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东南,有一块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秀色可餐的宝地,那就是被称为绿色休闲家园的女娲故里—平利。县境东接湖北竹溪,南邻重庆城口,西北分别与本省本市的岚皋、汉滨和旬阳接壤,属典型的省际边关县。境内大巴山横亘南部,地势南高北低,山地、丘陵、川坝纵横交错,造就了复杂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生物种群。全县国土面积2627平方公里,辖9镇3乡,总人口23万人。2004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7.16亿元,财政收入4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11元。
行政区划
平利县辖9个镇、3个乡:
镇:城关镇、兴隆镇、老县镇、大贵镇、三阳镇、洛河镇、广佛镇、八仙镇、长安镇
乡:西河乡、正阳乡、女娲山乡
建置沿革
早在七千年前,先民就在平利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并在长期的劳动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境内发现的兴隆寨村吊蓬沟、西河魏家坝和田家湾等多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以及新石器时期石凿、石斧、石棒、彩陶片等劳动、生活用具,就是历史见证。?夏代时期,全国分冀、兖、青、徐、扬、荆、梁、雍、豫九州。平利属梁州。商代,平利为大巴山区族落——庸国的封地。周初,庸随周武王伐纣灭商,故得袭封旧土,建都上庸,平利仍属庸国统治区。
1949年,平利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先属陕南行政主任公署安康专署、安康专员公署领导,后属安康地区行政公署,安康市政府领导至今。建国以来,全县行政区划作了20余次调整,其中大的调整有9次:?建国以来,撤销民国时期8乡镇、52保、1125甲,建立8区、52村、1125闾。
地理位置
平利县地处北纬31度37分至32度39分、东经109度至109度33分之间,东邻湖北竹溪县,南接重庆市城口县, 西连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北靠陕西省安康市、汉宾区、旬阳县、居陕、鄂、渝三省交界处,属典型的省际边关县。县城距安康市府驻地60公里, 距省会西安市447公里。和湖北省境内交通以公路为主,207、308两条省道横穿县境南北,安平二级路直通安康市。
矿产资源
煤炭:在全县分布甚广,主产于广佛镇的筲箕凹、阳坡、黑沟、东沟、西沟,城关镇的牛王沟、三里垭和八仙、大贵、三阳等乡镇,已知主要矿点16处,许多地段个别和数种元素品位可达工业指标,经济价值高,开发前景广阔。现已建立小型煤矿100多处。
大理石:主产于八仙镇的龙门和狮坪一带,矿带东起流溪沟口,西至韩河峡,绵延10公里,地质储量455万立方米,地质远景储量1500万立方米,主要品种有仙条黑、仙条灰、墨玉、白果碧玉、斑马等,花纹有的呈木纹图案,有的酷似山水画,有的为江河湖泊图形,质佳色丽,高雅古朴。
黄铁矿:主要产地在洛河与八仙镇交界的凤凰尖,矿带绵延10多公里,矿体21个,储量3200多万吨,伴生钴、钛,为多元素大型矿床,硫平均品位15%,储量和品位均居全省第一。平利生产的"凤凰牌"硫磺,产品达国际一、二、三级。
重晶石:平利县重晶石矿藏主要分布在洛河镇所辖的水坪、清水河、神仙台一带,已探明总储量2800万吨,重晶石钡的平均品位92%,最高达到99.33%。具有很高的开采和地质科研价值。正如美国专家普尔教授现场考察结论所说:“其储量、品位是以前未见到的,这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居亚洲第一,其矿层厚,分布集中,具有大规模开发的优势”。
水利资源
平利县境内河沟密布,水流湍急,落差较大。流域内降水量充沛,年径流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3.04万千瓦,可开发量为6.25万千瓦,已开发利用0.91万千瓦,全县有大小河流1083条,其中,坝河、黄洋河、岚河、吉河是平利县四大主流。坝河水能蕴藏量为28837千瓦;可开发量15300千瓦,已开发8150千瓦,占可开发量53.3%;岚河水能蕴藏量为76209千瓦,可开发35280千瓦,已开发利用660千瓦,占可开发1.90%;黄洋河水能蕴藏量24243千瓦,可开发利用2.6%;吉河水能蕴藏量为1159千瓦,可开发量376千瓦,已开发量52千瓦,占13.8%。
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年来,平利县抢抓机遇,加大开放开发步伐,不断优化环境,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8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89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46元。 在“十五”期间,平利县立足资源优势,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和加大开放步伐,加快特色经济发展,按照“135”发展战略,即:紧扣一条主线(经济结构调整)、突出三个增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实施五大建设(农业主导产业建设、支柱工业建设、小城镇和新村建设、基础实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到"十五"末,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6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元,努力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茶业是平利最具特色和优势的产业。优越的气候,远离工业污染的环境和精湛的制作工艺,使平利茶深受海内外消费者青睐。“女娲云雾”、“女娲银峰”系列绿茶品性高雅、清香诱人。平利被确定为国家绞股蓝规范化种植基地县,绞股蓝原产地域产品保护通过国家认证。
勤劳、纯朴、善良的平利人将以生态立县为主旨,以绿色产业、环保工业、生态旅游三大经济板块为支撑,保护绿色环境,经营绿色产业,弘扬绿色文化,建设休闲家园,为人类奉献一方碧水蓝天。
基础建设
重点项目建设富有成效,岚镇公路平利段全线贯通,安平二级公路已经立项、古仙洞电站实现一、二级电站上网发电,长安省际边贸市场、县城东区开发及重点集镇和千家坪 森林旅游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加快,水泥建材、重晶石、食品饮料等支柱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公路网络四通八达,316国道横贯东西,通讯便捷,电力供应保障有力,文教体育、卫生、科技等社会事业有了新的发展。
旅游资源
平利是生态旅游的处女地。女娲和八仙两大传统文化赋予生态旅游业以浑厚的文化内涵。千家坪森林公园、八仙大草原、廖乾五故居、女娲山、西岱顶、佛殿山、古仙洞和琵琶岛茶艺村等旅游景点已成为人们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县城变迁
县城,历为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平利县城的四次变迁,浓缩全县历史演变的曲折进程。
第一城址白土关垭子位于今县城东的长安镇与湖北省竹溪县交界之山垭。为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平利县始建置之治所。初为上廉县,后改吉阳县,南北朝时期的齐朝,划县为二,增设上廉县,治所在今老县,不久仍并入吉阳县,西魏更名吉安县。关垭子至今有古城遗迹,民国26年(1937年),修汉白公路,拉槽通过,古城破坏。1982年文物古迹普查发现:“城墙东西直径120米,南北蜿蜒,东西各有一城门,夯筑层明显存在,并散存南北朝时代青瓷陶片”。
第二城址石牛河口位于今长安镇石牛河和长安坝河交汇处,至今仍流传“官田坝”地名。清光绪县志载:“先是平利县旧治在白土关东,既而迁于石牛河口”。隋大业3年(公元607年),与安康、岚皋合并,名金川县,治所设安康城西关。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分设,仍按原区域恢复县治所,始名平利县。因水毁城废,至今尚未查明具体城址和遗物。
第三城址古声口位于今老县镇的东河(古名灌溪河)和北河(古名声水)交汇处。唐武德8年(公元625年),平利县治所迁于古声口。宋代时降为镇,不久复置县。元代撤县,设巡检司于石牛河口。明代洪武5年(1372年)复置县,治所遭“洪水冲坍”,县丞冯宛将县治所再次移到古声口。明成化元年(1465年),“改修庙学,创建行台”,其后“建造正厅、幕厅,樵楼、监狱”,当时“土旷人稀,县治规模狭小”,县署“编竹为墙,垒土作阶,朴陋苟简”。成化21年(1485年),“修筑(城墙)周6里,开东西南3门,东西阻水,南北倚山”。“隆庆元年(1567年),以倾圮难葺,改筑约三分之一,北依龙山,西南绕月溪、灌溪……周365丈,共4里有奇,门4寻,以北门不利,闭塞……”。崇祯7年(1634年)夏,李自成农民义军攻破县城,杀守城团练头目罗得宏后,历经40余年无县署。至清康熙18年(1679年),始“铸印授官”。康熙42年(1703年),兴安州守刘德新莅平巡视,赋诗一首,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当时老县面貌:“岭障层围黑子城,溪流如带石如撑,竹篱茅舍人称市,野鸟闲花自识名;地僻不闻黧犬吠,山深只许白云耕,仆夫叱驭穿林度,几片红霞映日明”。清雍正年间,县城屡被洪水威胁,历有补修。清乾隆8年(1743年)后,先后建典史署、大堂班房、二堂、训导署等数十间公房,县治所较为完善。县城今址白土营,迄今已历200余年。清嘉庆初,经略大臣额勒登保,率兵在鄂西、川北、陕南一带镇压白莲教义军,见古声口城地势“偏窄低洼,无险可凭”,遂于嘉庆7年(1802年)向清廷奏请移治于白土营(即今城)。嘉庆8年(1803年),清廷准旨,调任奎光任知县监修新城。遂依关堡旧基加固,筑城墙735丈5尺,设东、西、南3门(民国28年,增辟北门),南扩奎城,造庐设厩,为800兵丁栖身牧马之所。继任知县石珩接手竣工。嘉庆9年(1804年),加修书宝、祀典坛庙等,后建西瓮城,5道城门,城垛齐全,门上有楼;修主街1条,东西长245丈6尺7寸,计有大什字、小什字等小街道10余条,经两年修建基本完工。嘉庆10年(1805年),正式迁县治所于白土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