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垣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市辖区,太行山西麓,上党盆地之北。东以仙堂山、黄岩山与黎城分界;西以石磴山和沁县相连;南以五阳山、麓占山、磨盘山、五赞山分别与潞城、长治市、屯留接壤;北和武乡为邻。县城位于长治市主城区北约50公里。全县辖8镇3乡、328个行政村、1088个自然村;总人口25万,其中非农人口6万,农业人口19万;总面积1160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襄垣县辖8个镇、3个乡:
镇:古韩镇、王桥镇、候堡镇、夏店镇、虒亭镇、西营镇、王村镇、下良镇
乡:善福乡、北底乡、上马乡
历史沿革
据考古证实,新石器时代这里已有人类栖息繁衍,东北阳、安宁、上王、五阳、陶家庄、南邯、西营等村及村落附近都有灰坑、石斧、骨器、绳纹陶片、器形鬲是等文物出土。经鉴定,为龙山(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址,距今4000多年。襄垣夏属冀州,商初属上党国,后并入黎国。西周复属上党国。春秋时期,周桓王二十一年(前699)地属鲁大夫党氏食邑,后被赤狄所夺,地归潞子婴儿国。周定王十三年(前594)晋景公灭赤狄,地归晋公族食邑。周敬王十二年(前508)行政区调整后,地属干阳。战国周贞定王十四年(前455),归晋侯赵襄子领地。襄子筑城于甘水之北取名襄垣,亦曰毅垣。周安王姬骄二十六年(前376),韩、赵、魏三家分晋,韩首置上党郡,郡治襄垣城。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2),秦伐韩,割断上党与韩都联系,上党守冯亭以郡归赵,地又属赵。赵王迁十四年(前222),赵被秦灭,地归秦辖。
民国元年(1912),襄垣直属山西省,民国3年(1914),属冀宁道。民国6年(1917)废道归省。民国26年(1937),山西在省;县间设政治区(称行政专员公署)襄垣属第三政治区(政治区设沁县)辖县。民国29年(1940),属太行区第二办事处辖县。民国30年(1941)8月,属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太行二专署辖县。民国35年(1946)6月归太行二专区辖县。民国37年(1948)9月,属华北人民政府太行二专区辖县。民国38年(1949)5月,属左权专区辖县。同年8月改属山西省长治专区辖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沿袭前制。1954年5月,属晋东南专区辖县。1958年9月,襄垣与沁县合并,改称襄沁县,后又与沁源合并,又称沁县。1959年Q月,三县分治,襄垣仍为晋东南专区属县。1985年,实行市管县体制,襄垣改属长治市辖。
地理环境
襄垣全境地形西北高而东南低,属半山丘陵地区,平均海拔在1000米左右。魏灰山海拔1725米,为境内最高山峰(强计乡井背村);最低海拔800米(北底乡合河口)。县城为境内最大盆地,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40公里,全县总面积1160平方公里,折合174万亩。按地貌划分:丘陵占57.5%,山区占31.9%,平川占10.6%.。
襄垣大陆性气候特别显著,平均气温8°-9℃,四季分明,七、八、九月气候最高,平均达23.4℃,极端最高气温为38.1℃。十二月、一月、二月气温最低,平均为-8.1℃,极端最低气温为-29.1℃。年平均降雨量在550毫米左右,大部集中于七、八、九三个月。全年无霜期一般为166天左右,最短118天,最长197天。
襄垣属海河流域,地处浊漳河上游。浊漳河的三大干流西源、南源、北源,分别从境内的贺家垴。南沟、吴北入境。西源、南源在甘村汇合,至北底乡合河口与北源汇流,注入黎城,流经八个乡镇。境内还有史水、郭水、郝水等十多条主要支流和数百条小溪纵横交织,河流总长度为90.5公里。共有水库14座,其中山西六大水库之一的后湾水库,总库容达1.3亿立方米。全县水资源总量为7.8亿立方米。在下良镇小交村还有一处日流量为200-300吨的优质矿泉水水源。
自然资源
襄垣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有煤、土、水三大优势。其中煤炭储量75.8亿吨,可开采22亿吨;以中灰、低硫、高发热量、高熔灰份煤质的贫煤为主。
耕地面积59万亩、荒山荒坡80万亩,全县耕地面积39322公顷,折合59万亩。人均耕地2.46亩。粮食产量历年来平均在3.6亿斤左右,97年被列为“九五”期间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之一。
境内有西漳、南漳、北漳三大干流和史水、郭水、郝水等10多条支流,河流总长度约90.5公里。共有大小水库14座,其中宝峰湖为全省6大水库之一,总容量1亿立方米。地下水也相当丰富,属华北地区相对富水县。
襄垣县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铁、锰、铜、锡、硫磺、石膏、云母、石英砂、石灰石、铝土矿、白云石、大理石、磁土等三十余种,其中煤、铁矿极为丰富。全县煤田南起阎村、北至南岩长达45公里,宽10公里,共计450平方公里,煤田属沁水煤田,地质总储量75.8亿吨,煤质以中灰、低硫、高发热量、高熔灰份的贫煤为主,西部和南部储存有煤和配焦煤等优质煤,易开采煤一般在6米左右,覆盖层为40-120米。铁矿分布在王桥、北底、下良、善福、西营等乡镇,总储量为3300万吨。氧化钙品位55%以上,是水泥、电石及其他建筑材料的优质原料。石膏石总储量为150万吨,分布在我县东南部,是全省优质石膏石矿点之一。铝土矿、大理石、白云石、石英砂的矿产资源储量在100万吨以上。丰富的地矿资源为该县工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围绕丰富的煤铁资源进行的采掘和加工业日益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产品享誉上党。新开发的具有浓郁本县特色的“黄土蛋”、红土米、糯玉米、襄王牌陈醋等产品价廉味美,经重新包装和大力宣传,十分畅销,前景可观,特色养殖也走出了新路子。
经济建设
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52.55亿元,比上年增长15.76%,财政总收入实现72569万元,比上年增长70.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33元,比上年增长14.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80元,比上年增长6.6%。
全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实施“三三战略”,建设“三个长治”的总体思路,提出了“实施‘三五’战略,建设一流强县”的战略目标和全面实施“3168”工程的总体工作思路,着力推进“三化”建设。经过全县上下的奋力拼搏,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继续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006年1-9月份,全县生产总值完成52亿元,同比增长15%;财政总收入完成79517万元,占计划90.27%,同比增长32.05%。
襄垣国民经济发展迅速,结构协调。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26.45亿元,比上年增长13.5%;财政收入达到210069万元,比上年增长23.96%;农民人均纯收入5730元,比上年增长1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20元,比上年增长22.64%,职工平均工资49327元,比上年增长22.07%。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比中,被评为提速最快的百强县之一,首次进入我省经济十强县。
工农贸易
襄垣工业以煤焦、化工、建材为主,轻重工业之比为10∶90,呈倚重之势,煤焦经济占到工业经济总量的80%左右,居主导地位。2008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95.57亿元,销售产值188.61亿元,增加值105.28亿元。主要工业产品有原煤、焦炭、洗精煤、电力、生铁、化肥、电石等,其中煤炭产量达到3062.09万吨,焦炭产量达到92.93万吨。近年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引进人才和资金、大力发挥资源优势,使以襄垣煤矿为代表的不少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和状大,为发展襄垣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襄垣是山西省28个商品粮基地县之一,每年上交国家粮食占到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谷子、大豆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油类和麻类。2008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171618吨,其中夏粮15622吨,秋粮155996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71369万元,实现增加值36735万元;畜牧品种主要有牛、马、驴、骡、猪、羊及家禽。2008年底,全县大牲畜存栏9491头,生猪出栏55704头,肉类总产量5555吨,禽蛋产量3138吨,牛奶产量1634吨。近年来,襄垣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农业上,新开发了以农产品为原料,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黄土蛋”、“红土米”、“糯玉米”、“手工挂面”“仙堂山面粉”等土特产品,醇香可口,享誉上党;畜牧业上,特种养殖方兴未艾,前景可观。
襄垣商贸经营网点密布,市场繁荣。2008年全县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1.26亿元,完成增加值3.3亿元;金融机构齐备,可办理国内外一切资金业务。2008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89.72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61.97亿元。
基础设施
先后建成了长兴路、新建西街,初步形成了县城三纵三横的框架。在此基础上,在各主要街道进行绿化、亮化、净化、硬化、美化,目前,县城植树65万株,绿化面积达到80万平方米;沿街建筑物分别安装了射灯、轮廓灯、变色灯,整个夜晚色彩斑斓;大多数建筑物瓷砖贴面;百余个垃圾箱摆放在街头。更让人感到高兴的是,通过改造,县城街道长度达到40公里,城区面积扩大到12平方公里,尤其是服务功能明显增强,8000门程控电话,使更多的人与世界各地直接对话,煤气走进人们的生活,结束了居民与煤为伍的现状,电视覆盖县城,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电力增容确保了人民生产、生活用电。这一切不仅使古城旧貌换新颜,而且县城现代化进程大大加快,逐步适应了对外开放和发展经济的需要,被人们称为是上党的明珠城。
通信事业
襄垣电信局在1999年历经了邮电分营、寻呼剥离,移动分离后,全局现有职工66人(其中大专文化6人,中专以上20人),下设一室两部、8个支局、5个中心,2个三产企业(邮电宾馆、鸿飞公司),全局固定资产原值4784万元,业务总量达1200万元。
近几年,随着襄垣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大,全县市话设备出现超负荷运行,针对这一情况,1993年以来电信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采用国内外贷款和地方的支持,总投资1600万元,引进开通世界上较先进的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EWSD程控电话交换机,并于1994年3月份正式开通,1997年由4000门交换机扩容至8000门,获得一次性扩容成功,1999年7月份太行路模块局正式开通运行,模块局的开通大大缓解了太行路及周边地区的装机难问题。截止目前,我县市内交换机总容量12142门,实占8386门,实占率达 69%,95年以来,我县还先后开通了无线寻呼,移动通信业务,并实现了全国联网,同时,全县还实现了光缆和数字微波传输,使全县20个乡镇率先在全市进入自动电话网。98年,又投资280万元引进韩国三星交换设备,对全县农话网点实行集中监控,使全县农话总量达6442门,实占3780门,此外,在线路不到位的边远地区安装了无线接入设备,截止99年全县已有45%的自然村通电话。
襄垣人文景观仙堂山
旅游资源
襄垣历史悠久,文物古迹甚多,旅游资源丰富。现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近百处。全县历史文化遗存星罗棋布,形成了以县城为依托,东山(仙堂山)、西水(后湾水库)、中文化(凉楼景区)的旅游格局。现存的县城为唐武德年兴建,金天会年间扩建,是长治地区现存古建筑最多的县城。县城北关金代永惠桥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崇福寺、文庙大成殿、上党战役高级干部会议旧址大丰当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昭泽王庙、城隍庙内的娲皇宫、戏台、寝宫等10余处县级保护文物成为我县得天独厚的文物旅游资源。
仙堂山:在县城东北25公里处的仙堂山古建筑群为山西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景区四面环山、怪石奇松、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浑然天成。已载入《中国名胜词典》的山西名胜之一仙堂寺座落在仙堂山腰,灵鹫奇峰之下,仙堂寺一百六十二台阶而上,寺内宋代、明代、清代建筑风格交相辉映。寺北里许,悬崖峭壁,悬空飞立娲皇宫一座,造型独特。仙堂寺周围还有文庙、灵宫庙、九龙洞、朱砂洞、蜜蜂洞、滴谷洞、纺花洞等自然景观,神话般的传说,不仅令人陶醉,更使游者无不留恋往返。新建的明代兵部尚书刘龙碑亭、东晋高僧法显纪念馆更为景区增添了高深的历史内涵。
后湾水库: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优越的交通条件,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县委、县政府从97年开始,三年投资300余万元,对坝区进行了绿化、美化、净化、硬化。兴建了休闲度假村、饭店、商店和游泳场、钓鱼台、垂钓池,购置了快艇、皮划艇等,使库区旅游开发初具雏形。整个开发规划用六年时间,建成森林别墅区、游泳区、综合娱乐区、健身疗养区、商业区五大区域和明王岛、人工瀑布、水下龙宫、水下族馆、荷花池、赤壁赛马场、张家祠堂烈士纪念馆、上党战役纪念馆、上党战役土落截击战、磨盘垴战役纪念碑亭、宝峰寺十大景点,集旅游、观光、健身、疗养、度假、娱乐为一体的旅游开发区。
凉楼景区:位于县城西南5公里处的凉楼景区, 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凉楼为襄垣八景之一,古名通天楼。相传,周文王首在此研究天文、演易八卦,故又名八卦楼之说。凉楼景区,西北依漳河水,东临淤泥河,南望鹿台山,是集避署、佛道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占地面积约十几平方公里。据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并用智慧的双手创造了色彩斑澜的历史文化,现存的北魏、唐宋石雕、石刻、东岳庙、南丰寺的保存完好,抗日战争初期,老一辈革命家朱德、彭德怀、左权、杨尚昆等在景区南丰沟村留下的光辉战斗足迹,保存完好的“上党连祠”,对研究上党连氏源流,开辟寻根问祖旅游观光,更增加了景区的开发价值。
襄垣昔时有八大名胜景观,即:宝丰晴雪、狮山晚照、凉楼胜景、漳江春渡、市桥怀古、韩山独秀、仙堂旧隐、甘泉漱玉。现已恢复重建并对外开放的仙堂山景区,山势葱峻,丛林茂密,自然景色秀丽独特,古寺院依山而建,古朴典雅,别具一格。东晋高僧法显法师于此出家,碑载“东晋皇帝到此一游”,明朝兵部尚书刘龙曾于此刻苦攻读,是一个发古思幽旅游度假的好去处。新开发的后湾水库旅游风景区,是集游乐与健身一体的天然浴场。
土特产品
黄土蛋,系祖传六代享誉古韩,用当地鲜鸡蛋和多种中草药(秘方)为主料,配以食用盐、调味品为辅料,经砂锅浸泡、蒸煮、再加以真空保鲜包装、高温灭菌而成。是老幼皆宜食用、馈赠亲友、旅游携带的绿色食品。其产品“黄土蛋”自98年上市以来,先后荣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认定为国际农业博览会“山西名牌产品”,获省畜产品及兽医药饲料加工展评展销会“金奖”,获省“著名商标”等荣誉称号。
“周王锦”红薯净化淀粉,淀粉经过净化车间,甩干车间,烘干车间加工而成。因此产品纯净细白,干燥,质量可靠,可广泛用于各种食品原料,长期食用,亦可起到降血压,减肥之功效。
红土米因产于上党战役主战场磨盘垴一带红土地而得名,本品米色金黄,纯净饱满,香甜可口,营养丰富,经检验内含:蛋白质18.12%,粗脂肪5.7%,赖氨酸0.28%,常食此米,具有健胃益脾、降脂补血、强身健体、抗哀驻颜、延年益寿之功效,并可防止动脉硬化、皮肤干燥、夜盲症、产后虚弱等疾病。乐祥源牌红土米是纯天然绿色食品,碾制精细,不需淘洗,温水下锅,蒸煮皆宜,米粥口感绵甜,回味悠长,米饭风味独特,老少皆喜,是四季食用的营养佳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