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黑龙江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西安市 | 宝鸡市 | 咸阳市 | 铜川市 | 渭南市 | 延安市 | 榆林市 | 汉中市 | 安康市 | 商洛市
 
西安城墙景区的风景图片
西安城墙景区
西安城墙景区
西安城墙景区
西安城墙景区
西安城墙景区
西安城墙景区
西安城墙景区
西安城墙景区
西安城墙景区
西安城墙景区
西安城墙景区
西安城墙景区
西安城墙景区
西安城墙景区
 
西安城墙景区旅游相关
西安城墙景区交通
公交4、7、10、15、18、21、23、31、43、45、201、107、202等路可到达西门;
6、9、26、28、33、36、37等及地铁二号线可到达北门;
11、12、16、23、26、31等及地铁二号线可到达南门;
8、22、27、29、33、37等路可到达东门。

实用信息
登城点:西安城墙设有8个登城点,分别是东门、南门、西门、北门、和平门、文昌门、含光门、尚德门,可以就近选择购票登城。

租借费用:单人自行车40元/100分钟;双人自行车80元/100分钟,押金300元。

乘坐观光电动车绕城墙一圈80元/人。
首页 >> 陕西旅游景点 >> 西安城墙景区
西安城墙景区联系方式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市中心,有城门多座,永宁门是游客主要游玩的城门(碑林区南大街2号)
电话:029-87272792

西安城墙景区获得荣誉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城墙景区门票价格
成人54元/人,学生票半价

西安城墙景区开放时间
夏8:00-22:00;冬8:00-19:00

建筑年代
隋唐至明

周长
13.74千米

西安城墙景区导游图
西安城墙景区导览图

 

  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广义的西安城墙包括西安唐城墙和西安明城墙,但一般特指狭义上的西安明城墙。

  西安明城墙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区,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轮廓呈封闭的长方形,周长13.74千米。城墙内人们习惯称为古城区,面积11.32平方千米,著名的西安钟鼓楼就位于古城区中心。

  西安城墙主城门有四座:长乐门(东门),永宁门(南门),安定门(西门),安远门(北门),这四座城门也是古城墙的原有城门。从民国开始为方便出入古城区,先后新辟了多座城门,至今西安城墙已有城门18座。

  【历史沿革】

  西安明城墙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在隋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从隋唐皇城算起,西安古城墙已经有 1400 多年的历史,从明初扩建府城算也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之一。

  唐末天裙元年(904年),驻防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因城大不易防守,对长安城进行了一次改筑。天祜年改筑时放弃了长安的外郭和宫城,只把皇城加以改修,封闭了皇城的朱雀、安福、延喜三门,北开玄武门,以便防守,但对城垣并未扩大或改修。以后历经五代的后唐、后晋、后汉、西安称为奉元城,是西北的一个重镇。

  明洪武二年(1369年),大将军徐达率军从山西渡河入陕,元守将遁逃,徐达占领奉元城。明朝廷改奉元路为两安府,是西安得名的开始。

  明洪武三年(1370年)至十一年(1378年),西安正式构筑城墙。城墙用黄土分层夯筑。墙顶内外沿筑女墙,外沿女墙有垛口5984个,内沿女墙无垛口。城墙外壁四周每隔120米有一马面,共计98个,上建墩楼。城四角各有一座角楼,其中城西南角为圆形。

  明隆庆二年(1568年),陕西巡抚张祉主持修复,将城墙外壁和顶面砌了青砖,使土城第一次变成砖城。

  明崇祯九年(1636年),陕西巡抚孙传庭修了四关土城墙。有四个城门:东为长乐门,西为安定门,南为永宁门,北为安远门。每门门楼有三重:闸楼、箭楼、正楼。闸楼在外,箭楼在中,正楼在里,箭楼与正楼之间的围墙为瓮城。整个城墙构成一个严密的防御体系,城外有宽阔的护城河。

  清代曾对西安城墙进行过12次补修,其中以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陕西巡抚毕沅主持的工程最大,对整个城墙外壁加厚了砖面,城墙内壁每隔40~60米用青砖砌筑一道溜水槽,排除顶面雨水。

  民国后至新中国成立后,新辟城门12座,东有朝阳门、中山门,北有解放门、尚武门、尚德门,西有玉祥门,南有含光门、勿幕门、朱雀门、和平门、文昌门、建国门。

  【建筑形制】

  西安城墙完全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周长13.74千米。城门有四: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每门城楼三重:闸楼、箭楼、正楼。正楼高32米,长40余米,为歇山顶式,四角翘起,三层重檐,底层有回廊环绕,古色古香,巍峨壮观。

  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城墙四角各有角墙一座,城墙外有城壕。城墙上外侧筑有雉堞,又称垛墙,共5984个,上有垛口,可射箭和瞭望。内侧矮墙称为女墙,无垛口,以防兵士往来行走时跌下。城墙每隔120米修敌台一座,突出在城墙之外,顶与城墙面平。这是专为射杀爬城的敌人设置的。敌台之间距离的一半,恰好在弓箭的有效射程之内,便于从侧面射杀攻城的敌人。城墙上共有敌台98座,上面都建有驻兵的敌楼。

  最初的西安城墙用黄土分层夯打而成,最底层用土、石灰和糯米汁混合夯打,异常坚硬。后来又将整个城墙内外壁及顶部砌上青砖。城墙顶部每隔40—60米有一道用青砖砌成的水槽,用于排水,对西安古城墙的长期保护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古代武器落后,城门又是唯一的出入通道,因而这里是封建统治者苦心经营的防御重点。西安城墙四座城门分别有正楼、箭楼、闸楼三重城楼。闸楼在最外,其作用是升降吊桥,箭楼在中,正面和两侧设有方形窗口,供射箭用。正楼在最里,楼下是城的正门。箭楼与正楼之间用围墙连接,叫瓮城,是屯兵的地方。瓮城中还有通向城头的马道,缓上无台阶,便于战马上下。全城还建有马道11处。城墙四角都有突出城外的角台。除西南角是圆形,可能是保持唐皇城转角原状外,其它都是方形。角台上修有较敌台更为高大的角楼,表明了这里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西安城墙的防御性很强,城外的护城河为第一道防线。河上设有吊桥,是进出的唯一通道。吊桥白天降落在护城河两岸,供人出入。晚上吊桥升在空中,就断绝了进城的道路。城门外有间楼(也叫谯楼),用以打更和报警,为第二道防线。闸楼后边是箭楼,高30余米,外面墙体笔直,箭孔密布,便于瞭望和射击,这是第三道防线。箭楼和正楼之间是瓮城,面积9348平方米,它的作用是:若敌人攻进此处,即形成“瓮中捉鳖”之势,这是第四道防线。第五道防线自然是正城门了。

  除了城门设防严密外,城墙四个拐角的角台上还修有角楼,作用是辅助城门,观察和防御四面外来之敌。整个城墙外侧,每隔120米有一座马面(也叫敌台)。每个马面宽20米,从城墙向外伸出12米,高低、结构和城墙相同。西安城共有马面98座,垛口5984个,使城墙外侧成锯齿形。每个马面上建有可供驻守军队的卡房(也叫敌楼)3间。城墙和马面上有女儿墙,墙上有既能藏身又能瞭望、射击的凹口和方孔。

  【城门介绍】

  西安城墙现有城门18座,从永宁门开始顺时针依次为:永宁门、朱雀门、勿幕门、含光门、安定门、玉祥门、尚武门、安远门、尚德门、解放门、尚俭门、尚勤门、朝阳门、中山门、长乐门、建国门、和平门、文昌门。这18座城门的形成时间和规格各不相同。

  其中永宁门、安远门、长乐门、安定门四座城门,作为西安明城墙的原有城门因当时的军事防御需要,都是单门洞,且都修建了三道城墙,两道城墙之间又形成了瓮城。除永宁门外,其余三门现都只剩下两道城墙。到民国时期,城门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军事防御需要,为了交通的方便,人们在原有的四座城门两边新劵了门洞。其余十四座后来新开的城门,有的是在被战火打开的城墙豁口上重建的,有的是在唐皇城城门遗址旁新劵的,有的是为了纪念伟大人物新劵。

  【南城七门】

  永宁门

  永宁门俗称南门,是西安城门中资格最老、沿用时间最长的一座,建于隋初。是皇城南面三座门中偏东的一座,称安上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留作南门,明代改名永宁门。永宁门箭楼在西安保卫战(也称二虎守长安)中被毁,于2013年在原址上重建。永宁门规格为6+1式门洞。

  朱雀门

  朱雀门原本是唐长安皇城的正南门,门下是城市中央的朱雀大街。隋唐时,皇帝常在这里举行庆典活动。开皇九年(589年),隋帝国统一天下,隋文帝在朱雀门城楼检阅凯旋大军。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朱雀门被封闭。1985年修复西安城墙时,发掘出包裹在明城墙内的朱雀门遗址。如隋唐文人描写的那样宏伟华丽,城门柱础用大理石制成,青石制作的门坎上刻有线条优美神采飞扬的蔓草花纹,磨砖对缝的门洞隔墙厚实端正。1986年开通的朱雀门位于遗址西侧。朱雀门规格为4门洞。

  勿幕门

  勿幕门俗称小南门,开通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更名为勿幕门,以此纪念辛亥革命中陕西的革命先烈井勿幕先生。井勿幕是同盟会最早一批会员,民主革命时期有重大影响的革命家,在护法运动中壮烈牺牲,被孙中山、黄兴称为“西北革命巨柱”。陕西军民为怀念先烈,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将井勿幕在西安居住过的四府街更名为“井上将街”,并将该街南端城门命名为“井上将门”。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又分别更名为“勿幕街”和“勿幕门”。勿幕门规格为单门洞。

  含光门

  含光门是南城墙最西一门,是唐长安皇城南面的偏西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封闭了中门洞和西门洞,保留了东门洞,北宋以后全部封闭。1984年整修西安城墙时,发掘出含光门遗址,发现花岗石制作的柱础、刻花的门槛门道。现已把新建券洞城门置于遗址东西两侧,对遗址作框架结构保护,外包城砖,使外观与城墙一致,内部设置人工采光和空调系统,供游客参观。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可以从城墙上进入。含光门规格为4门洞。

  建国门

  建国门是南城墙最东一门,为纪念新中国成立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在建国路区段南城墙新开城门,故名建国门。
建国路街道虽然短小,却承载了历史的厚重。据历史学者考证,唐代名臣长孙无忌就住如今的建国路。民国时期,震惊中国外的西安事变,其重要人物张学良将军的公馆就坐落于此。如今张学良公馆已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国门规格为3门洞。

  和平门

  和平门与大雁塔、大差市、西安火车站、大明宫含元殿处于同一南北轴线上,开通于1953年。为了表达饱经战乱的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的渴望,取名和平门。城门内为和平路,城门外为雁塔路。和平门内向西走一直到文昌门之间的由青石板铺成的顺城巷就是下马陵。2100多年前,即使汉武帝途径此地,也要下马步行,因为当朝著名的政治家董仲舒葬于此处,下马陵便因此得名。和平门规格为4门洞。

  文昌门

  文昌门位于碑林博物馆北侧,开通于1986年。这里的城墙上建有魁星楼,是西安城墙上唯一与军事防御无关的设施。魁星又名“奎星”、“奎宿”,位列二十八星宿之一,传说是主宰文运兴衰的神,被人们尊称“文曲星”、“文昌星”。如果被他的朱笔点中,就能妙笔生花,连中三元,成为状元。所以,古代孔庙、学府里都建有供奉香火的魁星楼。明清时的西安府学和孔庙建在城墙旁边(今碑林博物馆),魁星楼也顺势建在城墙之上。魁星楼在1986年修复,楼下这座新辟的城门,也就被命名为了文昌门。文昌门规格为4门洞。

  【西城二门】

  安定门

  安定门俗称西门,为西城墙最南一门,原本是唐皇城西面中门。明代扩建城墙时位置略向南移,取名安定门,寓意西部边疆安泰康定。这座城门原有三重门楼:城楼、箭楼、闸楼。三道城墙,城楼里,箭楼居中,闸楼向外。门楼下均有拱卷式门洞,洞高宽为6米。城楼与箭楼之间有方形瓮城,平时是出入通道,战时是防守要地。城楼北侧有日本天皇访问西安时所建观望台一座,供游客参观,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门箭楼是中国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堡。城门内为西大街,门外为西关正街。安定门规格为6+1式门洞。

  玉祥门

  民国十五年(1926年),吴佩孚的走狗河南军阀刘镇华包围西安城达8个月之久,使西安人民冻饿战死4万多人,直到冯玉祥将军率国民联军击败刘镇华后,西安才得以解围。

  民国十七年(1928年),在战火打开的城墙豁口上修建的这座城门,为纪念冯将军由此率部入城的历史功绩,取名玉祥门,为西城墙最北一门。玉祥门规格为5门洞。

  【北城六门】

  尚武门

  尚武门是西安北城墙最西一门,开于建国后。

  城门内为西北三路,城门外为工农路。

  尚武门规格为4门洞。

  安远门

  安远门俗称北门,明代构筑城墙时建造的北门,正式名称为安远门。

  “安远”二字是继承中原汉族朝廷对边远少数民族采取的怀柔安抚政策,希望边远少数民族对朝廷知恩归顺。

  辛亥革命时,起义军进攻满清,安远门战争激烈,交战中北门城楼被焚毁。1983年整修城墙时,恢复了原来的箭楼。安远门规格为4+1式门洞。

  尚德门

  尚德门位于安远门以东,开于建国后。

  民国十六年(1927年),时值“新生活运动”倡导“四维、八德”,南北向纵街由东向西分别取“四维”之“勤、俭、仁、德”,并冠以“尚”字命名,即尚勤路、尚俭路、尚仁路(后改中正路、现解放路)、尚德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于北城墙尚勤路、尚俭路、尚德路处开辟三座城门,名尚勤门、尚俭门、尚德门。尚德门规格为3门洞。

  解放门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陇海铁路通车,于北城墙尚仁路处开辟城门,名尚仁门。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尚仁路改称中正路,城门更名为中正门;1950年,中正路改称解放路,城门更名解放门。1952年因扩建火车站广场而拆除,成为西安城墙一豁口,2005年重新连接,形成大跨度的桥拱式城门,从而使西安城墙全线贯通。解放门规格为大跨度桥拱式3门洞。

  尚俭门

  尚俭门位于北城墙解放门与尚勤门之间,开于建国后。

  新中国成立后,于北城墙尚俭路开辟城门,名尚俭门。

  城门内为尚俭路,城门外为火车站东盘道。

  尚俭门规格为3门洞。

  尚勤门

  尚勤门是北城墙最东一门,开于建国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北城墙尚勤路开辟三座城门,名尚勤门。

  城门内为尚勤路,城门外与环城北路成丁字路口。

  尚勤门规格为3门洞。

  【东城三门】

  朝阳门

  朝阳门是东城墙最北一门,开辟于建国后。因为这座城门朝着太阳,是每天第一个见到阳光的城门,故取名朝阳门。

  城门内为东五路,门外为长乐路。

  朝阳门规格为5门洞。

  中山门

  中山门俗称小东门,民国十六年(1927年)初,在冯玉祥将军倡议下开辟的中山门,为纪念国民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而得名。1927年5月1日,冯玉祥将军率军东征,就从中山门出城。

  中山门并列两个门洞,冯分别为它们取名“东征门”和“凯旋门”。出师之日,冯玉祥在城头向各界欢送群众讲话,说等北伐胜利,再打开凯旋门欢迎他。但后来时局变化,再未率师回西安。中山门规格为双门洞。

  长乐门

  长乐门俗称东门,是东城墙的正门,也是最南一门。在建造明城墙时构筑,正式名称叫长乐门。明末李自成由东门攻入西安。李自成看到悬在城门上的“长乐门”匾额,对身边将士说:“若让皇帝长乐,百姓就要长苦了。”部下随即纵火焚毁了这座城楼,直到清代重新建造。

  “西安事变”前,张学良将军曾在东门城楼上组建教导队和学兵队,旧址被修复作为西安事变纪念地。长乐门规格为6+1式门洞。

  【建筑特色】

  登城马道

  城墙高于地面,须有上下城之通道,方能联通城墙上下,这种通道,就是城墙上的马道与阶道建筑。明代西安城共建有十一处登城马道,其中七处建于城墙周边内侧,四处建于四城门内城楼左侧。

  建于城墙周边内侧的七处登城马道,皆为砖砌滚坡式建筑,坡道右边内侧有1.5米宽的便于步兵上下的阶梯道。马道坡呈25度,宽6米。高与城顶海墁齐,贴于城墙内壁。为双阶梯左右两坡,形状为等腰梯形,底边长100米,顶边长10米。马道旁砌有护墙,下端道口设门栅,大门朱漆,称“大红门”,驻兵防守。

  海墁

  海墁为城墙顶部的平面。明清时期对保护城墙、加固海墁十分重视。明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陕西巡抚张袆在给西安土城墙外壁通砌城砖的同时,也给全城顶部砌了青砖。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陕西巡抚毕沅主持修葺西安城墙时,对全城顶部海墁进行了整修和改造。为了便于城上交通和防止城墙顶部受雨水浸泡,先于海墁添夯0.45米厚三合土,上面再平铺两层城砖,并统一全城海墁内倾斜坡约5度,以便雨水较快地导入城墙内侧的流水槽。

  流水槽

  流水槽为西安城墙的排水建筑。清乾隆四十六年陕西巡抚毕沅主持修造。流水槽为砖石结构,附贴于城墙内壁,从城顶直立达于城基。其上有石制吐水嘴,槽口宽0.65米,深0.70米,两壁砖砌,各厚0.60米。城下有滴水石,与沟渠相通。雨水可从城顶入吐水嘴,顺槽而下,至滴水石后,再散进阴沟流去。两槽之间相距40-60米,全城内壁共建有167个流水槽。流水槽的修建,防止了城墙墙体受雨水浸泡而塌毁,对保护城墙起了重要作用。

  女墙

  女墙是指建在城墙顶部内外沿上的薄型挡墙。其与大城相比,极为卑小,故称女墙。建在城顶内沿的女墙也称宇墙,建在城顶外沿的女墙也称垛墙。女墙用于城顶防护和御敌屏障,是古代城墙必备的传统防御建筑。

  明西安城墙顶部外沿皆筑有女墙。内沿的宇墙高0.75米,厚0.45米。外沿的垛墙通高1.75米,厚0.45米,长2.35米,垛与垛之间相距0.6米的缺口,称垛口。

  明西安城墙上的垛墙成“品”字形,垛墙中部都留有一个高宽九寸(约合0.29米)、外方内圆的悬眼,作瞭望、射击之用。垛墙脚下也留悬眼,专供佛郎机炮(明仿葡萄牙人制造的火炮)、火铳射击使用。在垛墙的顶部和垛口施“山”字形的封顶转,以防御攀援之敌的飞钩和搭梯。但这种“品”字形中留悬眼的垛墙,不够牢固,易为攻城敌人拉塌。

  西安城墙上的宇墙与垛墙,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多已拆毁和损坏。1983年西安市环城建设委员会对其进行了全面修复,修复后的西安城墙女墙,保留着清代毕沅重修后的形制。

  垛口

  垛口为城墙顶部外沿垛墙之间的缺口。明西安城上的垛墙,两垛之间相距0.6米的缺口,即为垛口,是为瞭望和射击而设,为城墙的防御工程设施。西安城墙之垛口数量,全城计有城垛5984处。

  西安明城在城墙转角处,上面的城垛不设口,也随转角筑为曲尺之形,称之为“转角垛”,将一般城垛称为“直垛”。如西安城墙马面与瓮城,伸出城外,其边缘之垛墙,亦随之曲折。其直墙部分,按一般垛口设置为直垛;其外角与内角处,均建为“转角垛”。如城南一马面,正面七个整垛两个转角垛,七个矛孔;侧面两个整垛,两个转角垛,四个矛孔。两马面间墙上,有整垛三十九处,矛孔三十九孔,转角垛两处。即一处马面与马面间墙,全套共五十四垛。新中国成立后,西安市人民政府对西安城墙的垛口进行了全面修复。

  城河环绕

  明西安城墙之外,环绕有护城河一周,与城墙共同组成了明西安城的防御体系。护城河也简称城河,有的城河长年无水,呈干沟状态,则称为“城壕”或“壕沟”。明代所建西安护城河,环城一周,全长在14公里之上。西安城墙主墙与城河沿间距约28米,而城墙上突出的马面,与城河间距则少要10米左右。西安城壕的宽度不一,是因为西安城外之壕不是旱沟,而是行水之沟,一般以底部为准,有一定之高程,上口则随地形之高差不同而深浅不一。较深处在城南,城北较浅。城南一段城河口部阔者大约45米上下。

  西安城河这种规模,是经过多代整修的结果。汉长安城外即有城河环绕。唐长安城也有城壕,但城内的皇城外侧却无河。唐末,韩建将皇城改建为新城,始于其外设濠。此城历经五代、宋、金、元沿用,至明初,其间曾有多次疏浚,导水入壕之举。至明初因扩建城郭,城墙加长,城河也随之而延伸。清代对明城河进行了多次疏浚和扩宽加深。

  角台

  西安城墙为横长方形,四城角建有角台,即城墙四隅转角处有凸出墙体的实心台。在西安城墙的四城角中,东南、东北、西北三城角为直城角,外建正方形角台,其中西北正方形角台边长25米,高出墙顶1.9米,凸出墙体11米。东北正方形角台边长21.5米,高出墙顶1.9米,凸出墙体11米。东南正方形角台约同于以上建制。西南角台形制独异,为圆形,台顶直径为20米,台体高出墙体1.9米。现西安城墙四角角台保存完整。

  角楼

  角楼是建在角台上的阁楼建筑,为城墙防御工程的重要设施。由于角楼如同敌楼一样,其外壁都向城墙外壁外凸,凭楼眺望,视野开阔,可以清楚地观察敌情。战时,驻守角楼的士兵不但可以从正面法神箭簇火器,而且还可配合两侧敌楼及城墙正面守军用交叉火力杀伤攻城之敌。明清西安城四角楼的建筑形制不完全相同。其中西北正方形角台的角楼遗迹呈正方形,边长为7.30米。遗迹内存础石7方,每方础石0.42米,各础石间距为3.86米。

  东北正方形角台上的角楼呈八边形,每边长5.1米。遗迹内有础石6方,每方础石直径为0.42米。西南圆形角台上的角楼亦呈八边形,每边长3.2米。遗迹内有础石16方,每方础石直径为0.40米,各础石间距为1.5米。明清西安城上的四座角楼,因长期战乱破坏,都毁而不存。1983年以来,西安市环城建设委员会已恢复重建了西安城墙东南、东北、西北三座角台上的角楼。

  敌台

  敌台亦称墩台、墙台、马面,为城墙向外凸出墙体部分用以三面防敌的建筑,是在环城全线防御的基础上构筑的重点防御设施。明清西安城墙从城门向两边延伸,每隔120米修有一座伸出城墙之外20米宽、12米长、高与城顶齐的敌台,共九十八座。计东、西两面墙各二十座,南、北两面墙各二十九座。敌台外侧三面设有垛墙,左右两侧的垛墙开有垛口。垛口阔一尺四寸(约合0.44米),便于抛打砖、石、木,放发矢弹,以阻击敌人攻城。敌台正面的垛墙不开垛口,比左右垛墙高出二尺(约合0.64米),可以防止矢弹伤人。两敌台之间皆相距120米,火力交叉点为60米,恰是古代弓箭、弩、飞钩、掷抢等射远类与抛掷类武器的有效射程和杀伤范围。一旦敌人攻城攀墙,便可在主体城墙之外,形成一张张从敌台正面与左右两侧之间的高空密集交叉火力网,毙敌于城下,并使敌人难以接近城墙,从而提高了城墙的防守功能。

  明初西安城所建的九十八座敌台,至1982年时余八十九座,共损毁九座。1983年以来,西安环城建设委员会已修复敌台四座,全城有敌台九十三座。

  敌楼

  敌楼是古代建筑在城墙敌台上的城楼。明西安城墙共有九十八座向外凸出的敌台,每座敌台上皆建一座敌楼,共有九十八座。明代西安城墙之敌楼,均为歇山式重檐二层楼式建筑。敌楼作为城墙之上沿线所建之楼房,其战时用于守城防御,供各段城守部队进行指挥瞭望传令,放置器械物资等,平时则供守城军士巡逻者遮风避雨休息之用。属于一种增强城墙防御的设施。

  从1986年开始,西安环城建设委员会对明代所毁敌楼进行重建,至1989年年底,共建敌楼十二座,其中南城墙敌台上七座,东城墙敌台上五座。2006年在西南城角两侧、北门两侧共建六座敌楼。重建的敌楼参照明代原制均为砖木结构歇山顶重檐二层楼。

  箭楼

  箭楼外侧,高于城墙的部分,为箭楼之檐墙,檐墙顶部,与枋相接处,平出一层砖檐,作为过渡装饰。砖檐挑出之部分长约10厘米。箭楼外侧檐墙上设有密集的剪窗,用于防守反击。正面箭窗共有四层,每层开一十二窗,四层共计四十八个窗户。箭楼左右两侧山墙,亦为砖壁,下部一层皆不开窗口,上部各设箭窗三层,每层三窗,每面设有九窗,左右共计一十八窗。这样,整个箭楼,三面总共有箭窗六十六孔。

  箭楼左右侧壁山墙,下部一层不设窗口,是因为左右壁处于城墙之上,考虑到敌方攻上城墙时,守御者可以退入箭楼进行抵抗。如果此墙下层有窗口,则位置距离地面过低,易为攻上城墙的敌方所乘。

  箭楼之内,共有四层,与外侧的四层防御窗口相应。内部各层有楼梯相连,士兵可以直接登至各层,临窗进行防御战斗。箭楼之外侧诸窗,防御者可以向外观察,也可以由此进行反击。四十八窗,如果同时向外发射弩箭,会形成很大的杀伤力。箭窗上设有小木门,危险时可以关闭防箭。窗上有铁钩,窗后设有窗栓,闭窗可以上栓固定。

  魁星楼

  距西安城墙南门城楼东侧约667.5米处,建有一座祭祀主管文运之神——魁星的魁星楼。该楼初建于明万历乙未年(1619年)九月,后遭兵火所毁,清代虽有重修,但明清建筑终未保留下来。今天看到的楼体是1986年重新整修的。它为台基式结构,重檐,四坡攒尖顶式建筑,通高14.65米,边长9.4米,楼体一层边长3.5米,高6.1米;二层边长3.5米,高5.5米,上饰彩绘。

  魁星根据《辞海》中的解释,第一种即指北斗七星的前四颗星,又名“璇玑”。这四颗星排成一个方形,其状如斗,而古人又称它为“羹斗”,因此《说文》中解释“魁,羹斗也”。这四颗星也被称为“魁星”或者“斗魁”。因为魁星有主文运的神权,于是在宋元以后的孔庙和府学附近都建有魁星楼供学子们祭拜。

  月城

  月城是城门外屏蔽瓮城门并控制城壕吊桥起落的小城。西安城的月城建于明末,民国初毁。月城前临护城壕,背靠瓮城,横长方形,较瓮城低小。月城正面中部开一拱形门洞,上建闸楼。月城东南北三面筑有城墙,月城墙较瓮城墙约矮三分之一,上立女墙,左右两侧拱包瓮城正面而与瓮城正墙相连接。月城是跨越护城壕吊桥入城门的第一重城,也是城门防御最为前沿的阵地,因而为城防工程的重要建筑。

  闸楼

  闸楼,是建在月城正面城门洞上的楼,因其控制着入城必经的护城壕“闸门”吊桥而得名。闸楼并称炮楼,是因楼内驻守士兵,置放火器火炮,以炮火封锁入城通道,消灭进犯城门之敌。明清时四城门月城上均建有闸楼,民国初在城门外城壕上架设桥梁以方便交通,而将月城与闸楼全部拆除。现西安南门闸楼按明代旧制复建。

  1989年,旧制复建的南门闸楼,位于月城门洞之上,楼身以青砖通砌而成。面宽三间、高二层,屋顶为悬山式。正面开箭窗二排,排各六孔;两侧山墙各开箭窗二排,排各二孔,合箭窗二十孔。内侧上层开十二木窗,每层中间设门,左右两侧各开五木窗。

  瓮城

  瓮城是为了加强城堡或关隘的防守,而在城门外(亦有在城门内侧的特例)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属于中国古代城市城墙的一部分。瓮城两侧与城墙连在一起建立,设有箭楼、门闸、雉堞等防御设施。瓮城城门通常与所保护的城门不在同一直线上,以防攻城槌等武器的进攻。即使敌人突入瓮城,守军将士可以居高临下,从箭楼与四周的城头上,以密集的高空火力网,把敌人围歼在瓮城之中,所谓“瓮中捉鳖”,确保城门不失。

  瓮城是一种重门之制,也就是靠着城墙,在城门外再围一小城,上开城门,形成前后二道门的一种防御结构。西安城东南西北四门之外,皆围有一座方形瓮城。四门瓮城之形制相同,大小相近,设计得非常整齐规范。其瓮城外墙,底部宽度在97米上下,向城外突出约76米,占地面积在7000平方米之上。四门瓮城皆呈顺城方向的长方形,内部围成的空间也大致差不多,底部一般宽48米左右,长65米上下。这种背依城墙突出于城外,处于两门之间,四面围合,内部形成一定空地之城,即为瓮城。

  【历史价值】

  西安古城墙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为研究明代的历史、军事和建筑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对研究封建社会的城市建设、历史、军事和建筑艺术,都有着很高的价值。

  首先,西安城墙是一本无字的史书

  西安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隋唐长安是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国际化大都市,城墙圈定的都城比当时罗马城大7倍,比一千多年后成为中国首都的北京大一倍多。直到唐朝末年,随着李氏王朝的衰落,长安城才在改筑时放弃了外郭城和宫城,只把皇城加以改修,规模明显缩小。

  现存的西安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年),是在唐长安城的皇城基础上建筑起来的,因此这座明代城垣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唐长安城的前身,在6世纪由大建筑师宇文恺主持建造的隋大兴城,给上千年的中国历史,提供了一个能够阅读、分析和体味的历史载体。

  明西安城墙初建时,只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依次名曰长乐、永宁、安定、安远,包含的当时人们对平安、快乐生活的企盼;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开辟的中山门、玉祥门、勿幕门,皆以杰出的革命先行者的名字命名;新中国诞生以后开辟的诸多城门,以和平、建国命名,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而朱雀、含光等唐代城门名称的重新使用,则是体现着一种文化传承。

  第二,西安城墙是古老城市的醒目标志

  城市和人一样,都必须有自己的鲜明个性,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西安,其鲜明的城市个性,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城市建筑来体现。

  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拆除旧建筑是十分正常,但不少旧建筑是珍贵的历史遗存,有着巨大的文化含量,绝不可以不分青红皂白地凡旧必拆;对确有价值的旧建筑,必须加以精心保护。西安在这方面的作为远非尽善尽美,但毕竟历尽艰难保存了完整的明城墙,使之成为古老西安的醒目标志。

  第三,西安城墙的存废之争是考量现代文明水平的试金石

  发生在半个多世纪以前的西安城墙存废之争,其实是在展示着持不同主张的两类人的不同境界和不同修养。

  大跃进时期,拆除西安城墙的呼声甚嚣尘上。文物工作者当面向当时的西安市领导陈情未果后,越级申请国务院干预。1959年9月29日,西安市收到了《国务院关于保护西安城墙》的通知。12月28日,西安市市长刘庚签署了一份文件,“自即日起严禁拆取城砖、挖取城土以及其他破坏城墙的行为”。这份文件,挽救了命悬一线的城墙,西安城墙大难不死,逃过一劫。1961年3月4日,西安城墙终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的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墙,应对为保存西安城墙的有识之士们致以崇高敬意。当面对西安城墙存废之争这块考量现代文明水平试金石的时候,他们显示出了自己的闪光成色。

  第四,西安城墙是凝聚市民城市记忆的具象物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西安城墙历经二虎守长安时的惨烈搏杀,抗日战争时期日寇飞机的轰炸,大跃进时期城墙满目疮痍的惨景,上个世纪80年代市民义务劳动整修城墙的场面,以及如今的城墙国际马拉松比赛、全国汉服婚礼,号称“天下第一礼”的《醉长安——大唐迎宾盛礼》……这些城市记忆同物质文化遗产的城墙紧紧地粘合在一起,成为富有历史价值的人文财富。

  【旅游开发】

  2004年西安城墙作为古城复兴计划的载体,正逐步成为西安历史文化的一个核心板块,体现人文西安、古都西安特色的一个重要品牌和西安通往世界的一张特色名片。

  护城河实现全线清淤,清理淤泥量达13万立方米。护城河试验段景观整治工程全面竣工。城墙亮化全线完成,火车站连接段城墙的点亮成为西安新的夜景。旅游文化活动方面,成功举办了长安古乐文化周、“唐都上元不夜城”主题灯会、中秋赏月动、“钟鸣盛世,祈福长安”新年祈福活动、城墙国际马拉松赛等,确定每年都要开展十个以上大型文化旅游活动,将之打造为景区独有的文化旅游品牌。其中,“钟鸣盛世,祈福长安”新年祈福活动今后将作为城墙景区特有,西安民间重要的迎新年庆祝仪式固定下来。先后承办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十五届大会、第十二届广告节、首届欧亚经济论坛、手机电影节、盛典西安嘉宾城墙游等大型活动,极大地提升了西安城墙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1983年,西安市人民政府结合市政建设整体规划,投资1000万元,开始营建环城公园。随后,城墙上的排水系统得以完善,敌台和垛口逐步恢复。黑河水经曲江池和兴东湖,引入护城河。护城河两岸植树后形成环城林带。花坛、草坪遍布城墙之下。从西门到东门,先后建成松园、牡丹园、石榴园、樱花园、吉备真园、含光阁、迷宫、元梯、吊桥、南门月城等游览点。

  雄伟壮观的西安城墙已成为市区最吸引人的观光胜地之一。沿城墙外侧已建成“环城公园”,成为城市居民晨练的绝佳活动场所。

热点城市: 杭州 | 大连 | 青岛 | 南京 | 西安 | 深圳 | 苏州 | 广州 | 拉萨 | 丽江 | 洛阳 | 威海 | 珠海 | 厦门 | 沈阳 | 哈尔滨 | 济南 | 长春 | 无锡 | 桂林
热门景点: 黄山 - 湘西凤凰 - 九寨沟 - 广西漓江 - 天涯海角 - 泰山 - 颐和园 - 杭州西湖 - 山海关 - 圆明园 - 八达岭长城 - 神农架 - 千岛湖 - 五台山 - 北戴河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做中国最好的旅游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