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吉县位于吉林省中东部,地处松嫩平原向长白山过渡地带。属吉林市所辖县,县城口前镇距吉林市15公里,距省城长春市100公里。全县幅员面积2625平方公里,辖7镇6乡2个省级开发区,总人口42万,有朝、满、回、蒙等24个少数民族。
行政区划
永吉县辖7个镇、5个乡、1个民族乡:
镇:岔路河镇、双河镇、西阳镇、口前镇、一拉溪镇、万昌镇、北大湖镇
乡:官厅乡、大岗子乡、黄榆乡、春登乡、三家子乡
民族乡:金家满族乡
历史沿革
永吉县历史悠久,取“永远吉祥”之意。早在新石器时期,松花江畔就有人类栖息。虞至周秦时期永吉地方的部族,就与中原王朝建立了统属的贡纳关系。两汉至隋唐时期永吉地域均隶属中原各王朝设置的军事组织、地方政府所统辖。辽时永吉属东京道涑州地;金时永吉属咸平路咸平府玉山县(今开原东)地;元时永吉属开元路咸平府地。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海西女真扈伦四部筑城于乌拉河岸洪尼地(即乌拉古城),永吉统属乌拉部。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建州女真灭乌拉部,永吉并入建州卫。清朝时期,永吉先后属盛京、宁古塔昂邦章京、宁古塔将军、吉林将军的辖地。清顺治十四年(1657),于大乌拉虞村(今乌拉旧街村)建立“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清雍正四年(1727年1月12日)始设永吉州,光绪八年(1882)升为吉林府。民国2年(1913)开设吉林县,民国18年(1929)复名永吉县。先后归属清奉天府尹、宁古塔将军、吉林行省,中华民国吉林省管辖。东北沦陷期间,永吉县直属于伪吉林省。中华民国30年(1941)因永吉县与延吉县的日语语音相近,又复名吉林县。1945年东北光复后再次复名永吉县的称谓。1945年8月17日成立永吉县治安维持会,地址在吉林市永吉胡同北。是年12月,永吉县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府,接管了永吉县政权,县机关设在吉林市。1946年2月县民主政府迁至口前,永吉县归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吉林省管辖。1946年5月28日至1948年3月9日,国民党在永吉境内建立永吉县政府,县治设在吉林市,直属国民党设置的吉林省。1948年7月15日,吉林省政府决定,永南、永北两县合归为永吉县,县治仍设在吉林市。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永吉县为省辖县。1958年9月27日,经中共吉林省委决定,永吉县属于吉林市管辖的吉林行政区。1966年2月市、地分设,永吉县属于永吉专区管辖。1969年5月市、地合并,永吉县复属吉林市管辖至今。1970年2月19日,经吉林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县机关移驻口前,结束了240多年设治于吉林城附郭县的历史。
气候环境
永吉县属中温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积温2790℃,年平均降水量690毫米,无霜期130天左右。
全县境内有饮马河、五里河等大小河流50余条。有南楼山、肇大鸡山、马虎山等海拔超千米的山峰5座。有4座大中型水库和87座小一、二型水库。

自然资源
永吉县人杰地灵、资源丰富。县内平原、丘陵、山地相间的多种小气候特点,为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境内汇集了饮马河、五里河等大小河流50多条,有4座大中型水库和87座小型水库,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县内山峦起伏,森林茂盛,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境内的南楼山、肇大鸡山、马虎山等高山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种类达到175科654种。其中,有12.6万公顷的林地,720 万立方米的活立木蓄积,有30多种宜牧草植被,有水曲柳、黄玻箩、核桃秋等大量珍贵树种,有人参、天麻、黄芪等122科567种可供药用植物,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永吉县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在全县已探明的18种矿藏中,金属矿种主要有钼、镓、铼、铜、铁、金、铬等。其中钼矿石的储量为11.7亿吨,为亚洲第一。非金属矿种主要有莹石、花岗岩、石灰石、硅石、方解石等,位于万昌镇、岔路河镇境内储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位于官厅乡境内的品质上乘的矿泉水资源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农业状况
县内年平均气温为4.9℃,≥10℃积温为2994.6℃,年平均降水量696.6毫米。良好的积温、充足的光照及一年四季分明的气候,为玉米、水稻、大豆等农作物生长提供了天然条件。
全县具有耕地88890公顷,其中水田面积35310公顷,旱田面积53580公顷。有林地面积12.6万公顷,其中集体林面积为6.6万公顷,占总面积的52%。
全县有蓄水工程536座,大型蓄水池工程1座,中型水库3座,小(一)型水库12座,小(二)型水库58座。水面面积5733.1公顷,水产品产量2317吨。 全县生猪、大牲畜、家禽存栏分别14万头,9万头,168万只。年出栏生猪、大牲畜、家禽132万头(只)。可产肉7.6万吨。有30%的肉制品提供给吉林市市民所需。 1999年农业总产值实现7.176亿元,其中多经产值4.1亿元,畜牧业产值2.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353元,粮食产量实现35.2万吨。
产业结构
我国加入WTO后,永吉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将以超越自我的勇气和与时俱进的精神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未来几年,永吉县将突出以工业经济为主导,建立城市主导产业的配套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建立为城市服务的现代农业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源,发展旅游产业,建立都市的"后花园"。到2006年,在餐饮、旅游等第三产业上规模上水平,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县第二产业增加值计划达到28亿元,工业主导地位和拉动作用将更加突出,农业将形成以特色养殖和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的崭新格局。
特色产业
永吉县是较为典型的农业大县,近几年来,针对农产品积压卖难的实际,党政集体班子紧紧围绕市场研究农业,大幅度地进行了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特色产业逐渐突出出来,部分农副产品在国家注册了商标,取得了名牌,销售形势较好。主要特色产业有蔬菜、金红苹果、柞蚕、优质水稻、鹿、白瓜籽、食用菌、中小药材、菊花、专用玉米、苏子等。
柞蚕生产情况:全县放养柞蚕671把。99年投资30万元扩建了蚕业站,使全县制种能力达到了1000千,可放养柞蚕1500把,永吉已成为省内蚕业大县,柞蚕深加工前景广阔。
金红苹果生产情况:全县水果种植面积5351公顷,其中金红苹果种植面积2990公顷。主要集中在永吉县五里河镇境内,占全县总种植面积的54%。金红苹果果质上乘,甘甜可口。现已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商标,被国家绿色食品中心评为绿色食品。“金红苹果”被评为省级名牌。在果品保鲜项目上尚待开发。
优质稻米生产情况:全县优质水稻种植面积为16300公顷,占全县水田面积的47.5%,主要分布在万昌镇、贫路河镇。主要采取划区种植,规定优质品种,单打单收的形式,使优质稻米价格高于市场价。吉林万昌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白头山”牌精制大米被评为国家名牌产品,并被确定为全国优质米定点加工企业,永吉县已被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确立为全县优质高效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苏子生产情况:全县种植面积1600公顷,产量1930吨。苏子种植主要集中在一拉西镇,种植面积1000公顷。占全县种植面积的44%。一拉西镇依托苏子优势,成功地组建一拉西苏子专业合作社,并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使基地规模不断壮大,苏子产品远销韩国、日本,农户受益匪浅。
西阳镇食用菌:新建关家食用菌协会。种植户均为会员,今年新发展会员24户,协会统一价格,统一销售,统一供种,统一技术。全镇已发展食用菌种植户36人,种植滑子蘑6万盘,平菇2万盘。年产滑子蘑24万斤,年效益26万元。仅关家村有种植户25户,年效益18万元。今年力争搞小袋包装,创"关家食用菌"品牌。
双河镇肉葫芦:肉葫芦又名干瓢,它含有大量的多种维生素和糖质,营养价值高于普通蔬菜。近年来我国对日本的干瓢出口量逐年增加。吉林省永吉县双河镇因为盛产肉葫芦而远近闻名。 由于这里地处东北平原的丘陵地带,长白山的余脉,特殊的土壤和气候,致使这里生产的肉葫芦洁白、柔韧、含糖高、含淀粉低,加上这里的农民具有20多年的种植、管理和加工经验,因此这里出产的毛条水份适益,薄厚均匀,出成率高。多年来深受外商和国内客户青睐。双河镇每年肉葫芦种植面积可达500余公顷,可产成品条700多吨。
双河镇芹菜沟村优质石粉加工:双河镇芹菜沟村位于202国道沿线,该村石灰石资源丰富,贮藏量达1.5亿吨。过去用作生产白灰和水泥的原料,现在广泛用于饲料、制药、制玻璃行业。现有石场8家,石粉加工场9家,碎石加工厂4家。石灰石年开采量24万吨,石粉年产量达8.5万吨,碎石加工量25万吨,创造产值达1,500多万元,利润近100万元。
鹿业生产情况:主要依托吉林可达鹿业有限公司。全县发展鹿4632头,势头良好。按照全县乡镇资源,地域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将永吉划分四个特色经济区,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并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倾斜。
招商引资
永吉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环境的创新放在首位,为投资者创造了十分理想的投资环境,不断完善外部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可满足各类企业的生产和建设。2002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亿元。通过营造优质的服务软环境,吸引外资的注入。本着"优质服务,客户第一"的原则,实行企业办理手续"一站式办公"。企业登记注册实行"一照先行,余证后补"的制度。为投资者营造了一个"安全、高效、低成本"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了政策环境。县里出台了一系列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建立了小企业园区,区内实行土地征用、建设期收费零费率。在良好的发展环境下,全县GDP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9.4亿元,比上年增长18%。
交通运输
口前车站中心线位于沈吉线自沈阳车站起412公里589米处。隶属吉铁分局口前车务段管辖。技术作业为中间站,在业务性质上属于客货运站,按工作量划分为三等车站,日客运火车12列。
全县拥有国、省干线公路3条,总长203.6公里,即长82.7公里的浑乌国道、长59.3公里的黑大国道和长61.6公里的五桦省干道。坐落在国省干道的主要桥梁共有45座。
营运车辆全县客运量402万人,客运周转量13,708万人/公里,年货运量135万吨,年货运周转量2,285万吨/公里。
基础设施
邮政业务总量980万元,电信业务总量3,670万元;本地电话75,474户,其中城市电话33,048户,农村电话42,426户,移动电话48,000户,互联网用户1,900户。
全县有证市场共有6个,分别是岔路河牲畜交易市场,万昌综合市场,北大湖综合市场,北大湖牲畜交易市场、口前农贸市场、春登牲畜交易市场。其中,由市场物业管理中心管理的市场有4个,由乡镇政府管理的有岔路河牲畜交易市场及北大湖综合市场。

红峰山
旅游资源
山美水秀的永吉县拥有奇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旅游开发前景广阔,是投资者开发旅游项目和游人休闲、观光的理想去处。县内拥有驰名中外、世界上离城区最近的大型滑雪场-北大湖滑雪场,省内闻名的星星哨水库、巴虎风味狗肉一条街、万昌地热温泉、黄榆溶洞,兴光朝鲜族民俗村等一大批旅游资源。
北大湖滑雪场:位于北大湖镇东南14公里,距吉林市区仅56公里,交通十分便利,电力、通讯设施完备,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近距离百万人口大城市又可供国际比赛的滑雪场地之一。它是集竞赛、训练、旅游、健身于一体的体育和旅游胜地,在这里曾举办过中国第八届、第九届冬季运动会,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北大湖拥有完善的雪场设施,天然自成的雪地活动场所,幽雅的自然环境,使北大湖成为世界举行国际滑雪比赛的重要场所。吉林北大湖滑雪场位于吉林市永吉县五里河镇,距市区仅56公里,可供国际比赛之用。北大湖滑雪场是集竞赛、训练、旅游、健身康复于一体的体育和旅游中心,曾成功地接待了全国第八届冬季运动会,全国第九届冬季运动会也在这里举行。
星星哨水库:位于吉长两市中间,最大库容量可达2.6亿立方米,属大型水库。交通十分便利,是集吃、住、玩为一体的旅游景点,日接待旅游1500人左右,年可接待游客30万人次。
万昌温泉山庄:位于万昌镇孤家子村,地处吉长两市中间,交通十分便利,该景区利用地下热水资源进行洗浴、游泳,该温泉水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日接待游客200人左右,年可接待游客5万人左右。
肇大鸡山原始森林:属哈达岭山脉主峰,海拔1470米,是桦甸、永吉两县界山,省二级公路从山脚下经过,交通十分便利,是开发旅游的黄金宝地。此山是关东名山,相传由乾隆皇帝御赐山名,有美丽的传说,素有"江东康大砬,江东肇大鸡"之美誉,肇大鸡山顶至山底,植被呈带状逐渐更换,自然风景独特,原始森林人迹罕至,遍及贵重药材及珍禽益兽。
西阳罗圈沟观光旅游区:该景点距县城口前镇11公里,位于风景秀丽的马鞍山脚下,此地有20多年种植葡萄的历史,种植面积达120公顷,是纯天然绿色食品,并已注册了"罗圈沟"商标。该旅游景点将来可以建设成为以生态旅游为主,充分展示淳朴民风、民情,浓郁乡土气息和恬静田园风格的生态旅游区。
春登乡兴光朝鲜族民俗村:距县城口前镇12公里左右,交通极为便利。自开发旅游项目以来,接待了大批中外游客,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游客在这里既可品尝正宗的朝鲜族美食,也可欣赏到由村民自编自演的朝鲜族歌舞。该旅游景点日可接待游客300人左右。
红峰大砬子山:位于县城所在地口前镇东南14公里处的歪头村境内,曾名红峰山。 大砬子山是口前、北大湖、旺起三个镇的界山,四间河发源于大砬子山北麓。大砬子山山势险峻、陡峭、山腰和山顶岩石多显露于地表,海拔700米左右有5米高的石砬子,山体结构为风化石,最高峰海拔1016.8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