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东北部。东径115°40′-116°17′,北纬26°05′-27°08′。东邻石城县、广昌县,南接瑞金市,西连兴国县及吉安地区的泰和县、万安县、遂川县等县,北毗乐安县、宜黄县、永丰县,西南接于都县。其南北长117.2公里,东西宽61公里,总面积4053.16平方千米,总人口741156人(2006年末),其中客家人口约占98%。 县城距省会南昌市324公里,至赣州市162公里。
县人民政府驻梅江镇。邮编:342800。行政区划代码:360730。区号:0797。
行政区划
宁都县辖12个镇、12个乡:
镇:梅江镇、青塘镇、长胜镇、黄陂镇、固村镇、赖村镇、石上镇、东山坝镇、洛口镇、小布镇、黄石镇、田头镇
乡:竹笮乡、对坊乡、固厚乡、田埠乡、会同乡、湛田乡、安福乡、东韶乡、肖田乡、钓峰乡、大沽乡、蔡江乡
历史沿革
考古资料证明,在原始社会晚期,宁都已有人类居住。春秋属吴国,战国初属越。后楚灭越,全境属楚。秦统一后,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宁都属九江郡。西汉属豫章郡。高祖六年(前201年)始置雩都县。宁都为雩都县地,属庐陵郡。三国属吴。孙权嘉禾五年(236年)分庐陵郡立南部都尉于雩都,析雩都县东北陂阳乡白鹿营(今黄石镇营底村)置阳都县。此为宁都建县之始。唐武德五年(622年),虔化属洪州总管府虔州。五代十国时,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析虔化之石城场置石城县。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分天下为十五路。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江西行中书省,改赣州为路。宁都属赣州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赣州路为府,改宁都州为宁都县。清初沿明制。乾隆十九年(1754年),升宁都县为直隶州,辖瑞金、石城二县。民国二年(1913年),宁都复改为县。
1949年8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宁都县城。29日成立宁都县人民政府。同年9月,省人民政府决定设瑞金分区,后未成立,改为宁都分区(1951年6月改称宁都专区)。宁都县隶之,并为专署驻地。1952年8月29日,撤销宁都专区,并入赣州专区。宁都县属赣州专区。2001年10月20日,撤销员布乡,划归洛口镇;撤销刘坑乡,划归梅江镇;撤销黄石乡、田头乡,设立黄石镇、田头镇(赣民字[2001]483号批复)。
气候特征
宁都县地处北纬26°05'18″至27°08'13″,东经115°40'20″至116°17'15″之间。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无严寒,无霜期长,适宜于亚热带作物的正常生长。
冬季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入冬,宁都在蒙古冷高压东南侧,因而多吹北风或东北风。这期间,有寒潮侵袭,并伴有霜、雪、冰冻天气。正常年份是:前冬冷晴多严霜,天气干燥;后冬则多雨雪,天气阴寒。俗话说“三九、四九,相见不出手”。又说:“大寒、小寒,滴水成团”。1月中旬至2月中旬,是全年最冷的时节,大雪、冻雨多发生在这个时期。
春季3月中、下旬入春,蒙古冷高压强度逐渐减弱,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渐靠近县境,气温渐升,雨日渐多,有“春雨连绵”、“春无三日晴”之说。但前期气温仍然较低,常有较强的冷空气影响,有时天气较冷,俗语说“清明谷雨,冻死老虎”。后期是南北气团在县境互相推移的时节,降水强度大,且较为集中,常有暴雨发生,使江河水位陡涨,山洪暴发,这是宁都的汛期,常有雷雨或冰雹。
夏季5月下旬入夏,汛期过后,进入盛夏。由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天气炎热。又因地处高压北缘,故多吹南风或西南风。有“小署南风十八天”之说。当副高压加强或减弱阶段,容易形成热雷雨天气。这种热雷雨,多发生在午后或傍晚,且地方性明显,有“夏雨隔堵墙,淋女不淋娘”之说。这时期,常有台风影响县境,有降水、降温、大风、暴雨现象出现。
秋季 9月下旬入秋,处署过后,夏季风减弱,但气温仍高,俗称“秋老虎”。不过这时的热与前不同,所谓“白露秋分节,夜寒白天热”。即白天虽热,入夜转凉,秋意渐浓。这时期,地面至中低空为冷性高压控制,中高空则仍为暖性高压影响,从地面至高空均为高压,且下冷上暖,气层稳定度大,不容易形成云雨,大部分年份天气晴朗。晚秋时节,有“小阳春”天气促使草木开花,甚至结果。
自然资源
全县有耕地面积58.48万亩,林业用地440.1万亩,水面23万亩,属典型的丘陵山区,概称“七山半水一分田,分半道路和庄园”。境内北部多山,中部丘陵起伏。西、北、东三面高,中间低,自北向南依次下降。西、北部边界为雩山山脉,地势较高;东部属武夷山山脉的分支,连绵不断;中、南部是丘陵、岗地及纵贯南北的梅江河冲积平原。境内一般高程300米至500米,最高点为西北部的凌云山,海拔1454.9米;最低处是南部黄石镇下车坪村,海拔154米。森林覆盖率达71%,为国家首批100个生态示范县之一。大小河流638条,总长2757公里,蕴藏的水力资源相当丰富,达17.8万千瓦,可供开发的有7.1万千瓦。现有总电力装机容量2.59万千瓦,并与华中大电网联网,100%的行政村通了电。已探明的矿产有钨、铁、磁硫铁、稀土、萤石、石灰石、硫、煤、磷、高岭土等20多种,硫铁矿储量居华东之首。野生药用植物共有235种,其中历史较长比较重要的有:绵茵陈等。此外,还有纤维植物、观赏植物、淀粉植物、栲胶植物、饮料植物、杀虫植物、单宁植物、橡胶植物等8类,计72种。木本植物以松、杉、竹为主的木本植物共有90多种,其中较珍贵的木本植物有30多种,属国家保护的有银杏、香果树、花榈木、水杉、红楝子、银钟树、半枫荷、野山茶等13种,主要分布在北部凌云山区和小布钩刀咀一带。小布池边有两棵百余年的银杏,钩刀咀有香果树多株。这两种树,世界其它国家已属罕见。鱼类除人工放养的鲩(草鱼)、鲢、鳙、鲤、青、鲫、鲴鱼等传统品种外,非人工放养的主要有鳖、鳝、鳅、河鲤、石鲩、虾、鲦、铹铍、鲶、鳗、鳜等20来种。
经济发展
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64.28亿元,同比增长11.1%,一产、二产、三产增加值分别为16.81亿元、24.51亿元和22.96亿元。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实现财政总收入3.87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96亿元,同比增长22.9%。“两型社会”建设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工程和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万元GDP能耗下降4.2%,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6%;COD、SO2排放量预计分别削减136吨和94吨;完成“一大四小”造林面积21.5万亩。
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73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4.65:39.73:35.62,财政总收入4.7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6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6亿元,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2.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2亿元,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800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3.66亿元。
2009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620人,城镇就业率达97%。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首期144套经济适用房和二期186套廉租住房完工并交付使用;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326户,改造面积4.3万多平方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3.22%;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24559人和13.2万人;养老保险扩面新增1335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13万人;城镇低保、农村低保对象分别达3805户和16260户。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7727元,同比增长9.4%;农民人均纯收入3007元,同比增长7%。
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23494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种植业生产特色明显。农业产值116442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9%,粮食总产量7.2亿斤,同比增长7.7%。蘑菇种植面积达200万平方米,新开发果园1.1万亩,成为全市第四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脐橙)标准化基地县。特色产业稳步发展,全县 “一村一品”专业村161个。形成以粮食生产为主,特色农业异军突起的格局。林业生产稳定。2007年,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2000公顷,同比增长4.2%,零星(四旁)植树251.9万株,全县森林覆率68.1%。畜牧业生产平稳。2007年,全县畜牧业产值83572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1%。家禽出笼35.4万百羽,同比增长25.5%;肉用兔出栏8.2万只,同比增长12.3%,生猪出栏、生猪存栏比上年有不同程度下降。渔业生产快速发展。2007年,全县渔业产值2324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4% ;全年水产品产量23402吨,增长19.4%。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2007年,整合各类资金2300多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全县共安排建设点269个,覆盖农户1.2万户、人口4.5万人。硬化主干道150公理,硬化村道154公理,改水6500余户,改厕6300余户。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0.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0.9%,被评为全省农机十强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四无”水电站清理工作扎实有效,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在完成上年15座的基础上又新开工15座。造地增粮工程顺利实施,石梅国家水保重点工程通过上级验收。
2009年预计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17.8亿元,同比增长3.6%。种植业扩面增产,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04万亩,比上年增加0.4万亩,总产达8.1亿斤,同比增长4.5%;加工甜橙开发建设连片100亩以上基地36个,完成整地2.8万亩,开发面积在全市遥遥领先。养殖业稳步发展,宁都黄鸡出笼3460万羽,同比增长10.6%;生猪出栏20.85万头,同比增长0.2%;水产品总量2.56万吨,同比增长5.9%。基础设施逐步夯实,完成17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标准良田、“四大家鱼养殖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等建设项目相继启动。
工业产业
2009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实现15.4亿元,同比增长20%。新增规模以上工业9家,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77亿元,同比增长29.4%。园区经济支撑作用凸显,新增入园企业17家,新增投产企业9家,园区工业增加值6.12亿元,同比增长36.3%。净增中小企业1753户,净增个体私营企业1752户。艾炜特电子、三进漆包线、翠微实业等新上项目相继投产,宝华山水泥、东君乳业、双益制丝等增资扩能项目先后上马。制约工业发展的电力、交通等瓶颈因素得到缓解,加大了高速公路建设支持力度、铁路建设争取力度和出境公路改造力度;新(扩)建变电站3座,全县工业用电量1.24亿度,同比增长23.9%;新增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5家,为中小企业担保融资5092万元。
200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22.96亿元,同比增长11.7%,拉动GDP增长3.6个百分点。2009年12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75.8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35.24亿元,存贷比达到46.4%的历史新高,物流业货运总量达395.2万吨,同比增长3%。旅游业启动翠微峰景区创4A景区建设,首个四星级宾馆东方丽都大酒店奠基开工,东龙古村被列为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全年旅游总人次4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950万元,同比增长8%。
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1亿元,同比增长32%。竹笮工业小区、迎宾大道、县污水处理厂等34个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完成投资7.66亿元;房地产开发总投资2.84亿元,同比增长110 %;178个扩大内需项目全部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8亿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6亿元;新农村建设完成道路硬化190公里,改水6900户,改厕6300户,拆除旧房11万平方米,新建房屋9.25万平方米,152个省扶点基本成型。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0.35亿元,同比增长18.5%;“家电下乡”备案销售网点163个,销售家电下乡产品16104件,销售总额3296.68万元。外贸出口1200万美元,同比增长256%。
交通通讯
全县有公路493条,计2236公里,80%的县乡公路通水泥路。穿境而过的济广高速(鹰瑞段)和泉南高速(石吉段)已正式建成通车。2009年农村公路改造完成水泥路218.6公里,新增通水泥路行政村39个,大沽至长告红色旅游公路、肖田至隘上段省道改建基本完工。城乡电话实现了程控化,传输网络实现了数字化、光纤化;数字移动电话可通全球,开通了信息高速公路,建成了宁都信息港,实现了70%的行政村通电话。
社会事业
据统计1978年至2004年全县受县以上奖励的优秀科技成果311项,其中国家机关授予的10项,省级机关授予的33项,地(市)机关授予的67项,县政府授予的科技进步奖201项。组织实施国家科技计划项目4项。从1985年至2008年,县共申请专利65项,获国家授权专利34件。2008末全县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035人,其中:中级技术职称人员2494人,高级技术职称458人。
2010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64所,其中高级中学2所(即宁都中学和宁师中学),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2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2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3所,完全小学13所,村小125所,教学点69个,职业技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特殊教学学校1所,机关幼儿园1所,民办学校11所。现有教职工5615人,其中中学教师2544人,小学教师3071人。
辖县属医疗卫生单位11个: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医药总公司(企业单位)、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县农医局、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妇幼保健院、县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县结核病治疗所、县皮肤病治疗所、县医疗器械修理所。辖乡(镇)医疗卫生单位32个:7所中心卫生院、17所一般卫生院、8个防保站。3.村级卫生组织:村卫生所790个。
2007年9月,宁都县成功举办了改革开放以来,时隔46年之久第一届全县体育运动会——宁都县第五届体育运动会。本次运动会共有64个代表团、2146名运动员参加11个大项29个小项的比赛,有50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 。
翠微峰的锦绣湖
风景名胜
宁都还有迷人的旅游资源,最著名的自然风光数翠微峰风景区,该景区集儒、佛、道和革命历史于一体,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被道家列为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三十五福地。人文景观中,有唐东平侯孙中山先祖孙?墓、建于西晋的青莲古刹、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水口塔等,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宁都起义”指挥部旧址等一批革命历史文物。
宁都风景绮丽,山水秀美,其中以翠微峰自然保护区最为著名。翠微峰是国家森林公园,又是江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其中的金精洞在宋代被列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三十五福地。景区地处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地区东北部,宁都县县城西北郊5公里处。南距赣州市168公里,—抵省会南昌市330公里。总面积为16.1平方公里,海拔426.8米。红层地貌丹霞地形,以峰险、崖奇、洞幽、泉美、水秀著称,“花飞千涧满,日落万山深”。 距县城15公里,翠微峰景区南端的宁都县莲花山,是江西省的佛教名山之一。南北长5公里,东西宽3公里,地域面积约15平方公里,海拔953.8米。山上苍松荫翳,幽笪夹道,气候凉爽,山色迷人。因山形如莲花,景色旖旎,故名莲花山。
东韶凌云山,位于宁都县东韶乡境内,海拔1454.9米,为雩山山脉,属宁都县第一高峰。区域内千米以上的山峰就有牛牯嶂、天门嶂、崖鸪岽、寒婆岽、竹蒿岭、卢穆峰、王泥岗等,群峰峥嵘,巍峨壮观。凌云山因山顶较平,原名“平山”,唐代起改称凌云山,当地村民称之为“凌华山”,是赣州宁都县、吉安永丰县、抚州乐安县三市三县的分界岭。登上顶峰可“一山观五县”即宁都、永丰、乐安、南丰、广昌五县。“凌云山”方圆25平方公里,山顶一截象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只有矮草,没有树木,下面一层则森林茂密、郁郁葱葱,尽显原始生态之生机。山上流泉飞瀑,云雾缭绕。山上有三处庵场寺庙。顶上有当地人俗称的“顶庵”,向西面稍下一点有“中庵”,再下来向东方向,海拔1200米处有“脚庵”名“凌云寺”。2011年9月,经省政府批准,宁都县凌云山自然保护区由县级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此外,有湛田和石上的温泉、大型人工湖团结水库等休闲度假场所;有以“植物宝库”闻名的凌云山自然保护区;有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水口塔、始建于唐末的孙中山先生客家始祖孙誗墓,邱氏家庙、田埠东龙村等一批古建筑;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宁都起义旧址、以及“反围剿”纪念馆等。
名优特产
优质稻、灰鹅、茶油、白莲、脐橙、金柑、香菇、三黄鸡、无籽西瓜、“三笋”头,“中华金桔王”饮料、“宁”酒,野人牌矿泉水,珍穗牌大米、宁宝米粉、翠微牌精淀粉、藕粉、薯粉、小布岩茶、韶琳毛峰、大沽白毫茶、武华云雾茶、凌云山白茶,组合机床、镗磨缸机、翠岗牌松香、胶合板、草席、印花床单、皮便鞋和皮制劳保手套等40多种。其中:小布岩茶多次荣获全国名茶称号并获国际金奖,韶琳毛峰获2006年江西省名茶评比金奖,2007年“中茶杯”全国评比一等奖,2010中国国际茶博会金奖,2011上海世博名茶评比金奖。中华金桔王荣获94中国林业部名特优新产品博览会金奖,纽荷尔脐橙被中国柑桔学会评为全国第一,“宁”牌酒在95年国际食品加工技术博览会上获国际金奖,宁宝米粉获第七届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许多产品如皮便鞋、劳保手套、宁宝米粉、印花床单、翠微牌精淀粉、薯粉均出口远销东南亚、中东和欧美等地。
文化传统
宁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客家早期摇篮,素有“文乡诗国”之美誉。自宋至清,有科举中榜状元2人,探花1人,进士125人,举人431人,居赣南之首。这里涌现出清代闻名全国的散文家魏禧、清代江西山水画始祖罗牧等历史名人。自1992年至2001年,宁都中学连续10年高考上线人数居赣州市首位。
宁都自古“士尚诗文”,历代人才辈出,文论昌盛,孙中山前35代先祖孙誗于唐朝末年被封为东平候,定居宁都。宁都“诗国”之称始于宋代,宋代理学名家曾兴宗是朱熹最得意的门生,其孙曾原一(字宗之)与当时一些诗坛名人结“江湖吟社”,影响颇深,有“诗人宗之,邑由此称诗国”之赞誉。明清之际,宁都文化达到巅峰,以清初著名的三大散文家之一魏禧为代表的“易堂九子”的出现以及清初“三山学派”之首易堂学馆的创立,宁都又添“文乡”之誉。宁都还被人美誉为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之县。其灵、其秀,乃源于地方教育之基。古代儒学长盛不衰,近现代新学如日东升。自三国(吴)嘉禾五年(236年)建县至今1700多年,一个以农业立身之县,属经济小县、财政穷县,却成为赣南的文化大邑,教育大县。
宁都古代儒学教育发端于唐。 自西晋隋唐起,中原汉人陆续南徙定居于宁都,客家人口发展至今已占98%。客家先民从中原各地带来儒家思想和伦理道德标准,与官方倡导的仁政、礼治结合一起,形成了宁都古代儒学。唐初孕育了私塾,晚唐设立了县学,宋代创办了书院,明代兴办过社学。自唐至清,县有县学(州时称州学)、乡有书院、村有私塾、姓有义塾,形成了完整的儒学教育体系。由于客家人崇教兴学的民风盛行,官以兴教为义举,民以助学为善行,儒学教育得以代代延续并不断发展。
明清两代是宁都儒学教育鼎盛期,时有唐代始设的县学1所,宋代始建的梅江书院,明代始建的金陵书院,清代创办的纯青书院、崇仁书院、仁义书院共5所。名儒私办学馆计有北宋的“长春谷”、南宋的“牛石山房”、明代的“竹坞山房”、清代的“易堂学馆”和“乌石山”学馆等。历代名塾计有唐代孙家的“竹林幽居”,宋代崔姓的“白鹿营塾馆”,明代曾姓的“圣公祠义塾”,清代城南的“百获斋”、东龙的“马头塾馆”、东山坝李姓“天花坛义塾”、东韶曾姓“南团义塾”和琳池“霸公义塾”等。据清道光四年(1824年)州志载,“邑内塾馆200余所,琅琅书声,充耳城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