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暑期出行旺季,各地旅游“热”力十足。但多起不合理低价游事件,也给市场泼了冷水。
违规违法的不合理低价游,近年来一直是有关部门重拳整治的对象,但始终禁而难绝。总有个别旅行社或散团,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而部分消费者则架不住价格诱惑,抱着试试看、占“小便宜”的心态报团。不合理低价游看似“天上掉馅饼”,但参团者往往不得不购买大量产品,其实“得不偿失”。
更值得警惕的是,媒体调查发现,如今不合理低价游大有专坑老年人的苗头。除了老年人更容易被低价游产品吸引外,部分老人获取信息渠道有限,对低价游风险认知不足,维权能力也较弱,也由此成为一些机构猛攻的“软肋”。或以礼品、低价吸引老年人报团,或打着广场舞比赛的旗号组织低价游,或宣称低价团有“政府补贴”……种种量身定制的套路,令人防不胜防。至于带队的导游虽然未必有导游证,却十分擅长销售,在行程中与购物点“一唱一和”,奉上保健品、珠宝首饰、房产、养老项目等大额产品,不少老年人稀里糊涂就陷入了骗局。
以低价之名,行欺诈之实,还专门针对老年人下手。这般乱象,不但让消费者损了钱包、坏了心情,也让旅游地损了口碑、坏了形象。如今,全国各地文旅纷纷在提升服务水平和细节上出招比拼,岂能容不合理低价游拖后腿?面对市场乱象,各方当积极作为,监管必须重拳出击,细化不合理低价游的认定标准和处罚细则,同时严厉惩处,提高违法成本。电商平台也应切实履行审核义务,建立严格的产品上架机制。
人们出来旅游,图的是开心,要的是品质。文旅市场迎来提质升级的关键期,旅游从业者要清醒认识到,只有本本分分待客,买卖才能更长久。而消费者也要擦亮眼睛,报团走正规渠道,别坠入低价忽悠的陷阱。(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何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