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陕西 >> 西安市 >> 乡镇介绍 >> 厚镇乡
厚镇乡

  厚镇乡位于陕西省蓝田县城北部的横岭岭区东部,距县城27公里,全乡总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1.7万,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增长,以调整产品结构为主线,不断加大对技术改造的投入,经过几年的大力发展全乡经济呈现繁荣景象。

行政区划

  厚镇乡辖南街、关道、北街、宋寨、水洼、梁峰、韩坪、东嘴、寇岭、张岭、边庄、江流沟、王嘴头、北峪、青峰、高升等16个村委会。

基础建设

  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完成工业园区、文姬路延伸段及白羊路基工程和28条乡 村;完成投资140万元、全长758米的厚镇乡域二期防洪工程;改造中小学危漏校舍9.3万平方米,城关中学教学楼、田家炳中学学生公寓楼建成投入使用;完成了厚镇乡公网及21个村的农网改造;新建通讯基站13座,开通了宽带传输和?CDMA?网络系统,移动网络覆盖厚镇乡90%以上区域,建成“村村通”工程50处。深化财政改革,实行会计集中核算,首批56个行政事业单位纳入厚镇乡会计中心管理。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厚镇乡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医疗保险已全面启动。开展了厚镇乡干部职工计划生育清查和创建计生综合服务乡活动,厚镇乡计划生育率达到98.1%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7‰以内。社会治安以“打黑除恶”为重点,深入开展“治爆缉枪”和打击经济领域犯罪专项斗争,使厚镇乡保持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经济发展

  厚镇乡栽植干果200公顷、水杂果106.67公顷,改良布尔山羊5000只,牛、羊存栏分别达到2万头和3万只;发 展无公害蔬菜80公顷,棚栽蔬菜81公顷,建成天麻有性繁殖菌种厂2家,食用菌产量81万袋。粮食生产在压缩种植面积和遭遇灾害情况下,总产量实现5万吨。白鹿水泥厂第二生产线建设进展顺利,冶炼厂扩建全面完成,小寨水泥一、二、四厂38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技改项目已投入生产,化纤厂经过技改年产量由原来的400吨增加到2500吨。乡玉石厂、乳制品厂、食品厂、玉山奶粉厂新产品开发初见成效,一批名优产品市场销售良好。36户停产半停产乡镇企业恢复生产,新发展个体私营企业1303户。13户经委直属企业完成总产值5000万元,上缴税金28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5%和16%。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33.6亿元,上缴税金280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7.7%和12%;完成工业总产值10.5亿元,同比增长16.1%。

交通现状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基础,公路运输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甚至是一些地区唯一的运输方式,是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加快农村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既是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 效途径。农村公路呈现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通车里程逐年增大,技术等级逐年提高,路面状况不断改善通达深度不断增加,农民出行更加便捷显著增加的局面。

  为农村客运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十一五”期间,国家还要投资1500亿元资金,使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公路,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乡镇通沥青(水泥)路;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广大农民对运输的迫切需求,发展前景乐观;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历史机遇,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村交通运输发展,做好农村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农业

  厚镇乡王咀头村有5个村民小组,286户,1160人。2005年该村从本省商洛、周至、户县及省外山西、河南、云南等地组织核桃3000多吨,加工销售核仁1000多吨,全村村民加工销售核桃净收益达476万元。

  2008年厚镇乡政府因势利导,扶持群众发展核桃加工业,初步形成了以王咀头村为中心的核桃加工特色产业基地。主要做法:一是抓培训、示范引导。乡农技站聘请市场营销人员对群众培训,提高群众的市场竞争意识。二是抓交通基础建设,创造良好生产条件。为解决运输问题,2004年修建了宽6米,长3.3公里出村沙石路。三是抓宣传,营造氛围。2004年5月以来,先后在《农民日报》、《陕西日报》、《西安日报》,陕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宣传,营造良好产销氛围。四是抓服务,促发展。2005年为群众协调解决贷款220多万元,为做大做强核桃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体建设

  厚镇乡加强农村文化体育建设。以“东海明珠”工程为抓手,加强镇乡文化站、村文化室阵地建设,改造提升休 闲文娱场所,分批创建300个文化示范村。配置健身设施,建设健身路径,创建100个体育特色村。加快互联网、数字电视进村入户步伐,到2010年农民生活信息化程度达到70%。重视建设文化特色村镇,做好农村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工作,促进民间优秀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扶持农村专业和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继续开展“万场电影千场戏”等文化下乡活动。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党员远程教育网、农经网等载体,开展政策宣传、普法教育、文化传播、科技普及、气象服务。以“新农民、新生活、新家园”为主题,以“城乡结对、共建文明”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大文明村镇创建力度,并把文明村创建与建设全面小康示范村结合起来。积极创新形式、内容和手段,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不断提高农民文明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营造健康文明向上的农村新风尚。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