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城县位于中国山西省西南端,黄河中游。全县国土面积1178.76平方公里。矿产有金、镁、铜、磷、煤、石油、大理石、石灰石、紫砂石、白云石、石英砂等。土特产主要有芝麻糖、无核蜜枣、麻片、酱菜、泡泡油糕。名胜古迹主要有永乐宫(又名:大纯阳万寿宫)、西侯渡遗址、大禹渡。全县辖7镇3乡、310个村民委员会、707个自然村。汉族为主 ,有回、蒙古、满、苗等少数民族。2002年底全县总人口3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万人。
行政区划
芮城县辖7个镇、3个乡:
镇:古魏镇、风陵渡镇、陌南镇、西陌镇、永乐镇、大王镇、阳城镇
乡:东垆乡、南卫乡、学张乡
历史沿革
芮城殷商时属方国,称“芮国”,西周初分封诣侯,武王封姬姓子弟于此,称魏国,今县城北有魏城遗址。魏城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魏。秦置郡县,魏属河东郡。汉立河北县于魏城,仍属河东郡,相沿至晋。北周明帝二年(558年)始建芮城县于今县城。隋初芮城县属蒲州,唐武德二年(619年)设芮州,辖芮城、永乐、河北(平陆)等县。北宋淳化四年(993年)芮城、永乐县属永兴路陕州。熙宁六年(1073年)废永乐县并入河东县(永济)。元、明、清芮城县属解州。
民国36年(1947)4月29日芮城县解放,芮城、永乐县属晋鲁豫边区太岳行政区第三分区。 民国38年(1949)7月1日,永乐县并入芮城县,同年8月1日划分山西省运城专区,芮城县属之。
1953年建立乡(镇)制,全县358个自然村划归为42个乡(镇)。至56年3月合并为15个乡(镇)。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实行政社合一建制,全县50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分别组成4个公社,15个乡改为管理区建属公社。至1977年7月,增至16个公社。1984年9月恢复乡(镇)建制,全县分为3个镇13个乡,共309个行政村,698个自然村。16个乡(镇)由西到东依次为岭底乡、陌南镇、西陌乡、东垆乡、南卫乡、大禹渡乡、城关镇、学张乡、古仁乡、大王乡、杜庄乡、原村乡、阳城乡、汉渡乡、中瑶乡、风陵渡镇。2001年撤并乡镇,岭底乡并入陌南镇,大禹渡乡并入南卫乡,古仁乡一分为三,分别并入学张乡、大王镇、永乐镇,杜庄乡并入阳城镇,汉渡乡、中瑶乡并入风陵渡镇,全县分7镇3乡。
人口状况
据2000年11月1日零时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芮城县总人口为372773人。人口构成基本情况是:男性为189709人,占总人口50.89%;女性为183064人,占总人口49.11%。全县总户数为96247户,其中家庭户95478户,占99.2%;集体户769户,占0.8%。非农业人口28932人,占7.76%;农业人口343841人,占92.24%。
接受大学教育的4276人,占总人口的1.15%,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38018人,占10.22%;接受初中教育的163746人,占43.93%;接受小学教育的115294人,占30.92%。汉族人口372147人,占总人口的99.83%,少数民族626人,占0.17%。2002年统计公报,全县总人口38.066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3779万。
经济发展
耕地面积为93万亩,其中林业产值938万元,牧业产值5992万元,渔业产值291万元。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140402万元,农村经济纯收入8159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96元。2001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634903亩,粮食作物531718亩,总产量93552吨;其中夏粮、小麦面积430007亩,产量68490吨;秋粮101711亩,总产量25062吨;油料39611亩,总产量2534吨;棉花41156亩,总产量3317吨;药材4380亩,总产量(元)3399320元;蔬菜8059亩,总产量17155吨;苹果142674亩,总产量230276吨 。
芮城名胜
永乐宫 (又名:大纯阳万寿宫) 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省芮城县城北3公里的龙泉村东侧。永乐宫始建于元代,,施工期前后共110多年,才建成了这个规格宏大的道教宫殿式建筑群。特别是宫殿内部的墙壁上,布满了精心绘制的壁画,其艺术价值之高,数量之多,实属世上罕见。来到山西,自然不能放过去永乐宫欣赏元代壁画的机会。
三清殿又名[无极之殿],屋脊上的鸱兽差不多高达3公尺。单看外型,这个主殿已很够气派 一踏进殿内,眼前漆黑一片,原来为了使壁画免受光线侵蚀,所有窗户都以深色的布帘遮着;人必须在进殿后好一会,适应了殿内的微弱的光线后才可以看到壁画。但见三清殿内的西、北、东三壁上,绘满了4公尺多高的神仙群像,三壁的画面连成一气,表现的是同一个时空。一幅题为《朝元图》的大型壁画,描绘的是群仙朝谒元始天尊的情景:青龙、白虎两神为前导,南极长寿仙翁和西王母等八个主神的四周,簇拥了雷公、电母、各方星宿神及龙、蛇、猴等多位神君,还有武将、力士、玉女在旁侍奉,全图近300个神仙朝着同一个方向行进,形成了一道朝圣的洪流,气氛神圣、庄严。
芮城名吃
阳城卤肉:具有皮软、色鲜、味美而不腻、久放而不腐,酥烂适口等特点,用火烧饼夹卤肉是当地脍炙人口之名食。
泡泡油糕:以上等小麦、面粉、猪油、白绵糖或白、红两沙为主、内加陈皮;食用香精等、经特殊工艺处理后用食用油炸制而成。成品看似一朵含苞欲放的牡丹花、泡似银絮,白中微黄;食之外脆里嫩,表香里甜,被誉为 “晋南食品一朵鲜花”。
芮城麻片:生产始于明末清初,有 300 年历史,以其甜、香、酥、脆而久负盛名,畅销全国各地,深受顾客青睐。1979 年跨入山西省八大名食行列, 1982 年又在山西省工业副食品质量鉴定评比会上荣获全省名特产之冠。 芮城麻片呈长方片形,用广东榴花牌白砂糖和芝麻仁等原料加工而成。制作时将白糖熬至160 度,待冷却到 80度时,加进芝麻仁、柠檬酸、植物油、大米稀,进行压制。历史上均为手工操作,解放前几乎失传。芮城麻片清香酥脆,色泽透明,薄厚均匀,不变形、不变味、不粘连、不融化,有消除疲劳、振奋精神、舒肝健脾之作用。
石籽镆:起源于西周,原名 “燔黍”,是以黍米加之于烧石之上,燔之使熟也,主要原料有白面、脂油、茴香等。形状有圆、方两种。食之油酥脆香,风味独特。
成村小磨香油:为本县南卫乡吕长有家祖传制品,油质清亮,红中有黄,醇香浓郁,地方誉称 “ 一滴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