,建立企业和农民更加紧密的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达到以蚕养企,以企业促进蚕桑业全面发展的效果。充分利用转龙镇农产品资源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和对上争取,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营销业,使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的比例达到60%以上。积极推进“支部 协会”工作,充分利用党支部的政治影响力,建立“干部长期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壮大产业,达到合理相加、互动共振、加快发展、增收富民的目的。转龙镇重点抓好支部加蚕桑产业协会,到2010年,覆盖面达到100%。积极发展蚕桑观光农业。充分利用打造“四川蚕桑第一镇”的知名度和桑园的特有的自然风光,发展蚕桑休闲旅游业。

产业结构

  一是积极走好“桑—草—牧”的路子,做好“绿色”文章,唱好主“畜牧”大戏,充分利用桑园地空隙种草养畜,带动畜牧业的结构调整,发挥出联动的最好效应;同时每年举办养牛、养羊、养猪专项培训,优化品种和技术。二是调整农业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农产品的区域布局。利用资水河丰富的水资源和丘陵地区地形特征,积极发展层次农业和种养业,在优势区域相对集中布局,加快发展,把优质产品和优势区域做大做强,形成红豆、神仙桥村的黑山羊基地,社区的蔬菜基地,神仙桥、大桥村的食用菌基地,高光水库、资水河的水产养殖基地等四大基地。三是在保持粮食生产能力、千方百计提高单产、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到2007年,粮经比例达到3:7,形成“田里饱肚子,土里出票子”的发展格局。到2010年果、蔬、菌、畜牧业产值达到1亿元。走科技兴农之路,全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建好蚕桑产业科技示范园,强化养蚕技术的培训,力争每年培训农民达到8000人次以上。大力实施无公害行动计划,到2010年,完成黑山羊、蔬菜、水果等产业的标准建设。

发展林业

  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以全力打造“四川蚕桑第一镇”为奋斗目标,以规划为龙头,以产业为支撑,以提高城乡人民生活为根本目的,形成二台地以上栽桑建园,力争在2010年新建万亩桑园。依靠当地群众,尊重农民意愿,推行土地流转与林场流转的模式,全方位消灭光秃山,统一规划适地植树(草),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多树种,乔灌草相结合,大力推广林业科技成果,引进新的造林技术和树种推广环境技术。到2010年实现引进200个业主,绿化率达到65%。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