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德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地处吕梁山北段西坡、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地带,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水陆两路连通四面八方,神朔铁路、神保线二级公路、沿黄干线公路、忻保高速穿境而过,是晋西北与陕西、内蒙联系的重要纽带。全县总面积997.4平方公里,南北纵长约45公里,东西宽约21.7公里。
县人民政府驻东关镇。邮编:036600。行政区划代码:140931。区号:0350。
行政区划
保德县辖4个镇、9个乡:
镇:东关镇、义门镇、桥头镇、杨家湾镇
乡:腰庄乡、韩家川乡、林遮峪乡、冯家川乡、土崖塔乡、孙家沟乡、窑洼乡、尧圪台乡、南河沟乡
保德县新貌
历史沿革
保德,《禹贡》冀州之域。虞夏为荒服。周初为蕃服。春秋属晋,为林涛寨。晋三分后,为楼烦所据,名曰林胡,又名澹林。战国时,赵武灵王练武收复之,置楼烦郡。《史记赵世家》曰:“赵西有林胡”。《匈奴传》曰:“晋北有林胡,楼烦是也”。秦属太原。汉属雁门郡(今代州),晋刘元海据离石,其地属汉。后拓跋氏据有北方,属魏。高氏篡位,属齐。宇文氏灭齐,属周。唐属岚州(即岢岚州)五代属后唐。后属北汉。宋淳化四年析宪州(即静乐县)置定羌军。景德二年改保德军(取民保于城,城保于德也)寻立为州。管五里。与河西麟州(即神木县)、府州——府谷、丰州(今在河套)相表里,以控制夏人。属河东道。宋室南渡,金置附廓保德县,隶府州历五十余年。至辛卯复升为州。元初至元三年((1337))又省并?州——河曲、芭州(在河套)隶焉,属太原路。明初亦为州,洪武七年(1374)改县,九年复为州,仍辖河曲县。洪武十四年(1381)河曲县分出,隶属于太原府。明正德年间外敌侵扰边疆,保德州隶属山西冀宁道。清朝时隶属太原。雍正二年(1724)保德升为直隶州,管辖河曲、兴县。雍正八年(1730)兴县仍归太原管辖,保德州仍下辖河曲县。明清时还曾设有保德所、保德营(均为边防驻军建置)。
民国元年(1912)改保德州为保德县,直属山西省。民国三年(1914)设置保德道,隶属雁门道,民国十六年(1927)废道,直属山西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阎锡山政权将全省划为七个行政区,保德隶属第二行政区管辖。
1940年1月,保德全县解放,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属中共领导的晋西北行政公署二专署(岢岚区)领导。1943年11月,晋西北行政公署改名为晋绥边区行政公署。保德属二专署领导。后行政区划多次改动,保德县一直属二专署领导。1949年年初,保德县属陕甘宁边区晋西北行署五寨专署领导。1949年9月,保德县属兴县专署领导。1952年,保德县划归忻县专署。1959年1月1日,石塘河以北地区与河曲、偏关合并为河曲县,县政府设在河曲县巡镇,保德设督导组;石塘河以南地区与兴县合并为兴县,县政府设在兴县城关。其时,忻县、雁北两专署合并,河曲县、兴县均属晋北专员公署领导。7月,按原来建置,南、北两地区,又合为保德县,仍属晋北专员公署领导。1961年,撤销晋北专署,分设忻县、雁北专署,保德复归忻县专员公署(今称忻州)领导,至今不变。
保德县新貌
自然地理
保德光热条件较好,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763.5小时。四季分明,变化显著,年平均气温8.8~C。年平均降水量470.5毫米,但年际变化较大。平均无霜冻期145天。境内水利资源较为丰富。地表水除黄河外,境内共有18条河流,大都为季节性河流。
保德县国土面积为9974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36842公顷,林地13933.5公顷,草地5065公顷,宜林荒山16809公顷。
保德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现已探明的有煤、铁矿、铝土矿、硫磺矿、石灰石、高岭土等。煤炭资源得天独厚储量丰富,分布面积为560平方公里,具有煤质好、埋藏浅、杂质少、易开采等特点,已探明总储量为127亿吨;铝土矿分布面积为480平方公里,已探明总储量为86.4亿吨;铁矿类型较多,分布广泛,总储量为37.8亿吨;石灰石可开采量为3604L吨;硫磺矿储量为11.52亿吨。此外还有较多的高岭土、油页岩、白云岩等。
经济发展
保德的主要粮食作物有谷子、糜子、山药、黄豆、高粱、玉米等,主要经济作物有黄芥、胡麻、油葵和各种蔬菜。
改革开放以来狠抓红枣、海红基地建设。保德油枣核小、肉厚、糖大,外形椭圆,大小均匀,平均颗重10.2克,干枣含糖57.85%,含酸量1.87%,糖酸3.09%。品质佳优,是我省八大名枣之一。近年来,通过红枣系列加工,酒枣、糖枣、熏枣、益寿枣等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而且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打进国际市场。目前,全县红枣发展到10万亩,正常年景可产红枣500万公斤,是保德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保德县夜景
交通运输
保德地处山区,交通以公路为主。以县城为中心,水陆两路连通四面八方,有干线油路1条达48公里,5条县级公路总长337公里。全县20个乡259个村通了汽车。而且因保德、府谷黄河大桥的建成,结束了一线天堑千年阴隔的历史,北达内蒙,南连吕梁,东到忻州,西抵榆林,又有水运航程60公里,远达临县,交通方便。
保德交通近年来有了很大发展,境内有神朔铁路过境。神府线韩保二级公路穿境而过,这是“河东煤田”“神府煤田”通往京津的黄金通道,也是晋西北与陕、蒙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重要纽带。黄河流经保德60公里,过去沿河以木船运输为主,现以公路运输为主。
教育事业
高级中学类:保德县中学,保德县职业中学
初级中学类:保德县城关初中(二校),保德县东关镇中学(五校),保德县神华中学,保德县华龙中学,保德县电场中学。另外,各乡.镇都设有规模不等的初级中学校。
完全小学类(简称“完小”类):保德县实验小学(一校),保德县庙梁小学(从保德县实验小学分离而出),保德县东关镇中心小学(三校), 保德县梅花沟小学(六校),保德县陈家塔小学(四校),保德县胜利小学(楼疙凸小学)。另外,各乡都有公立小学,部分小学得到赞助,条件有所改善。
幼儿园:新星幼儿园(现为全县规模最大的幼儿园),育红幼儿园(历史最长的私立幼儿园),育才幼儿园。另外还有一些小型的幼儿园,但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并不可观。
保德县新貌
旅游资源
保德历史源远流长,但现存古迹较少。现有国家级古脊椎三趾马化石保护群,有省级保护单位林遮峪新石器遗址,商代青铜器出土文物保护区,有县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城内烈女祠建筑群,故城有春秋战国、秦汉、唐代的古文化遗址,林家沟有清初年间的奇瑜古墓等。还有暂一师阵亡将士纪念碑、保德烈士堂、晋绥二中旧址等。
保德县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区。许光达、彭绍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进行过长期的革命工作。1949年,县政府改称人民政府,领导保德人民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特色食品
麻叶子,碗托(肉、素),羊杂碎,羊头肉,猪头肉,灌肠,鸡肉水饺,烧麦,粉片子,凉皮子(小麦粉),凉粉等。
麻叶子(一种面粉做的甜食,可冷吃也可热吃) 碗托儿(保德特有小吃,分为肉的与素的,味道极美) 猪肉灌肠(原料为猪大肠,里面包有碗托) 鸡肉水饺 保德烙饼 刺粉(保德念法,保德名小吃) 凉皮 猪头肉等。
飞龙山公园
禁忌习俗
1.子、女不呼父母名,起名字避父辈及祖辈的讳。
2.大伯(兄长)和弟媳绝少交谈,互不称呼。
3.有婴儿的人家、不喜欢行路人或陌生人直接进屋,以防带入冷风,酿成疾病。所以进院以后应该先问一声:“有小孩儿没有?”如若答“不忌人”,即可进去。否则,得在院内站上一会儿,方可进去。
4.过去,婚嫁、丧葬择吉日;修建既要选择吉日,也要选择方位。现在多不大讲究。
5.过去正月禁针,妇女不缝,现无此说。
6.语言禁忌有:
坐船忌说“烂”、“开”等字。“米烂了”说“饭熟了”。“水开了”说“水煮了”。
棺材叫“寿木”。
人死了叫“老了”或“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