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阳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包头市正北。东与武川县交界,南和土右旗及包头市郊区毗连,西同乌拉特中旗和乌拉特前旗接壤,北与达茂旗相连。总面积5021平方公里。总人口21万人(2006年)。县境南高北低,东部高于西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温4℃,年均降水量300毫米。有季节性河流7条,其中以黄河二级支流昆都仑河最大。矿藏有黄金、磁铁、煤、珍珠岩、蛭石等。包白(云鄂博)公路、包白(云鄂博)铁路过境。有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当召,明磴山麓金界壕等。
行政区划
全县辖6个镇:金山镇、西斗铺镇、下湿壕镇、银号镇、怀朔镇、兴顺西镇
固阳县地图
历史沿革
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人类活动。战国魏惠王十九年(公元前351年)建稒阳城,秦为九原郡地,西汉设稒阳县,为五原郡管辖,东汉废。固阳县名由古稒阳而得。北魏时属怀朔镇,隋为突厥汗国所辖。唐时,先后设燕然都护府、安北都护府统辖此地。辽代归西京道云内州,金代属西京路云内州,元时为大同路云内州辖地,明朝时为蒙古茂明安部据之。清初北属茂明安旗,西南属乌拉特东公旗,为蒙古游牧地。乾隆以后,随着大青山以北地区放垦,此地大部分商民、垦民属萨拉齐厅管辖。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武川厅和五原厅建立,境内大部分商民、垦民属武川厅管理,西南部为五原厅东乡,东南部仍属萨拉齐厅管辖。
民国八年(1919年),为适应垦务需要,设固阳设治局。民国十五年(1926年)改设固阳县,隶属绥远省。1937年11月初固阳被日伪军侵占后,归属伪蒙疆政府巴彦塔拉盟管辖。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恢复旧制。1949年9月19日和平解放,1950年成立固阳县人民政府,曾一度划归包头专员公署、绥中专员公署、萨县专员公署、集宁专员公署及乌兰察布盟、包头市管辖。1958年,国务院批准撤销固阳县,设立包头市固阳区。1961年,以1958年撤销并入包头市的原固阳县辖区复设固阳县(驻固阳城关镇)。1963年,划归乌兰察布盟。1971年,划归包头市管辖。
人口面积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固阳县,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自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的活动。县辖6个镇,104个村民委员会,11个居民委员会及986个村民小组。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杂居区。截止2005年,全县总人口205388人,常住人口176774人,非农业人口40732人,共由13个民族构成。东西最大距离约80公里,南北最大距离约66公里,总面积5021平方公里,共有耕地285.4万亩。
自然灾害
主要有干旱、风沙、洪水、冰雹、霜冻、干热风、病虫害等。其中尤以旱灾为重。当地群众说:十年就有九旱。1987年8月才普降中雨,使粮食总产量降到2350万公斤。其次,是洪水灾害,年年都有发生,既冲毁沿河两岸农田、又冲刷地表造成水土大量流失。水土流失面积达4670平方公里,土壤侵蚀模数300~3000吨/平方公里/年,多年平均输沙量340万吨,无霜期短,前山110天,后山95天,故春秋霜冻也常常造成危害。一般情况秋霜对作物的危害大于春霜冻。风沙危害年年发生,公益民每年受灾面积在4000亩左右,冰雹在境内局部地区年年都有发生。农作物病害虫发生过的有小麦锈病、黑穗病、蝗虫、麦秆蝇、金针虫、地老虎等。多种灾害每年都使农作物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据1971、1974、1980年统计,平均每年受灾面积达475572亩。
社会经济
工农业生产总值1950年仅0.10亿元、1978年0.61亿元、1990年达1.21亿元,总量很小,经济不发达,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生产总值四分之三以上。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10.3亿元,2003年开始经济发展加快,国内生产总值达14.7亿元,2004年达20.6亿元。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5.0亿元,比2000年年均递增19.2%;财政收入完成3.36亿元,比2000年年均递增55.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7亿元,比2000年年均递增10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亿元,比2000年年均递增15.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8606元,比2002年年均递增33.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完成3200元,比2000年年均递增13.8%。
农业
农业总产值1950年为0.1亿元,粮食产量0.42亿公斤,牲畜存栏20多万头(只);1978年农业总产值0.43亿元,粮食产量0.55亿公斤,牲畜存栏40多万头(只);1984年农业总产值0.82亿元,粮食总产量0.95亿公斤,牲畜存栏40多万头(只);1990年农业生产总值0.93亿元,粮食总产量1亿公斤,牲畜存栏64万头(只);2000年农业生产总值4.3亿元,粮食产量0.9亿公斤,牲畜存栏64万头(只)。2000年,农业总产值是1950年的43倍、粮食产量增加了1倍、牲畜存栏增加了2倍。截止2005年底,农业生产总值7.5亿元,粮食总产0.255亿公斤,牲畜存栏90万头(只)。农业生产常年播种面积160.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96.5万亩,经济作物38.6万亩、其它作物25.8万亩。近年来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和大力推广优良品种,提高粮食单产,在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内麦19号、永良4号、小红皮)、玉米(冀承单15号、冀承单3号、承单22号、杂单7号)、马铃薯(大西洋、克新1号、费乌瑞特、紫花白);主要经济作物:油葵、花葵、油菜籽、胡麻等;药材作物有:黄芪、党参、柴胡等;优良牧草作物有:东凌白、乐食、草本樨、苜蓿、健宝牧草等。
畜牧业
农牧结合、以农促牧、以牧养农是固阳县近年来调整产业结构新举措,也是农牧民增收的新亮点。随着畜牧业生产的加速发展,玉米等饲草料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在“十五”初期,玉米种植面积仅3万亩左右,优良牧草种植面积不足5万亩。2005年,全县玉米种植面积发展达35万亩,饲草料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3万亩,为发展养殖业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目前,饲养大畜3万头,其中:奶牛2.7万头,年产鲜奶8万吨,小畜年末存栏80万只,肉羊出栏量150万只。肉食品总产量3.95万吨,其中:大畜产肉量0.06万吨,羊肉产量2.3万吨,生猪存栏5万口、产肉1万吨,禽肉产量0.05万吨,禽蛋产量0.08万吨,绒毛产量0.1万吨。
林地
至2005年,全县森林覆盖面积为14318公顷,其中:有林地5227公顷、疏林地1934公顷、灌木林地56921公顷,未成林地5809公顷、苗圃107公顷、宜林地73182公顷,森林覆盖率12.8%。树种主要为:柠条、沙棘、榆树、杨树、松树、柳树、白桦、侧柏、文冠果、椴树、柞树、山杏、山樱桃、枸杞、黄刺梅、虎榛子等。2000年开始,相继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沙源治理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等国家级重点生态建设工程。至2005年,共完成各项工程建设总任务92.5万亩,其中完成人工造林67.5万亩,封山育林25万亩。生态建设成果显著。
工业
固阳县工业基础差,起步晚。1949年从事手工业者仅53户,从业人员125人,以铁匠、木匠、皮匠、毡匠为多,年产值仅10.4万元。1958年,全县掀起大跃进运动,共办厂矿171个,投产109个,但因盲目上马,条件差,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大部分相继下马,人员下放。至1990年,主要工业有磁铁选矿、金矿、水泥、机械加工、粮食加工、造纸、地毯、制砖、印刷、石棉、煤炭、蛭石等,199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821万元。2003年开始依托资源优势,实施“工业立县、资源转换、开放带动”战略,打造“四大工业体系”,即采选、冶炼为主的矿业工业体系;以风电、电网建设为主的电力工业体系;以建材和机械加工为主的建材和加工工业体系;以煤化工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工业体系。工业经济迅速发展,200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4.3亿元,2004年达20.9亿元。至200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30.0亿元,其中县属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5.4亿元。铁矿采选企业发展到161个,设计生产规模1750万吨,铁精粉产量165万吨;生铁冶炼企业发展到27个,设计生产规模160万吨,生铁产量43.5万吨。以邦诚集团50万吨、包钢固阳矿山公司50万吨、汇全集团40万吨、如阜矿业40万吨等一批大型铁精粉选矿业和丰昆炼铁、海明炉料、宇盛炼铁等冶炼业的建成投产,实现了资源优势就地转化增值。工业产业链进一步延伸,铁矿采选、生铁冶炼成为全县工业的支柱产业。以水泥、机制砖、石材加工为主的建材业和以深层煤开采、油母页岩原油开发的化工项目及硅铁硅钙冶炼、机构加工、烧结矿项目、腐植酸、碳素生产、膨润土加工和马铃薯、油料、皮毛、制酒、小肥羊肉品加工等农畜产品加工项目也成为全县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交通运输
境内公路总长849公里,其中省道两条,分别是包头至满都拉和武川至海流图,全长277公里。县道9条,主要有沙驼国至石拐30公里,白云至固阳44公里,兴顺西至红泥井16公里,此老窝至圪臭脑包24公里,下湿壕至大庙22公里,卜塔亥至新建51公里,二相公窑至长发城38公里,卜塔亥至王如地60公里,固阳至朝阳29公里。年客运量410950人,货运量383万吨,货运周转量3038.6万吨/公里,固阳汽车站是包头较大的客车始发中转站。此外,还有通往巴盟、武川、达茂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前旗的交通枢纽公路。至2005年,实现了全县6个镇全部通油路,并修通了春坤山、红花脑包大草原两条旅游专用柏油公路。公路通达村118个,通达率85%。纵贯固阳西部的包白铁路,年客运量12万人次,货运量5.17万吨。

旅游资源
资源十分丰富,遍布全县6个镇。有一望无际的红花脑包草原;有内蒙古西部最大的高山草甸草原春坤山;有野生动物繁多的原始森林马鞍山、百彦沟林场;有世界八大奇观之一的历史文化遗产秦长城;有充满传奇色彩的大仙山;有北魏六镇之首的怀朔镇;有休闲舒适的度假村;有规模巨大的国防人防工程长条山和金山镇防空洞等。 2005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6.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240万元。
文化艺术
乌兰牧骑成立于1972年,是唯一的一支专业文艺队伍,现有队员25名。军民影剧院内设700个座位,每万人拥有量仅有0.02个座位。流动电影放映队一支,年均放映影片1500多场次。文化馆占地2200平方米,有中老年活动中心、少儿舞蹈、声乐、器乐、书画培训中心等,常年组织秧歌队、合唱团、开展书画培训班。图书馆占地1580平方米,建有阅览室、借阅室、藏书室、电子阅览室等,目前藏书量1.3万册,有1000余种图书,年接待读者3万多人次。
教育科技
共有中小学108所,其中城镇小学7所,农村乡镇中心小学15所,村完小18所,教学点58个,城镇初级中学2所,农村初级中学6所,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各1所。在校中小学生18544人,教职工1858人。近几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阶段入学率99.82%,残疾儿童、少年实际入学率100%,15周岁人口中没有文盲,脱盲人员巩固率为99.4%。逸夫基金会捐助兴建二中实验楼,逸挥基金会捐助兴建银号中心校校舍,南海舰队、华侨陈庚华、施玉麟先生,包头明天科技集团、激樊房地产开发公司、大宇集团、日本友人东州先生等捐资帮助兴建(改建)卜塔亥中心校等校舍。固阳县蒙校是唯一的民族学校,始建于1981年10月。2002年建起了综合教学大楼,装备了远程接收系统,学校现有在校生765人(蒙生55人),教职工42人。
医疗卫生
共有医疗机构165个,其中国有医疗机构11所,集体创办的乡镇卫生院7所,村卫生室138所,个体诊所9所。共有病床470张,医务人员572人,每千人拥有病床2.2张、拥有卫生技术员2.2人、医师1.4人。2005年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工作量统计,门诊14万人次,住院3000人次。业务收入950万元,其它收入75万元。
旅游景点
明磴山麓金界壕:坐落在距县城东南方向7公里处,山的北坡有一道界壕,距考证是金、夏双方“天会议和”谈判后,金世宗为防御北方新起的蒙古的进攻,而修筑的长城。固阳境内金界壕长60公里,从达茂穿越武川二份子乡到我县春坤山和明磴山。其中保存最完好的是明磴山这段金界壕,长约10公里。明磴山上有一座庙,相传是杨六郎在此与金兵交战,击退金兵,人困马乏,饥渴难耐,杨六郎的战马用后踢刨出一个水坑,解了燃眉之急。后人为纪念杨六郎,就在山上建了此庙。离明磴山不远处有一个小村庄,名葛舍沟,据专家考证,村里有元代古城遗址,遗址长宽各150米,曾出土双耳绿釉小香炉、褐色粗釉瓷杯等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