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县地处山东省西部平原、鲁冀两省交界处,因春秋时期“华夏会盟之要津”而得名,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青银高速、308国道、315省道、254省道和德商公路穿境而过,京九和京沪铁路距县城仅有20公里和30公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因盛产棉花,素有“银夏津”之美誉,被评为国家级优质棉标准化生产基地。林果业发达,拥有长江以北最大的黄河故道生态森林公园,素有“百果之乡”的美誉。被评为山东省十大产业集群和山东省县域经济十大高效农业聚集园区之一,被国家食品工业协会评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现辖10镇2乡2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310个社区,总面积882平方公里,耕地90万亩,人口52万。
夏津会盟公园夜景
行政区划
夏津县辖2个街道、10个镇、2个乡:
街道:银城街道、北城街道
镇:苏留庄镇、新盛店镇、雷集镇、郑保屯镇、白马湖镇、东李官屯镇、宋楼镇、香赵庄镇、双庙镇、南城镇
乡:渡口驿乡、田庄乡
历史沿革
西汉初年始置鄃县(“鄃”shū),属冀州清河郡。王莽改鄃为善陆(公元9年)。东汉复为鄃县。三国时期属魏清河国甘陵郡。西晋时属清河国。十六国时属清河郡。南北朝时属北魏济州平原郡。东魏时属清河郡。北齐时属冀州清河郡,后废县并入平原。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于古鄃城西南建鄃县,县治在今县城。又另置夏津县,此为“夏津”之词的始现,县治在孙生镇,同鄃皆属贝州。隋大业年间(605—618年)废贝州,夏津县并入鄃县,属清河郡。唐初复置贝州,鄃县属之,天宝元年(742年)改鄃县为夏津县。宋代属河北路大名府。金代属大名府路大名府。元明皆属高唐州。清雍正八年(1730年)改属东昌府。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属临清直隶州。民国时期先隶济西道、东临道,后属山东省第四行政督察区。1945年9月4日夏津县解放,先后属冀南二专署,衡水专署。1952年10月,归属山东省德州专区,1956年属聊城专区,1961年复归德州专区,1995年德州撤地设市,夏津县仍属德州市至今。
地理环境
夏津大地构造上属华北地台,沧东大断裂,北北东向,西盘上升,东盘下降。南起郑保屯,经由武城、河北省的故城、德州市运河以西,在河北省境内沿北北东向继续延伸。夏津地壳运动总的趋势是以上降为主,长期接受堆积覆盖有深厚的新生界地层。地层内主要为锈黄色、黄土类土,岩性一般以粘质砂土为主。其次是砂质粘土夹粉砂、细砂透镜体。其显著特征是锈染特别发育,含分散钙、结构较上复地层密实。常见虫孔构造及植物残体。于60-70米左右均有淤泥层,淤泥厚度10米多,砂层一般为粉细砂、细砂层,厚2-4米。
夏津县属黄河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地势平坦,无显著起伏。总的趋势由西南向东北缓缓倾斜,地面坡降为1/5000—1/8000之间。最高点在城西南赵沟村,海拔34米;最低点在城东北陈屯洼,海拔23.5米,高差10.5米。境内中部有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陈公堤,将全县分面堤上和堤下两部分。堤上海拔在26.5—32.5米,堤下海拔在23.5—28米之间。堤上、堤下高差为3米左右。据史料记载,自公元前602年(周定王五年)黄河主流、支流流经本县,大改道有六次之多,决口达千余次。这是塑造本县微地貌形态的主要因素。由于黄河多次决口、泛滥、沉积,形成呈南西—北东向展布的高地、坡地、洼地相间的地貌景观。堤上西以陈公堤为界,东至马颊河,面积449.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1.6%;堤下东以陈公堤为界,西至卫运河,面积422.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8.4%。黄河泛滥,决口改道时所产生的河床沉积,河漫滩沉积,决口岐流堆积形成了本县微地貌地形。
夏津河流属流经河和季节性间歇河。西有卫运河、东有马颊河两条干流,六五河纵贯全境;青年河、七一河、六马河、大沙河等14条主要支流纵横交错,大小相通,各河互济,形成了抗旱灌溉和行洪排涝的骨干水利系统。
夏津广场
经济发展
近年来,夏津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应对挑战,主动作为,抢抓机遇,创新实干,开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34.3亿元,同比增长11%;财政总收入6.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9%、33.8%。
现代产业渐成体系。按照市委、市政府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倾力培植壮大棉纺织、食品、油品、新能源、生态旅游五大产业。“中国棉纺织名城”、“中国面粉大县”、“中国植物油示范县”、“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中国生态文明先进县”等国家级名片花落夏津。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05家,销售收入、增加值、利税分别达到398.7亿元、75.4亿元、4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1%、16.3%、34%。出台了《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促进企业做大做强的实施意见》,支持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目前,全县100多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旅游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黄河故道森林公园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我县被评为“中华文化旅游国际名县”、“中国椹果之乡”。
社会民生
城乡建设统筹发展。实施“碧水绕城”和“森林城”两大工程,新建人民、龙湖、会盟、鄃城等六大城市公园,新增绿地420万平方米、水面1200亩。贯通30公里大外环路,城区面积由16平方公里扩展到42平方公里,新建改造中山南路、锦纺街等主干道21条100公里,打开城市新框架。征迁城中村、棚户区25片24.6万平方米。全县507个行政村合并为310个社区,“两区同建”扎实推进。
民生保障持续提升。投资13亿元开工建设了42项民生工程。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投入运行。城区5.5万居民喝上了黄河水。新建第二实验小学,扩建胜利希望小学,全部投入使用,农村中小学楼房化建设进展顺利,城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广泛开展困难群众、困难老党员、困难大学生等弱势群体救助活动,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实施了基本药物零差价制度,扩大新农合、新城合补助标准及报销比例,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日益改善。全面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社会保障体系快速提升。
社会管理不断创新。在全市率先建立三级群众工作网络,努力化解历史积案,经验在全国推广。“创先争优,争做棉乡先锋”活动扎实推进,通过“亮身份、亮承诺、亮形象”,引导党组织“创群众满意窗口、创优质服务品牌、创行业一流业绩”,党员“争做岗位先锋、争做服务标兵、争做窗口明星”,学习之风、创新之风、务实之风、为民之风日益浓厚。建立健全了重大项目、重点工程论证制度,规范了资金审批、投资审计、效能监察等工作机制,强化政务督查、政务公开及电子政务建设,实施涉企收费“一费制”改革,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
旅游景点
夏津的自然景观,以其地形地貌论,地势平阔,坦荡无垠。夏日郊行,一片青葱,极目远望,绿野碧空相接,令人心胸坦荡,逸兴遄飞。冬天,尤其雪后,大地玉砌,万物琼妆,郊行远眺,一览无余,倍显乾坤之廖廓。夏津境内有一条蜿蜒起伏的老黄河故道,今辟为“黄河故道森林公园”。该公园依托黄河故道而形成。位于苏留庄镇的后屯村及雷集镇一带。其间沙丘绵亘,树木葱茂,连绵长达数十华里。当地有“攀树可行二十里”之说。春天桃李争艳,杨柳袅袅,暖风可人,燕语莺声。夏日密树繁叶,遮天蔽日,树间清风习习,树下细草如茵。秋季桃李瓢香,红叶似火,虫声唧唧,鸟雀啾啁。冬季树叶尽脱,枝干杈桠,降雪之后,沙丘玉雕,万树银妆,俨然北园雪原景观。园中有“将台雄风”、“梨园晓月”等人文景观十余处。现多有幕名前来观光、旅游、度假的团体,人们或携音响婆娑起舞,引吭高歌;或漫步林中,吟哦树下,实为人生快。
会盟公园位于城区西部,南临龙湖公园,西靠西环路,由北向南形成五个景观分区,分别为山景园、健身园、水景园、文化园、谐趣园。
大云寺遗址
历史古迹
古鄃县城遗址:在今县城东北,平原县城西南35里之阚家庄,有鄃县故城遗址,遍地瓦砾,不宜耕稼,其城址至今仍依稀可辨,人们俗称为“城子里”。曾出土古钱币颇多,钱之文样曰“货泉”。
夏津故城遗址:在今县城以北15公里处新盛店镇新盛店村,地势与今县城相仿,大十字街为地势最高处。据旧志载,因此地低洼,遇雨即涝,因此迁鄃城,改鄃为夏津。此地先后称孙生镇、锦川镇、新县店、新盛店。
窦建德兵站遗址:在今夏津县郑保屯村东北约3华里处。相传为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屯集兵马之所。又据说,义军与隋军战于聊城,建德为蓄积生力军,故将参战将士轮番更换,在此地集结休整,以保持勇猛的战斗力。1982年据文化部门勘测,其遗址东西长250余米,南北宽200余米。周围高出地面一米左右。今其址内蒿草丛生,瓦砾遍地,不宜耕作,为一片荒野。至今当地人仍相沿称之为“兵站”。发掘此地,曾出土部分隋唐时期的陶片。据当地农民说,在此处曾拣得骰子多颗,概为当年兵士赌博之物。
窦建德屯粮仓廒遗址:在今夏津县老城东北角(今北城街东首)。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春,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与隋军激战于聊城,窦建德以此地为军需物资“转输之地”。(见清乾隆本《夏津县志》)。曾将粮草囤积于此处,以济军用。廒场东西长400米,南北宽250米左右,周围有水沟封闭。水沟用途有二:一为保护廒粮,免被盗窃;二为以沟水防火,起消防作用,实为一举两得。据说,当时隋军因粮草接济不及,军心动摇,战事失利。而建德因此处粮秣的接济而大获全胜,并擒获隋军大将宇文化及。此廒场之纵横水沟及范围于70年代尚能依稀可辨。
大云寺遗址:位于东李镇张法寺村东南。始建于金,后因年歉兵燹,渐次衰颓,迄于元末,殿宇倾圮几尽。明洪武二十四年(1931),法师张福广(掖县人)来此经营重修。至明天顺癸未(1463)竣工,历时70余年,始建成煌煌大寺。共建各式大殿一十八座。“三佛、护法、大悲、五百罗汉、金刚”诸神像俱全。僧房、仓库、浴室、厨房等配套设施无一不备。“栋宇鲜丽、金光流映,煌然为东藩伟观”(见清乾隆本《夏津县志?艺文志。》)盛时僧众达百余人,为方圆数百里之名刹。明山东提学使沈钟曾有诗赞道“岿然梵刹夏津东,万木丛深一径通。满路飞香三数里,绕檐鸣铎半虚空。回翔鹳鹤翩翩下,导引袈裟个个同。除却灵岩堪伯仲,其他琐琐敢争雄?”据旧志记载,寺中对外租种的地产达8300余亩。寺址占地达16万平方米之多。可见寺院规模的恢弘气势。后因年湮日久,世事沧桑,殿宇倾圮,僧众散归,时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左右,其建筑已被拆除殆尽。现在其址仍瓦砾遍地。常有祭祀用的陶瓷器皿出土,并出土有赑屃,方形墓碑等。当地人现仍保持有“大阁”、“塔坟”等地名称谓。
白龙王庙村汉墓群:位于新盛店镇的白龙王庙村东。上世纪80年代初,县文化馆派人勘测,发现古墓多处。上报上级文物管理部门后,曾组织发掘,经鉴定为东汉早期墓葬。出土有陶鸡、陶狗、陶楼子等,现存于县图书馆。发现的古墓仅2处,墓主系一般平民。其他墓葬尚未发掘。
乡土文化
夏津县地处齐、赵边界,古为赵国地。旧志载夏津人“素有燕赵之风”,“民性勇直”,因之形成了粗犷豪放的民俗文化特色。
夏津方言属北方方言华北次方言山东话群。夏津话以县城话为代表,全县差异不大,只有在后屯村(今属苏留庄镇)以北稍与原恩县(今属平原县)相同;在城西15公里处的白马湖镇九营,杜堤等十余庄人口音稍近临清话。
夏津人住房,传统上原多居于土木结构的平房,以土坯垒墙,以檩梁为架覆平顶,墙多以麦秸泥抹平,富者以石灰(白灰)抹墙。窗多为棂式木窗,冬则以窗纸(一种专用纸,如“毛边纸”)糊起,以障风寒。门为双扇实木门,不用玻璃。院落多为三合院,北屋为正堂,有东西厢房,周匝以院墙围起,角门置大门,有栅门,门楼等分别,后者为较富庶家拥有。修造格局大多按“风水”格式修建,门向多为“巽门”(东南角门)、“坤门”(西南角门)为主。建国前,瓦房院较少,村间则更少。建国后,尤其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砖木结构的平房渐兴,样式为起脊瓦房,现楼房渐多,样式多为两头屋宽,中间窄带有廊厦,俗称“虎抢头式”。后渐改为起脊瓦房,现楼房渐多,结构为钢筋砖混。现居平房者多盖宽大门楼,宽约四米余,大门上开便门,以供人出入,行车时方开大门。
民间艺术
夏津县历史上传统文艺活动主要有高跷、架鼓、狮子舞、龙灯、旱船、小戏曲(又称“小调子”)等。其中以高跷、架鼓为最普遍。武术项目有太极、八卦、少林、伍子等派别。其中以杜缄三的太极拳最具本地特色,其所剑的“太极十三式”、“五星锤”等武术套路,现已重新整理传世。原体委副主任杜建忠的太极拳曾在省市比赛中获奖,其拳法已整理成书,出版发行。每年元宵节夏津县都有一场别开生面的闹元宵,其中节目以架鼓、高跷以及戏团唱戏为主。
架鼓:敲架鼓为夏津民间娱乐活动形式之一,它以磅礴的气势,欢快多变的节奏、舒展、粗犷的舞姿,一直为人们喜闻乐见,历年不衰。架鼓在县内流传约有600余年历史。起初,每逢久旱不雨或遭受自然灾害时,人们便击鼓求神,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娱乐活动,并配上锣钹等打击乐器,形成现在的打击乐组。其乐谱是依据八卦编制的,故称“八卦编”。架鼓活动多在春节、中秋节和元宵节期间举行,一村和数村自由结合,少则十几面,多则近百面。单队表演虽也有兴致,而两队或数队“对鼓”则更为壮观。
高跷:近百年来,夏津县高跷活动较为普遍,建国初期为兴盛时期。高跷尺寸(高度)不等,普通者一米左右,舞者均为青年男子,表演形式有集体对舞的大场和两三人表演的小场。舞者扮成各种戏剧人物持道具而舞。本县城南乔官屯的高跷高达两米多,人称“高高跷”,有“坐在屋檐上绑高跷”之说。演员技艺高超者,可作“劈叉”、“打别腿”、“单跷跳”等高难度动作。
夏津小调:又名琴曲,源于夏津与临清交界的师堤村(现属白马湖镇)一带,约有百余年的历史。为师堤村老艺人孙老平创制,后在流传中得以发展完善。小调曲种达60个,流传较广的有《平调》、《凤阳歌》、《大金丝》、《小金丝》等。演出多为爱好者自发组织,较活跃的有朱官屯、赵沟、祁庄、珠泉屯、乔官屯、崔楼等村庄。
传统工艺
雕塑:夏津民间工艺主要有神像雕塑,家具的雕镂、及玩具制作等。其形式是桌椅等器具花边图案的雕镂,内容多为“吉祥”、“如意”、“福寿”等,配以“蚂蚱牙”、“卷草”、“花鸟”、“山水”等图案。玩具制作以泥塑木雕人物、走兽为主。有虎、狮、人等。
剪纸:夏津剪纸构图简洁,剪法粗犷,是一种颇受群众喜爱的民间传统装饰品。因事而剪,因人而置。过春节剪“连年有余”、“吉祥如意”;婚事剪“鸳鸯”、“蝙蝠”、“抱角”、“月亮”;老人生日剪“长寿桃”、“松鹤延年”等。民间擅长剪纸者多为家庭妇女。剪纸创作是在民间剪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形式由表现吉祥喜庆发展到展现生活,形式由花、鸟、虫、鱼发展到人物、山水景色、民间故事、戏文人物等,构图也大为复杂,方法由剪裁发展为刀刻(故剪纸又称之为刻纸)。剪纸创作成就最大者应首推贺艺民、宋仙月、范俊厚、郑金琪等。其中贺艺民成就最大,影响最广,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时代气息浓厚,布局对称,造型新颖,变形大胆,简洁洒脱,粗犷豪放,颇具北方特点。其作品曾多次出国展出,剪纸作品“和平与友谊”为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故居收存。
绘画:夏津书画艺术,素以普及广,从事人员多而著称。人们用书画装点居室,款式夙以“中堂”、“条屏”、“条山”为主,多为纸本图轴。品种有写意、工笔;书种兼真、草、隶、篆。清末民初,书法较著名的有李士奎、李毓英、刘晓山;绘画有张筑岩、任南宫、郑化成、李荣清等。建国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书画普及愈广,从事业余书画者愈多。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书画事业的发展,县书法、美术两协会经常组织各种类型的书画展览和笔会活动,进一步推动了书画事业的发展,丰富了全县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近年,从事书画人员出版书选、画选者渐多,如刘恩常、张文明、孟昭友、王世震的书法作品选集及刘汝阳、叶兆信、吴山石、任敬彬、张永利等人的美术作品选等。2004年冬县书协、美协协同出版了《夏津县书画作品选》,收入夏津籍书画界人士作品近200幅,充分展示了夏津县书画艺术水平和书画队伍的规模。
夏津名吃
宋楼火烧:又名灯笼火烧、风筝火烧。选料精良,用上等面粉,加适量黄豆面。每个折六层,层层刷香油,经锅烙火烤而膨为灯笼形,层薄如纸,香酥可口,个重仅七钱。宋楼火烧创制于清朝中叶。清同治四年(1864)曾作贡品晋献京师,颇得宫禁后妃青睐。光绪二十五年(1899)夏,贡献光绪帝及西太后,曾得赏银50两。宋楼火烧可贮存3年而不变质。开水冲泡滑腻可口,且易于消化。若切成细丝加精肉或鸡蛋焖烩,吃起来柔软松散,别具风味。
布袋鸡:夏津名吃,又名海味什锦鸡,因其状如布袋,故名。其制作精致,选料精良。须取当年生母鸡,宰杀放血,褪毛,去内脏,剔除骨头,仅余头,腿骨骼,按比例装入海参、木耳、竹笋、海米、精猪肉丝、硬鸡蛋糕等16种佐料,经油炸、笼蒸,并配以青、红蔬菜拼成图案,望去宛若整鸡伏于锦簇中。上席后,用筷一划,内馅露出,肉鲜馅美,肥而不腻,香嫩适口。
益和成糕点:始创于清光绪年间,由夏津双庙村糕点名师李森先创制。为提高质量,其曾辗转于京、津、济等地向糕点名师学艺。因而所制糕点在继承传统风味的基础上又兼具京、津、济之特点。为取“和顺增益”、“和气生财”之意,故名“益和成”。
夏津县银丝面:又名龙凤面,原为雷集镇张集村张氏祖传面食,迄今已有200余年历史。银丝面系选用上等精细面粉,配以十余种佐料,人工擀轧,面薄如纸,切成细丝即为银丝面。再横切则为珍珠琪。银丝面、珍珠琪久煮不烂,不粘,仍根根、粒粒,如银丝碎玉,晶莹透明。食之软腻、滑韧,若另配以麻汁、炸酱、肉丝、醋、蒜等佐料,更别具风味。现全县生产厂家达10余处。现在各厂家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又利用现代化手段生产,其品味尤佳,营养成分更趋丰富,且产量与日俱增。溥杰先生品尝后,曾欣然挥毫写诗称赞:古树发新枝,银鄃绽奇葩,不啖珍珠琪,愧称美食家。
苦水羊肉丸子:关于苦水羊肉丸子的来历,是家住夏津北城苦水村一农民独创的一门手艺。制作羊肉丸子的原料主要有:羊肉、葱、姜、鸡蛋、香菜等。调料有:花椒面、胡椒粉、盐、淀粉、香油等10多种材料组成。上好的羊肉丸子,只能用1年生的母山羊肉,这样制作出的羊肉丸子肉质细嫩,韧劲十足。羊肉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营养价值高,凡肾阳不足、腰膝酸软、腹中冷痛、虚劳不足者皆可用它作食疗品。
酥鱼:夏津的酥鱼是夏津河鲜中的代表,以“绍氏酥鱼”冠名而闻名国内外,“绍氏酥鱼”源于乾隆十六年间到上虞白马湖吃酥鱼而得以成名,“绍氏酥鱼”的来历具有一段传奇色彩的故事。一条普通的草鱼,通过秘门的刀工、油炸和调料,做出外香里嫩、鲜酥可口、甜咸兼有、香味浓郁的酥鱼,让众多人拍手叫绝、欲罢不能!“绍氏酥鱼”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核酸和钾、钠、镁、锌、硒、碘等微量元素,加上汤料中的各种滋补调料,故有抗衰老、抗癌等作用;“绍氏酥鱼”既是一道下酒菜,又是一样绝美的休闲小吃,以色泽黄亮、色香味美、骨酥肉嫩、溢香爽口、久吃不腻而著称,同时可做成咸、甜、鲜、麻、辣等多种口味,能让喜欢各种口味的人都赞不绝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