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南 >> 株洲市 >> 乡镇介绍 >> 洣江乡 |
洣江乡 |
洣江乡位于湖南省,原名湖塘乡,1958年因湖塘渔场的建立,更名为洣江乡。洣江乡总面积4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139亩, 辖18个村,18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6671人,其中农业人口26327人。洣江地处茶陵县城东郊,洣水河穿境而过,与县城仅一桥之隔,交通条件比较优越,境内有茶严公路、茶洮公路,毗邻S320国道,主干村道全部水泥硬化,形成了便捷的一纵一横交通网络。 洣江是一块红色的土地,自1926年农民运动兴起,洣江人民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英勇不屈,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曲曲壮丽的革命斗争篇章,从土地革命到抗美援朝战争,先后有127名洣江人民为人民的解放、民族的独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留下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1927年12月26日,毛泽东与毛泽覃、陈伯钧等一行7人为挽救年幼的工农革命军,从井冈山步行来茶陵,夜宿洣江中瑶,亲自站岗,在这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特殊生日。毛泽东夜宿中瑶的旧居,抗日战争茶陵遇难同胞纪念碑……向人们展开一页页光荣的、催人奋进的历史。 洣江乡有工业企业20余家,总规模4000多万元,其中彩红烟花厂、金盛花炮厂、樟树页岩砖厂、立新页岩砖厂、星桥选矿厂、洣江竹艺厂是招商引资引进的规模较大的企业,单个投资均在200万元以上,是骨干企业。 洣江乡农业产业化特色鲜明,已经形成了以星桥、诸睦为中心的养殖小区,以湖塘、雅环为中心的养鱼小区,以中瑶、下瑶、星桥为中心的反季节和大棚蔬菜小区,农业特色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洣江乡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境内有中国最大的天然石拱桥——石良桥,有全世界罕见的自然奇观,冰川时期造就的冰臼,有中国面积最大的紫页岩奇观——龟裂石,境内东门塔与南宋古城墙和南浦铁犀隔河相望。 洣江乡的群众文化活动比活跃,群众文化团体较多,有腰鼓队7个,唢呐队5人,采莲船表演队2个,其中采莲船舞蹈已被列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于南宋时期流入本县,并在洣江传承至今,深受群众喜爱。 农业发展 2006年,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在洣江乡实施,在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改进农业技术措施,增加粮食产量,增强粮 食发展后劲方面起了十分显著的作用。据统计,2005年洣江乡粮食播种面积75.4万亩,总产达34.42万吨,比上年增加1.11万吨,增长3%;其中:水稻播种面积69.05万亩,总产33.89万吨,亩平490公斤,在播种面积基本持平的情况下,总产比上年增加0.96万吨,增长2.92%,粮食的商品率及转化率由上年的45.41%提高到47.36%,项目区粮食的投入产出比由上年的1:14.37上升到1:15.58,粮食总产值达60726万元,比上年增加2615万元,增长4.5%,农民人平纯收入达2327元,比上年增加255元,增长12%。 1、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通过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新增农田灌溉面积2000亩,改善农田灌溉面积21000亩,改造中低产田面积3000亩。一是小型病险水库得到了保安。解决了部分乡村多年难以解决的难点问题,投资65万元,使5座小型病险水库摘掉了病险库的“帽子”,增加了水库蓄水能力,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二是投资460万元,将排灌渠道进行全面配套防渗,解决了部分农田“水在溪里流、人在岸上愁、十年干旱九不收”和部分锈水田、烂泥田、深泥田等次生潜育化程度高的中低产田,使这部分农田排灌分家,灌排自如,地下水位下降,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改善,极大地提高了这部分农田的单位面积产量,如:洣江乡新桥村200亩渍水型稻田过去亩产难达300公斤,通过改造后,平均单产达430公斤,平均亩产提高了130公斤。2、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科技的推广。 由于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一批新技术、新成果得到了应用,提高了广大农民素质,增强了农民的科学种田意识,通过技术培训,推广了适合本县栽培的湘早籼31号、湘晚籼6号、中早优81号、Ⅱ优58、金优117、汕优42等早晚稻高产、优质、高抗水稻新品种6个,种植面积达20余万亩,据初步测算,增产粮食350万公斤,推广测土配方施肥36万亩次,扭转了长期以来重氮轻磷,忽视钾肥的倾向,克服了施肥的盲目性,普及了土肥知识,大大降低了氮肥用量,减少了病虫危害,促进了粮食生产,推广了病虫草鼠害的综合防治技术60万亩次,化学除草51万亩次,农田灭鼠50万亩次,据调查综合统计分析,可获得增产粮食87万公斤,减少粮食损失26万公斤,节省水稻用工117万个。 乡镇企业 洣江乡依托近城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加快企业发展,形成了以烟花、制砖为主导,矿贸为辅的工业格局,有彩 红烟花厂、金盛花炮厂、拱塘鞭炮厂、樟树页岩制砖厂、立新页岩制砖厂、洣江竹艺厂、星桥选矿厂、鸿发矿贸公司等8家规模较大的企业。 一、彩红烟花厂是2006年招商引资项目,于2006年9月正式投产,总投资达250万元,厂房占地80亩,有职工55人。企业主要生产升空类、旋转类烟花和普通鞭炮,技术力量雄厚,年产值达300万元。 二、金盛花炮厂是2005年招商引资项目,2006年5月正式投产,总投资210万元,占地面积为70亩,有职工45人。主要产品为普通鞭炮,年产值150万元。 三、洣江竹艺厂是2007年招商引资项目,2007年4月正式投产,总投资210万元,占地面积70亩,有职工50人,主要产品为竹筷子和竹拉丝,年产值250万元。 乡镇建设 1、教育事业。洣江乡加大了对教育事业的扶持力度,教育硬件设施完善,教育布局合理,师资力 量比较雄厚,其中洣江中学初中升学率历来居茶陵县前列。 2、卫生事业。洣江乡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1%以上,并且完成了农村药品两网建设。2006年投资80万元,兴建了洣江卫生院门诊大楼,总面积达1800㎡,改善了农民看病就医条件,保障了群众的健康。 3、民主法制。洣江乡综治网络体系比较健全,乡、村、组三级调解队伍比较完善,社会治安形势稳定,2006年被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并获“无邪教乡镇”称号。 旅游资源 云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洣江乡城近郊。湘江支流米水河、醴茶铁路、106国道侧翼而过。这是湖南省内不多见的 城 市森林公园,规模之大尤为罕见。园区面积8688.7公顷,由云阳山、天堂山、杨柳山、岩鹰嘴等几大山峰组成,最高海拔963.2米,最低海拔110米。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阳光充足,雨量充沛。 森林公园以湘东名山——云阳山命名。云阳山峰连七十二,方圆七十余里。园中群峰耸立,丹崖流霞,飞瀑垂练,深谷笼幽,古洞藏奇。古籍的记载,神奇的传说,更为云阳增添了魅力。《湖南通志》载:云阳,炎帝故封,为湖南封建之始。《史略循蜚》载:唐初,云阳始封为南岳。不料朝臣刘晏到茶陵后,说云阳山“虽其灵异峭绝莫俦”,但米水滩险流急,“切虑艅艎莫济”,因此改封衡山为南岳。故云阳山有“古南岳”之称。民间传说更为神奇,说老君在紫微峰“肉身成仙”。因此云阳山被道家视为“可以隐居,可以长生”的神仙福地。 园内有25处自然景观,13处人文景观,文化历史渊源流传,峰、峦、岩、泉、瀑俱全。秀美的自然风景,浓郁的人文色彩,吸引了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明代“茶陵诗派”领袖李东阳,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任国民政府主席的谭延闿等先后到此探幽揽胜,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 云阳仙:原名云阳山寺,始建于唐开元年,清代改名云阳仙。今为道观,主祀南岳圣帝。这座古庙,时为佛寺,时为道观,时为书院,但不管是佛也好,道也罢,儒也行,都不敢挤占南岳圣帝的地盘,都要祀奉南岳圣帝。因云阳山空气清新,夏日凉爽,所以建了这座避署行宫,让南岳圣帝每年农历六月、七月来此避署,逐步形成“六月七月朝云阳,八月朝衡山”的民俗。这样一来,佛道两教也看上了这块“风水宝地”。正一派道教、南禅宗清源派佛教进入湖南,先上云阳山。先后建有云阳山寺赤松坛白云仙罗汉庵等到10多座寺观庵坛,云阳山成了湘东南重要宗教活动场所。云阳仙竹树簇拥,窟岩为邻,泉水潺潺,幽雅宁静。黄庭坚在此住了一晚后,发出“道人先作鹿门期”的慨叹,向往归隐生活。 观音岩:云阳仙有个峻峭而幽深的岩窟,名叫观音岩,塑在岩窟石壁上的观音菩萨,端庄慈祥,净瓶半倾。传说观音为南岳选址时,曾在此小憩。所以叫观音岩。 五雷池:紧邻观音的石岩下的清泉一泓。看不奇,但耳贴岩壁,可听到石岩中流水咚咚声,令人称奇。传说一次赤松子命青龙兴云作雨以解旱情。青龙布雨睡懒觉,没有及时收回云雨,造成洪涝成灾。赤松子怒施五雷法,将懒龙幽禁在岩隙中,命它吐龙涎灌溉山下农田。听到的“咚咚”声就是懒龙吐涎的的声音。据说五雷池的水能明目、清心健体,所以游客总要带几瓶回家。 张良试剑岩:在五雷池身后有座巨岩,中间一道笔直的裂缝,把巨岩分成两半。据传汉留候张良随赤松子到此,赤松子炼丹,张良铸剑。后来刘邦准备大展洪图,来山上请张良下山助一臂之力,张良当时已铸成了一把宝剑,为了试一下宝剑是否锋利,他劈岩试剑,劈开了岩石,这就是“张良试剑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