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绿意盎然,武汉大学、厦门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先后面向公众开放。
开放大学的初衷,本来是为了让社会与学生能够双向、良性互动。然而事实上,在各大开放高校的校内论坛里,不乏有抨击、抵制游客低素质的声音。
不仅学生们有怨言,游客们“避雷”大学的帖子也层出不穷。在社交平台上搜索,会发现游客“避雷”武汉大学、郑州大学等学校的帖子,主要原因包括:校内游客和学生太多、食堂没办法吃饭、教学区图书馆禁止游客进入等等。
事实上,学校并非没有采取措施保障校园有序开放。武汉大学有“预约制”,郑州大学也有学生志愿者维持秩序。然而,学校作为教育场所,面对持续不断的巨大人流量,没有足够的能力“教育”“管理”两手抓。
使用百度地图的热力图功能,我们可以看到,部分高校的实时人流量,已经超过了当地的热门景区、公园。当高校承担着本不该有的人流量,不仅使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空间被挤压,想来感受大学氛围、参与大学活动的游客,也并没有达成目的。单纯打开校门,让游客走进校园,游客与大学生走得愈近,二者的心离得愈远了。
开放校园,不应该是单纯打开校门,让大学代替景区、公园的功能。
相反,大学的开放重点,应该在于其丰富的学生活动和学术活动。大学开放应该有主题、有组织、有条件,设立主题日、节日;举行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社团比赛等等……
只有这样,才能让游客从“走马观花”到“一心只为一事来”,才能让学生正常学习生活之余,通过社团活动、校园活动和社会产生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