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巴中市 >> 乡镇介绍 >> 傅家乡 |
傅家乡 |
傅家乡位于南江县西南部,东、北与长赤镇接壤,南与下两乡相连,西与红光乡相邻,辖六个行政村二十八个农业合作社,有农户2318户,人口10003人,幅员面积24.3平方公里。2004年全乡国民生产总值2600万元,人均纯收入1550元。 历史沿革 傅家坝兴起于清朝末年,解放后,1950年成立文星人民解放委员会,1951年1月成立文星人民政府,1956年4月更名为文星乡人民委员会,1958年建立文星公社管理委员会,1968年11月成立文星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改为文星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4年元月撤文星公社管理委员会设傅家乡人民政府,隶属长赤区委、区公所领导。2001年机构改革撤长赤区委、区公所,级别为正科级。2005年撤长赤工委、办事处,隶属南江县委、县人民政府。下设党政办、经济发展办、社会事务办、安全稳定办四个综合办事机构,现任党委书记马啸风,乡长何其俊。 地理环境 该乡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平均气温17摄氏度,降雨丰沛,年日照数1600小时,无霜期270天,日照、雨水充足,森林覆盖率达45%,无污染、生态环境优异,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境内耕作区适宜水稻、油菜、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土质以壤土、粘壤土为主,具有发展有机茶叶的独特优势。 经济发展 全乡以种养业为经济结构主体,生猪、茶叶、翡翠米为全乡骨干产业,水稻制种已在该乡推广。2002年被省人民政府确认为"无公害食品基地乡",生猪年饲养量达2.2万头,南江黄羊饲养量达2400只,银花载植面积113亩,发展翡翠米原料基地3000亩,发展油菜3200亩,完成退耕还林362.5亩,2004年粮食总产量5770吨,农业总产值2230万元。现有茶园1200亩,1994年"玉水银针"茶叶获农业部食品博览会金奖,吊楼村、碑梁村茶园分别被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确认为土地资源整理和再利用项目。 基础设施 傅家乡道路状况良好,村村社社通公路,去年12月利用农闲对乡道路进行全面整治,块石强基,豆石铺面,路面平整,水沟畅通,确保晴雨通车。傅家集镇供水工程已全面启动,建成后日供水量达50立方米。全乡有小(二)型水库两座,去年争取资金组织劳动力对辽叶沟大坝和冯家沟水库排洪渠进行了维修,现已全面完工,现有水利设施为农业生产用水和人畜饮水可提供基本保证。 社会事业 傅家乡历来重视教育事业,"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软硬件得到较大改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傅家乡现有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八所,有在校小学生1254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傅家中心小学得到成都一房地产企业无偿捐助25万元用于改善教育设施,新的住宿楼正在建设之中。2003年傅家中学的成立,为傅家的教育事业向前发展走上了新的台阶。乡卫生院新大楼已竣工使用,现有病床5张,B超机一台,全乡有乡村医疗点8个,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2人,行政村卫生所覆盖率达100%,2005年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70%,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巩固了越温成果。全乡已安装程控电话600多门,手机机站已开通,农网改造已全面结束,光纤电视正向农村农村延伸。在计划生育方面,加大《四川省计划生育条例》的宣传,大力开展"三结合"工作,2004年计划生育面达到9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 城镇建设 傅家城镇以石(石板垭)玉(玉堂水库)为轴线,以龙桥河坝为核心,以旧城改造为重点向两边扩展,全面启动傅家的城镇建设,鼓励农民上街建房,拉大城镇框架,为商品交换提供场所。傅家乡卫生院已改造竣工,中心小学宿舍楼正在建设,计划生育服务站已纳入规划。城镇管理井然有序,有专人定时扫运,随时保持街面的整洁。 发展思路 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科教兴农、科技兴乡"战略和可持续战略,开发利用好傅家的生态和环境优势,把傅家建设成为有名的绿色经济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抓好现有的优势产业,培植好后续产业,保证农民增收,进一步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主要目标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稳定粮食生产,巩固生猪的支柱地位,发展壮大水稻制种新兴后续产业,根据山区玉米、小麦产量大的特点,引导群众发展南江黄羊,以提高粮食转化的附加值。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继续推广沼气和节能灶的使用,加强水利、交通、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依托集镇建设,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促进全乡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力争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年增长10%以上。我们将致力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努力打造"绿色品牌",加速农村奔小康的进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