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辽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处长白山余脉与松辽平原过度地带。全县幅员面积2400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284个行政村,40万人。县城坐落在东辽河畔的白泉镇,是一个风光秀丽,百业俱全,繁荣发达的新城。近年来,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依靠全县人民的力量,东辽正以矫健步伐走向未来。
东辽县人民政府驻白泉镇。【邮编】 136600 【代码】 220422 【区号】 0437
行政区划
东辽县辖9个镇、4个乡:
镇:白泉镇、渭津镇、安石镇、辽河源镇、泉太镇、建安镇、安恕镇、平岗镇、云顶镇
乡:凌云乡、甲山乡、足民乡、金州乡
历史沿革
明朝末年,努尔哈赤在东北起兵,灭叶赫部后,将东辽县域划为大围场,为清皇室打猎用。光绪二十八年六月初一奉天省军督奏请在西流水围场添设西安县……
1980年1月29日,国务院批准(【国发(80)27号】):撤销辽东县,其行政区域并入辽源市管辖(吉林省革命委员会1980年2月12日通知【吉革发(80)34号】)。1983年10月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14号】):恢复东辽县,以原东辽县并入辽源市的地区为其行政区域(吉林省人民政府1983年10月20日通知【吉政发247号】)。1987年1月7日,国务院批复(国函[1997]2号):东辽县驻地由辽源市迁至东辽县的白泉镇。
2003年以来辽源市共进行了三次撤乡并镇工作,其中东辽县撤并6个乡镇:撤销石驿镇,并入安恕镇;撤销金岗镇,并入白泉镇;撤销椅山乡,并入安石镇;撤销宴平乡,并入辽河源镇;撤销寿山镇,并入龙山区山湾乡(山湾乡更名为寿山镇);撤销石河乡,并入建安镇;将建安镇10个村、白泉镇3个村并入西安区灯塔乡。调整后东辽县辖13个乡镇。划归辽源市管辖的区域面积为224平方千米,其中西安区增加113平方千米,龙山区增加111平方千米;辽源市市辖区人口增加42646人,其中西安区增加25510人,龙山区增加17136人。2003年底,全县面积2396平方千米,辖10镇5乡,259个行政村。总户数118374户,总人口38.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4万人,占总人口的80.9%。

东辽小镇
地理位置
东辽县处于中国大连、珲春、满洲里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心胶地,直接接受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大中城市的辐射,幅员辽阔、住处灵活。交通、通讯便捷。四梅铁路横贯东西,境内设有三站,辽那、四浑一级公路穿境而过。西经四平沿哈大高速公路达沈阳至大连,北沿辽那一长营高速公路畅达省城长春。距长春、沈阳国际空港100—150公里。县内公路四通八达,大小车辆均可通村过屯。客货运输十分便利,移动、程控电话直通世界各地。
气候特征
东辽县属于半湿润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一年四季分明。全县年日照时数为2504.2小时,年日照率为57%,全县年平均温度5.2oC,年降水量为658毫米,夏季雨热同季,光热水条件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资源物产
吉林省东辽县始建于1902年,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处长白山余脉和松辽平原过渡地带,属于低山丘陵地带,幅员面积2396平方公里,人口 40万,是自然资源的宝地。县内盛产玉米、水稻、大豆、高梁,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境内森林资源和动物资源丰富,具有经济价值的280多种,东辽特产鹿茸、柞蚕闻名全国,以煤为主的矿产资源、石灰石、有色金属的储量极为丰富,池塘水库星罗棋布,养鱼等水产业长足发展。 矿产资源储量多,品位高,优质煤炭储量达2000万吨,石灰石储量4亿立方米,伊利石和瓷石储量可观,开发前景广阔,还蕴藏着相当数量的金矿石、硅石、花岗岩、沸石矿脉,品位极高的东辽河源头天然矿泉水取之不尽等多种矿产资源,贮量大,宜开发。
旅游景观
东辽县是“国家级自然生态示范区”,又是国家百万亩人工林县,形成了“五山、一水、四分田”的特殊地理地貌,有东北第二大河流的辽河发源地在东辽县,全县最高峰乌龙山,如雄狮俯瞰东辽大地,聚龙潭水库、“八一”水库等水库景区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建设,凌云乡宗教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和己有的历史文化名寺――灵云寺,形成独特的古寺庙景观等旅游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