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位于锡林郭勒草原中部。北纬43°02′-44°52′,东经115°13′-117°06′。东邻锡盟西乌珠穆沁旗,西依阿巴嘎旗,南与正蓝旗相连,东南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接壤,北同东乌珠穆沁旗为邻。市境南北长208千米,东西长143千米。总面积15758平方千米(简册)/18750平方千米。总人口15万人(2003年)。市人民政府驻地邮编:026000。代码:152502。区号:0479。
行政区划
锡林浩特市辖7个街道、1个镇、2个苏木:
街道:希日塔拉街道、宝力根街道、杭盖街道、楚古兰街道、额尔敦街道、南郊街道、巴彦锡勒街道
镇:阿尔善宝拉格镇
苏木:宝力根苏木、朝克乌拉苏木
锡林浩特市地图
历史变革
锡林浩特原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第十五世孙巴图孟克达延汗之后裔领地。明为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弟别勒古代第十七世孙诺必特默克图的游牧地,所部号为阿巴嘎哈纳尔。清乾隆八年(1743年)建贝子庙,故俗称贝子旗。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仍以清王朝封建王公制度统治阿巴哈纳尔、阿巴嘎、浩齐特三个部。1946年春,中国共产党在锡林浩特地区开辟工作,建立了中共贝子庙(锡林浩特)党支部,成立锡林郭勒盟人民政府,彻底废除了封建王公世袭罔替制度。
1949年春,阿巴哈纳尔左旗、阿巴嘎左翼旗、浩齐特右翼旗划为中部联合旗。1952年5月26日,中部联合旗与西部联合旗合并。由于阿巴哈纳尔左翼旗庙由贝子管辖,故得名“贝子庙”。1953年9月15日,经锡林郭勒盟人民政府批准,贝子庙改称锡林浩特(相当于苏木级),归西部联合旗管辖。1956年7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将西部联合旗改称阿巴嘎旗;同年1年8月21日锡林浩特由锡林郭勒盟直接领导(区级建制不变)。1959年4月15日,锡林浩特升为旗县级浩特,盟直接管辖。同年9月将阿巴嘎旗宝力根人民公社划归锡林浩特。1963年10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锡林浩特改称阿巴哈纳尔旗。
1979年12月14日,阿巴哈纳尔旗的“哈”字改为“嘎”字,1983年10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消阿巴哈纳尔旗,设立锡林浩特市,以阿巴哈纳尔旗的行政区域为锡林浩特市的行政区域。现为县级市。

交通状况
火车:目前有经桑根达来到呼和浩特方向的列车,属于集通铁路分支线。
航空:锡林浩特机场位于市区西部,每日都有航班往来于北京、呼和浩特,隔日飞往天津、上海等地。
公路:207国道和203国道穿过锡林浩特市。其中207国道向西南方可到张家口市,203国道则通往东南方向的克什克腾旗。
民族工艺
在这里可以尽情享受蒙古族特有的工艺品、饰品的视觉享受或是购买留作纪念和收藏,在贝子庙脚下的广场周围,这样大大小小的店,不胜枚举,各种各样的蒙古族工艺装饰品供您选择,价位合理。同时还有一部分藏族的饰品或工艺品在这里也可以买到,但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藏饰选取的材料以藏银为主,而蒙饰以宝石等为主要装饰和制作材料,不仅精美、高贵,同时还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旅游资源
主要指锡林浩特市区及周边50公里范围以内的各个景点,游客可吃、住在锡林浩特市内各宾馆,无需离开住处,只需乘车1小时便可到达游览景区,这对于大批一般草原观光,或者只停留1-2天的游客来说最为理想。在这一景区内,除购物、餐饮、文娱一般参观外,其草原生态旅游景点主要有八处,被誉为“锡市八景”,宛如八粒璀璨夺目的珍珠共同汇成了锡林浩特这颗耀眼的明珠,这八景即:灰腾草原、锡林九曲、平台落日、沙海疏林、古刹贝子、民俗浩特、查干敖包、锡林余韵。
三大广场
贝子庙广场
贝子庙位于锡林浩特市北部的额尔敦陶力盖敖包山南坡下,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内蒙古四大庙宇之一。因当年主持修建此庙的是当地贝子巴拉吉道尔吉,而且是建在贝子旗,寺庙因此而得名。 整个建筑群共分为七大殿,分别为朝克钦、明干、却日、珠都巴、甘珠尔、丁克尔、额日特图等,在这7座大殿之外,还有十几座小殿和两千多间僧舍,规模庞大,气势雄伟。 在寺庙建成后的百余年间,该庙成为远近牧民朝拜的主要场所,香火极盛。寺内存有大量的反映蒙古民族历史和生活的壁画,是研究蒙古族史和民族艺术的宝贵史料。
成吉思汗文化广场
成吉思汗文化广场,位于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东南13公里处,卓兰山南麓,占地七平方公里.广场背靠锡林河水库,南望灰腾锡勒草原,两侧是风景名胜区,东侧有著名的九典湾希日塔拉2A级风景区、希日塔拉候鸟观赏区、希日塔拉度假村,右侧有知青敖包、草原奇观平顶山。锡桑铁路与207国道分别从广场东西两穿过侧。
锡林广场
广场建成于1999年7月,位于市区南部,总面积22万平方米,是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广场,是一座具有民族特色,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环保型广场。 广场分为南北两区,南半区主要以草原自然风貌、野生花卉、牧草为主,北半区为人工草坪、花草种植区。整个广场的设备、设施由六大部门组成:一是铺装系统。花岗岩和彩砖铺装面积6.5万平方米。二是照明系统。有各种灯具369盏。三是喷灌系统。采用现代化全自动升降喷灌装置,覆盖全部绿地。四是绿化系统。绿化面积达11万平方米,广场内部、周部共种植各种树木2250株,2003年引进了大雪松、白皮松、油松等新树种。五是音响系统。大功率调频音响覆盖整个广场。六是工艺系统。广场建有下沉式广场、人工湖、彩色喷泉和园林小品等艺术景观。同时,还引进放养了梅花鹿和马鹿。
八大景点
灰腾草原
位于锡张公路55公里处,这里生长着繁茂的草原植被,又因为该处位于灰腾玄武岩台地之上,所以随外可以见到火山喷发形成的凝灰岩岩块。灰腾草原是典型的草甸草原,每到夏季,草原上开满了各色小野花,品种之多,实属罕见。此外,草原上还生长着多种药用植物,具有较高的医用价值。
锡林九曲
位于锡林浩特市东南13公里处,是锡盟著名的旅游景区。相传,成吉思汗夫妻来到锡林河畔登高俯瞅,牛羊撒落,百鸟低旋,景色迷人。成吉思汗和妻子被美丽的景色吸引,双双纵马奔驰。奔驰中,妻子的围巾不慎飘落在草地上,而他们则全然不知。当他们回头望去时,围巾将直流的锡林河变成了九十九道弯,把草原装扮的分外美丽,成吉思汗有感而发:“此处造化神功,碧水青山,必成繁盛之地。” 美丽的九曲弯,静静流淌在碧绿的草原上,常常勾起人们无限遐想,许多摄影爱好者都为此留下了不朽佳作。
平台落日
位于锡张公路20 公里处,这里可以观赏到因火山喷发而形成不同角度的平台,是自然界的一大奇观,山尖儿像刀切一样平整,爬上平台,会看到火山喷发留下的凝灰岩块,基岩出露、植被稀疏,日落观山、别有情趣,故称之为平台落日。晚霞之中,山凹里炊烟袅袅,诗意无穷。
沙海疏林
主体在锡张公路78公里以外,但在37公里处就可以看到沙地景观的一般特点。这里有一片沙地,生长着有代表性的植被类型榆树疏林。其下有小叶锦鸡儿灌木,以及各种柳树灌丛和草本植物。浑善达克沙地大致形成于22万年前,目前大部分已固定。在沙地里沙柳生长茂盛,千姿百态,风情万种,展示着大自然中的顽强生命力,观赏价值十分独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这个景点,游客还可从另一侧面看到熔岩台地平顶山的奇特景观。
古刹贝子
贝子庙,坐落于锡林郭勒盟首府,草原新城--锡林浩特市内。寺庙总面积约为1.2平方公里。贝子庙,也称“阿日雅•章隆•班智达庙”,清廷赐名“崇善寺”。贝子庙始建于1743年(乾隆八年),是由清代阿巴哈纳尔左翼旗第四代札萨克固山贝子班珠尔多尔济在西藏高僧、本寺第一世章隆•班智达的建议下开始修建这座寺庙。本寺的最初规模只是一座有六十根柱子的楼阁式大经堂。阿巴哈纳尔左翼旗第五代札萨克固山贝子达克丹朋苏克于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开始大规模扩建。扩建后的贝子庙有金刚殿两座,药王殿、十六罗汉殿、观音殿、菩萨殿、山门殿和僧侣住宅等建筑。此外还有十大经堂,扩建后,清廷赐名“崇善寺”。此庙达到极盛时期时,喇嘛达到1500余人,到1944年时,喇嘛仍有800余人。
民俗浩特
这是集中展示蒙古民族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和传统的生产方式以及具有浓郁古朴的民族风情的地方,旅游者还可通过亲自参与,加深对蒙古民族的了解。
查干敖包
位于锡林浩特市西30余公里处,是附近十分有名的历史悠久的敖包山。山体大而高,位于辽阔的典型草原区里,有鹤立鸡群之感。敖包蒙语意即“堆子”,原来是在辽阔的草原上人们用石头堆成的道路和境界的标志,后来逐步演变而成祭山神、路神、祈祷丰收和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征。现在,敖包在牧民心目中,象征神在其位,从而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查干敖包正规而宏大,用石块垒成,有12个石堆,中间最大,顶端插有柳条,形似烽火台。牧民非常重视祭敖包活动,往往在祭祀前数十天便开始准备,宰杀牲畜,置酒买祭品,祭祀时十分隆重、严肃,摆成阵势,焚香点火,诵经念咒。游人如有幸赶上这一活动,一定会留下深刻印象。而在这敖包山上,远望草原十分开阔。而山脚下的碱湖,则是另一番景观。
锡林余韵
位于锡林浩特北20余公里处,是锡林河这一内陆河河水在地面逐渐消失,而后潜入地下形成的景观。游人可以看到大片的沼泽地、芨芨草滩以及流水消失的景象。夏秋季节,这里绿草如茵,各色花卉点缀其中,宛如碧天里的星星;洁白的羊群,缓缓的移动,犹如绿色地毯绣上了白色的花朵。绿波荡漾,轻风拂面,如此多姿多彩的草原风光,怎能不令人油然吟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