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陕西 >> 榆林市 >> 乡镇介绍 >> 姬塬镇 |
姬塬镇 |
姬塬镇位于定边县城西南白于山深处,由原姬塬、刘峁源、堡子湾三乡镇撤并组建而成。全镇总土地面积530.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4560亩,为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辖30个行政村,145个自然村,总人口13069人,其中农业人口12878人,现有县直属事业单位23个,干部职工193人。全镇共有党支部34人,598名党员,其中女党员73名;干部职工党员97名,农民党员501名。有县办中学1所,镇办中心小学3所,村办完全小学7所,初级小学及简易小学35所,有教师164人,在校中小学生2083人。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姬塬镇充分结合当地实际,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加入世贸组织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快退耕还林、还草,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空前发展。交通比较方便,新修与扩修乡村公路410公里,定刘张公路也已开通,初步解决了山区农民行路难和买难卖难的问题。同时,镇上投资30余万元,新建3所镇卫生院及计生服务站,基本满足了村民的医疗和生育保健服务;维修新修校舍3600平方米;新建移动通讯塔3个及电信大楼1处,解决了山区通讯难问题;与此同时,正在选址开工建设的姬塬镇35千伏变电站,将结束用外省电的历史。 行政区划 姬塬镇辖姬塬、樊塬、冯团庄、李团庄、王山、郭塬畔、何天池、辽阳、郭要先、王虎台、官峁、蒿台、西掌塬、蔡窑子、杨塬、张米岔、訾卢掌、柳上庄、张涝湾、蔡台、蒋阳庄、刘峁塬、孙要先、何团庄、徐阳湾、何东塬、徐沟台、东掌、梅寺、柳要先等30个村委会。 资源丰富 姬塬镇物产资源极为丰富。矿产资源以石油为主,目前已打成油井70余口。 境内土地广阔、土层深厚,地形地貌复杂多样,粱、塬、塘、沟纵横交错,现耕地达16.9万亩,林地达17万亩。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是全县的矿产资源富集区之一。农作物主要以洋芋、葵花、豆类、荞麦为主,畜牧业以羊产业为主。地势地貌镇境内地域辽阔,全部处于白于山区覆地,山、塬、川、沟皆有,是黄土高原黄土层最后地区之一,北部为十字河源头,中部为塬、山、沟、壑混杂地带,南部梁、塬、涧地,东部山川绵延。 气候水文,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其主要特点是:春多风、夏干旱、秋阴雨、冬严寒,日照充足,风沙频繁;气候日差较大,降水四季分布不均,雨季迟,雨量年际变化大。年平均降雨量316毫米,年平均无霜期140天左右,绝对无霜期110天。 境内地表经流贫乏,四条河流均属泾河支流,水量小,水质差、季节变化大,矿化度高,可利用水缺乏。资源优势,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具有独特优势。至2008年,已探明镇境内有世界级的大气田。且石油资源分布很广,涉油行政村已达14个,占行政村总数的47%。现已形成年产10万吨的石油生产基地,成为县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之一。 生物资源是姬塬镇的又一优势资源。粮油作物主要有小麦、荞麦、豆类、糜子、玉米、洋芋、胡麻、芸芥、葵花等,其中荞麦、洋芋、杂豆、葵花已发展成为万亩生产基地,年种植面积约7万亩。 镇畜牧业发达,主要产品有大家畜、羊子、猪、禽类。2003年末大家畜存栏4733头,羊子饲养量28900只,生猪存栏3896头,绒、毛、皮的产量较高,是全县绒山羊和羊肉产量最多的乡镇之一。水果有苹果、梨、山杏、桃等。中草药主要有甘草、蒲公英、麻黄等。另外光能、热能、风能等绿色能源较为丰富。 土地资源广阔,姬塬镇是定边县唯一的地广人稀的大镇。羊子存栏为3749只,大家畜存栏3217只,生猪存栏2072头。粮油作物主要有荞麦、豌豆、黑豆、黄豆、扁豆、小麦、谷子、土豆、玉米、芸芥等,水果有苹果、山桃、山杏等。全镇共退还林(草)21827.2亩,荒山绿化33047亩,使过去极为恶劣的生态环境得到了逐步改善。 指导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带领全镇人们以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三个"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紧紧围绕"走出贫困、迈向富裕、追赶发达"的跨世纪奋斗目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资源开发为依托,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团结拼搏,艰苦创业,走农业富民、科教兴镇、石油强镇的路子,使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随着石油的开发,油区和公路沿线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猛,目前全镇个体户发展到296户,是镇域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制约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镇公路通车历程增加、等级提高、布局日趋合理,通车里程达229.5公里,新秀砾石路面56公里,新秀、维修生产道路100余公里,受益户达1981户、9381人。完成了程控、移动、连通等通讯公司在我镇的开通运营,共安装固定电话667部,移动电话4833部。电力建设稳步发展,完成了35KV变电站在姬塬的建设和运营,切实保证了全镇工业生产和生活用电,已通电1693户,7703人。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稳步推进、成效显著。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这些都为姬塬在"十一五"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村经济 粮食产量稳中有升,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1、四年全镇粮食总产量50万吨,农业产业化调整步伐加强,产值显著提高; 2、人工种草5.7万亩,羊子饲养量5.6万只; 3、截至2006年底完成造林面积12.5万亩,退耕、荒山立项兑现面积2.3万亩;兑现现金累计863万元,全镇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520元。 4、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为整体发展奠定了基础,财政收支基本平衡。五年完成财政收入600万元。 基础设施 1、公路建设,完成了定刘张公路(争取)建设,姬塬至堡子湾沙石公路12公里;过水桥、满水桥共3座;开通了高前山至蒿台村道路5公里、姬火场至刘上梁道路4公里,新修冯团庄至西掌塬、西掌塬至蔡窑子、刘峁塬至孙崾先的三条砾石公路共19公里,新修定刘张至何东塬、田石科、塘河塬、武渠子乡村道路7.2公里,累计投资310万元。 2、坚决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始终贯彻"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理念。以"普九"为契机,四天投资200万元,新建各级各类校舍78间,维修37间。今年镇政府又投资76万元新建中心小学宿办楼795平方米,厕所20间,百方蓄水池一座,硬化球场一处。投资50万元新修堡子湾中心小学宿舍及教师25间,百方蓄水池一座,目前已全部投入使用。有效和明显改变了全镇教育基础薄弱和落实面貌,为姬塬的未来奠定了基础。 3、投资30万元加强全镇三个卫生院建设,解决了广大群众就医难状况。 4、争取了35KV变电站,在姬塬的建设和运营,结束了姬塬人民想电、盼电、用电难、电价高的历史。完成了姬塬、冯团庄、李团庄、樊塬等10个行政村的高压线路改造工程。电力方面政府累计投入165万元。 5、通讯方面,完成程控、移动、连通,在我镇的开通运营。 6、人人畜饮水:通过慈善协会的资助、镇政府投资和群众自筹的方式,新打水窖1000余眼,硬化水场300余处,解决了部分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 7、始终坚持小城镇带动战略,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办法,投资3万元解决急诊防洪、排水问题;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大大加强,投资47万元,建文化站、市场、戏楼文化广场各一处公共厕所三处,急诊建设初具规模,上述各项合计投资50万元,这些事业的完成,有效的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等生活环境,有效地降低了人们群众的生产生活成本,提高了收入,同时加大集镇的管理力度,有效地治理了脏乱差等问题,改变了姬塬的整体形象。 8、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尽快基本形成姬塬镇"小城镇"建设框架,投资223万元新建搬迁了镇政府,彻底改善了干部职工的办公和工作环境。 9、建设和待建设中的村支部和村委会办公室,截至今年共建成22个,在以后的两年中,政府将进一步完善其余行政村的阵地建设,让每个村都有一处高标准、高质量的办公场所。 资源开发 姬塬是我县矿产资源富集区,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贮量可观,因此,我们要始终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加快经济发展,要始终坚持以"支持开发,加快发展和严管而不死,放活而不乱"的方针,为开发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事实也证明了这一方针。同时也赢得了姬塬镇大多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取得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四年来,全镇累计得到石油投资方的土地、附着物等补偿费3000余万元,劳务收入1000余万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