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自强东路585号。大明宫始建于唐贞观八年(634年),始称永安宫;贞观九年(635年)正月,改名大明宫,为唐王朝200余年间的统治中心。唐天祐元年(904年),大明宫废毁,沦为废墟。2010年10月1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成开放。
大明宫是唐长安城“三大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中最为辉煌壮丽的建筑群,地处长安城北部的龙首原上,主要有含元殿、麟德殿、三清殿、清思殿、宣政殿和紫宸殿等宫殿遗址。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规划范围南至自强路,北至重玄路及玄武路,东至太华南路,西至建强路,总占地约3.84平方千米,公园基本还原了唐代大明宫的历史原貌,并在文物保护基础上,体现了旅游的元素。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延续唐代大明宫的历史格局,由南向北沿丹凤门—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玄武门—重玄门,为中轴线,分为殿前区、宫殿区、宫苑区三大区域。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是西安市最大的城市中央公园,形成六大亮点和十个典型游览景点。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是西安城市建设、大遗址保护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工程,西安的“城市中央公园”。
【历史沿革】
大明宫始建于唐贞观八年(634年),始称永安宫。
唐贞观九年(635年)正月,改名大明宫。
唐龙朔三年(663年),高宗帝将其扩建,是唐代帝王最为显赫壮丽的建筑。从高宗时起,历朝皇帝多在此听政,为唐王朝200余年间的统治中心。
唐末,大明宫多次遭战乱破坏,唐天祐元年(904年),大明宫废毁,沦为废墟。
1957~196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考古勘察和发掘。
1980~1984年,进行了重点发掘,初步弄清、复原了大明宫遗址。
2007年7月17日,2007香港-西安投资推介会曲江专场在香港成功举行。该次推介会上,确定将合作开发世界级文化遗产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设和周边地区改造工程。
2007~2008年,启动建设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基本完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范围内的拆迁,全面启动建设大明宫遗址保护区改造规划范围内的城市基础设施。
2007年10月28日,西安·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园区暨国家遗址公园概念设计国际竞赛开幕。
2008年1月24日,由西安市文物局与西安曲江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办公室共同举办的“西安·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园区暨国家遗址公园概念设计国际竞赛方案评审会”在西安召开。国际竞赛之后,最终确定的优胜方案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实施方案,并由该公司负责完成总体概念方案的深化工作以及公园的详细规划工作。
2008年8月3日,“唐大明宫国家大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园区暨遗址公园总体规划专家论证会”在西安召开,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和历史、考古、文物保护及建筑领域的专家出席会议。会议通过了《唐大明宫国家大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园区暨遗址公园总体规划》。这次论证会标志着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总体规划方案正式确定。
2010年10月1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成开放。
【建筑格局】
布局
大明宫遗址是唐长安城“三大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中最为辉煌壮丽的建筑群遗址,地处长安城北部的龙首原上,始建于唐贞观八年(634年),平面略呈梯形,占地面积约3.2平方千米。原宫墙周长为7.6千米,四面共有11座门,已探明的殿台楼亭等遗址有40余处,大多集中在城北太液池的四周,主要有含元殿、麟德殿、三清殿、清思殿、宣政殿和紫宸殿等宫殿遗址。城内的主要街道丹凤门大街宽达176米。大明宫南部为前朝,自南向北由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为中心组成;北部的内廷中心为太液池。大明宫的北部是宫廷园林区,建筑布局比较疏朗,建筑形式多种多样,是唐代园林建筑的杰作。
大明宫国家遗址保护区规划面积为19.16平方千米, 规划范围南至自强路,北至重玄路及玄武路,东至太华南路,西至建强路,总占地约3.84平方千米,是北京故宫的4.5倍。公园基本还原了唐代大明宫的历史原貌,并在文物保护基础上,体现了旅游的元素。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延续唐代大明宫的历史格局,由南向北沿丹凤门—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玄武门—重玄门,为中轴线,分为殿前区、宫殿区、宫苑区三大区域。
丹凤门至含元殿以南礼仪区域,为唐文化主题公园,设有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大明宫博物馆、大明宫国际遗址研究中心等唐文化与遗址考古展示项目,其中大明宫博物馆群由唐文化博物馆、大明宫博物馆、大明宫现代艺术馆及大明宫综合展览馆四个馆构成,为国家级博物馆。该区域重点保护文物包括:丹凤门、建福门、昭训门、望仙门、光范门等遗址及上朝路、沟渠、桥梁遗址和宫墙遗址。
含元殿至紫宸殿朝政区域,为考古主题公园,是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收费区域。重点展示先进的现代考古过程与成就,以及先进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方法、技术、材料与成果,为古迹遗址保护与展示的重点示范区。重点保护文物包括:含元殿,东西朝堂,玄政殿,紫宸殿,延英殿,望仙台,麟德殿,清思殿,含光殿,昭庆门,含耀门,光顺门,延英门,崇文门,左右银台门等遗址。其中含元殿、玄政殿、紫宸殿三大殿遗址保护展示区是考古研究的重点区域,作为宣传唐大明宫宏伟宫殿建筑群及大唐文明的一个主要场所,体现大唐盛世的繁华,给游客提供良好的景观和展示唐朝政治文化的场所。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宫苑区在唐代是皇帝们休闲、游乐的区域,有大量园林景观,并包含太液池这一大面积的水面区域。宫苑区为非收费区域,该区域主要面向本地市民及少量外地游客。游览宫苑区的游客将主要了解唐代皇帝的后宫生活,并欣赏到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美丽的园林景观。宫苑区有一定数量的城市运动休闲设施。该区域作为唐休闲及世俗生活文化主题公园,为城市文化休闲区。重点保护文物包括:太液池、蓬莱山、三清殿、大福殿、翰林院、玄武门、青霄门、银汉门、重玄门、九仙门等遗址。
特点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以大明宫遗址公园为核心,周边辐射集中安置区、中央居住区、商贸服务区、文化旅游区、商务核心区,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为基点,构建完整的文化体系与生态体系。保护区发展定位为以大明宫遗址保护改造和展示盛唐文化为特色,建设集文化、旅游、商贸、居住、休闲服务为一体的、具有国际水准的城市新区。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是西安市最大的城市中央公园,形成六大亮点和十个典型游览景点。六大亮点为:由8千米宫墙、18座宫门、中轴构成的大规模遗址格局形制;独特的东方古建筑遗址地标性标识,如紫宸殿、含耀门等;科学的复原研究基础上建设的全景大明宫微缩景观;集考古、科研、科普、游艺和旅游为一体的遗址中心;以IMAX3D电影、实物、电子、模型和标牌合而为一的遗址阐释系统;“月光大明宫”的夜景观系统。
【主要景点】
综述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基本还原唐代大明宫的历史原貌,主要览景点包括丹凤门景点、中轴景点、太液池、麟德殿、遗址中心、玄武门、重玄门及北夹城运动区;三清殿、大福殿、炕底寨原村址及部分村庄展示区;宫苑区内园林景观及雕塑;南宫墙中国书法博物馆、唐三彩博物馆等;东宫墙休闲区。位于含元殿北侧的大明宫遗址博物馆,是一座全地下建筑。博物馆对盛唐的建筑、绘画、服饰、礼制等文化内涵进行呈现。
为了保护遗址,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院内建设依照国际惯例,不对大明宫建筑进行大规模复建,只是通过史料推理,建成大明宫正南门丹凤门。而丹凤门并不是真正的建造,只是在钢结构上挂上板材,做一个模型扣在遗址上,这实际上也是遗址保护性展示的一种方式。
含元殿遗址
含元殿是大明宫的前朝第一正殿,也是唐长安城的标志建筑含元殿是当时唐长安城内最宏伟的建筑,是皇帝举行重大庆典和朝会的地方。殿前东西两侧有翔鸾、栖凤二阁和通往平地的龙尾道。实测殿夯土台基高3米多,东西长75.9米,南北宽42.3米,面阔11间,进深4间,各门宽5.3米。
麟德殿遗址
麟德殿大约建于唐高宗麟德年间,故以“麟德”命名。其位置在大明宫北部太液池之西的高地上,是皇帝召见贵族亲信、接见外国使臣和举行盛大宴会的地方。建于唐麟德年间,为宴会和接见外国使节之所。其台基南北长130米,东西宽80余米,建筑面积达12300多平方米。遗址中出土大量黑色筒瓦,还有少量的琉璃瓦片。
大福殿遗址
大福殿是唐大明宫内大型殿堂之一。现存夯土台基东西长70米,南北宽50米,高约5米,总占地面积约11600平方米。台基上残存大量铺砖,台基南边似有登殿坡道。
凌霄门遗址
凌霄门亦名青霄门,是大明宫北墙偏西之门,位于玄武门以西355米处。在肃宗病危之际,肃宗次子李系与皇太子李豫为争夺皇位而引发的“凌霄门之变”,即发生在此。
玄武门与内重门遗址
玄武门是大明宫北面的正门。位于北垣中部略偏西处,西距宫城西北角538米,东距东北角597米。门址范围很广,发掘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玄武门上有门楼,整个门楼基座下大上小,呈梯形。门槛内外的路上还有清晰的车辙沟痕。文献记载,这里是宫城宿卫重兵驻扎的地方,其北有重玄门。
重玄门遗址
重玄门遗址位于玄武门正北夹城处,距玄武门156米。此门保存得比较好,门道两侧的门楼基座高出现在地面4米多,呈马鞍形土丘,中间低处是门道。重玄门内外均有建筑遗址,其内左右廊与玄武门相接,是北衙宿卫处,其外有骥德院。
三清殿遗址
三清殿遗址位于大明宫西北隅,是一座高台建筑,唐代崇尚道教,供奉老子,三清殿是宫廷内供奉祭祀道教的建筑。平面呈凸字形,北宽南窄,南北长78.6米,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除三清殿外,大明宫中还有其他道教庙观建筑遗址,如大角观、玄元皇帝庙等遗址。
清思殿遗址
清思殿是唐敬宗时所建,位于东城左银台门内,台基为长方形,南北长228米,东西宽33米。遗址中出土有铜鱼符1件,上有“同均府左领军卫”7字,还出土有12个残柱础石。
唐太液池遗址
太液池又名蓬莱池,位于大明宫北部居中地带。初凿于贞观或龙朔年间。开元后期,玄宗曾命在太液池两岸筑望月台与杨贵妃赏月,台高百尺,现池中有土丘,高5米许,当为蓬莱遗址。太液池面积约1.6万平方米,分为东西两池,中间有渠道相通。据考古实测,西池东西长500米,南北宽320米。东池较小,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50米,东距东宫城墙仅5米多。池岸高出池底三、四米不等。太液池水源引自南来的龙首渠。有暗渠与宫外相通。沿岸回廊与附近宫殿建筑,都根据地貌特点,着意布置,错落有致。
【开发建设】
基础建设
2008年8月3日,《唐大明宫国家大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园区暨遗址公园总体规划》方案由唐大明官国家遗址公园的规划目标、规划原则、范围规模及分区、考古规划、文物保护与展示规划、景观及绿化规划、道路交通组织、主要服务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规划、2010年建设目标等部分组成。规划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工作方针,坚持考古工作优先的原则,按照世界遗产的标准保护遗址及其环境的真实性及完整性,使之成为既有利于文物保护,又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统筹规划建设项目。
品牌建设
2014年6月22日,包括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在内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2020年12月29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21年8月,大明官国家遗址公园被中国侨联确认为第九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2022年2月,大明官国家遗址公园荣膺陕西省文明旅游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作用价值】
唐大明宫是东方园林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大明宫遗址是1961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际古遗址理事会确定的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遗址保护工程,是丝绸之路整体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是西安城市建设、大遗址保护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工程,西安的“城市中央公园”,使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成为带动西安率先发展、均衡发展、科学发展的城市增长极,成为西安未来城市发展的生态基础、最重要的人文象征,并成为世界文明古都的重要支撑,进一步提升西安的城市特色。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将与城市同步发展,带动西安城北区域的发展,提升西安城市的整体形象,成为未来西安市比较重要意义的城市“绿肺”,为居民和游客提供必需的休闲场所和宁静的精神家园。
对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而言,一是保护好遗址,保护好我们这份精神遗产;二是要把这种文化内涵的诠释不断地丰富。因为大明宫是考古遗存,很多都在地下,地面上只留下了部分的夯土遗存。如何让游客更多、更深层次的了解遗址,从而了解唐代的建筑文化,很多需要靠文化诠释的手段。首先使用了考古界遗址标识的手段。其次,很多标示牌,有建筑、历史故事、人物、事件等,让人们有个鲜活的印象。
【人文历史】
唐大明宫是举世闻名的唐长安城“三大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中最为辉煌壮丽的建筑群,地处长安城北部禁苑中的龙首塬上,又名蓬莱宫,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他父亲李渊修建的夏宫。始建于唐贞观八年(634年),龙朔三年(663年),高宗帝将其扩建,是唐代帝王最为显赫壮丽的建筑。从高宗时起,历朝皇帝多在此听政,为唐王朝200余年间的统治中心。
大明宫工程未完,李渊病故,唐贞观九年(635年)正月改名大明宫。后两次易名,到唐神龙元年(705年)大明宫的名称才固定下来。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统治时期,把大明宫更名为“蓬莱宫”,并在此听政。
大明宫宫内曾发生过多次历史重大事件,大明宫一度也是黄巢农民起义军的政权所在,广明元年(880年)十二月,农民军进入长安,黄巢登上大明宫含元殿举行了盛大的即位典礼,然后在丹凤门城楼宣布国号为“大齐”。唐末,大明宫多次遭战乱破坏,唐天祐元年(904年),大明宫废毁,沦为废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