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东北虎幼崽带到酒店供游客摸抱,把丹顶鹤带到中央大街遛弯儿……近日,有地方为“宠客”又一次掏出家底。可舆论场中却少了异口同声的“好评”。众所周知,东北虎和丹顶鹤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相关互动、展示、展演是否合规引发质疑。据悉,目前两项活动均已叫停。
一段时间以来,各地文旅全力“卷活儿”,可谓“十八般武艺”各有各的高招。你家冻梨切片摆盘,我家豆腐脑“甜到爆表”;你连夜改官号方便搜索,我一口气更新数十条视频拼到电脑“冒烟”;这边文旅局长亲自招呼来客,那边明星们纷纷为自己家乡代言……“只要你愿来,我必倾己所有”的慷慨与热情溢出屏幕。然而热度陡升后,“用力过猛”的隐忧不时出现。土味喊话魔性视频“看累了”,送黄金送钻石的噱头太“忽悠”,当文旅卷成“看谁更豁得出去”,也就多少有些变味了。
尽力丰富旅游体验,创新形式盘活本地资源,初衷当然是好的。但也要看到,旅游并非只是一时一刻的热度营销,拼的是全方位、多层次、可持续的服务生态。特别是现在,互联网的渗透程度和传播速度前所未有,任何一个服务细节,都可能被置于聚光灯下,好评秒变差评也时有发生。如何在竞争日渐激烈的市场中刷出“存在感”,吸引客流和花式宠客的边界在哪里,怎么求得热情与有序的平衡?这对各地文旅行业都是现实考验。
说到底,“进淄赶烤”“滨至如归”只是开始,一座城市能否从“网红”变“长红”,让人“持续舒适”“愿意驻足”,从来不是一道简单的流量题。这里,不仅要尽力满足游客们的好奇,也必须遵守各行各业的规范,以及让各方都舒适的“边界感”。很多时候,“热情”往前一步就成了“尴尬”。比如,号召市民都来志愿服务、热情待客并无不可,但要求干部让出自己的车辆、邀请游客住家留宿就有些过了。诸如此类,反倒两边不讨好。当然,对于这些冒头行为,也不必上纲上线。试错的过程,同样是一个磨合的过程。给予足够包容,真诚热情必会找到更加适度的打开方式。
龙年新春即将到来,各地文旅市场早已摩拳擦掌、蓄势待发。这一次,“花式宠客”又将贡献什么新玩法,又是谁将拔得头筹,尚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找到适宜方式,让待客热情潺潺流淌,“泼天富贵”才会不只是节日限定,而成为城市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