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县位于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介于东经115度48分-116 度24分和北纬34度34分-34度56分之间,隶属中国牡丹城-菏泽市,总面积1650平方公里。人口117万(2008年)。地属北温带黄河冲积平原,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平均气温13.9摄氏度,境内旷野坦荡,地阜物华。单县地处四省交汇之地,自古以来就是沟通中原和齐鲁的要道。济商公路、定砀公路、菏徐公路、单虞公路横跨单县境内。单县处于陇海、京九、津浦、新石四大铁路干线的“井”字型结构腹地。
行政区划
单县辖4个街道、16个镇、2个乡:
街道:北城街道、南城街道、园艺街道、东城街道
镇:郭村镇、黄岗镇、终兴镇、高韦庄镇、徐寨镇、蔡堂镇、朱集镇、李新庄镇、浮岗镇、莱河镇、时楼镇、杨楼镇、张集镇、龙王庙镇、谢集镇、李田楼镇
乡:高老家乡、曹庄乡
历史沿革
单县古称单父,由舜帝的老师单卷居住地而得名。周成王封少子臻于此,为单子国。春秋初期,属宋国,后为鲁国单父邑。战国初期,复属宋国。宋灭,改属齐国。秦置单父县,属砀郡,此为单县建县之始。汉代三次为县侯国,一次为县王国。隋朝恢复单父县。唐末置辉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撤单父县,其地直属单州。次年7月,降单州为单县,单县由此定名,一直沿用至今。民国期间,先后属济宁道、曹濮道和国民党山东省第二专署、第十一专署。1939年,日本侵略军建伪单县公署。1940年3月,共产党在单县东南部张寨一带建立单县抗日政府。1943年7月,在单县东北部建立金曹县抗日政府。1944年6月,在单县西南部建立临河县抗日政府;9月以单县东南蔡堂、吴溜地区为依据建立砀山县(1947年曾一度改为华砀县)。1945年12月,临河县改为单虞县。1946年2月,撤销金曹县。1949年2月,砀山、虞城(东虞城)两县黄河故道以北地区,划归单虞县。1949年8月,平原省湖西专署机关进驻单县城,同时,撤销单虞县,恢复原建置,统称单县。1952年11月,随湖西专区改属山东省。1953年8月湖西专区撤销,单县归属菏泽专区。1958年12月,菏泽专区撤销,改属济宁地区。1959年7月,菏泽专区恢复,复属菏泽专区,现属菏泽市。
浮龙湖景区
自然资源
单县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高度为38.5至59m,高差 20.5m,地面坡降18000至1/1000。县境南邻黄河故道,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泛滥冲积形成各种微地貌类型:河滩高地,面积20.98万亩,占总面积的8.5%;河槽地,面积3.68万亩,占总面积的1.5%;背河槽状洼地,面积7.2亩,占总面积的2.9%;决口扇形地,面积26.19万亩,占总面积的10.6%;浅平洼地,面积5 .38万亩,占总面积的2.2%;缓平坡地,面积183.6万亩,占总面积的7.2%。据 1983年土壤普查结果,土壤分为三大类:即潮土、盐土、风沙土。潮土类,面积180 万亩,占可利用面积的92.73%。盐土类,面积0.67万亩,占可利用面积的0.06%。
石油、天然气。经中原油田勘探局勘探资料表明,预测总储量石油约42.3亿吨,天然气约6亿立方米,埋深约3000--4000 米左右。 (2)煤层气。据有关专家预测和资料表明,菏泽地区煤层气最佳 方位就在单县以北与成武交界的乡镇,面积约406平方公里,储量约380亿立方米,埋深经在1000--1600米左右。
煤炭资源。预测含煤面积约678平方公里,约304亿吨, 其中埋深在-400─--500米的煤炭占单县含煤总储量的60%,约185亿吨, 煤层厚4.3米,煤种为优质气、肥煤。单县煤田曹马--孙溜段,煤田普查已于1998 年12月被省地矿厅、省财政厅批准立顶,并下发文件。勘探经费即将到位,下在做勘探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铁矿。矿层单层,一般2--4米,最厚12.84 米, 总厚48.75米,矿体长1500米,宽300米,矿石中铁品位25.44%;
矿泉水。面积约167平方公里,经过抽水试验确定的矿泉水允许开采量687立方米/d,含碘、锶、矿化度三项指标已经达到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已经省级、国家级鉴定并由鲁地矿泉水发1996(45)号文件公布,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有待开发利用。
单县---湖西文化广场
经济概况
2011 年,预计全县实现地 区生产总值170 亿元, 同比增长17.4%; 三次产业比调整到19.5: 51:29.5,二三产业比重提高 2.5 个百分点。实现地方财政收 入12.52 亿元,增长 24%。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124 亿元, 比年初增加 18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40 元、农 民人均纯收入 6494 元,分别增长 12.8%和 12%。
项目建设成效明显。 全年共落地过亿元项目48 个,完成千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69.5 亿元, 同比增长 30% ; 宇泰光电、华英食品、源润化工一期等 25 个过亿元项目顺利投产,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在全市三次大项目观摩评比 中,获得了两次第一、一次第二的好成绩。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0亿元、利税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5%和31%;完成工业用电量5.2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7%;完成工业技改投入34.5 亿元,同比增长18%。加快推进重点企业膨胀,尚舜化工4020、泰信纺织210 台织机等一批扩改项目顺利投产,骨干企业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2011年,全县销售收入过10 亿元的企业达到3 家,纳税过千万元的企业 达到5 家,其中超过8000万元的2 家。
2011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96亿元,同比增长20%;三产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43%,服务业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列入国家和省科技计划项目6 个,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0 亿元。加大土地保护力度,依法集约节约用地意识进一步增强。
开山公园
旅游景点
浮龙湖:位于单县的西南部,距单县城15公里,它南依凹凸不平的黄河故道,北接一望无际的平原。现属单县浮岗镇管辖。由浮龙湖和月牙潭两部分组成。浮龙湖呈东西狭长形状,东西长约1⒉5公里,南北宽⒉5公里,面积3⒈26平方公里,水深约⒊5-5米,月牙潭呈狭长形状,面积约5平方公里。浮龙湖和月牙潭水面积约 3⒍26公里,占浮岗镇总面积的 2⒌18%。水质纯净无任何污染。有闫潭灌区南引黄干线,小浪底焦庄水闸两条送水途径,长年可保持一定的蓄水量。据有关史料记载浮龙湖成型于明朝嘉靖年间的黄河决口,黄河在此决口一泻千里,冲积成两个大洼地,随着黄河的改道和地质地貌变动,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封闭的大潭坑,在当地流传着潭坑深不见底直通东海龙宫,每逢农历2月22日龙抬头时,龙王派其四子来此处察看民情的传说。
湖西革命烈士陵园:为国家级革命纪念地湖西革命烈士陵园原名湖西区抗日烈士陵园。1945年7月,由原湖西地委、行署、军分区为安葬和纪念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在湖西大地上的革命烈士而修建。1946年,国民党军队进犯单县,陵园遭受严重破坏。1952年,由原湖西地委重修,更名为湖西革命烈士陵园。由于当时建设条件的限制,原陵园的烈士纪念建筑物大都是砖木结构,岁月的风雨侵蚀和地震等自然原因的影响,烈士纪念建筑物发生断列裂、倾斜、脱落等现象。1992年,县委、县政府发动群众捐资300万元,按照陵园公园化的要求,对烈士陵园进行了改扩建。
黄河故道:在单县境内西起高韦庄镇二郎庙南,向东经浮岗镇、黄岗镇、杨楼镇至蔡堂镇义和村南,途经五个乡镇,长51公里,平均宽五公里,横贯单县南境,形成与安徽砀山县、河南商丘市、虞城县的自然分界线,森林覆盖率在70%左右,黄河故道地形地貌独特,自然环境优美,是开发生态林业、生态农业旅游的最佳场所,现正在申请为国家级湿地保护区。
开(jian)山公园:位于单县开发区内,是单县在建的大型园林工程。该公园以东沟河为依托,南临舜师路,北靠向阳路,东接园艺路,占地面积470亩。园内分开山湖、青少年乐园、开山古韵、春华秋实园等多个景区。开山公园集中反应了单县“单父”、“吕后”、“崮堆”、“包公捉妖”和“四君子”等地域文化,突出了地域文化的内涵同自然景观特色的全面融合。景区内有开山湖、景观跌水、花坛、廊架、单县展览馆主体、捉妖洞、人物雕塑、四君子文化园和广场道路。开山公园极大改善单县群众居住环境和开发区投资发展的环境,也将为单县群众的业余文化需求提供一个全新的休闲娱乐场所。
单县牌坊:从宋元明年间至清,有记载的达百余座,单县因此荣享“牌坊县”。牌坊又名牌楼,是一种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旧时用以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公德。清末民初,单县还存有“节孝坊”三十余座,可惜这些精美的石刻在十年浩劫中被拉倒砸碎。值得庆幸的是,尊居群坊之冠的百狮坊和百寿坊,在有识之士和群众的保护下才幸免于难,现仍巍然屹立于蓝天白云之下,目睹着人世间的沧桑之变。一九七七年被列入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百狮坊:因坊体夹柱上精雕百个石狮,故名。百狮坊原名节孝坊,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为赠文林郎张蒲妻朱氏建,因此又称“张家牌坊”。她坐落于县城北部牌坊街,高约十四米,宽约九米,石构,通体雕刻,正间单檐,次间重檐,歇山顶。正间前后坊心镌有“节孝坊”三个楷书大字。百狮坊均为透雕和浮雕,因为百个狮子雕刻精致,形无同者而居群坊之首,名扬海内。全坊结构严谨匀称、气势宏伟、雕镂精美、物象生动,玲珑剔透,繁而和谐,令人一赏三叹。
百寿坊:因其正间前后上坊心环雕百个变形篆体“寿”字,故名。百寿坊原名“敕褒节孝坊”,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为翰林孔目朱淑琪妾孔氏建,又名朱家牌坊。百寿坊高约十三米、宽八米,其建筑宏伟与雕刻精致可与百狮坊媲美。雕刻内容有:狮子、龙凤、仙鹤,还有牡丹、梅花、松石、竹兰、宝象花、唐蔓草,以及商周秦汉时的金石图案,二方四方连续等。这些,都深刻表现了我国古代石工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和精美华茂,炉火纯青的建筑,雕刻工艺。百狮坊雄伟高大,以透雕取胜;百寿坊规模略小,但各种纹样、图案配置的严谨无暇,二坊各有千秋,这对中国建筑、雕刻史上的孪生姐妹为后代所瞻仰。
琴台:单县城东南,护城堤里,一泓碧水,拖兰泻翠。微波涟滟;一座高台,前枕大堤,后拖绿水,拔地而起,突兀耸峙。巍峨的“湖西革命烈士纪念塔”雄踞台上,这高台就是著名的古迹琴台,又称半月台、子贱台和单父台。
晒仙台:位于琴台东侧百余米大堤上。单县广为传说:明代吕洞宾来到单县城堤一高埠上,但见绿草芊芊,野花遍地,遂在堤上头枕二瓶,仰卧闭目养神。忽一名叫陈勖的少年下学经过,见一人头枕二瓶,瓶口相对,灵机一动,心想,两口相对不就是个“吕”字吗?就脱口说道:“你这个老吕,为何睡在这里?”吕洞宾睁眼上下一打量陈勖,说道:“好你个侍郎羔子!”说罢,腾云而去。后陈勖得中进士,由太仆寺卿升任户部侍郎。人们就把传说中的吕仙休息处称作晒仙台。据说清末,吕仙的睡迹还依稀可辨。而今,在琴台东侧松柏森森的长堤上,在苍翠的树荫掩映下,有一峥嵘的巨石,上面镌刻“晒仙台遗址”五字,常引游人到此驻足观看,后贤赋诗一首:“仙人也难出世外,放浪形骸卧高台。黄毛小儿瞒不住,机巧尽从口中来”。
天台:位于护城河堤东南角上,三面环水,突兀耸峙,绿草铺地,松柏围绕,1979年在上面修建了湖西革命烈士纪念堂。据民国本《单县志》载:天台……不知始于何时,上有天台庙,正殿为通明天宫,阶崇九级,堂广九筵(九领大竹席),初修于清康熙五十五年。前为升仙桥,再前有苗圃30亩。西为望月楼、听琴室。历代文人墨客多登台赋诗,如清王以均的《重阳后五日再游天台》:“不尽登临兴,天台两度经。菊花余晚径,槐叶散中庭。涞水环堤碧,栖霞隔户青。我来非送酒,所恃在忘形”。
民俗文化
单县鼓吹乐为鲁西南鼓吹乐的一个分支,朴实爽朗,优美细腻,富有浓厚的乡土 气味和生活气息。它使用的乐器分为吹管乐和打击乐两类。吹管乐有唢呐、笛子、笙、闷子、把攥子。打击乐器有梆子、小镲、小锣、云锣、小鼓等。在鼓吹中,主要的乐器是唢呐。唢呐在单县俗称"喇叭”或"响器”。分为大唢呐、中唢呐、小唢呐和锡笛四种。笛子,分为梆笛、小尖笛和铜笛。笛子是唢呐的主要伴奏器。打击乐器主要用于伴奏中,起着掌握节奏,制造气氛,增强色彩的作用。单县鼓吹乐演奏曲目丰富多彩,有唢呐曲牌、戏曲和曲艺牌及民间小调等。经常演奏的有《抬花轿》、《大笛搅》、《叫句子》、《山坡羊》、《锁南枝》、《双合凤》以及各种开门等。演奏的形式有:行进演奏,用于迎亲、送葬及节日喜庆等场合;坐场演奏,即乐手们围坐在桌子四边,边吹边打,常演奏些大曲牌或卡戏。单县素有"唢呐之乡”的称谓。这里鼓吹艺术源远流长,是人民大众特别欢迎的民间器乐,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历代盛行不衰,鼓吹乐班遍及城乡。初步统计,当前全县约有"响班”30多个,艺人达200余人。鼓吹乐是民间艺术形式,常用于婚丧嫁娶和各种喜庆场合,这已成为一种风俗。
同时单县流行着多种地方戏剧和曲艺,而鼓吹乐是其不可缺少的伴奏乐器。艺人们以鼓吹乐为谋生职业。为了保住这种谋生手段在竞赛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刻苦学技艺,不断提高演奏水平,从而推动了鼓吹艺术的发展。单县有许多的鼓吹艺人世家,他们代代相传技艺,有的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在这些乐班中,有众多的演奏 能手,技艺高超,曲目丰富,颇具特色,有的扬名一方,有的在全省全国都有很大影响。
节日习俗
春节,鲁西南人称为“过年”,是全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腊月三十上午,人们多在堂屋家中当门挂起家谱,上有祖先姓名,以示纪念之意,然后张贴年画、春联。中午,摆供祭神,供奉祖先,同时燃放鞭炮。除夕之夜,人们在大门前横置一“挡门棍”,防止鬼怪进院。锅中要放馍头两个,俗叫“压锅”,以求全年有饭吃。人们穿新衣,给孩子“压岁钱”,全家人吃团圆饭,青少年则秉烛守岁,通宵达旦。正月初一五更天,全村老幼皆早起,迎新年。初一五更天人们吃素馅饺子,取“素静”之意。初一这一天,天刚亮年幼的给年老的人“拜年”,老人还要给小孩及新媳妇压岁钱,每家都是如此,先是自己家,在是本家姓,初一当天完成,人们尽情玩乐,初二,亲友互相串门,走亲访友,十五这天,落家谱,放鞭炮,表示结束。
元宵节,又叫“灯节”,因为正月十五古时叫上元,所以也叫上元节、元夕节。在历史上,元宵节热闹之盛,成为春节后的最高峰,甚至春节也为之逊色。在灯节的日子里,唐代出现了杂耍技艺,宋代增加了猜灯谜,到了明代增添了戏曲。在历史上,灯节有时长达三至十天。到了民国,因国家百余年来受外侮内患所困扰,国困民贫,渐渐缩减成只有十五日一夜灯节。历代描写元宵节诗文很多,不能一一列举。鲁西南这一天,家家燃放鞭炮,吃水饺,中午摆供祭神吃花糕。这天,晚间各种民间杂耍竞相演出,诸如高跷、旱船、狮子、龙灯、武术。户户挂彩灯,村村放焰火,男妇老幼观灯赏花,夜深方罢。有人曾作诗云: 年年灯闹上元春,曼衍鱼龙百戏陈。男女老少街上走,一轮皓月照行人。
清明与寒食,我国有些节日因日期接近,往往混为一体,寒食与清明即是。清明本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从气候上说,天已渐暖,天朗气清,有雨也是毛毛细雨,润物无声,草木嫩绿,万物萌发,人们度过严寒,正是农耕、踏青、荡秋千、放风筝的季节。故曰:清明。清明在鲁西南又称鬼关门节,是说鬼的上司从此日起便把鬼管束起来,以免妨碍农事。因此,人们上坟祭祖,烧纸添坟,以示不忘祖宗之意。是日晨人们多吃小米饭、菠菜汤与鸡蛋。传说清明吃七个红皮鸡蛋治“痨伤”。1949年后,清明节又成了“扫墓”纪念革命烈士的节日。寒食在古代是扫墓的节日,它在清明前一二日,又称“禁烟节”、“冷节”。这一天禁止烟火,只吃冷食,是纪念介子推的日子。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正是秋季三个月之半,故叫“中秋”。这天人们赏月饮酒。鲁西南民众在节前,亲朋之间互相馈赠月饼、苹果、烧鸡、酒肉等。外出人必须在此日赶回家,是为阖家团圆。这夜,月朗风清,人们于庭院之中把月饼、石榴等摆上桌案,是谓“圆月”。然后,家人分食月饼,饮酒闲谈,直到夜深方罢。诗曰:蟾宫桂殿净无尘,八月十五月满轮;阖家相聚喜团圆,天伦之乐在真纯。
传统名吃
单县羊肉汤: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单县最有代表性的传统名吃。单县羊肉汤的的特是:“色泽光亮,呈乳白色;汤质优美,营养丰富;不膻不腥,味道鲜美异常”。羊肉汤品种繁多,各有特色,天花(羊脑)汤有健脑明目之功,尤其适合老年人和神经衰弱者饮用;口条汤有壮身补血之能,最宜病愈大补者常食;肚丝汤肥中带瘦,奶渣汤沙酥带甜,还有马峰窝汤、三孔桥汤、羊杂汤等,达72种之多。单县羊肉汤制作精细,在用肉、烧煮、配料、加工、器皿等方面均十分讲究。用肉选用单县东南大沙河两岸的" 捶羯”、"蒙羊”等青山羊肉。 烧煮方法是:先将50斤清水添入锅内,待锅烧响放进鲜肉30斤,羊杂和骨架各一副,用大火烧开(以木柴火为好),顶出血沫,尔后将佐料下锅,同时外加大葱、生姜各半斤和盐适量,再熬40分钟即成。佐料主要有白芷、肉桂、草果、陈皮、杏仁等,要按一定比例适量下锅,多了则药味出头,少了则腥膻除不净。食用时,取汤锅中熟羊肉和羊杂切碎放入碗中,再盛上羊汤,加上蒜苗末、香辣油即可。单县羊肉汤色香味俱佳,在国内享有盛誉。各地宾客到单县,均以品尝单县羊肉汤为快事。
四君子酒:因唐天宝年间,著名诗人李白、杜甫、高适、陶沔联袂登单县古迹半月台,被后人誉为“半月台四君子”,由此而得名,四君子酒以优质高粱为原料,采用中温曲发酵,在继承传统的老五甑混蒸蒸工艺的基础上,应用当代酿酒新科技精心酿制而成。产品具有无色透明、窖看清雅、绵柔甘洌、余香悠长之特点,属浓香型优质白酒。2004年被评为中国知名品牌、首届中国林产品交易会接待专用酒。2005年被评为中国消费者基金会消费者满意品牌、中国历史文化名酒、山东名牌产品。
蜜三刀:始创于明朝末年的单县蜜三刀,以色、香、味、型俱佳而久负盛名,深受苏、鲁、豫、皖四省群众的喜爱。单县密三刀采用精细面粉、植物油、白糖、蜂蜜、桂花、芝麻仁等为原料,经和面、成型、油炸、过浆等一系列工序精制而成。该产品呈长方型,中间有两条刀痕,挂浆和粘附芝麻均匀,表面光亮晶莹,呈棕黄色。食之香甜可口,绵酥细腻。
油煎包:是单县名吃之一,数县城刘隅首骆家的最好。它分荤素两种。荤馅包以羊肉泥为主馅,配以各种辅料,包成月牙形。素馅包用韭菜、鸡蛋、豆腐片调馅,包成椭圆形。荤素两种包子,都是用发酵的面做皮。包好馅后,摆在平底锅内,浇上水糊,用火烧开熬干后,加上香油煎成,外表油光发亮,入口焦香酥软。
吊炉烧饼:单县徐家吊炉烧饼,因其用具、做工、造型。胃口与其它“面食”类不同,而被工商部门命名为“传统名吃”。徐家吊炉烧饼,始创于二十世纪初,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创始人徐向清(1893-1973),一生善做各类面食及小吃,且每做必精,每做必火。他在不断探索和改进面食制作工艺和选料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推出了兼具其它面食特点而又不同于其它面食的“吊炉烧饼”。其制作工具“吊炉”,颇有特色。一般制作烧饼的工具是烧饼在上面,火在下面烤,而吊炉则是烧饼在下面,火在上面,先用火将炉烤热,然后利用扛杆将火炉吊起放入烧饼,上烧下烘而成。其外观呈圆形,比一般烧饼直径小很多。选用精白粉、精油、核桃、花生仁、肉丁、芝麻盐及各种佐料面精制而成。因其制作精良、用料考究、外酥里嫩,香酥可口,外型 美观,深受单县城乡及周边群众的喜爱。
单县西红柿:单县种植西红柿历史悠久,单县双季无籽西红柿,其特点是果大、肉多、早熟、无籽、高产、营养丰富。现已发展到一年五作五收,常年满足市场之需求。据营养学家鉴定,无籽西红柿色鲜味美,营养丰富,不仅含有大量维生素和钙、铁、硫、磷、钠、镁等多种矿物质,还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即可生吃,又可熟食;即可作为水果,又可以加工成餐桌上的上品。1982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来单县视察时,对“单县双季无籽西红柿”大加赞扬,称赞单县种植西红柿专家任忠宽为“西红柿大王”。《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予以报导,1996年3月单县被命名为“中国西红柿之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