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县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总面积669.33平方千米,户籍人口276769人(2006年末)。全县辖5个镇、7个乡。共有15个居委会、122个行政村。境内有10个国有农林渔场(其中南北港水产场、武山垦殖场为县直辖)。湖口位于昌九景“金三角”的中心地带,是环鄱阳湖水运进入长江的必经之地,是长江中下游天然的深水良港。湖口沿江可上溯重庆、武汉,下达南京、上海,沿鄱阳湖可直通南昌及流域各市、县;九景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正在兴建的铜九和规划中的九景衢两条铁路与京九、京广、京沪、浙赣线相联。未来的湖口将形成“两水、一高、两铁”的大交通网络。
县政府驻双钟镇大中路54号。邮编:332500 代码:360429 区号:0792
行政区划
湖口县辖5个镇、7个乡:
镇:双钟镇、流泗镇、马影镇、武山镇、城山镇
乡:大垅乡、凰村乡、张青乡、文桥乡、付垅乡、舜德乡、流芳乡
历史沿革
湖口县地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以前分属古彭泽县和古枭阳县,以后全境属彭泽县。南朝宋,设湖口戍,南唐保大中(约公元950年,亦说升元二年)升为湖口县,拆彭泽县彭泽乡及五柳乡之半其属地。因地处鄱阳湖之口,因而得名,沿袭至今。南唐隶奉化军治。北宋隶江州。南宋初隶定江军,不久改隶江州。元代隶江州路。明、清均属九江府。辛亥革命后,1912年设道领县,湖口县属浔阳道;1926年直隶江西省。1932年江西省划为13个行政区,湖口属第三行政区;1935年改属第五行政区。1949年4月28日湖口县获解放,属饶州专署;同年8月划归九江专署;1983年九江地、市合并,湖口县由九江市管辖。
自然地理
湖口县虽属鄱阳湖冲积平原区,但丘陵地貌突出,山丘起伏,港汊纵横。全县国土面积669.33平方公里(1003995亩),有80%在海拔50米以下,山地面积占22.01%,水域面积占20.8%,耕地面积占25.1%。地形结构东南群山环抱,西北江湖环绕,中部小丘垄埂起伏,总的趋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鄱阳湖在县境西部流经27公里,境内水域90.3平方公里;长江沿县境北部流经17公里,境内水域15.25平方公里;江湖岸线51公里,其中沿江22公里、沿湖29公里。
湖口县属北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区,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4℃,积温在5358.7~5402.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4.2℃,最热月(7~8)平均气温28.8℃,有记载极端最低温-10.3℃、极端最高温40.3℃;常年无霜期258.8天;年平均降水量1442.5毫米;全年实际日照总时数平均1983.8小时,日照率为45%。
湖口县有水域面积28.5万亩,其中可养水面7.56万亩,适宜大规模水产水禽养殖。有水库50座,其中中型2座、小(一)型8座、小(二)型40座;各类圩堤10座,其中万亩以上4座、千亩以上4座。经济水产种类有100余种,特种水产以鳜鱼、螃蟹、黄颡鱼等驰名。森林覆盖率达到20.5%,用材林以杉、松、樟、檫、竹为主,油桐、油茶为经济林主要树种。植物和微生物资源丰富,较有特色的有无核柿、早熟梨、黄花、藜蒿、松树菇等。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石灰石、砂石、粗砂、陶土、瓷土、花岗石等,储量大、质地优、易开采。
湖口新区
工业产业
2009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8.2亿元,同比增长42.1%;城镇固定资产投资84.1亿元,同比增长54%;财政总收入达到6亿零166万元,同比增长58.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046元,同比增长8.1%以上。2010年1—4月份,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3亿元,同比增长118%;工业主营业务收入51亿元,同比增长112%。2011年,湖口县以“两区互动、强工兴城”战略为引领,乘势而上,全力赶超,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全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80亿元,同比增长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亿元,同比增长30%;财政总收入14.06亿元,同比增长40%;农民人均纯收入7150元,同比增长23%。 根据湖口金砂湾工业园项目的成长情况预测,到2012年,湖口县财政总收入有望达到20亿元。
2004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亿元,增长85%,完成销售收入6.85亿元,增长93.1%,税收4079万元,增长125.6%,实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工业“三年翻番”目标,获全省“工业三年翻番奖”和“工业贡献奖”。通过优化结构和调整布局,工业初步形成了以金沙港钢铁、蓝天玻璃、富达化工、浔朋化工、钟山药业为代表的重化工业产业格局,并以此集聚了乔旭化工、中伟科技、三本化工、康泰印务、中天医药等一批产业链项目。
金砂湾工业园按“生态式、园林化、环保型”的要求进行规划和建设,规划总面积6.6平方公里,分两期建设,目前第一期开发1.4平方公里,园区水、路、电、通讯、码头、电站等重要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制定了生态园区建设整体规划,建立了园区环境评价和监管制度;着力发展园区循环经济,2003年省环保局将县金砂湾工业园命名为“省级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在全省属首家。现园区共有企业26家,2004年1~5月,完成工业总产值2.56亿元,同比增长181%;产品销售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216%;上交税金812.7万元,增长139%;园区就业人数近4000人。2004年1-5月份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266.1万元,同比增长115.46%,增幅排全市第一。
农业产业
1、传统农业是主导产业。粮棉油等常规农产品是农业收入的基础,近两年粮食产量保持了稳步增长。
2、水产业、无核柿、药材是的特色产业。今年,水产养殖面积7.55万亩,水产品总量可望达到2.75万吨,其中特种水产养殖面积6.5万亩,产量可望达到1.1万吨;无核柿规模种植面积1.2万亩;药材种植面积5000亩。
3、发展龙头企业和创建品牌。全县现有江西大家食品有限公司、钟山药业、东坡水产品加工厂、华征水产品加工厂、年丰公司、绿宇食品有限公司、商业畜禽公司等龙头企业29家;有10个农业基地获得省无公害基地认证,湖口鳙鱼、鳜鱼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钟山药业生产的蒲公英系列中药产品获国家中药保护;东坡水产品加工厂和大家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糟鱼获得了省外贸厅颁发的自营出口认证书;湖口螃蟹大多数为大湖养殖,品质较好。
4、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004年,全县40%的小(二)型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工程规模创20年之最,为全市先进典型。今年力争全面完成80%的小(二)型水库的除险加固。
第三产业
编制了县级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组建了旅游总公司,实现了管理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全面整合旅游资源,做大石钟山、鞋山文化品牌,利用名山、名岛、名江、名湖,包装推介了江湖两色观光游等特色旅游产品。新建改造了石钟山宾馆、兴湖山庄等星级宾馆,提升了旅游接待档次和服务水平。在上海、武汉、长沙等大中城市召开旅游推介会,在中央、省、市电视台拍摄了短片。使湖口成为大庐山旅游圈中重要的山水旅游目的地,成为鄱阳湖生态旅游、长江水上旅游、江西水上旅游线路上的重要节点。今年1~5月份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5万人次,同比增长25%,实现旅游直接收入329万元,同比增长49%。我们坚持“多元投资建市场、依托特色兴市场”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提升了鄱阳湖大市场的商业品位。1~5月份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81万元,同比增长13.5%;预计上半年第三产业可实现增加值1.72亿元,同比增长13%。
基础设施
湖口距九江城区22公里,在城市规划上,我们立足“九江卫星城”的定位,去年底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和五个详细规划,详规覆盖率达到了近期建设规划的100%,城市建设已形成“沿湖旅游组团、沿江工业组团、沿路行政商贸核心组团”的总体布局。在市政建设上,相继建成了鄱阳湖广场、凤鸣花园、高速路口转盘、迎宾路、台山路等工程,相继开工了工商大楼、国税大楼、电信大楼等退老城进新城的建设项目,逐步完善了莲湾小区、钟山小区等住宅小区,全面拉开了县城框架。在城市管理上,实行了宣传教育、重点整治、加强巡查的立体管理,实施了城区“畅通工程”、“穿衣戴帽工程”、“四化工程”,提高了城市供水、城市供电和城市公交的服务质量。
社会事业
申报并实施科技新项目12个,其中1个列入国家中小企业创业基金项目,1个通过国家GMP论证,1家民营企业被省科技厅认定为区外高新技术企业。加大了教育投入,成功搬迁了湖口二中,引进了民办礼文中学,优质高中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已就绪,乡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全面完成。全民健身周活动受到国家体育总局的表彰,并荣获全省最佳组织奖。投资130万元的疾控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进一步提高了卫生防疫水平。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迈入了全市先进行列,尤其是出生人口性别比专项整治成效明显。围绕创建和谐平安湖口,投资100多万元建成了县城防控体系,“三警联勤”工作成为全省创新基层公安工作的典型。“两个确保”和“一个低保”落到实处,积极解决失地农民低保问题,2004年被评为全省“城镇低保工作先进县”。推进了村落社区建设,今年被评为全省“村落社区建设工作先进县”。通过建设劳动力资源市场和再就业基地,拓宽了就业和再就业渠道。
全县普通高中招生2232人,在校学生8102人,毕业生3453人。初中招生4326人,在校学生8102人,毕业生3639人。普通小学招生4360人,在校学生24581人,毕业生3916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和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均达到100%。幼儿园在园幼儿4180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64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947人。黄梅戏剧团全年演出131场次,观众人数92万人次,文化馆组织群众文艺活动10次,举办展览3次,图书馆总藏量3万册,为读者举办活动3次。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6.81%,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7.87%。年末有线电视用户31907户,其中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18857户。全年公共电视节目播放时间430400小时。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48个,其中医院4个,卫生院14个,诊所21个,卫生机构拥有病床床位1811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615人,其中执业医生和执业助理医生271人,注册护士157人。全年举办群众体育活动20次,参加人数1.3万人次。拥有晨晚练站点数24个,站点每天稳定的活动人数2200人次。社会体育指导员年末认证人数17人。
社会保障
2009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为289462人,比上年末增加395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6602人,增加2035人。据计生委统计,全年出生人数3452人,人口出生率12.22‰,死亡人数1262人,死亡率4.47‰,自然增长率14.96‰。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2.0。全年单位在岗职工全年平均工资19982元,比上年增加3246元,增长19.4%。农村居民全年人均纯收入5046元,比上年增加380元,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813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2.85%。
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年末人数为38006人,比上年增加4195人。其中参保职工32216人,参保企业离退休人员5790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年末人数为23010人,其中企业12344人,事业和机关10666人。参加失业保险年末人数为19500人,增加2000人。
全县共有5483名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9730名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参加城镇合作医疗保险的居民67128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农民210599人。实施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农村医疗救助总人次2440人, 城镇医疗救助总人次1078人。全县各类收养单位14家,拥有床位1278张,年末在院人员1208人。救助管理站拥有床位20张,全年救助169人次。
名胜古迹
湖口县风光秀丽,人文荟萃,处于数条黄金旅游线上,与瓷都景德镇、彭泽龙宫洞相邻,并与黄山、九华山相距不远。主要旅游点有玲珑幽静的石钟山、雄伟神奇的大孤山(鞋山)及烟波浩瀚的鄱阳湖等。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处水分清浊两色,蔚为壮观。作为庐山旅游区的组成部分,石钟山、鞋山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石钟山有上下两座,均在湖口县城,倚南滨湖的为上石钟山,靠北临江的为下石钟山,两山对峙,相距1200米,新建的城防堤将两山连结。上石钟山与森林公园、鄱阳湖大桥、雁列山隧道相连,石林耸立、境地幽静,古建筑均毁,尚存王安石、常遇春等题刻10余处;山脚湖面有孤石兀立,传为常遇春以枪挑置崖上,称为英雄石。下石钟山危崖陡削、亭阁参差、林木葱郁、金石古朴,全山面积约9万平方米,海拔61.6米。有自魏征、苏轼、黄庭坚至郑板桥、曾国藩等历代名人留下摩崖石刻和碑刻70余件,其中魏征手书石刻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苏轼曾三过湖口,其中宋元丰七年六月第一次到湖口,探访石钟山后所作的《石钟山记》,为流传千古的名篇。现代诗人陈运和以《登石钟山》一诗夸奖:“也许,当时缺铁少铜 取代的,只好用这石钟 。一声、一声、一声‥‥‥响彻这千顷水面、万里云空。”
大孤山又名鞋山,为鄱阳湖中的一座形似绣鞋的孤岛,系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海拔97米,周长1000米,距县城9公里。山上存有宋代米芾和清代彭玉麟等名人题字石刻。登临鞋山如置身万顷碧波,有与候鸟为朋、匡庐为邻之感。
湖口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石钟山、鞋山及其周围江湖水中岸上,为数千年来的古战场。汉武帝南巡,射蛟于江中;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操练水军于鄱阳湖;晋安帝元兴三年(404年),刘裕部破桓玄部于桑落洲;元末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清代太平军与湘军水师周旋江湖间10年之久;民国初年,李烈钧打响反袁世凯的第一枪;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攻占湖口县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与日军血战鄱阳湖滨……在这里都可以寻踪觅迹。太平军遗垒,“二次革命”炮台等至今尚存。近年还在鞋山附近修复了若干战争遗址,供游人参观凭吊。同时,规模宏大的水上古战场游乐园也正在兴建。
湖口县还有丰富的古文化遗址,如新石器晚期遗址、西周遗址、古彭泽县城遗址、上甲县遗址等,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也是尚待开发利用的重要旅游资源。明代九江知府题咏的湖口八景——虹桥仙迹、渊明故址、大岭云亭、花尖秀色、双钟月色、彭蠡涛声、沙洲渔唱、劳渡舟横,多数尚未列入旅游项目,亦可开发。此外,县内在鄱阳湖湖叉南北港湖、泊洋湖、皂湖上修筑的三条拦湖大坝,已经连成一线,形成数十里长堤围绕县境西部陆地边缘,与国家森林公园联成鄱阳湖滨一大景观。
湖口县以名江、名湖、名山、名城为依托,确立了在鄱阳湖水上旅游的龙头和中心地位,形成了“二日游”格局。2006年接待县外10.6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556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