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隶属国际旅游新城——张家界市。全县总面积3474平方公里,辖38个乡镇,总人口43万多人,其中少数民族占88%。桑植县是贺龙元帅的故乡,红二方面军举世闻名的长征出发地。因“亚洲第一洞”——九天洞而成为镶嵌在张家界的璀璨明珠。
行政区划
桑植县辖9个镇、22个乡、7个民族乡:
镇:澧源镇、瑞塔铺镇、官地坪镇、凉水口镇、龙潭坪镇、五道水镇、陈家河镇、廖家村镇、利福塔镇
乡:空壳树乡、汨湖乡、竹叶坪乡、人潮溪乡、西莲乡、白石乡、长潭坪乡、樵子湾乡、谷罗山乡、沙塔坪乡、苦竹坪乡、四方溪乡、芭茅溪乡、细沙坪乡、八大公山乡、蹇家坡乡、岩屋口乡、河口乡、上河溪乡、两河口乡、打鼓泉乡、上洞街乡、刘家坪白族乡、芙蓉桥白族乡、麦地坪白族乡、马合口白族乡、淋溪河白族乡、洪家关白族乡、走马坪白族乡

历史沿革
桑植县历史悠久,上古史籍称古西南夷地,夏、商属荆地,西周属楚地,春秋属楚巫郡慈姑县,西汉时置县,西汉至宋,相继属武陵郡充县、天门郡县、临澧县、崇义县、慈利县等。宋仁宗年间,桑植推行土司制度,设桑植宣抚司。因司治桑植坪而得名(今五道水镇芭茅溪境内)。元、明、清因袭宋制,至清雍正五年改土归流,七年(1729年)设桑植县,沿袭至今,县名以县境内遍植桑树得名。
1949年10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桑植,建桑植县临时人民政府,次年3月29日成立桑植县人民政府,隶属永顺专署,1952年撤销永顺专署,改由湘西苗族自治区代管,1954年4月自治区改为自治州。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大庸市,桑植县划归大庸市管辖,1994年4月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
地理位置
桑植县东界石门县、慈利县、武陵源区,南毗永定区、永顺县,西接龙山县,北邻湖北宣恩县、鹤峰县。县境介于东经109°25'——110°28',北纬29°10‘——38°84,总面积3474平方公里。县城澧源镇位居北纬29°24‘,东经110°10’,东距省会长沙456公里,南距张家界市57公里。
桑植县地处武陵山脉北麓,鄂西山地南端,是一个自然风景奇特秀丽的山区县。武陵山脉从贵州云雾山分成三支,自西南向东北延伸入湘西、鄂西南,其北支和中支延伸到桑植全境,形成40条主要山脉,多呈东北——西南走向。

资源概况
土地资源:据2003年的统计数据,全县土地总面积3474平方公里。
矿产资源:桑植县地层发育齐全,矿产资源丰富,全已探明储量的矿藏有27余种,矿床、矿化点142处。主要矿产有天然气、铁、煤、硅石等,其储量均居湖南省前列。主要矿产中,天然气测算储量1982亿立方米,铁矿探明的储量3.5亿吨,铝土及铁矾土储量达2000万吨。
水利资源:全县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8.93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总量为67.25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48.4万千瓦,是湖南省目前最具有开发价值的水能资源大县。但目前已被开发不到2%,有中小水电站27处,装机容量1.208万千瓦,中型水电站有贺龙水库水电站、八斗溪水能泵站、岩壁滩电灌站3座。全县有中型水库1座(双泉水库),小型水库38座。全县地下水资源总量为4.88亿立方米/年。
旅游资源:桑植县旅游资源丰富独特,自成体系。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八大公山,省级重点名胜风景区九天洞——赤溪河、贺龙元帅故居、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等,加上浓郁的土家族、白族民族风情,令中外游客留连忘返,旅游业开发前景广阔。2005年接待内处游客55.1万人次,旅游收入7200万元。
经济概况
据初步核算,全县生产总值为329043万元,同比增长13.7%,比上年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461万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75645万元,增长17.7%,第三产业增加值206937万元,增长14.2%。三次产业构成为14.1:23 :62.9。人均生产总值为8023元,比上年增加812元。
桑植工业初具规模。目前,全县已基本形成能源、食品、机械、建材、冶金、采掘、化工等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基础产业。煤炭、饮料、酒精、硅铁、水泥等产品畅销省内外,古生物化石石雕工艺品、多功能微型组合机及冻猪牛肉远销美、日、俄罗斯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桑植县的投资环境优越。这里距张家界火车站、飞机场仅75公里,公路交通四通八达;通讯设施大为改善,乡镇全部开通数字程控电话,全县电力装机4.98万千瓦,电力供应充裕;城镇建设配套服务设施完善。县内还制定了鼓励招商引资的优惠办法,投资环境大为改善。
教育文卫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县有各类学校281所,同比减少12所,其中完全中学3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初中29所,小学248所。年内中小学招生数为11606人,其中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为5419人、4171人、2016人;毕业生为9708人,其中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为4098人、3307人、2303人;年末在校学生总数为46926人,同比增加679人,其中小学、初中、高中、职中分别为28900人、11291人、6028人、707人;年末有专任教师2905人。年末共有入园、班儿童10271人,同比减少1303人。九年制义务教育已在全县基本普及,年末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5%,小学在校学生辍学率0.02%,小学毕业升学率93.4%,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7.3%,初中在校学生辍学率1.37%。
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年末拥有电影发行机构1个,电影队5个,电影院2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文化站16个,均基本保持稳定。全县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6%,年末拥有有线电视用户2.6万户。
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平稳发展。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2个,其中医院2个,卫生院38个,专防站所3个,妇幼保健站1个,与上年持平;卫生技术人员1171人,同比增长3.7%,其中: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485人,注册护士257人。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全县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32.97万人,平均参合率为88.6%。

旅游资源
桑植风光旖旎,文物荟萃。境内山峦起伏,溪河纵横,风景秀丽。距县城80公里的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2.32万公顷原始森林,区内野生动植物达6400余种,有珙桐、水杉、华南虎、云豹、大鲵、黑棕熊等珍稀动植物,被称作亚洲物种“基因库”,是科研、旅游、度假、疗养的胜地;距县城17公里的九天洞,被誉为“亚洲第一洞”,成为国际溶洞探险基地,国际溶洞协会成员单位;澧水、金藏河风景区以原始风貌的独具特色吸引海内外游人;贺龙故居、贺龙纪念馆、“芙蓉龙”恐龙化石遗址、苦竹河古镇等人文景观闻名遐迩。17个民族长期和睦聚居,民族文化、民族风情异彩纷呈。
九天洞坐落于桑植县西南部利福塔镇水洞村境内,北距县城17公里。此洞因天生有九个天窗与外界相通而得名。洞口南侧2.5公里处,有集自然风光和浓郁民族风情于一体的峰峦溪天然森林公园与之相依相衬。洞口东南向2公里处,澧水像条银色飘带,婉蜒流过。
九天洞内百余处景点、景观堆珍叠玉,藏奇纳秀,神秘莫测,幽深无限,享有“世界奇穴之冠”、“亚洲第一洞”诸桂冠。洞分上、中、下三层,最下层低于地表面400多米。洞内36支洞交错相连,内有30余座大厅、10余座洞中山、6方千丘田、5座自生桥、3段阴河、3个天然湖、12瀑、3井等景。洞中石林密布,钟乳悬浮,岩浆铸成的各种精致景物婀娜多姿。洞中的石笋、石柱、石幔、石花、石人、石兽等千姿百态,不可名状,纷呈红黄绿白黑灰诸色,可谓五彩缤纷,琳琅满目。其中九星山玉柱、九天玄女宫和寿星宫三大奇观堪称景绝盖世。1989年9月下旬,来自美、英、比利时的探洞专家到九天洞考察,一致认为九天洞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及旅游价值。
苦竹寨距桑植县城19.5公里,距张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区121.5公里,距九天洞2.5公里;古寨建于唐宋,盛于明清。曾是澧水上游“千帆林立的老码头、商贾云集的古集市、梢公荡魂的逍遥窟、明清社会的万花筒”。古老的风火墙、低矮的吊脚楼向游人展示着土家人的聪明才智,一条条青石板,一声声咚咚喹,在诉说着古寨子曾经的辉煌。

风土人情
桑植县的工艺美术闻名国内外,其类别有织锦、剪纸、挑花、银饰、蜡染、绘画等,这些传统工艺美术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如土家族的西兰卡普,在工艺美术的百花园里是一朵柔媚多姿的奇葩,许多产品被国外专家及国家博物馆收藏。编织有竹编、麻编、草编、藤编等。编织出的生产生活用品造型奇特,美观大方,经久耐用;剌绣当作衣裤、围裙、门帘、被面、围衣、帐帘、枕头、荷包、褡裢等的装饰。剪纸图案各类繁多,结构大方,形象生动。挑花乃是与剌绣相配合的一种工艺,挑出的龙、鱼、狮子、花卉、乌雀等形象逼真、具有独特的艺术结构;银饰各类繁多,有银冠、银珈、项圈、披肩、项练、手镯、戒指、耳环、壁、牙签等。这些工艺品都具有形美、声脆、透明、情深、实用等优点,均为难得的工艺珍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6年湖南省桑植县的“桑植民歌”,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舞音乐项目类别,序号41。
2010年湖南省桑植县的“仗鼓舞(桑植仗鼓舞)”,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舞蹈项目类别,序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