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县位于山东省北部,隶属于东营市。东隔黄河与垦利县、东营区、博兴县相望,北邻河口区,西接滨州市、沾化县。县境呈西南-东北向,南北长102.5公里,东西宽8.5-25公里,总面积1665.6平方公里。人口29.46万。全县海岸线长达59公里,潮间带38万亩,滩涂宽阔,由于地处黄河入海口,海水中有机质多,鱼、虾、蟹、贝类资源丰富,素有“百鱼之乡”、“黄金海岸”和“东方对虾故乡”之美称。境内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活着丹顶鹤、白天鹅等珍禽,生长着数百种野生植物,以其新、野、奇的旅游特色,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
行政区划
利津县辖5个镇、4个乡:
镇:利津镇、北宋镇、盐窝镇、陈庄镇、汀罗镇
乡:明集乡、北岭乡、虎滩乡、刁口乡
历史沿革
早在周秦时代县境西南部是古陆地,属齐国、齐郡。汉代属千乘郡漯沃县、蓼城县地。东汉以后,黄河来利津域地入海,随着黄河三角洲的形成和发展,利津域地不断向渤海湾延伸扩大,隋代建永利镇(在今利津城河东岸),属渤海郡浦台县。唐宋属渤海县永利镇。金明昌三年十二月(公元1193年1月)升永利镇为利津县,因邑内有“永利”“东津”两地而得名,属山东东路滨州。元明时代属山东济南府滨州。清代、民国时期属山东武定府 (今惠民县城)。1936年属山东省第五专署。1944年8月解放,隶属山东省行政委员会渤海区四专署、垦利专署 。新中国建立后属惠民专署。1958年11月,并入沾化县,属山东省淄博专署。1961年10月恢复利津县建制,仍属惠民专署。1983年10月15日利津县划属东营市管辖。县政驻地利津镇,居县境南部。建城已有800多年历史。为全县主要物资集散地和政治文化中心。
人口民族
据县公安部门统计,2006年末全县总户数为89614户,总人口达到294613人,其中女性146436人。当年统计出生2627人,人口出生率为8.9‰,出生婴儿性别比107;死亡1922人,死亡率6.5‰;人口自然增长率2.4‰;迁入2888人,迁出2470人。
2006全县常住人口涉及22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9.96%。少数民族21个,共132人,占总人口的0.04%,其中回族23人,满族15人,土家族18人,苗族22人,维吾尔族8人,壮族7人,蒙古族5人,白族5人,彝族3人,土族3人,锡伯族3人,布依族、哈尼族、傣族、朝鲜族、侗族、畲族、纳西族、鄂温克族、拉祜族、黎族各2人。
地理环境
县境地处华北断坳济阳凹陷之东部,境内广为第四系掩盖,无基岩初露。第四系之下发育有太古界、寒武系、奥陶系、朱罗-白栾和第三系。陈家庄凸起,横陈县城中部,大致呈东西向分布,其南北分布属东营凹陷和沾化凹陷,宾县凸起的东端也伸入境内。境遇内断裂构造发育,活动强度大,并具有阶段性特点。境内岩浆活动不甚发育。
全境地势向西北倾斜,西南高,东北低,近黄河处高,远黄河处低。西南端地面平均海拔11.5米,东北端沿海滩涂地面平均海拔12米,自然比降为1/11000。最高点为海拔14.3米,位于北宋镇的三岔、高家两村,境内虽系平原,但由于历史上黄河决口频繁,既受洪水反复冲切,又有淤积套叠,故形成岗、坡、洼相间的复杂微地貌。河滩高地面积228278亩,占总面积的9.1%;缓岗面积198438亩,占总面积的7.9%;浅平洼地面积645720亩,占总面积的25.8%;微斜平地面积1197003亩,占总面积的47.9%;海滩地面积228961亩,占总面积的9.2%,其中属潮间带的滩涂22.8万亩。
利津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虽临渤海,但大陆性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季风多与少,气候干燥;夏季降雨集中,气温偏高;秋季气温急降,雨量骤减;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全县气候突出特征是冬春干旱,夏季多雨,晚秋偏旱。
自然资源
全县共有人工排水河7条,控制排水总面积1236.7平方公里,分别是:褚官河,全长31.7公里,又潮河入海;太平河,全长40公里,由朝河入海;马新河,境内段15.44公里,进河口区入海;沾利河,境内段29.1公里,进河口区入海;挑河,全长32.62公里,进河口区入海;草桥沟西干流,全长28.04公里,入草桥沟;草桥沟,全长26公里,进河口区入海。
利津县土地资源广阔,可利用土地190多万亩,耕地面积80多万亩,天然草场和人工草场40多万亩,近百万亩土地有待于开发利用。黄河水是利津县主要水源,历年平均入境流量423.1亿立方米。黄河水质良好,氢离子浓度在8~8.3PH值之间,总硬度在3~6度之间,矿化度小于1克/升。2001年黄河供水4.84亿立方米。境内有石油、盐、贝壳等矿物资源。利津地处胜利油田腹地,地下油气资源富积,境内已打油气井3300多口,是胜利油田的主要产区之一。全县海岸线长达59公里,潮间带38万亩,滩涂宽阔,由于地处黄河入海口,海水中有机质多,鱼、虾、蟹、贝类资源丰富,素有“百鱼之乡”、“黄金海岸”和“东方对虾故乡”之美称。境内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活着丹顶鹤、白天鹅等珍禽,生长着苇、蒲、茅、柽柳、黄蓿菜等野生植物和枸杞、茵陈、益母草、车前子、白蒺藜、羊角透骨草等中药材200多种,与黄河口日出、夕照、黄河入海等自然景观一起,形成了新、野、奇的旅游特色。
经济概况
国内生产总值28.5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三次产业比重27.4:44.7:27.9。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3.39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14亿元(按新口径计算为0.88亿元)。年末全社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18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0.14亿元。贷款余额12.91亿元。
农业总产值13.81亿元,比上年增长1.2%。耕地面积5.3万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5.97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11万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86万公顷。粮食总产15.66万吨,平均亩产335.6公斤。粮经产值比35∶65。猪、牛、羊年出栏40.6万头(只)。肉、蛋、奶产量6万吨。水产品总产量5.81万吨。
工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2.35亿元,销售产值(规模以上工业)32.52亿元,增加值10.40亿元,实现利税2.70亿元,利润1.60亿元。企业总数3565个,职工1.61万人。限额以上企业56个,完成工业增加值8.59亿元,实现利税2.70亿元。省级以上名牌产品:芦笋制品,巨峰葡萄罐头,复方川芎胶囊、金石清热颗粒、天丹通络胶囊等60余种中药产品。
建设环保基本建设投资4.57亿元,比上年增长7.6%。完成更新改造投资0.58亿元,比上年增长198.0%。建筑业(资质五级及以上)总产值2.90亿元,实现利税1018万元。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34万平方米。全年污染防治总投资6064万元,比上年增长13.66%。
交通邮电邮政业务总量550.29万元。电信业务总量2617万元,市话1.4万户,农话4.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4698户。公路通车里程1003公里,年货运量561万吨,客运量79万人。拖船4艘。
贸易旅游城乡集贸市场46个,商品成交额9.71亿元。进出口总值2723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2348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5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10万美元,批准外商投资企业7家。主要旅游景点:黄河三角洲国家自然保护区、利津黄河大桥风景区、利津县城欧式商业街、利津城凤凰广场、北岭现代农业示范区、黄河入海口飞雁滩等。
社会事业
教科文卫各级各类学校83所,在校生4.35万人,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生38265人;教职工3627人,其中专任教师2844人。科研机构9个,专职科研人员38人。5项科研成果获市级以上奖励。文化体育场所24处。医院10处,床位715张,卫生技术人员866人。
社会生活全年支出救济金124万元,面粉15万公斤。农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2.8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3019元,人均居住面积24.6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01元,人均居住面积22.4平方米。
生产习俗
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为美化城镇引进不少新树种。农村开始大量种植苹果、冬枣。路两旁、河两旁成为每年植树的重点。尤其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植树、护树、爱树意识增强。20世纪80年代,集体饲养的大牲畜分配到户,养鸡、养鸭、养猪户猛增。很多养鸡户发展为养鸡场,进行规范科学饲养。饲养品种也呈多样化,如蛋鸡、肉食鸡、瘦肉型猪、波尔山羊、德国长毛兔、肉鸽等。近几年农村家庭散养鸡鸭者减少,专业户增多,养奶牛的增多,城镇居民饲养狗、猫等宠物的增多。
境内渔业生产历史久远。旧时都是用木帆船捕鱼。20世纪80年代后,机动船逐年增多。木帆 船多在近海、海沟、河汊捕捞,机动船可到深海作业。每年元宵节后,渔船下水,燃放鞭炮,敲锣打鼓,家人到港相送。立冬收船、挂网,冬闲修补船只、网具。除了海水捕捞外,养虾场、养鱼场建设逐年发展,捕捞与养殖相结合已成为渔业生产的新形式。
20世纪80年代起,传统手工业如柳编、草编、轧油、做粉条、豆腐、木瓦工、打绳、织粗布、织网、磨剪刀、修鞋、其他维修及风味小吃制作,逐步恢复起来,多为兼业。90年代后,缝纫业有所发展,一些手工业逐步向机电化发展。打铁、打磨、染布及小商品制作等行业逐步消亡。
礼仪习俗
20世纪80年代,男女婚姻仍以提亲为主要方式,即使是男女双方恋爱多年,也要在定婚时找介绍人(俗称媒人)到双方家庭说开。进入90年代后,城乡青年自由恋爱增多,初为自找介绍人告知双方父母,后男女双方确定关系后,分别到双方家庭“认门”,得到双方父母首肯后即正式定婚。也有少数通过婚姻介绍所牵线的。
20世纪80年代,传统丧葬习俗中的不少旧礼仪在农村又流行起来。老人死后,由长子或晚辈面向西南“叫魂”、“指路”。然后将死者置于冷床上,供食品、上香、点长明灯、搭灵棚。主持丧事的族长或村干部委派人向死者的亲友报丧。一般是第一天亲朋好友、邻里百居去吊丧,第二天入殓、火化,第三天发丧(排三)。有些地方在老人死去的第一、第二天晚上到村头告庙,俗称“赦老”,意为送老人平安西去。全县推行火化后,村上死了人,到火化场火葬,骨灰盒入村“纪念堂”或埋入墓地。干部职工死亡,一般是单位众-助死者家属在火化场为死者举行追悼会。追悼会结束后,生前好友向遗体告别。死者若是女性,必须有娘家人在场,特别是农村,娘家人非常重视死者的装殓。
20世纪80年代农村祭祖以“扫墓”为主。清明节扫墓最为普遍,除祭祀外,还要为坟墓添土、压坟头纸。也有少数户在家中祭祖。七月十五日(称鬼节)、“十月一”、春节是集中祭祖上坟的日子。“七月十五日”、“十月一”多是上坟拜祭,春节祭祖多是在家中设供桌,挂“家堂轴子”,上供品,燃香烛,除夕祭拜,初二送先人归。此俗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度绝迹,80年代后再度出现。
为老人祝寿是传统习俗。1986年前后,一般是给60岁以上的老人做寿。寿日这天,儿女、亲友带上礼品为老人祝寿。礼物必备面条,谓之“寿面”,其余是老人喜爱食品。家中置办丰盛酒宴,全家老小给老人敬酒,祝老人长寿。90年代后,此俗日盛,祝寿大蛋糕是必备寿品,另有各种营养品。城镇不少户在酒店设宴祝寿。有的子女还到电视台为老人点歌。有的全家陪伴老人照“全家福”像。农村中也有为老人包一场电影以示庆祝的。
生活习俗
1986年以后,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多数家庭由过去的吃粗粮为主改为以吃面粉、大米为主。小米、杂面、玉米、绿豆、白豆、红小豆、红薯等杂粮成为中老年改善生活换口味的辅助品。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变着人们的饮食习惯。城乡居民一日三餐,本着早饭吃好,中午吃饱,晚餐吃少的诊-则安排生活。20世纪90年代后,多数居民家庭早餐以馒头、小菜、粥或面条为主,中餐以炒熟菜、吃馒头、米饭为主,晚餐是稀饭、馒头、炒菜或小菜。收入较高的家庭每天有丰富多样的副食品。城镇居民中不少人在市场小摊吃早餐已成为习惯。一些打工族和中小学生吃方便面的也大有人在。由于大棚蔬菜的发展,市场上一年四季都有青菜上市,只是旺季、矾-季价格上有差别。2000年后,销售熟食者遍布城乡,居民烧火做饭的时间大大缩短。
1986年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衣着不再是过去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了。80年代中期大都着国防服、中山服、列宁服等制服,唯农村的老人们仍穿自做对襟衣褂,宽裆免折裤。80年代末,城乡女性服装逐步向突出女性特点转化。男性青年开始着西服、茄克服。进入90年代,茄克、运动服、西服、T恤衫、休闲服、裙装、休闲旗袍、风衣、牛仔服以及各类皮制服装开始在男女青年中流行。2000年后,城乡居民着装更加花样,服装色彩鲜艳,红、黄、蓝、绿、咖啡色、灰色、白色、青色的都有,而且每年还流行新花色,特别是青年男女着装越来越新潮。80年代由棉布向化纤布转变,的确良、晴纶、涤卡布料流行。之后,各类混纺布占主流。90年代后,纯棉、毛料、丝绸又受欢。
20世纪80年代初,城乡居民多住平房(农村大多户是土房,砖基坯墙)。90年代后农村80%以上户是砖瓦房(石头打基到窗台,窗台以上垒砖,房顶铺红瓦),前出厦,一般人家盖三间、五间,有的建起四合院。2000年后,农村四合院渐多,大门排场,有瓷瓦贴笼-的影壁,门上方是瓷片贴合的横扁,有的还在大门两侧放置石狮子。城镇集市及沿路建起一片片商品楼,一般是一楼营商品,二楼食宿,三楼为货物仓库。也有盖房搞出租的。城镇职工,1985年前后一般住50型、60型的砖瓦平房。1990年后,县直机关干部开始住80型、90型、120型的家属小院。90年代中期,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建家属楼渐多。2000年后,房地产开发加快,多处住房小区建成,自购房日渐增多。住房发展趋势是面积越建越大,装修追求美观豪华,居住讲究舒适方便。
1986年后,人们出行以自行车为主要交通工具。远途出行以坐交通车为主。随着发展,拥有摩托车的居民日渐增多。20世纪90年代后,购置摩托车、电动车、农用汽车的户逐年增多,城镇老年人时兴脚踏三轮车和电动三轮车,购物或接送子女上学入托十分便。自行车平均每户2辆有余。2000年后,家庭购置小轿车、面包车的越来越多,出租三轮和出租车穿行于城乡大街小巷,加之城乡公交车开通,人们出行极为方便。
1986年前,人们联系方式一般用书信,有急事打电话或拍电报。1990年后,程控电话发展迅速,家庭电话由城镇发展到农村。传呼机和移动电话开始发展。2000年后,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在城乡普及。电话拜年、短信拜年成为时尚。在城镇,计算机网络发展较快,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网上发布信息、网上投资、网上营销、网上炒股日趋活跃,传统的电报、书信等通讯方式受到冷落。
1986年前后,城乡居民平时娱乐多是看电影、看电视、下棋、打扑克等。春节期间,有的村自办花灯或演节目,或请文艺团体演出吕剧、京剧、歌舞。民间灯会有高跷、旱船、虎斗牛、龙灯等传统表演。1995年后文化娱乐活动的方式日趋多元化。歌舞厅、酒楼、健身房、练歌房、网吧遍布城乡,人们娱乐消费大幅度上升。2000年后,县城举行消夏文艺晚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广场文化活动。农村也以文化大院为载体开展文娱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