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新县位于江西省西南部,隶属江西省吉安市,地处罗霄山脉中段,地理坐标为北纬26°47′—27°14′,东经113°50′—114°29′,县境东与吉安县毗邻,东南部与泰和县交界,南与井冈山市相连,西与莲花县和湖南省茶陵县为邻,北与安福县接壤。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境内有禾山这一旅游景点。全县使用的方言有赣语、客家语。总面积2195平方千米,总人口48万人。
行政区划
永新县辖10个镇、13个乡:
镇:禾川镇、石桥镇、龙源口镇、里田镇、龙门镇、沙市镇、文竹镇、埠前镇、怀忠镇、高桥楼镇
乡:坳南乡、曲白乡、才丰乡、烟阁乡、在中乡、三湾乡、台岭乡、龙田乡、高溪乡、莲洲乡、高市乡、象形乡、芦溪乡
历史沿革
永新地域先后属吴、越、楚。秦灭楚后,尾秦九江郡。公元前206年(西楚元年)项羽立英布为九江王,永新地属九江国,公元前203年(汉高帝四年),改九江国为淮南国,领豫章等4郡,永新地属之。其后,增庐陵县,永新地属庐陵,隶淮南国像章郡 195年(汉高帝十二年》,封濞吴王,豫章郡庐陵县属吴王国。公元前154年(汉景帝三年)削吴王国之豫章等地直属朝廷,公元199年(东汉建安四年),孙策分扬州像章郡设庐陵郡,并置西昌县,永新地属西昌。
废府,各县直属于省。1914年,江西省划分为四道,永新属庐陵道。1926年,各县仍直属于省。1932年,江西全省划为13个行政区,永新属第十行政区。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永新属苏区。1928年,永新县隶属湘赣边界特区。1931年,属湘赣省苏维埃政府管辖,省会设在永新县城禾川镇。1935年,江西省划分为8个行政区,永新属第三行政区,直至新中国成立。
省.县之 初设大区、专区分治,永新县属江西省赣西南区吉安专区。后废大区,改专区为地区,永新县属吉安地区。1968年,吉安地区改称井冈山地区,永新属之。“文化大革命”后,恢复吉安地区名称。2000年,吉安地区改设吉安市,永新县隶属关系不变。
自然地理
永新县位于吉泰盆地腹地,基本地形为东西高、中间低。东南部为雩山山脉余脉,山峰林立,有多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西部属罗霄山脉余脉,山峰均低于800米。山地占全县面积的15.9%。中部是海拔较低、地势开阔的赣江河谷平原,占全县面积的29.6%,县城坐落于中心的赣江北岸。河谷与东西两侧山地之间则是占全县面积达54.5%的丘陵。整体地势自东、西两侧向中部逐级下降,同时,赣江各支流由四周向中心汇集,构成一个近似羽状的水系,把中部河谷与四周山丘联结在一起,组成一个紧密的盆地系统。
全县土地面积2194.57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31%。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部低,从南北两侧向中部倾斜。属中亚热带季风潮湿性天气,天气温顺,年均温18.2℃,年降水量1530.7毫米。全县有耕地面积2.95万公顷,可种早稻2.27万公顷,晚稻2.47万公顷,是省内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之一,也是赣中南农业开发县之一;有水面1.1万公顷,可捕捞面积0.85万公顷;全县有林面积9.8万公顶,活立木蓄积量达32万立方米,是江西林业重点县,红心杉、九陇松、小江木等优质木材驰名省内外。矿产资源已勘查探明各类矿藏20余种,其中铁矿石、石膏、瓷土、石灰石、混合稀士储量均在3000万吨以上。
旅游交通
永新县地方特产有三湾老酒、崖雾茶、蜜饯和地方名菜“永新狗肉”、“酱贡卜蒸鸡”。分(宜)文(竹)铁路接浙赣线,319国道穿境而过。永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份,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湾改编”旧址群、中共湘赣省委旧址和红军湘赣军区总指挥部旧址、七溪岭战斗指挥、龙源口桥、毛泽东旧居等革命旧址。有宋塔、红枫湖、梅田洞、碧波崖等古迹胜景。
永新特产
和子四珍:“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在陆游的《游山西村》里有这么一联。在永新,即使是普通的农家,客人来了,在腊酒待客之前,好客的主妇会从一列小坛子里掏出几大捧土货,用盒盘装上作为茶点,然后,斟上一杯热茶,叙友情,拉家常。这些“土货”便是永新很有名的橙皮、酱姜、蜜茄、酱萝卜。
永新狗肉:说起永新的风味小吃,就离不开永新狗肉。永新人烧狗肉颇有讲究,大体分为烹、烧、炒三种。大狗则烹,切的块头也大;小狗则炒,切得较为细碎。红烧者,则不论大小均宜,把狗生杀后,狗血沥在酒里,也不剥皮,去毛后用早稻稻草烧烤,然后剖取内脏洗干净,剁成小方块,在锅里用清油武火煎炒,再加水文火慢焖,加入血酒,放上辣椒、八角、橘皮、桂皮等。煨烂了,出锅装盘再撒胡椒粉。这样烧出的狗肉,吃起来嫩嫩的、香香的,油不腻,饱而不厌,其味道美不可言。
斗笠: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传来卖笠声。当春雨开始淅浙沥沥的时候,漫步在永新的城镇圩场、大街小巷,还可以不时听到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卖斗笠、卖斗笠……”许多农民低挽裤管,挑担游卖他们精致的手工艺晶——斗笠。而此时的田间地头,也展示着一幅美妙的农作图:农民顶着制作精细、色彩各异的斗笠忙着农活,放眼一望,宛如无垠的田野中漂着一枚枚阔叶的浮萍。斗笠:圆锥形的尖顶,下面平铺开直径约1米的扇面,细细的篾丝,织成密集的蜂窝状的六角小孑L,上下两层,中间夹着箬叶,复以油纸,精巧漂亮。
制鼓:早在明末清初,永新的东里乡(今届禾川镇)邹岗村、芦塘村等村寨,便活跃着一批靠制鼓谋生的民间艺人。他们以制作战鼓、庙鼓而闻名遐迩。新中国成立以后,不少富于开拓精神的农民开始涉足洋鼓、山西威风鼓、陕北腰鼓等鼓类制作,其中郭元庆、郭永庆等人还在山西的太原、长治等地区兴办制鼓企业,为1990年北京亚运会提供了大批的乐鼓。起初,他们单枪匹马闯天下,除西藏以外,全国的大江南北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有的甚至跨越国门,到俄罗斯、朝鲜等国家发展事业。邹岗村每年有45%的农民走出县界,周游四方,每户制鼓收入超过3000元。年近70的罗万发老人,制鼓技艺高超,名声不胫而走。佛教名山——衡山的大小庙宇便聘请这位老艺人制作造型别致的庙鼓。
将领名录
在井冈山斗争和湘赣苏区革命时期,永新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革命旗帜,前仆后继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和贡献。在永新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先后诞生了40多位共和国的将军,在这块红土地上升起了一群璀璨的将星。据资料统计,永新籍将军人数名列全国第四位,是赫赫有名的将军县。
这批将军大多数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红军的,他们在几十年的艰苦革命斗争中,为人民的翻身、民族的解放而出生入死,英勇奋斗,历经血与火的考验,从贫苦的农家子弟成长为战功卓著的人民军队的高级将领。在革命战争年代,他们有的驰骋于炮火纷飞的战场,浴血拼杀,能攻善守,威震敌胆;有的运筹帷幄,多谋善断,指挥千军万马南征北战;有的肩负特殊使命,战斗在敌人心脏,在极其艰险的条件下进行随机应变、不屈不挠的斗争。他们或血洒疆场,多次负伤,或忘我工作,积劳成疾,为新中国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他们的业绩将永远彪炳史册!共和国成立之后,他们又在各自重要的岗位上为保卫新中国、为人民军队的建设和国防现代化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无私地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在新时期中,一批永新籍的年轻军人因在自己的岗位上所做的突出贡献而脱颖而出,成为新时代军人的模范,跻身于将军行列。 永新籍将军可歌可泣的战斗经历和动人故事,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其中有身经百战的旷伏兆将军,解放家乡的张国华将军,周恩来的卫士长龙飞虎将军,将军书法家:李真,从三湾走出的将军江燮元,一生传奇的马辉将军,独臂将军左齐和戎马一生的张至秀将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