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县,古称厌次,平原等。地处鲁西北平原,隶属德州市,位于首都北京、港城天津、省会济南之间,素有“京津门户,九达天衢”之称。陵县历史悠久,被誉为“智圣”的汉武帝太中大夫、文学家、滑稽大师东方朔的故里在神头镇。颜真卿手书“东方朔画赞碑”为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陵县文博苑内。唐平原郡古城遗址为颜真卿在此做太守时所修。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墓群”连绵如山。具有万亩水面的“丁东水库”和“仙人湖”是旅游、度假、疗养、垂钓的理想去外。面积1213 平方公里。人口55万。
行政区划
陵县辖9个镇、3个乡:
镇:陵城镇、郑家寨、神头镇、边临镇、徽王镇、滋镇、糜镇、前孙镇、宋家镇
乡:丁庄乡、于集乡、义渡口乡
历史沿革
公元25年(东汉光武帝)废定安公国,称安德国。公元220年(魏文帝)降安德侯国为安德县,属青州平原郡。公元265年(西晋武帝)安德县改为安德公国。公元386--580年(南北朝)渤海郡(平原郡、安德郡)治今陵县。公元583年(隋文帝)改为德州,治安德,(今陵县)德州之名始于此。公元607年(隋炀帝)改德州为为平原郡。公元618年(唐高祖)改平原郡为德州。公元960年--1368年(宋、金、元)德州,治所为安德。公元1380年(明洪武)在安德故地设县,称陵县,陵县之名始于此。公元1644年(清朝)沿称陵县,属德州。1943年(民国)改称匡五县。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复称陵县。1952年陵县与德县合并称德县,县城设在陵县城。1958年德县与平原县合并称平原县,属聊城专县。1961年的县从平原县分出,复称陵县,属德州行署。1994年至今属德州市。

新时代雕塑
经济发展
2010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04.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15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04亿元。今年前4个月,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9.6亿元,同比增长17.2%;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163.36亿元,增长339.17%。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79.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的56.5%,成为全县的重要支柱产业,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55元。2010年,全县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04亿元,历史性突破2亿元。国税累计完成1.73亿元,比上年增长42%,高于全省22个百分点,高于全市24个百分点,增幅列全市第二位。地税收入1.6亿元,比上年增长25.7%,高于全市2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例为17%(全省为23%、全市为29%)。2010年,全县新上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98个,其中过亿元的项目18个,项目总投资52,7亿元,工业总量迅速膨胀,德龙烟铁路在这里穿过-陵县陵城镇凤凰树村合并村庄投资建设新农村。
陵县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优势明显。曾荣获全国农业百强县、全国秸杆养牛示范县、全国黄牛改良试点县、全国瘦肉型猪基地县、山东省畜牧大县称号,是德州扒鸡、德州西瓜、鲁西黄牛和鸭梨的生产地。盛产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蔬菜和水果等。陵县独创的“冬季农业”种植模式在全国推广,无公害蔬菜主销京、津、唐,被誉为“京津南菜园”。
城市建设
程控电话、互联网、移动通信和无线寻呼为人们提供了便利通讯。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在县内穿过。电力充足,能源丰裕,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城市功能日臻完善。
德州市陵县城市发展主要方向为向西,以“对接德州为主,以民生工程为主”,搞好十大重点工程,规划项目主要有以下23项:京沪高铁站县陵县段一万亩高科技创业园、五千亩马颊岔河风景县、陵边路十公里重大项目建设开发带、东方红路陵县段六公里高科技孵化带颜真卿文化广场、唐城墙遗址公园、百万平方米旧城改造民生工程、对接德州、德龙烟铁路火车站两千亩创业园、德滨高速出口两千亩创业园、第二污水处理厂、东方公园改造升级、南环路十公里景观大道建设、东方朔千亩森林公园、威灵街改造建设、马厂街步行街县建设、古唐城街改造、城县十座公厕建设、公园南路便民市场、西城街便民市场、小城镇规划建设、县城集中供暖等项目。
支柱产业
纺织业:开发县已有黎明集团、晨光纺织、德神纺织、盛泽特色纺织、金贵制衣等 10多家大规模纺织企业。形成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加工等长链条的纺织产业。目前,著名的上市公司德棉集团也已经在开发县动工建设,预计明年10月份全面投产。
化工业:化工是开发县的支柱产业之一。现有绿源集团、信达集团、宏坤医药中间体等 10多家化工企业。绿源集团的复合肥生产能力位居全国三甲,生产的高浓度硫酸钾三元素复合肥荣获“莫斯科国际化工精品博览会金奖”。信达集团的产品 60% 出口国外,他们的开发生产的氯代酯产品占到全国生产总量的 70% ,耐酸大红染料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 60% ,出口占到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被世界誉为“中国红”。现已形成年产值 20 亿元的能力。
农副产品加工业:陵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依托这一比较优势,“农字号”老企业不断改造升级、膨胀规模,新兴企业异军突起。现有山东豆工坊、乐悟集团、山东谷神高科技生物园、永顺制粉、致康食品等近 40 家企业。拥有全省乃至全国大豆、玉米、棉籽精深加工的领军企业,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2 家,谷神、乐悟为省级著名商标。
新型材料业:高新技术为开发县工业经济尤其是新型材料业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目前有德力塑胶有限公司、山东宏祥集团、重联新材料等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 20多家。重点抓好“一布、一膜、一板”即新型土工布、 BOPP 膜、新型涂彩钢板。已形成年产值 20 亿元的能力。
机械制造业:机械制造是陵县的一个新兴产业。近两年,随着德州普利森集团、卓尔铸造、亚星机械、中南控股集团、中昊民房设备等一批知名企业的建成,企业群体不断扩张,规模优势日益显现,机械制造业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目前共有近20家。、气候状况 陵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中。春早、夏涝、秋爽、冬干已成规律。常年降水量在550mm-700mm之间。
互联网业:2011年6月陵县信息港正式成立!这将意味着陵县互联网更上一个阶梯,给百姓带来便捷的生活信息平台!
土工合成产品:被评陵县为全国最大的土工材料生产基地,土工合成材料生产技术在全国甚至世界同行业都属于领先水平。知名企业有宏祥化纤集团、东方新材料、鑫宇土工合成材料等多家厂家。生产的土工布、土工膜、防水板、复合膜等,广泛应用于我国各大重点项目。

鹿苑大道牌楼
文物古迹
唐城墙:唐代平原郡古城,即现今的(陵县)原来陵县城。当时郡城有内、中、外三道城墙,为公元 753 年颜真卿任太守时为抵御“安史之乱”所建。
汉墓群:位于神头镇。现存 38 座,大者直径 40 米,高 5 — 6 米,俗称“七十二疑冢”,经考古挖掘为汉墓,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方朔画赞碑:现立于陵县文博苑颜碑亭内,为唐代平原郡太守颜真卿书,俗称“颜子碑”,集真、隶、篆书为一体,字体端庄雄健、气势开张,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国家一级文物。
仙人湖、丁东水库:是鲁西北最大的两个人工湖,占在面积分别是 1.1 万亩和 1.4 万亩。湖面波光潋滟,候鸟栖集,被人们称为“姊妹湖”,是旅游、度假、疗养、垂钓的理想去处。
大宗家战斗纪念碑:位于陵县郑家寨镇大宗家小学院内,系中共陵县委、县人民政府,为纪念1939年春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在大宗家抗击日军的壮烈事迹,于一九九五年九月所建,碑名由杨成武将军题写,碑高4.35米,占地2656平方米。这是缅怀先烈,激励后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