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县位于江西省的东南部,武夷山余脉西,南岭余脉北端。东经115°19′至116°02′,北纬25°09′至25°55′。东邻福建、南靠广东。县域境内东西56千米,南北长85千米,总面积2722.18平方千米。总人口44.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7万人。人口密度159.4人/平方千米。有畲、壮、回、苗、满、侗、傣和高山族等16个少数民族4950多人,通行客家方言。该县是革命老区,现存有大量红色革命遗址:会(昌)、寻(乌)、安(远)中央县委旧址、中共粤赣省委旧址等。名胜古迹有汉仙岩摩崖石刻、羊角古城堡、会昌山森林公园、会仙温泉等。
县人民政府驻文武坝镇。邮编:342600。代码:360733。区号:0797。
行政区划
会昌县辖6个镇、13个乡:
镇:文武坝镇、筠门岭镇、西江镇、周田镇、麻州镇、庄口镇
乡:清溪乡、右水乡、高排乡、晓龙乡、珠兰乡、洞头乡、中村乡、站塘乡、永隆乡、富城乡、小密乡、庄埠乡、白鹅乡
历史沿革
据同治十一年《会昌县志》:会昌自汉至唐属于都县地,右称九州镇;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始设县,适逢镇人凿井得砖十二块,砖上刻有“会昌”(唐武宗年号)篆字,故以“会昌”为县名。”元太德元年,会昌由县升为州,管辖会昌、瑞金两县。明洪武初年,将州返县,隶属赣州府至清。民国初年属赣南道。1929年,毛泽东、朱德率红军来到会昌,建立了红色政权——中共筠门岭地下区委;1931年10月成立会昌县苏维埃政府和中共会昌县委员会;1932年7月,会昌、寻乌、安远三县联合成立中心县委;1933年2月在会昌县内设会昌、筠门岭、西江三县;1934年9月三县又全并为会昌县。
1949年会昌解放后至1955年属宁都行政公署;1956年至今属赣州专区(地区)、赣州市。1984年5月15日,设立小密乡、庄埠乡(赣府字[1984]112号)。1988年9月12日,撤销筠门岭乡、西江乡,设立筠门岭镇、西江镇(赣民函[1988]101号批复)。 1995年9月29日,撤销周田乡、麻州乡、庄口乡,设立周田镇、麻州镇、庄口镇(赣民字[1995]185号批复)。1997年1月14日,撤销文武坝乡,设立文武坝镇(赣民字[1997]12号批复)。2001年10月22日,撤销湘江镇,划归文武坝镇(赣民字[2001]486号批复)。2003年10月21日,撤销凤凰崠乡,分别划归西江镇、文武坝镇、庄口镇管辖;撤销长岭乡,成建制划归筠门岭镇管辖(赣民字[2003]272号批复)。
自然地理
会昌县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地势周围高、中间低,自东南往西北略呈掌状倾斜。河流众多,南来的湘江与东来的绵江汇成贡江直入赣江 会昌县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地势周围高、中间低,自东南往西北略呈掌状倾斜。河流众多,南来的湘江与东来的绵江汇成贡江直入赣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全国第二批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县,江西省商品粮基地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全国第二批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县,江西省商品粮基地县。
会昌县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温暖温润气候区,具有山区立体气候明显的特征,其特点是:气候温和热量足,日照充裕光能佳,雨水不均易旱涝,四季分明差异大。由于距海洋较近,加之地形作用,一般是春早多阴雨,夏热无酷暑,秋爽少降水,冬长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9.3℃,一月份平均气温8.3℃,七月份平均气温28.7℃;极端最低气温-6.7℃,极端最高气温39.5℃;≥10℃积温6079℃;平均无霜280天,平均年降雨量1624毫米,春夏多雨,秋冬少雨,尤在4-6月降雨集中,平均可达752.9毫米,占全年总雨量的48.4%,常引起洪涝灾害,而7-9月的年平均降雨量只有388.1毫米,仅占全年总量的24%,加之蒸发量又大于降雨量253.5毫米,常发生干旱。灾害性天气主要有春季低温、夏季洪涝、干旱以及秋季“寒露风”。
会昌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东邻福建,南靠广东。在区域上地处华南成矿区,属滨西太平洋构造带,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截止2004年底,会昌已发现各种有用矿产资源37种,矿产地40余处,探明有资源储量的主要矿产4种,已列入全国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产2种,已列入江西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产4种。
经济发展
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2.5亿元,增长15.3%。其中一产10.9亿元,增长4.1%;二产17.4亿元,增长21.6%;三产14.2亿元,增长13.9%。三次产业结构由2009年的28:38:34调整为25.6:41:33.4。实现财政总收入5.0168亿元,增长24.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3686亿元,增长34.7%。财政总支出14.2亿元,增长23.5%。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亿元,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亿元,增长1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00元,增长14.7%;农民人均纯收入3080元,增长14.6%。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6.9亿元,增长39.5%;各项贷款余额21.1亿元,增长43.4%。
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53933亩,比上年减少4183亩。其中早稻201280亩,减少2417亩;中稻20021亩,增加947亩;二季晚稻203727亩,减少1937亩。烟叶面积18756亩,增加1541亩;油菜籽面积9710亩,减少1660亩;蔬菜面积75669亩,减少8856亩;瓜果面积2795亩,减少269亩。果园面积217864亩,增加 17659亩;其中脐橙面积126436亩,增加16000亩。全年肉类总产量30692吨,比上年增长1.1%。生猪出栏25.42万头,增长11.0%;家禽出笼510.0万羽,增长1.09倍。全年水产品产量14380吨,比上年增长18.2%。其中养殖产量13568吨,增长24.6%;捕捞产量812吨,下降36.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5506.7万元,增长51.34%。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0458万元,增长20.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39656万元,增长51.19%。利税总额20050.4万元,增长56.80%,其中利润总额10932.8万元,增长110.0%;税金总额9117.6万元,增长20.37% 。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5290万元,比上年增长 17.6%。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产值2450 万元,增长18.5%;实现利润128万元,增长17.6%;上交税金96万元,增长21.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6200万元,比上年增长21.0%。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5172万元,增长17.9%;农村投资31028万元,增长19.4%。2007年,我县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主要有:瑞赣高速公路、新会昌中学、中村红山铜矿、九二盐业真空制盐、鹰鹏化工氢氟酸生产线、人民医院综合大楼、红旗大道改造(一期)、阳光丽景住宅小区工程等。
贸易经济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530万元,比上年增长17.0%。分城来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1143万元,增长15.2%;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52387万元,增长 18.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7736万元,增长17.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047万元,增长8.1%;其他零售额1747万元,增长6.8%。
全年外贸出口101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0.0%。全年引进内、外资项目102个。实际利用内资10.32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实际利用外资294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1.8%。其中亿元以上内资项目2个,6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1个。
全县个体工商户突破6千户,增长9.2%;私营企业309户,增长13.6%。个体私营经济上缴税收9451万元,占财政收入的46.8%。
人民生活
2007年末全县户籍人口465024人,比上年末增加6460人,增长14.1‰。其中农业人口394333人,占总人口的84.8%。人口自然增长率8.1‰。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3273人,增长2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25元,增长10.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110元,增长17.0%。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785人,城镇净增就业人员2035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70人,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100%,跨省劳务输出人数5731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4320人。新增小额担保基金105万元,发放再就业小额贷款1658万元。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学杂费、书本费、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等政策,资助627名高中、中职、大学贫困学生就读。新农合参合率92.3%,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11490人。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44万人,增长15.3%。5493人享受城市低保,12746人享受农村低保。首期64套廉租住房已分配到户。
全县205个新农村建设点基本成型,建成各类特色主题新村112个,改水5632户,改厕4744户,硬化村组主干道85公里,入户便道68公里。全年培训农民2.2万余人次,新建130个村级活动场所。
旅游资源
会昌山清水秀,是个旅游的好地方,境内旅游景观众多,有汉仙岩、盘石山、肖帝岩、会昌山、狮子岩、车心温泉等。相传八仙之一汉钟离得道成仙处的汉仙岩被流传为“虔南第一山”,并有“江南小蓬莱”之美誉。另外会昌还是个红色旅游城市,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全红县”,有3.86万人参加红军,7700多名志士进入烈士名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会昌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苏区南大门。会(昌)寻(乌)安(远)中心县委、筠门岭关税处、贸易分局、粤赣省委、省苏、省军区都设在这里,成为领导和组织闽粤赣边区各县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重要枢纽。毛泽东、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从事伟大的革命实践,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1927年8月,周恩来、叶挺、刘伯承等率领八一南昌起义部队挥师南下,与国民党钱大钧部进行了著名的“会昌战役”;1932年5月至1933年3月,邓小平先后担任中共会昌县委书记和会寻安中心县委书记,领导南线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1934年7月23日,毛泽东登上会昌城外高峰,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清平乐·会昌》;10月红九军团11538人在会昌集结,踏上长征路。为了革命的成功,38600多名青壮年参加了红军,77200多名群众加入了支前作战行列,为了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成千上万优秀的会昌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会昌的红色旅游景区主要有文武坝粤赣省旧址群、会昌山景区、筠门岭旧址群,均为清末建筑,原貌保存,向各地游客免费开放,是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景区景点
邓小平故居:1932年5月,邓小平调任中共会昌县委书记。6、7月间,邓小平受党的重托,在筠门岭坝笃下和芙蓉寨,先后组建了中共会寻安中心县委和江西军区第三分区,并任中心县委书记、三分区政委。从此,邓小平坐镇中央苏区南大门,领导南线军民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之中,在筠门岭工作、生活了10个月。邓小平到南线任职后,根据闽粤赣边区实际,坚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主张,抵制王明“左”倾错误。一是加强了各县党政建设,发展党员3000多人,建立健全了县区乡各级党政组织;二是根据南线军事斗争需要,发展壮大赤卫军、游击队等13528人,采用灵活机动的“十六”字诀,粉碎国民党“围剿”;三是深入土地革命,贯彻执行正确的土地分配政策,重视经济文化建设;四是积极扩红支前,拥军优属,密切联系群众,关心民众疾苦,极大地激发了南线军民的革命热情。旧址为清末客家民居,室内设复原陈列,有当年邓小平同志用过的脸盆和脸盆架,1987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会昌战斗遗址:1927年8月1日,周恩来、叶挺、朱德、贺龙等指挥起义军在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创建了人民军队。八一起义的成功震惊了国内外,蒋介石、汪精卫急忙调兵遣将讨伐。遵照中共中央指示,起义部队挥师南下直取广东东江,8月26日进占瑞金县城。从缴获的敌军文件中得知,蒋介石嫡系钱大钧4个师1万余人,在会昌山一线构筑工事,同时桂系黄绍 竑部也从信丰往会昌赶,企图将起义军扼杀在会昌。为解南下后顾之忧,前敌委员会决定:趁两股敌人未会合,先破会昌之敌。
会昌盘古山: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盘古山”这个地方,盘古文化广为流传。典籍上详细记载“盘古山”的有北宋的罗苹《路史·前记一》。书上写道:“今赣之会昌有盘古山,本盘固名,其湘乡有盘古保,而雩都有盘古祠,盘古之谓也。”民国之前,会昌行政区划为劝乡、湘乡、浮乡、化乡、承乡等五乡。湘乡管辖县城以南地区,盘古保是其中的一部分,位于现在的筠门岭镇盘古村。类似名称的还有盘古村、盘古隘、盘古嶂等。会昌盘古山位于筠门岭镇南7公里处的民范村。自古就有著名的盘古十景,曾经游历过盘古山的历史名人不计其数,留下了不少诗歌和文章,充实了盘古山的文化底蕴。宋代山上建有浮屠宫,现存眉林寺,寺内有《盘古寨门碑记》等石碑9块,其中5块为清康熙年间的。另据会昌县旧志记载,筠门岭镇有盘古山眉林寺,为会昌名寺。南宋进士曾作《盘古山记》一文云:“其出盘纡,崚峥”,“本盘固,固讹为古耳。”清代朱微曾作《盘古山》。盘古山四壁陡峭,东临湘水,奇峰突起,独冠群山。山顶布满苍松翠竹,居中坡度较平缓,形似一个周长5公里、直径1.5公里的大圆盘。山顶可攀援处都筑有坚固的山寨,唯西南有一条凿石磴道盘岩壁而上,人称“自古盘山一条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