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石县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南端,距省会太原市150公里,北临介休市,南接霍州市,东靠沁源县,西连交口县、孝义市,有“燕冀之御、秦蜀之经”之称。全县总面积1206平方公里,东西宽53.5公里,南北长39公里。总人口23.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万人,乡村人口17万人,人口密度为184.2人/平方公里,辖8镇10乡319个行政村598个自然村,15个居委会。境仙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大运公路、南同蒲铁路沿汾河并行而下,是山西南北交通运输之要冲。
行政区划
灵石县辖6个镇、6个乡:
镇:翠峰镇、静升镇、两渡镇、夏门镇、南关镇、段纯镇
乡:马和乡、英武乡、王禹乡、坛镇乡、梁家焉乡、交口乡
灵石县鸟瞰
历史沿革
相传大禹治水在此“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灵石县于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置县,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隋初属平周县(今介休市),隋开皇十年,隋文帝杨坚北巡挖河开道,获一巨石,似铁非铁,似石非石,色苍声铮,以为灵瑞,遂命名为“灵石”,割平周县西南地置为灵石县。1948年6月灵石解放,成立县人民政府,属榆次专署。
1958年灵石、介休、孝义三县合并为介休县,灵石县改为灵石镇。1961年恢复灵石县建置,属晋中行署管辖。
地理环境
灵石县四周群山环绕,山峦重叠,山地和丘陵面积占90%以上。中部为汾河谷地,县城即居于谷地之中,乃为晋中通往晋南之咽喉,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县境东部有太岳支脉石膏山,海拔2532米,西部为丘陵地形属吕粱山脉,较大山为县城西北14.5公里处的新建塬,海拔1275米,坡度约40度,顶部平坦,面积12平方公里左右,是控制两渡至西山、控制灵石河西的战略要地。境内主要河流汾河切穿南部韩信岭形成峡谷,是沟通晋中与临汾两地区的交通要道。其他还有仁义河、双池河、交口河等支流。
灵石县为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0℃左右,一月零下6℃,七月24℃,年降雨量650毫米,霜冻期为九月下旬至次年四月中旬,无霜期140天。
资源丰富
县域境内地下矿藏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物有煤、铁、石膏、硫铁矿以及铜、钼、钛、钒、钨、稀土等32种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其中煤炭、石膏、硫铁矿储量丰富,品质优良。全县含煤面积86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1.3%,地质储量为91亿吨,且品种齐全,多为肥煤、焦煤、瘦煤和气煤,尤为突出的是含灰份在10%以下,含硫1%以下的优质主焦煤达12亿吨,被誉为“煤海瑰宝”。石膏储量达17.2亿吨,矿石纯度达90%-98%,为特级品和一级品,享有灵石“雪花膏”之称,是华北地区第二大石膏矿床。硫铁矿储量达2亿吨,是全国煤系硫铁矿的主产基地之一。灵石县属旱作农业区,平均海拔800米,平均气温界于9.9℃-10.6℃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320-738毫米,平均无霜期界于144-184天之间。全县国土面积180.21万亩,其中农用地86万亩,含耕地52.7万亩(水浇地2万亩),林地32.46万亩,牧草地81万亩;建设用地6.5万亩;未利用地87.5万亩,人均占有耕地约2.2亩森林覆盖率为18.01%。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谷子、高粱、豆类、薯类为主,正常年景粮食产量为每亩260斤左右,总产5000万公斤上下。
经济发展
全县现有耕地 38.24万亩,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豆类、高粱等。经济作物有油料、蔬菜等。森林覆盖面积为27.5万亩。境内矿藏丰富,以煤炭的蕴藏量最多,达97亿吨。此外,石膏、建筑材料、铁、硫磺等地下资源也很丰富。工业有煤炭、硫磺、石膏、水泥、铁、陶瓷、棉织、麻纺、农机、化肥、印刷等。
近年来,勤劳勇敢的灵石人民抢抓机遇,奋力拼搏,艰苦创业,使全县经济步入了快速健康发展的阶段。200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4.8亿元,工业增加值完成3.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300元,财政总收入实现1.285亿元,跨入山西省综合经济实力二十强县之列。新的世纪之初,灵石人民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奋力实施“民营兴企、科教兴县、龙头带动、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全力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非煤高新技术,扎实推进绿色产业,延伸拓展文化旅游产业,正以百倍的热情和争创一流的精神谱写灵石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工业企业
灵石县为全国五十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全县共有煤炭生产企业246个,年煤炭产量达400万吨以上,可生产各种品种、质量的原煤产品,进一步开发生产的潜力巨大。以煤炭初加工为特色的精煤工业迅速崛起,成为享誉国内外的“精煤之都”。全县共有精煤生产企业41个,年精煤生产能力为200万吨,可生产灰份9%以下的特种精煤、普通精煤,能够高标准、高质量地为客户提供各种要求的精煤产品。龙头企业宏源选煤有限公司,拥有资产7000余万元,年入洗能力为60万吨,工艺采用国内一流的浮选、压滤、跳台联合技术,产品远销国内各大钢铁生产企业、煤气生产企业和发电企业。
丰富的石膏资源,为全县的石膏建材工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县年产优质石膏40万吨,吨生产成本不足10元,效益良好。同时,依托石膏资源逐步成长起来的石膏建材工业市场广阔。产品在国内水泥、建筑行业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共拥有石膏粉生产企业7个,年石膏份产量达20万吨,拥有年产200万平方米和150万平方米的纸面石膏板生产企业各一个及年产30万平方米的釉面石膏板生产企业一座。随着墙体材料的革新和新型石膏产品的开发,灵石石膏建材工业市场前景更为广阔。
灵石是全国碳素产品的主产基地之一。龙头企业晋阳碳素股份有限公司拥有资产7000余万元,职工685人,可生产铝电解用底部炭块、异形炭块、冷搞糊等两大系列二十多种产品,年产量为1.5万吨,是原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的定点厂家,产销量占到全国铝用碳素市场的三分之一,产品行销全国26个省、市90多个厂家,并远销俄罗斯、美国、塔吉克斯坦、南斯拉夫等国家,产品质量优于国内国际标准,曾获俄罗斯国家精品奖。
质优、价廉的煤焦产品优势和赤铁矿资源优势,为灵石生铁铸造工业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全县年生铁生产能力达16万吨,吨成本为700元,产品质量稳定、品种齐全、效益看好。铸造工业以路感铸管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该厂拥有总资产1.2亿元,职工800余人,年铸造能力为5万吨,可生产各种规格的离心铸铁管、球墨铸铁管,工艺采用具有目前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水冷金属型离心铸造技术,产品质量通过国际认证,市场供不应求,全部供上海煤气化公司,满足浦东开发需求,吨利润可达500-800元。
灵石拥有硫铁矿生产企业25个,年硫铁矿粉产量达60余万吨;硫磺生产企业8个,全部采用国家推广的LHL-9301型炼磺炉,技术先进,年产量为12万吨,产品通过国家质量认证,并被认定为部优产品。同时,灵石又是山西电石出口的主要基地之一,骨干企业灵石树脂厂,年产电石2.6万吨,广泛用于乙炔、石灰氮、钢铁脱硫等行业,产品符合国标,畅销国内外,主要出口香港、俄罗斯、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深受用户青睐。
另外,灵石山川皆有,森林覆盖率高,物产富饶,绿色食品众多,荆条密、峰王浆、相籽羊、优质矿泉水、王氏系列酒等地方特色产品久负盛名。先进、附加值高、出口创汇的合资、合作、独资经营企业。
交通动脉
南同蒲铁路纵贯县境中部,是灵石县对外交通的大动脉。大运公路途经县境,此外还有县级公路和乡镇级公路多条,连接着境内各个乡镇、厂矿和绝大部分村庄。
历史文化
灵石县历史悠久,名胜荟萃,风景独秀。全县共有文物古迹46处。明清时期灵石县有四大家族,分别为两渡何家、夏门梁家、静升王家、蒜峪陈家。何家以礼传家,以文为业,因此人才辈出,较著名的有被誉为“何氏科苑三姐妹”的何泽慧(高能物理学家)、何泽贞(化学硕士、物理学和哲学博士)、何泽瑛(植物与种子专家)、夏门梁家以学优而仕,全族共有生员107人,贡生47人。举人7人,进士2人,监生142人,最大官至二品。王家以耕读传家,由商宦发家,发迹后大兴土木,现存住宅王家大院有4.5万平方米。陈家为官宦人家,世代为官,在蒜峪村建有十幢院落,人称“十宅”。当代灵石著名的人物有法学家张友渔,版画家力群、牛文,作家胡正,以及祖籍灵石的物理学何氏三姐妹。
名胜古迹
全县共有文物古迹46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属国家级文物保护的有旌介古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王家大院、资寿寺、文庙、晋祠庙、后土庙、灵石,石膏山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
在旧城北门外吕祖庙内,有一石块,满身孔洞,似铁非铁,似石非石,其色苍苍,其声铮铮。旧时附近乡民视为“神石”,前来焚香膜拜,祈求平安。据考察系古代降落的一块陨石。灵石县名即因此物而得。
特色小吃
黄条条:也叫发糕,也是上午主食之一。原料有白面、豆面、杂面、米面、玉茭面、高梁面,也可用二合面(两种面粉搅在一起)、三合面(三种面粉搅在一起)。
捏巴巴:也叫名捏疙瘩,习惯上作为农村上午主食窝窝头或馍馍以外的补充食品,也有作为主食食用的。
摊摊:是人们非常爱吃的食品之一,尤其适宜老人小孩食用。但由于它制作麻烦,费时费力,一般情况下人们很少食用,但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是家家必做,户户皆吃。传说这一天是龙抬头之日,做摊摊俗称扯龙皮,意在驯服龙王,好让它在新的一年中服服贴贴为百姓服务,保证风调雨顺,获得粮茂年丰。
油糕是:灵石风味小吃中较为高档的食品之一,也是灵石人过节、待客、婚丧喜宴、祭典神灵之必备品。俗语“冬至不吃糕,小鬼隔门瞄”,也就是说不论贫富,冬至这一天,家家户户必须吃糕,寓意来年运气步步糕(高)升,生活甜甜蜜蜜(馅)。
骨累:是最具代表性的灵石风味食品之一,酥软可口,营养丰富,是广受人们赞誉的美味佳肴〃。清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初六日,慈禧与光绪皇帝西行西安路经灵石,在两渡官宦世家何府,吃到骨累与和和饭时,胃口大开,赞不绝口。临行时叮嘱李莲英,记下用料和全部制作过程带回宫内。相传慈禧返回京城,便经常让厨师给她做灵石骨累与和和饭吃。从此,慈禧喜欢吃灵石骨累、和和饭的趣闻,便在民间广为流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