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历城区南依泰山,北临黄河,风光优美,历史悠久,自西汉初设县,距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自古就有“齐鲁首邑”之称。总面积1298.57平方千米。现为济南最大市辖区,人口92万,辖13个街道、6个镇、698个村居。历城作为省城近郊大区,是济南城区东移的主体空间和开发开放的黄金地带。区内有国家级开发区--济南高新技术开发区,有省级临港开发区及一批市、区级产业园区,是省城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区人民政府驻地。邮编:250100。代码:370112。区号:0531。
行政区划
历城区位辖13个街道、6个镇:
街道:山大路街道、洪家楼街道、东风街道、全福街道、华山街道、荷花路街道、王舍人街道、鲍山街道、郭店街道、唐冶街道、港沟街道、遥墙街道、临港街道
镇:仲宫镇、西营镇、柳埠镇、彩石镇、董家镇、唐王镇
历史沿革
西周时,属谭国。春秋庄公十年属齐国,称泺邑。战国时,称历下邑。秦统一中国后,属济北郡。西汉景帝四年(前153年)始设历城县,属青州济南郡。东汉初属青州济南郡,后属济南国。三国时,属魏国青州安平郡,又属青州济南国。西晋时,属青州济南郡。永嘉之后,济南郡治所从东平陵迁历城。十六国后燕时,属齐州济南郡。北魏高齐时,属齐州济南郡。隋代属齐州、齐郡。唐代属齐州。太宗时分全国为十道。五代梁国时,因避朱温之父的名讳,历城曾一度改为历山县。至后唐复为历城县,属济南道齐州。晋、汉、周时,仍属河南道齐州。北宋时,属京东东路齐州、济南府。金代属山东东路济南府。元代属中书省直辖的济南路总管府。明朝属山东省济南府。历城从明朝开始成为山东省政治中心。清朝仍属山东省济南府。民国初沿用清制。
1948年9月22日历城县全境解放,属泰安专区。1987年4月11日,撤销济南市郊区、历城县,设立济南市历城区,以原历城县的行政区域和原郊区的洪家楼镇、华山镇、王舍人镇为历城区的行政区域。将原郊区的北园镇划归天桥区管辖,七贤镇划归市中区管辖,段店镇、吴家堡镇划归槐荫区管辖,姚家镇划归历下区管辖。1989年12月,齐河县的靳家、大王两个乡和桑梓店镇划归历城区。全区共辖16个镇、4个乡,面积为1694.25平方千米。1995年3月2日,撤销济南市历城区大王乡,设立大桥镇。
地理环境
历城区位于山东省中部偏西北,南依泰山,北跨黄河与齐河县、济阳县接壤,东邻章丘市,西接长清区。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平原交接地带,地势南高北低,自南向北地貌类型主要为山地、丘陵、平原三部分。南部为山地丘陵带,中部为山前平原带,北部为临黄平原带。区境东西宽50公里,南北长64公里,面积1694.25平方公里。南部山丘多系太古代片麻岩构成。向北的山丘为寒武纪和奥陶纪石灰岩构成。山前平原广泛覆盖着第四纪沉积,其下为石炭纪灰岩,在灰岩地段内有大量火成岩侵入,形成岩体、岩床、岩墙等结构,奠定了历城地质构造基础。
历城区南部山区为泰山褶皱山地的北翼。南翼断陷,北翼形成单斜构造,即由泰山向北的顶面,保持微向西北缓倾单斜面的原始形态。主要山脉有梯子山、高尖山等。梯子山位于济南南部山区,西营镇降甘峪的南端,海拔976米,主峰耸入云端,气势苍茫,山坡下的梯子山村,20几户人家,百十口村民,全村以种植果树为主。这是一个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地方,并且有几处名泉,无名泉则数不胜数。泉水常年不枯,是锦绣川水的发源地之一。高尖山是历城境内仅次于梯子山的雄峰,海拔856米,它高耸于西营镇东北方向。望着它尖细的锥状山顶,看着它一片绿色不见小径的坡面,几次从它脚下行走,几次寻访当地老乡都未能确定它的上山之路。
历城区境内有黄河玉符河系、小清河河系、海河流域徒骇河系三大河系,共有大小河流、河沟32条。主要河流有由西向东的黄河、小清河。黄河南岸长31.77公里,北岸长16.49公里;小清河境内长度35公里,流域面积825.16平方公里。从南山区发源,流向由南向北的河流有玉符河、巨野河、土河、刘公河、赵王河等,均为季节性河流。玉符河,境内长度26公里,流域面积149.2平方公里。巨野河长度48.5公里,流域面积235平方公里。此外由东向西流入卧虎山水库的锦绣川,长度36公里,流域面积221.6平方公里。由南向北流入卧虎山水库的锦阳川,长度32公里,流域面积1819平方公里。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年平均降水量650—700毫米。1月最冷,平均气温—0.2℃;7月最热,平均气温30.4℃。
自然资源
全区土地总面积171064公顷,占全市土地总和的21.4%,其中,耕地62027公顷,占总面积36.3%;林地21432公顷,占总面积12.5%;居民及工矿用地19833公顷,占总面积的11.6%;交通用地4093公顷,占总面积的2.4%;水域8618公顷,占总面积的5%;未利用土地44431公顷,占总面积的26%。
全区水资源4.442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4234亿立方米,地下水3.0191亿立方米。地表水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玉符河流域及黄河两岸低洼地区,而占土地总面积40%的中部丘陵及山前平原地区,占总量的67.96%,其中第四潜水1.0229亿立方米,占23.03%,主要分布在中北部平原地区;岩溶地区地下水1.9962亿立方米,占总量44.93%。但由于岩溶水多集体中于山前和济南市附近开采,而中部丘陵区为岩溶水的入渗和经流区,可利用资源量少,属严重缺水区。
主要有铁、煤、花岗石、重晶石、辉绿岩、白云岩等,其中济南青、柳埠红花岗石储量为4亿多立方米,铁储量400多万吨,煤储量2923万吨。遥墙镇地热和仲宫矿泉水已开发利用,前景广阔,靳家乡天然气具有开采价值。
区内物产资源丰富,粮、油、棉、菜、瓜、果、肉、禽、蛋、奶、鱼等农产品种类齐全。泰山小白梨、红玉杏、黄河鲤鱼、玉龙雪桃、大货山楂、板栗、核桃名扬四海。
主要树种有12种20余种。有柏、松、槐、杨、柳、榆、桐、椿等,果树主要有苹果、梨、柿子、山楂、杏、枣、核桃、花椒、葡萄等12个属、36个种、151个栽培类型。草种有黄白草、白羊带、胡枝子、野豆、马唐等150余种。药用植物有远志、柴胡、枣红、柏籽仁、何首乌、薄荷等60科、200多种。野生动物,鸟类主要有杜鹃、猫头鹰、麻雀、喜鹊、乌鸦、鸽子、啄木鸟、燕子、黄雀、老鹰等。兽类有兔、黄鼠狼、狐狸、刺猬、獾、狼等。鱼类有6个目13个科44种,有草鱼、泥鳅、鲶、黄鳝等。蛇及两栖类有蛇、蛙、蟾蜍、壁虎、蝎子、土鳖、麻蜥等。
历城区政府
经济概况
历城区内工业基础雄厚,是济南市的主要工业基地。同时,历城又是山东智力最密集的科技城,辖区内驻有山东大学、山东省农科院、山东省科学院等众多的知名院校和科研单位,是历城跨世纪经济发展的有力依托和基础。
2010年预计(下同)全区完成生产总值603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2.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56亿元,增长17.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8亿元,增长20%;出口创汇8.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35亿美元,分别增长29.4%和22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10元,分别增长10%和10.2%。经济社会呈现发展快、效益好、后劲足的良好局面。
交通状况
区内交通发达,国、省道路纵横交错,县乡道路四通八达。济青高速、京福高速、绕城高速、胶济铁路穿镜而过,是国内高速公路密度和通车里程最多的区域之一,特别是济南遥墙国际机场坐落区内,更拉近了历城与世界的距离。
历城作为省城近郊大区,是济南城区东移的主体空间和开发开放的黄金地带。区内有国家级开发区--济南高新技术开发区,有省级临港开发区及一批市、 区级产业园区,是省城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教科文卫
各级各类学校352所。在校生107460人,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生69262人。教职工6828人,其中专任教师4824人。科研机构96个,专职科研人员827人。有13项科研成果获区级以上奖励。文化体育场所41处。有医院40所,床位2278张,卫生技术人员4128人。
旅游景点
红叶谷:红叶谷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并于二00三年七月通过ISO9000、ISO14000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作为泉城济南近郊旅游的先行者,红叶谷的开发促进了当地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综合发展,成为省城济南旅游发展的一个亮点。在它的带动下,济南南部山区旅游业开始蓬勃发展,从而使得济南的环城休憩带初具规模。红叶谷位于济南市历城区锦绣川乡,距离市区33公里,景区占地面积4000余亩,植被以野生的黄栌为主。每逢深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红叶谷因此而得名。
四门塔景区:建于隋朝后期,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是目前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单层亭阁式石塔。四门塔呈平面四方形,用当地出产的大青石砌成,非常坚硬,一千多年来尚无风化侵蚀的情况。由塔基、塔身、塔檐和宝顶组成,塔身上用石块垒砌挑出五层作为塔四角攒尖的锥状屋顶,上置石刻塔刹。
跑马岭:济南野生动物世界位于中国济南市东南的跑马岭上,距市区40公里。跑马岭是以唐代武德年间李世民率军东征,在此操练兵马而闻名于世。这里平均海拔700多米,林木茂盛,风景秀丽,占地30000余亩,历史上曾有“小云南”之美誉。它南依中国著名的山岳——泰山,北跨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与中国最古老的隋代石塔——四门塔、卧虎山水库风景区、锦锈川风景区,形成一个人文景观丰富的环形旅游带。据清代《历城县志》称:“两岸之上峭壁云峰,俨若画屏,松柏掩映,生于石隙;禽岛飞鸣,如在镜中;春涧野花,秋林红叶,望之如锦。”1992年被中国林业部定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济南野生动物世界:既能观赏到世界各地的珍禽异兽,又能领略到不同国家的人文风情;既能体验到自然原始的惊险刺激又能享受到现代化的服务设施。园内有高标准的云顶油楼、娱乐城等。济南野生动物世界将以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为广大游客感受大自然亲近野生动物及就餐娱乐提供高起点、高品位的优质服务。
名胜古迹
齐长城为战国时齐国所建。境内柳埠、西营段长21公里,是齐鲁国界,现为历城泰安交界线。
锦绣川源于长城岭北的泉水,经过回环曲折, 在仲宫康王顶山下总汇玉符河(今卧虎山水库)。1966年在川中兴建锦绣川水库,成为南部山区的旅游胜地。
四门塔位于柳埠东北琨瑞山麓。隋大业七年(611年)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塔。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虎塔位于四门塔北。塔呈方形,高10.8米。塔上所有雕刻皆为高浮雕,雕工精细,为唐代雕刻造型艺术的代表作品。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顶塔位于柳埠齐城峪灵鹫山九塔寺遗址内,始建于唐。塔身用水磨砖对缝建筑,单层八角,顶有小塔9座,通高13.3米。造型精缜,结构诡巧,外貌古朴浑厚,别具一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佛崖造像位于四门塔白虎山崖壁上。摩崖南北长62米,崖壁上有大小百余个石窟,共雕佛像214尊,造像题记43条,造像大部成于唐初,多属贵族或平民为先人“祈福”之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佛寺造像位于历城区西南青铜山南壁悬崖上。为我省最大的石刻造像。佛像高达8米,双目下视,手面朝上,身披肩式长衣,胸前博带下垂,气度宏伟,线条柔和,神态如生。从服饰刀法艺术看,当为初唐或盛唐作品。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蟠龙洞又名东龙洞,位于历城区港沟镇蟠龙山腰。洞长千米,深暗幽邃。内有高达30米的螺顶,有深不见底的石罅,宽阔空旷能容千人,窄处不能二人并行。钟乳石形成的景象千姿百态。洞内景色千变万化,令人目不暇接,堪称一绝,为我国北方少见的溶岩洞。
风土人情
齐鲁乃礼仪之邦。历城人崇尚礼仪,请客设宴,颇为讲究。
门外迎客--历城人请客兴在门外恭候,古时兴持帚迎宾,客人来时仆人要执帚门外迎宾,意思是已把屋内外打扫干净,请客人进门入席。此礼为汉代沿之礼俗,如今人们虽已不执帚,但请客人入席时,主人将屋内清理后,仍要站在门外迎之,以示对客人的敬重。
宾主坐次--历城民间设宴,对左右之位甚为重视,左为上。右为下,常虚左以待上客。凡堂屋排座,以北、以左为上,偏室以面门坐为上。晚辈、侍陪旁坐恭待。主客常以社会地位、亲疏、年龄。长晚辈和求与关系等定座。
举案齐眉--举案齐眉,仆人给主人或宾客上食时,双手举案(木盘),目不仰视,举到和眉毛一样高,表示尊敬。此礼源于《后汉书·梁鸿传》:梁鸿夫妻相敬如宾,其妻捧盘举案齐眉送梁鸿进食,后沿用为礼仪。宴席敬酒--历城人好客,敬酒时都想让客人多喝酒,以表示尽到了主人之谊。敬酒方式有如下几种:
“文敬”即有礼节的劝客人饮酒。酒席开始主人讲上几句欢迎光临的话,便开始敬酒。宾主都要起立,主人先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并将空杯口朝下,说明自己已经喝完,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客人一般也要喝完。席间,主人还要到各桌上敬酒。
“互敬”是客人与客人之间的敬酒,为了使对方多饮酒,敬酒者找出种种必须喝酒的理由,若被敬者找不出反驳的理由,就只好喝酒。在双方寻找论据的同时,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得到升华。
为了劝酒,酒席上有许多趣话,如“感情深,一口闷;感情厚,喝个够;感情浅,舔一舔”等等。“回敬”是客人向主人敬酒。“罚酒”也是敬酒的一种独特的方式,罚酒的理由五花八门,最常见的是对酒席迟到者的“罚酒三杯”。多半是带有开玩笑的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