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出版的2024年第6期《瞭望》新闻周刊刊发文章《打造1亿人“说走就走”的旅游圈——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观察》,摘要如下:
京畿重地,濒临渤海,背靠太岳,携揽“三北”,从太空俯瞰,京津冀三地彼此相联,如同一枚钻石,熠熠生辉。1亿多人口、多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互补型文旅资源……京津冀地区具有广阔的客源市场和巨大的文旅协同发展潜力。
1亿人的互动旅游圈
近日,京津冀交界处盘山风景名胜区举办了首届京津冀盘山冰雪文化节,将“冰城”哈尔滨的“文旅热风”引到京津冀地区,吸引周边游客近距离感受冰雪文旅项目的火热。
京津冀协同发展10年来,三地携手推动文旅产业协同发展,区域“旅游圈”不断扩容。随着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形成,越来越多的游客可以实现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感受“诗和远方”的慢生活。北京市民刘先生经常带着家人自驾前往河北旅游,“夏天我会开车四五个小时前往丰宁坝上草原感受阵阵凉意,冬天我常去河北固安泡温泉,性价比高、交通便利。”
体验乡村生态。走进天津市蓟州区下营镇常州村一处农家院,主人高翠莲端上热气腾腾的炖肘子、黄面饽饽、鱼锅卷子等特色农家饭菜,招待游客。
打卡城市新地标。北京环球度假区开园以来,迅速成为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来自天津、河北的游客数量增长明显。
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大数据客流监测显示,2023年,京津冀三地已互为重要且热门客源地。
协同做大文旅“蛋糕”
北京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是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天津以海洋文化、洋楼文化、街头小吃和民间艺术闻名;河北则拥有山岳、草原等自然景观,烟火气浓……京津冀三地文旅资源互补,“和而不同”,能满足京津冀游客多样的旅行需求。
2014年以来,京津冀三地在联手构建文旅融合协同发展机制、开发精品文旅产品、树立文旅品牌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定期举办京津冀文化旅游发展论坛、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全域旅游推介会等一系列文化和旅游主题活动。
手持数字“一卡通”,走遍京津冀,已经成为不少京津冀游客的首选。“2023年,来自京津冀地区的散客占比达七成左右。游客出示京津冀一卡通可以免费参观古镇部分景点。”天津西青区旅游集散中心负责人夏婷说。
河北省文旅厅2023年创新搭建“乐游京津冀一码通”平台。截至2023年底,该平台上线京津冀三地景区、酒店民宿和旅行社等文旅企业941家,带动了京津冀文旅品牌共建、产品共推、市场共赢。
提升区域文旅产业竞争力
这个雪季,京津冀冰雪文旅开启梦幻联动。
进入冬季以来,河北省涞源县累计接待游客突破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3亿元。
延续北京冬奥会的冰雪运动热情,涞源县依托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北京体育大学中国雪上运动学院和七山滑雪度假区,深挖冰雪资源,不断延伸冰雪产业链条,让“冷资源”成为“热经济”。
在“鸟巢”体验冰雪游乐项目,打卡“雪游龙”“雪飞燕”等冬奥场馆,到张北感受民俗风情……在2023年底启动的京张冰雪文化旅游季上,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8条京张冰雪文化旅游季线路,丰富冰雪文化旅游供给,提升冰雪消费体验。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8条京张冰雪文化旅游季线路囊括了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上的冰雪运动、长城古道、户外休闲、生态康养、旅居度假等文旅体资源,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带来新活力。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徐虹认为,京津冀三地还应发挥各自区域旅游产业的比较优势,发挥旅游企业的规模效益,实现旅游供应链的跨界链接,提升区域文旅产业竞争力。(来源:《瞭望》记者宋瑞 杨淑君 杜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