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概况】
葫芦岛市,原称锦西,辽宁省辖地级市,辽宁沿海经济带渤海翼港口城市。地处东北地区西南部、辽宁省西部沿海,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依山傍海,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东与锦州市为邻,西与秦皇岛山海关区毗连,南临渤海湾,北与朝阳市接壤,总面积1.04万平方千米。全市辖3个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葫芦岛市常住人口233.7万。
1989年6月12日,国务院批准锦西市升格为地级市。葫芦岛是中国东北进入关内的重要门户,素有“关外第一市”之称,与渤海沿岸其他城市构成环渤海经济圈,海上运输主要有葫芦岛港和绥中港,是东北及内蒙东部最近的出海口,近海海域盛产海产品,西部山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中钼、锌、金、石灰石等储量较大。葫芦岛境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著名的有宁远古城、九门口水上长城、碣石秦汉遗址群等。葫芦岛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是中国国际泳装文化博览会等活动的常驻举办城市,曾协办第十二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
【行政区划】
葫芦岛市辖3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龙港区
面积 138平方千米,人口20万。邮政编码125003。区人民政府驻锦葫路中段。
连山区
面积1653平方千米,人口66万。邮政编码125001。区人民政府驻中央大街15号。
南票区
面积 512平方千米,人口20万。邮政编码125027。
兴城市
面积2147平方千米,人口61万。邮政编码125100。市人民政府驻兴海路三段11号。
绥中县
面积2764平方千米,人口62万。邮政编码125200。县人民政府驻绥中镇中央路一段14号。
建昌县
面积3161平方千米,人口67万。邮政编码125300。县人民政府驻建昌镇人民路。

【历史沿革】
葫芦岛原名锦西,锦西设治虽晚,但历史悠久。
从市境发掘的文物、遗址、遗物证实:远在数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劳动、繁衍、生息。据1982年5月在境内南票区暖池塘镇北一带出土的恐龙化石鉴别证明,距今已有一亿五千年历史。1921年6月瑞典地质学家特生博士对境内南票区沙锅屯二里媳妇山东坡天然洞穴中发掘的人骨、石器、骨器、彩陶片鉴别,认为遗物为距今七千年以前新石器晚期的人类遗物,其中红胎黑彩陶皿与河南仰韶村出土的彩陶同属于一种文化类型,而长颈瓶陶片又与甘肃出土的同类同期文物相同。绥中县绥中镇龙王山和区寺儿堡镇北出土的古墓等,都证明本境属“红山文化”,是古代南下辽西的一种文化类型,是古代人群部落沿北向南延伸的整体。
从有历史纪年起到1991年止,本境共经历18个朝代或时期2831年,在全部历史中统治时间最长的是汉代,为426年,最短的是国民党统治时期,仅为2年。本境全部纪年的各朝代、各时期统治的基本顺序是:十二诸侯(周、春、秋)365年,战国254年,秦16年,汉(含西东汉)426年,三国际45年,晋(含西东晋十六国)154年,南北朝169年,隋29年,唐289年,五代十国53年,宋、辽金319年,元89年,明276年,清267年,民国0年,伪满洲国14年,国民党统治时期2年。解放初,除建昌属热河省外,其余均属辽西省。
葫芦岛地区在春秋时期属燕国领地,山戎部族在此居住。战国后期,燕国打败山戎部族,在北方设置五郡,今绥中、兴城等地属辽西郡,建昌西北属右北平郡。
秦统一后,废分封制,立郡县制,绥中县、兴城市、连山区等地属辽西郡。西汉时期,仍保留郡县制。东汉时期,汉武帝永初元年(107年),设立辽东属国,境内大部分地区属辽东属国的昌辽县(今河北昌黎)和徒河县(今锦州),建昌一带被乌桓人占据。在白狼山之战后,乌桓败亡,曹操在此处设置为昌黎郡。
三国、两晋及南北朝时期,大部分地区属昌黎郡。隋朝初期,实行州县两级制,后实行郡县制。大部分地区属柳城郡柳城县(今朝阳)。
契丹会同元年(938年),契丹国改国号为辽,葫芦岛地区归其统治。
锦西设县治始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始称冮家屯抚民厅治所置于冮家屯(今连山区钢屯镇)后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迁至连山。
1954年8月,辽东、辽西两省合并,全境绥中、兴城、锦西属辽宁省,建昌属热河省。
1956年2月,锦西、兴城、绥中属辽宁省锦州专署,建昌属朝阳专署。
1956年2月23日,国务院批准建立辽宁省锦葫市筹备委员会。9月11日,正式成立辽宁省锦西市,设立锦西、杨家杖子和马杖房三个市辖区。
1957年6月,撤销锦西市的建制。
1961年3月,原锦西县马杖房镇划归锦州市领导并改设锦西区。
1966年,锦西、兴城、绥中属锦州市领导,建昌县属朝阳市领导。
1969年12月,锦西区划回锦西领导,改锦西区为马杖房镇。
1985年4月,锦西县改为锦西市(县级)。
1989年6月12日,国务院批准锦西市升格为地级市,归辽宁省管辖。实行市管县的领导体制,将原锦州市管辖的锦西市(县级)、兴城市(县级)、绥中县、南票区、葫芦岛区和朝阳市管辖的建昌县划归锦西市领导。根据新的区划撤销原锦西市(县级),改称连山区。
1994年9月20日,锦西市更名为葫芦岛市,原葫芦岛区更名为龙港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葫芦岛市位于辽宁省西部沿海,是东北地区进入关内的重要门户;东与锦州为邻,西与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毗连,南临渤海湾,北与朝阳市接壤;南北垂直最大跨度约133千米,东西垂直最大跨度约150千米,总面积1.04万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葫芦岛市依山傍海,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由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区,经丘陵区到海拔20米以下的滨海平原,在渤海海岸形成狭长的滨海平原,素有“辽西走廊”之称。松岭南麓和燕山系斜卧在西北部,形成葫芦岛西北的屏障,最高峰在建昌境内的大青山,海拔1223.8米,山岭重叠、丘陵起伏、黄土覆盖层较厚。从地形上看,全市分为西北山区、中部丘陵区和东南沿海平原区。其中: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41%,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26%,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33%。葫芦岛地区山区森林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
气候特征
葫芦岛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市年平均气温为9.6℃,1月气温最低,7月气温最高,各地年平均气温自沿海向内陆逐渐递减。全市平均年降水量为576.8毫米,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8月,约占全年的66.5%,年降水量自沿海到内陆逐渐减少。全市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630.6小时,无霜期为180.5天。葫芦岛市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气温、降水分布不均、差异较大。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葫芦岛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876所,在校学生32.3万人,教职工3.2万人。其中,幼儿园506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328所(普通小学216所,普通初中112所);高中阶段学校34所(普通高中22所,中等职业学校12所);市属高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5所。全市在园幼儿4.1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18.8万人(小学在校生12.2万人,普通初中在校生6.6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4.1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4万人,市属高校在校生1.2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599人。
文化事业
葫芦岛市文化、文博场馆共1421家。其中,文化馆7家、图书馆7家、博物馆3家;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15家;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298家。全市现有文物保护单位251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4处。
医疗卫生
葫芦岛市有医疗卫生机构2517个。其中,医院116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347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4个。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拥有病床18957张。其中,医院15078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596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83张。医疗卫生机构有卫生技术人员15768人。

【交通运输】
葫芦岛市境内有北京至哈尔滨公路、铁路横贯境内,地方公路、铁路四通八达,境内还有葫芦岛港和绥中港,空运潜力大,西距秦皇岛北戴河国际机场150千米,东距锦州湾国际机场55千米,境内辽宁兴城机场具有起降大型客机条件;地下管道纵横交错,大庆至秦皇岛、盘锦至葫芦岛两条运送原油管线穿过全境。
公路
葫芦岛地处辽西走廊中部,交通四通八达,国家高速G1京哈高速公路、102国道、306国道、辽宁滨海大道,构建了陆上运输的框架。坐汽车到北京5个小时左右,到沈阳3个小时左右。
铁路
中国铁路京哈铁路(秦沈客运专线段)、沈山线、魏塔线等贯穿全境,境内的葫芦岛站、兴城站、绥中站为沈山铁路车站,通行普通旅客列车与货运列车;葫芦岛北站、兴城西站、绥中北站、东戴河站所在的京哈铁路秦沈客运专线段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沿海通道组成部分,主要通行高铁动车组列车兼有K/T/Z字头列车。葫芦岛与沈阳、北京构成一条平行的中轴线。
航运
葫芦岛港位于葫芦岛市龙港区。它背靠京哈铁路和公路,有铁路专用线直达港口,东北西三面环山,是天然避风港,也是中外著名的不淤不冻良港。葫芦岛港港深水阔,为军商两用。商用设有两个5千吨级泊位和三个万吨级泊位,年货物吞吐能力可达三百万吨。1999年1月21日,国务院批准葫芦岛港对外开放,限于国轮外运。2010年11月,葫芦岛港口全面对外开放。成为国家36个沿海开放城市的“大家庭”的一员。
【风景名胜】
◆龙湾海滨风景区
葫芦岛龙湾海滨风景区坐落于渤海湾畔、“关外第一市”辽宁省葫芦岛市,地跨兴城市和龙港区,海岸线总长3000多延长米。
海湾的北面是葫芦岛市龙湾新区,宽阔的海滨南路将海滨与城区紧紧连接成一体,各路公交车四通八达,交通极为便利。
整个景区由沙滩浴场区、游乐区、休闲购物区及美食广场组成。沙细、坡缓,水清是龙湾海滨的一大特色,人们在海里畅游,演奏着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交响。
2021年11月,被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虹螺山
虹螺山自然保护区位于葫芦岛市连山区,东西长16公里,南北宽12公里。规划总面积10008公顷;森林面积2413.5公顷,总森林覆被率49.5%,虹螺山林场森林覆被率83%;野生动物物种总体分布有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兽类等5大类40多种;保护区地处华北植物区系,并具有蒙古和长白植物区系交汇带的植物分布特征,地区性植物物种有98科394种。
虹螺山麓残存的天然原始次生林,是辽西走廊曾经森林广布的见证,也因此使这一地区保持了物种的多样性和珍稀性,由于虹螺山林场二十多年来坚持不在保护区范围内砍树,因此,为辽宁西部地区保留了难得的一处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和原生型森林植被。
◆万里长城-九门口
万里长城-九门口,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李家堡乡新台子村和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九门口村交界处,始建于北齐,扩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属明代蓟镇长城东段,是连接山海关与锥子山段长城线上的重要关隘,地理形势险要,素有“京东首关”之称。
万里长城-九门口南起老牛山北侧山崖,北至20号敌楼止,共1980米,呈南北走向。其布局包括长城墙体、跨河城桥、一片石关城与墙体两侧的烽火台、拦马沟(壕堑)、拦马墙、哨楼、营盘等,从老牛山北12号敌楼至20号敌楼计有九座敌楼,一座墙台,在城桥的两端有两座边台,桥身筑有八个梭形桥墩,其城桥外侧两边增筑两座围城,这些建筑结构,形成一个攻可进,退可守,纵深数里的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出土了铁炮、石炮、石雷、青花瓷碗、大缸、石碑等大批文物。
1996年11月20日,万里长城-九门口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9月,包含九门口在内的万里长城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地”。
◆龙潭大峡谷风景区
建昌龙潭大峡谷风景区是辽西第一大峡谷,地处辽宁省葫芦岛市、朝阳市,河北秦皇岛市的两省三市的交界地带,处于滦河水系东侧分支上游。大峡谷形成的原因是辽西地质断裂带产生的落差,在河流的冲击、侵蚀下形成的地下峡谷。峡谷内的天然水潭、悬崖瀑布、嶙峋石林以及多种树木和植被构成的梯次的国家AAAA级景区的自然景观,是辽西最具盛名的旅游景点。
建昌龙潭大峡谷风景区提供丰富的自然探险与休闲体验,包括观赏壮丽瀑布、冰瀑奇观、徒步穿越峡谷、探索神秘洞穴、观赏奇石异峰,以及享受四季变换的绝美风光,是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绝佳去处。
◆兴城海滨风景区
兴城海滨国家风景名胜区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依山面海,面积约42平方公里,海滨濒临景色如画的辽东湾,素有“第二北戴河”之称。1988年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兴城海滨国家风景名胜区集首山、海滨、觉华岛,古城,温泉于一地,分为五个景区,有50多个景点。兴城海滨风景区共分为四大浴场。第一浴场(兴海湾),第二浴场(小坞湾)第三浴场(邴家湾)第四浴场(老龙湾)在世界上可与与美国夏威夷相媲美。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觉华岛
觉华岛,原名菊花岛,位于辽宁省兴城市东南10余千米,属菊花街道辖区,是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
觉华岛是辽东湾最大的岛屿,素有“北方佛岛”之称,又有南有普陀山,北有觉华岛之美誉。
觉华岛位于兴城东南10余公里、距海滨浴场9公里的海中,从海滨出发50分钟之后就可以抵达。辽代兴城县城暨在此设立。觉华岛成长葫芦形,面积13.5平方公里,地势南高北低,最高海拔198.2米,海岸线长27公里,是渤海湾中第二大的岛屿。其面积堪称“北方小澳门”。经兴城市政府申请,于2009年12月15日再次易名为觉华岛,菊花岛乡改为觉华岛乡。2009年兴城市人大原则通过更名决议草案 兴城市政府认为:觉华岛更具历史内涵全国著名旅游胜地、兴城市的菊花岛将更名为觉华岛。
◆首山国家森林公园
辽宁首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东3公里处。总面积为47.3平方公里。因三峰矗立,状若人首而得名。于1991年8月获批,"三首云冠"是兴城八景之一。
首山海拨329.7米,地势险要,扼守辽西走廊通道。中峰顶部筑有烽火台,东南坡有瀑布,名 "三道悬流"。西北麓建有朝阳寺院,掩映在奇松怪石丛中。
山中植被茂密,公园由首山景区、螺峰山景区和夹山景区组成,首山景区内有老虎山、蜘蛛山、鸡冠山和首山山峰,可谓山山不同,形如其名,各有千秋,令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夹山景区雄距海岸,松柏成荫,气候怡人。
◆龙回头景区
龙回头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龙湾海滨浴场以南2公里处,俯瞰龙湾海滨,依山傍海,这里风光秀美,风光旖旎,是葫芦岛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关于龙回头,相传乾隆皇帝出来游玩时,回京途中曾路过此处,见此美景不止一次地回头观望,这便是龙回头的由来。
龙回头景观台依山临海,松涛起伏,这里高于海平面近百米,陡峭的悬崖下是浩瀚的大海,眼前是美丽的海岸线,举目远望,葫芦岛海滨浴场清晰可见,在这里能真正体会大海的广阔。
◆兴城古城
兴城古城,又称“宁远城”,地处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老城区中心,东临首山,西北临京沈铁路及京沈高速公路,兴城河与兴城东河环绕城墙并环城入海。它是一座明代卫城,城墙南北长821米,东西宽816米,周长3247米,占地面积700520平方米,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
兴城古城始建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由镇守辽东总兵官巫凯、都御史包怀德及奏请朝廷修筑,宣德五年(1430年)竣工,时称宁远卫城。古城内不仅有兴城城墙、钟鼓楼、祖氏石坊、兴城文庙、蓟辽督师府、将军府等历史古迹,还先后成为影视剧《三进山城》《远东阴谋》《平原游击队》《济南战役》《荒唐王爷》《老大的幸福》等的取景地。
1983年,兴城城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兴城城墙与钟鼓楼、祖氏石坊、兴城文庙合并为兴城古城,并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兴城古城入选“中国十佳古城”,同时它还是国家AAAA级景区。
◆灵山风景区
葫芦岛灵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葫芦岛市连山区山神庙子乡凉水井子村,核心景区占地12平方公里。
这里山峰俊秀,林木茂密,怪石嶙峋,石洞幽深,天空常呈五色祥云,恰似佛祖居住的灵鹫山,故得名灵山。
灵山风景名胜区包括宗教旅游、运动拓展、休闲养生、乡村采摘等多种旅游内容。灵山寺是我国北方不可多得的古寺庙建筑群,始建于1738年,具有上、中、下三个院落群。灵山寺亭台楼阁布局巧妙,殿宇桥廊参差错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灵山寺集佛、道、儒多种文化于一体,共有楼亭殿阁29座,佛道两教塑像200余尊,是东北地区最具特色的古寺庙宗教旅游胜地。
◆葫芦山庄
葫芦山庄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港区,始建于2001年10月,是辽宁省重点文化旅游景区。
景区是以葫芦文化为主线、以民俗文化为特点、以海文化为依托,经过十余年的风雨历程,于2008年晋升国家AAAA级景区,2012年被评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北京电影学院教学创作实践基地、全国休闲农业五星级示范园区、辽宁省十佳旅游景区等殊荣相继落户葫芦山庄,现有葫芦庄民俗景区、葫芦娃娃游乐园、生态农业、港口与岸线、度假酒店五大板块共同组成辽宁旅游与承接京津冀旅游的第一站。

【本地特产】
板石沟大枣 位于葫芦岛市小虹螺山东北山脚下的板石沟,素以盛产大红枣闻名。这里的大红枣个个皮薄肉厚核小,甜脆清香,营养丰富。每逢大枣成熟的金秋季节,分布山山岭岭、沟沟岔岔上的无数株枣树,挂珠缀彩,鲜艳夺目,产量超过50万斤。板石沟大枣已有200余年的栽培历史。
绥中猕猴桃 是绥中西北部山区野生的蔓性落叶果树的果实,是土特产中的名贵产品。猕猴桃在绥中俗称藤枣子,经科研部门鉴定为软猕猴桃,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适于鲜食和加工。1978年秋子沟公社果脯厂开始试制猕猴桃果脯。1981年,明水公社利用猕猴桃酿酒,两年生产猕猴桃酒60吨,投入市场供人们引用,深受欢迎。大王庙乡罐头厂还利用猕猴桃制成一种最新饮料,销往大连、北京等地,县果酒厂也生产出猕猴桃小香槟酒,成为消费者争相购买的热门货。
辽西火锅 也称锅子,原为清朝宫廷专用饮具。火锅食用方法很多,也很讲究,是北方冬令特殊的深受欢迎的风味菜。它的吃法在葫芦岛常见的两种:一种是涮锅,即用各种鲜薄肉片(猪肉、牛肉、羊肉、鱼片、鲜虾等)边涮边蘸调料食用,特点是鲜嫩不腻,味道鲜美异常,其中以涮羊肉为最佳,最普遍。
杏仁小米粥 “粥”是中国饮食的开篇之作,有了陶罐便有了粥。被人誉为“天下第一补人之物”,以陆游《食粥诗》为证,诗中说:“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枉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得食粥致神仙。”此“宛丘平易法”即北宋张文潜写的《粥记》:“每晨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腔腑相得,最为饮食之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