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市是山东省青岛市所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胶州湾畔,东临即墨市,青岛市城阳区,北接平度市,西靠高密市,西南临诸城市,南与胶南市接壤。1987年2月胶州市在青岛地区率先撤县建市,是山东省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全市现辖11个镇、7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210平方公里,总人口84.31万人(2010年末)。
行政区划
胶州市辖7个街道、11个镇:
街道:阜安街道、中云街道、三里河街道、北关街道、云溪街道、胶东街道、营海街道
镇:马店镇、李哥庄镇、胶莱镇、胶北镇、胶西镇、杜村镇、张应镇、铺集镇、里岔镇、洋河镇、九龙镇
历史沿革
胶州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4000年前,即有先民在这里刀耕渔猎、繁衍生息。商业贸易相当发达,唐宋时期曾是全国五大商埠之一、长江以北唯一的通商口岸,素有“金胶州”之美称。胶州人杰地灵,创造了世界闻名的新石器时代原始氏族社会的三里河文化,有西汉祓国旧址,明代养马城“牧马城”遗址,清代著名书画篆刻艺术家、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的左笔高手高凤翰故居旧址,以及大量的古葬墓、古庙宇和金石碑刻、书画诗文。勤劳智慧的胶州人民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具有300 多年历史的“胶州大秧歌”驰名中外,全国保留剧种胶州茂腔及民间戏曲、剪纸绘画等也都在国内外有一定的艺术影响力。胶,水名,现称胶河,在胶东半岛。起源于山东省胶南,流经高密二市的王吴水库,进高密,再进入胶州,几经改道、并流后汇入大沽河,在胶州辖区注入胶州湾。汉时的胶西、胶东即据此命名,最初的治地在胶河东岸(现高密境内),后行政治所东移至胶州境内,民国时定为胶县,1987年更为胶州市。 《胶县志》中并无胶州一名的本源,经过考证,盖渊于此。夏、商为莱夷之域,周初,东有莒、西有介,莒南迁后为计。《胶州志、大事记》载:“周武王十三年(己卯)都于计”(计,即计斤,在今胶州南关城子村)。秦,置黔陬县。公元529年(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始置胶州,"领东武、高密、平昌三郡,治东武陵,以胶州名始此"(《学古编》),此时治所在今诸城市。隋,立胶西县。唐,设板桥镇。宋,复立胶西县。至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置胶州于胶西县,领胶西、高密、即墨,即现在的胶州市。至明清,均称胶州。民国二年(1913年)改胶州为胶县,1987年2月12日国务院(1987)26号文件“撤销胶县,设立胶州市”。
自然地理
胶州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物产丰富。 现已探明或开采的矿产有重晶石、萤石、石墨、陶土、膨润土、珍珠岩、石英砂等。东南隅有25公里海岸线,沿海滩涂5.6万亩, 另有淡养水面3.8万亩、海养水面4万亩、虾池2 万亩。水产品有对虾、鲳鱼、黄姑鱼、带鱼、鲤鱼、罗非鱼、光鱼、河蟹、杂色蛤等200余种。境内有大沽河、 胶莱河、胶河、墨水河、洋河5条主要河流, 山洲水库、青年水库等56座水库,1.5 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境内盛产小麦、玉米、花生、大椒、果品、蔬菜等,胶州大白菜、胶州大椒干、“里岔黑”瘦肉型猪驰名中外。
现代工业
胶州市以工业聚集区为龙头,以重点乡镇为骨干,以涉外服务为基础,全面实施外向带动战略,使招商引资出现了全方位、宽领域、大跨度发展的新局面。
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1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6%,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提高4.3、2和0.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91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292.47亿元,增长15.4%;第三产业增加值189.72亿元,增长12.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7:57.5:35.8变化为6.4:56.8:36.8。
2009年,我市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组织领导,成立了工业经济运行指挥部,出台支持企业发展各项政策,深入开展“携手企业千人行”活动,工业生产企稳向好。全市910家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51.8亿元,增长22.7%,实现工业增加值275.71亿元,增长14.9%。工业经济效益逐渐回暖,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8亿元,增长22.3%;实现利税129.9亿元,增长14.6%。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12.88%。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平稳。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67.9亿元,增长4.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35.96%。
初步形成车船配件、锅炉辅机、家电电子、钢结构、轻工纺织、食品加工、木器厨具七大优势产业集群。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67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70家,利税过千万元的112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3.3%。
特色农业
胶州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油料作物百强县(市)之一和山东省现代化农业试点县(市)之一。近年来,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粮食生产平稳增长,蔬菜、畜牧、水产、花木四大特色农业发展迅速,成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示范县(市)。农业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胶州大白菜等农产品品牌优势进一步显现。全市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超过300家、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超过100个,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稳妥推进“两田制”调整,高标准实施大沽河综合治理,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成为全省农业机械化试点县(市)之一。
粮食生产实现增长,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13.2万亩,减少0.3%,总产量达到48万吨,增长4.3%。2009年末全市实有耕地面积54668公顷。
2009年畜牧业肉类总产量52872吨,牛、羊奶总产量21861吨,禽蛋总产量33724吨。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365公顷,减少34.7%;森林覆盖率38.26%,提高1.14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幼林抚育作业面积2090公顷。渔业生产产量小幅提高。水产品总产量125058吨,增长4.2%。其中,捕捞产量30027吨,下降0.2%;养殖产量95031吨,增长5.7%。海、淡水养殖面积5976公顷。
农村生产条件继续改善。2009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00.5万千瓦,增长2.3%。农用拖拉机19620台。农村用电量94018万千瓦时,地膜覆盖面积13233公顷。
第三产业
胶州具有悠久的商业历史传统,历来商业比较发达。近年来,随着同三高速公路、胶新铁路的建成和青岛港口西移,胶州立足不断改善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临港优势,倾力打造仓储物流基地,重点做大做亮以港澳零关税(CEPA)商品以及建材五金装饰为专业特色的西部商贸区、以为机械制造业配套服务为主的北部物流产业区和以生活资料配送为主的城市配送中心。目前全市共引进仓储物流项目20多个。其中投资1.8亿元的福兴祥生活资料配送项目去年建成运营;总投资4.2亿元的南方家园建材五金装饰商城一期已经完工,近300户客商入驻市场,年内正式启动;总投资4500万美元的青岛凯凯香港城正在快速推进,部分商铺已开始预售;总投资5亿元的半岛家园商城项目已签约落户;国家铁道部规划在胶州建设的山东省集装箱物流中心,总投资6.8亿元,该项目的建设,将对胶州创建物流枢纽中心城市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一个连接半岛东西,乃至辐射整个江北地区的仓储物流基地即将浮出水面。
金融业实现突破发展,新增经营性金融机构7家,截止2009年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73858万元,比年初增加460711万元,增长26.9%,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02663万元,比年初增加212750万元,增长16.5%;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231248万元,比年初增加437011万元,增长55%。 保险业较快发展。全年全市实现保费收入65785万元,增长16.5%。
交通状况
胶州市是山东半岛与内陆连通的交通枢纽,优越的交通条件是胶州对外开放的突出优势。距青岛港、青岛前湾港均只有30分钟的车程,港口已与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开通了国际航线。胶(州)济(南)铁路、胶(州)黄(岛)铁路以及胶(州)新(沂)铁路横贯境内。距青岛国际机场只有30分钟的车程。目前,青岛国际机场又开通10条国际航线,56条国内航线,可通达全球各地和国内主要城市。济南至青岛的济青高速公路、青岛至黄岛的环胶州湾高速公路、黑龙江同江至海南三亚纵贯中国东部沿海的同三高速公路穿越胶州,与204国道和四条干线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基础设施
1、水利:地表和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输配水系统完善,能满足全市生产、生活用水要求。拥有大型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污水能力达10万吨以上。 正在兴建的有五星级喜来登大酒店;已经投入运营的有四星级世纪大酒店、政府接待单位胶州宾馆、三星阳光大厦等多家星级宾馆和饭店,拥有皇祺-御景、皇祺-河滨华庭、绿城-紫薇广场、水岸府邸(东区、西区)、森林湖别墅区、御花园、时代国际等一批高档生活居住区,标准的高尔夫球场、保龄球馆等体育健身设施也一应俱全。
2、电力:胶州电网与山东省、青岛市电网连接,电力供应充足,可以充分保证全市生活、生产用电。
3、通讯:具备光缆传输数字化、交换数字程控化、邮电通讯现代化。
4、服务设施:全市医疗卫生机构33家。设有专门的外商门诊和病房,客商可持绿卡享受到方便优质的医疗服务。
5、教育事业:中高级学校30多所,专业技术学校10所,外商子女在胶州可受到良好的教育。其中,韩国PLE公司与胶州多伦多双语学校合作设立的中小学留学生培训学校,可为国外投资者子女在中国留学提供良好的基础教育条件。
6、商业服务:拥有山东银座、青岛利群、青岛国货、潍坊中百佳乐家、青岛维客、国美、苏宁等知名商业服务企业。
7、生活居住:正在兴建的有五星级喜来登大酒店;已经投入运营的有四星级世纪大酒店、政府接待单位胶州宾馆、三星阳光大厦等多家星级宾馆和饭店,拥有皇祺-御景、皇祺-河滨华庭、绿城-紫薇广场、水岸府邸(东区、西区)、森林湖别墅区、御花园、时代国际等一批高档生活居住区,标准的高尔夫球场、保龄球馆等体育健身设施也一应俱全。
城乡建设
胶州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着眼于接轨大青岛、融入半岛城市群,着力构筑“一城四区两翼”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框架,城市化水平达到49.8%。行政中心顺利南迁,新城区开发有序推进,映月园等60余万平方米住宅小区竣工启用。三里河公园顺利开园,成为传承历史文化、展示现代文明的一大亮点,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从改善人居环境入手,加快老城区改造,突出抓好“路水电热绿”,城市综合配套功能不断完善。引进香江集团积极实施电影院片区拆迁改造,着力构建古埠文化和现代气息有机交融的胶州湾财富中心。运用市场化融资方式,加快建设兼具防洪、生态、旅游等功能的东部滞洪区,有效提升了城市综合功能。立足于促进城乡互动,着力实施“一环四线”、“村村通柏油路”等公路建设工程,加快铁路电气化改造。五年来,新建改造公路543.7公里,通车总里程达到1539.8公里,初步构筑起沟通城乡、连接内外的现代交通网络。小城镇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镇聚集功能明显增强。
2001-2005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0.2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180亿元,引进1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118个,过亿元内资项目46个。美国艾默生等10家世界500强企业及海尔、中集、地恩地等大批名牌企业先后落户。出口创汇连年居全省各县(市)首位,5年累计创汇71.3亿美元,是“九五”时期的3倍。
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深入开展了“城市形象”工程,对市区河流沿岸进行了改造,主要道路进行了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开辟公共绿地和街心景点60多处,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8%,人均占有绿地面积达到6.9平方米。目前,胶州市水环境质量全部达到功能区划标准,空气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338天,噪声环境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明显,荣获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在青岛五市率先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示范区。
胶州已建各类工业聚集区28个;省级聚集区1个,市级工业聚集区2个,镇级工业聚集区18个,国内外企业投资创办的专业聚集区7个;总规划面积146平方公里。
社会保障
2011年5月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84.31万人。人口低速增长。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800327人,净增人口3810人。全年新出生人口6651人,出生率为8.33‰;死亡人口5524人,死亡率为6.9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1‰。
全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着力研究解决民生问题,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70元,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104元,增长8.6%;农民人均纯收入9152元,增长8.5%,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6687元,增长8.9%。全社会职工平均工资22359元,增长10.3%。
就业局势稳定。2009年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35428人,全年通过各种渠道共安排失业人员实现就业6582人。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2%。
社会保障系统逐步完善。年末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为225289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84459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08809人,全年累计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是2336人。2009年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壮大。2009年全市共有敬老院16个,床位达1397张,供养984人。
城市建设
2010年建成区面积44.2平方公里。城市全年实际用水量1116万吨,其中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分别为550万吨和565万吨。
全年供应天然气总量1736万立方米。城市气化率达到99.84%。全年累计供热面积达到373万平方米。
全社会用电量197436万千瓦时,下降1.3%。其中,工业用电147021万千瓦时,下降1.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33815万千瓦时,增长4.7%。2009年末市区公共汽车线路22条,共有营运的公交汽车424辆。年末全市共有出租车238辆。2009年末道路总长度1995公里,扩建翻建道路2条,城市排水管道总长度415公里。
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全年空气质量按功能区达标率为 100%;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62天,优良率99.18 %,与上年持平。市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2.0分贝,市区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 66.3分贝。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751公顷,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1622公顷。公园绿地面积386公顷,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15.87平方米。全市现有公园数量6个。
科教文卫
全面推进科技创新,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科技创新和品牌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有4项产品列入国家级新产品计划,新荣获省名牌及著名商标3个。不断整合优化教育资源,顺利实施四中扩建、启用实验初中新校,15个镇(办事处)被评为青岛市教育示范乡镇。成立了南开大学胶州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积极开展争创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市活动,有效活跃了城乡居民文化生活。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日益提高。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实现了我市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奖牌零的突破。
科技市场交易活跃。2009年共组织申报青岛市以上各类科技项目37项,(国家科技部计划项目21项;青岛市科技计划16项)争取国家科技扶持资金656万元(其中青岛180万元,科技部476万元)。深入实施专利战略专项,加大专利宣传和申请的力度,专利工作取得突破。共申请专利434件,授权量160件。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9年末,全市拥有中等职业学校4处,在校学生8567人。拥有普通中学28处,在校学生43655人,其中高中5处,在校学生11329人,初中23处,在校学生32326人;共有小学108处,在校学生56519人;幼儿园439处,在园幼儿20607人。
文化出版广电事业协调发展。全市共有各类文化事业机构9处。胶州市被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历时三个月、精心打磨的大型茂腔现代戏《秧歌情》在市人民会堂举行了首演式,并在全市范围内公演多场。秧歌精品《喜洋洋》荣获第二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表演三等奖。重点抓了镇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一是对全市所有的镇级综合文化站按实际情况进行了分类指导,从制度、设施、人员等方面进行了完善,顺利通过了2009年青岛市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检查组的检查验收;二是在里岔镇文化中心举行了农家书屋揭牌仪式,完成了126个村的农家书屋建设,并为每个村配备了价值1万元的图书;三是按照分批次、有步骤发放的原则,大力实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先后为全市各镇(办)发放了数字电影放映机31台,进村放映公益电影9756场,完成了全市每村每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的目标。
卫生保健服务系统不断完善。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不含诊所)36处。其中,医院、卫生院24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处,妇幼保健机构1处。年末拥有医疗床位2521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987人,其中,医生1277人。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运动员共打破全市纪录26人次,向省市输送优秀运动员61人。全市共有业余体育代表队370个,队员4610人。圆满完成胶州市第六届全民运动会,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山东代表团以63枚金牌高居榜首,其中,我市培养输送的优秀运动员刘霞和姜华琛夺得两枚金牌,这是我市在全运会历史上取得的最好成绩。
旅游文化
胶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明水秀,古迹连连。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物产资源,发达的商贸经济、灿烂的历史文化,自古素有“金胶州”美誉。三里河公园、艾山风景名胜区、胶河风景名胜区、大沽河风景区、少海新城、跃进河产业新区中央湖景、里岔镇山水古迹旅游区和高凤翰纪念馆等人文自然景观,构成胶州生态园林人文山水的巨大魅力,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旅游城市。
胶州物产丰富,文化灿烂。胶州大白菜即鲁迅先生所说的胶菜名扬海内外。里岔黑猪是山东省优良地方猪种。4500多年前,先民就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三里河文化。唐宋时期胶州(板桥镇)又是全国五大商埠之一,北方唯一通商口岸。胶州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画家高凤翰的故乡。胶州又是胶州大秧歌和茂腔的发源地,胶州大秧歌又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三弯九动十八态的舞姿和茂腔的特色唱腔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文化遗产之列。源远流长的历史使得胶州素有“金胶州”之美称。
特色产品
胶州大白菜:是山东地理标志产品。白菜因营养丰富而号称“蔬菜之王”,而胶州大白菜则以汁白、味鲜甜、纤维少、营养丰富、产量高等特点而驰名中外。 在民间白菜是吉祥的象征,被称为“百财”人们以精美玉雕白菜象征吉祥富贵。在种植中用豆饼、鸡粪作为肥料,从不打农药,人工抓虫,是纯正的天然蔬菜。
里岔黑猪:是山东省优良地方猪种。里岔黑猪以其产地和毛色而得名。主要分布于山东省胶州、胶南、诸城三县市交界得胶河流域。里岔乡是其中心产区。1972年,山东在猪种重点调查中,发现胶县里岔黑猪。此后,昌潍地区及有关县多次对里岔黑猪进行调查和鉴定。历史上当地饲养的属华北型黑猪。1940年前后曾引进巴克夏猪、哈白猪、长白猪等,但外来品种由于不适应当地饲养管理而被淘汰。当地群众通过长期择优选留、繁衍继代,逐渐形成了里岔黑猪。里岔黑猪是受外来猪种影响极小,或基本不含外血的地方猪种。
胶州湾杂色蛤:学名叫菲律宾蛤仔(马尼拉蛤仔),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帘蛤目。胶州湾杂色蛤并不是真正的杂色蛤,真正的杂色蛤虽与胶州湾杂色蛤形态上相似,但是口味较差。《黄渤海的软体动物》一书中介绍了菲律宾杂色蛤的习性及分布情况:“喜栖于淡水流入的波浪平静的内湾中沙和泥沙质的海底。垂直分布,从潮间带至10米深的海底都有栖息。在黄渤海沿海分布较广,向南可至广东雷州半岛……”尽管分布广泛,但以胶州湾产的这种蛤蜊质量为最好。由于大沽河、洋河分别从胶州市的左右两侧汇入胶州湾,因而处于两河入海口之间的胶州海域水质最适合蛤蜊的生长,饵料又丰富,所产的蛤蜊质量绝对算得是上佳。
胶州羊角椒:1998 年10月12日,胶州市农技站改良选育的羊角椒品种,通过青岛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并被正式称为“胶州羊角椒”。其特点产量高、质量好、果实羊角形,椒果长10一14厘米,横径2.5一2.8厘米,果形优美,色泽紫红,辣度适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