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南 >> 湘潭市 >> 乡镇介绍 >> 韶山乡 |
韶山乡 |
韶山乡因境内有韶山而得名,位于湘潭市境南部。东北与如意乡毗连,南和湘乡市龙洞乡接壤,西邻大坪乡,连杨林乡。下辖韶山、韶源、韶北、铁皮、竹鸡、韶光、石忠、石山、花园和朝阳村等10个行政村,辖区37.62平方千米,有139个村民组,4291户,14708人,乡政府设于新屋湾。是韶山各著名景点所在地,是中国“乡镇百颗星”之一。 韶山乡有耕地面积9767亩,其中水田8813亩,旱土954亩。2003年,集体经济收入7320万元,农民年均可支配收入3422元。韶山乡有党员580人。乡机关现有干职工42人,其中党员35人。乡政府的直属单位有:计育办、农业办、民政所、财政所、财税所、企业办、司法办和武装部等部门。西北多山,东南较平坦,有韶河流入青年水库。韶山冲群峰矗立,以韶峰(仙顶灵山)最险峻(海拔518.5米)。境内山峰突兀,茂林修竹,山水相依,生态环境保护较好。境内有毛泽东故居、毛氏宗祠、毛鉴公祠、毛震公祠、南岸、滴水洞一号楼、松山一号楼等革命纪念地和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纪念园以及韶山八景、龙头山、虎歇坪、滴水洞等风景旅游点,是韶山市著名的革命纪念地和风景旅游区。韶山开放以来,宾客络绎不绝,每年都有180万游客。境内有公路通往清溪镇、银田镇,并与湘宁公路、320和107国道连接。韶山铁路从乡境通过。境内经济发达,有工业企业90个,建筑企业7个,商业、饮食、服务业机构491家,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1879万元。有中学2所,小学3所。村有医疗点。乡政府设于新屋湾。 文明风貌 中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韶山乡韶山村荣获“中国文明村镇”称号,这是湘潭市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村。为充分展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成果,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决定授予12个城市为中国文明城市称号,494个村镇为全文明村镇称号,1001个单位为中国文明单位称号。我市韶山村以其独特的政治地位,优美的村庄环境,良好的精神文明风貌而获得“中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韶山村现有人口3400多人,辖区面积4.91平方公里,村道畅通,通讯发达,农田基础设施、水利设施比较完备,村级经济比较活跃,有村办企业和参股企业8家,年产值达3000万元以上。韶山村紧紧抓住创建“中国文明村”的机遇,进一步规范村级工作管理,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树立旅游兴村的良好形象。该村先后投资192万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治周边环境,全村的环境得到极大改变,同时,村民们“自觉爱护美丽家园、珍惜宝贵旅游资源”的意识增强,告别一些沿袭了多年的陈规陋习,过上绿化季季青,净化日日洁,美化处处靓,文化人人乐的现代化农村新生活。酒好客驻车,花香蝶自来,文明村的创建不仅改善了韶山村的生态环境,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更带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成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200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65亿元,村级集体收入105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500元,其中85%来自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 基础设施 为了进一步改善农村面貌,优化农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韶山市韶山乡在韶山、韶源、竹鸡三个村围绕以改路、改水、改栏、改厕和改灶,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流,绿化、净化、美化为主要内容的“五改”、“五整”、“三化”新农村建设工作。经过近两个月时间的努力,韶山乡韶山、韶源、竹鸡三个村的新农村建设“五改”、“五整”、“三化”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韶山、韶源、竹鸡三个村,韶山村已实现水泥路硬化到户,韶源村、竹鸡村水泥路硬化到组。农户大部分家畜、家禽已实行圈养,并逐步向人畜分居的方式发展。在改水、改厕方面,农户全部用上干净卫生的饮用水,大部分农户已使用水冲式厕所。而且大多数农户实现了以煤、液化气作为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生活用电入户率达100%,电视入户率达100%,电话入户率达100%。围绕“体现特色,突出风格”和“绿化、净化、美化”的要求装饰农民住宅,在房前屋后种植花草苗木工作也取得可喜成效。两个月时间里,三个村共改建棚架30多个,房屋外墙装饰或翻新2万多平方米。三个村基本形成了以白色、灰色为主色调的外墙装饰风格。共种植以杜鹃花为主的苗木6万株,绿化面积近四千平方米,并绿化裸地近3000平方米,建成占地2500平方米的村民生态健身中心一处,每户有小花园,出门就是绿地的优质生态居住环境已基本形成。另外,三个村共建公共垃圾池42个,发放到村民家的垃圾桶近千个。 旅游资源 “笔削三山插天空,人间仙境称韶峰。天下名山三百六,此是江南第一仓”。清初文人周定宁对韶峰的赞誉,给韶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韶山乡就位于韶峰东南山下“人间仙境”之中。相传舜帝南巡时来到今日韶山乡境内的韶山嘴歇息,见此处风景优美,逐奏韶乐,引凤来仪,百鸟和鸣,“韶山”因此而得名。 韶山乡位于韶山市的西南部。境内山岗、田垅相间,山峦起伏相连,是一个“六山半水,两分半田,一分道路加庄园”的典型丘陵地形区。境内群山环抱,茂林修竹,山水相依,其间留下了许多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生活、求学及从事革命活动的遗迹,有毛泽东同志故居、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毛泽东同志铜像、滴水洞等全国著名的风景旅游点。 乡党委、政府充分利用韶山乡独特的地理位置及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深入实施“农业稳乡,工业强乡,旅游兴乡”的发展战略,围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发展旅游产业为重点,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促进了全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1994年率先跨入了小康乡的行列。1990年和1995年两次获得“中国乡镇之星”称号。1995年被评为“湖南省先进乡镇”。1997年被评为“全国全优乡镇”。1998年加入湖南省乡镇发展协会,为协会常务理事。2005年被评为“全国小康建设明星乡镇”。 毛泽东故居 毛泽东故居位于韶山乡韶山村土地冲上屋场。这是一幢土木结构,坐南朝北,呈凹字形(俗称一担柴式)的农舍。东边13间小青瓦房为毛泽东家,西边5间茅草房为邻居家,居中堂屋共用,建筑面积472.92平方米,占地面积566.39平方米。堂屋大门上端挂着邓小平1983年题写的“毛泽东同志故居”贴金木匾。这里依山傍水,枫梓山、象鼻山等山环护周围,青松郁郁,翠竹婆娑,前塘夏季荷花飘香,南岸绿浪层层,整个山冲稻田依依重叠,春夏绿浪滔滔,一派田园景象。毛泽东的曾祖父毛四端(毛祖人)于1878年购置上屋场东边5间半茅草房(堂屋与邻居共用,1917─1918年由毛顺生扩建为13间半瓦房),先由毛泽东的伯祖父毛德臣居住,1888年,祖父毛翼臣(毛恩普)、父毛顺生、母文七妹从东茅塘迁于此。1893年12月26日(农历十一月十九),毛泽东诞生在这里。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1870─1920年),年轻时因家贫外出当兵多年,回乡后种田兼做生意,努力发家,至1905年一家五口(即夫妻俩和儿子泽东、泽民、泽覃),有水田22亩。母亲文七妹(1867─1919年),为人宽厚慈祥,信佛,乐善好施。毛泽东在故居度过了少年时代,1910年秋外出求学。1921年春节,率领弟弟和堂妹外出干革命。1925年,毛泽东回韶山开展农民运动,在故居住了半年;1927考察湖南农民运动,1月7日下午回到故居,9日离开。此后一别三十二年,至1959年6月25日才再度回乡,26日到故居。1929年,毛泽东故居被国民党湘潭县政府没收,1937年退还,由毛泽覃之妻周文楠、子毛楚雄等居住。1949年8月由湘潭县人民政府收回。于1951年2月6日正式对外开放。50─60年代,故居作了多次维修。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故居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4月2日,改由邓小平题词。 滴水洞 滴水洞位于毛泽东铜像以西约四公里处的狭谷中。洞中碧峰翠岭,茂林修竹,山花野草,舞蝶鸣禽,自然景观清雅绝伦。 《毛氏族谱》赞之曰:“一钩流水一拳山,虎踞龙盘在此间;灵秀聚钟人莫识,石桥如锁几重关。” 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来到了滴水洞口的韶山水库游泳,兴之所致,随口对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说:“小舟,在这个山沟里修几间茅房子,我老了来住一住。中南局有些小型会议……”于是有滴水洞别墅之建。别墅始建于1960年,房屋建筑形式与北京中南海房屋的结构相近似。1966年6月,毛泽东南下视察到韶山,在一号楼住了11天。他于这年7月8日在武汉写信称此处为“西方的一个山洞”。1970年,由欧阳海英雄连队在别墅后修建了长100米的防空洞。洞的一侧有防震室、指挥室等军事设施。洞的两端各有厚度近尺,重达几吨的装有自动控制的粗重铁门。即使洞外施放原子弹,也无损洞内指挥系统和洞里人员的安全。“西方山洞”保密管理极严,曾一度十分神秘,知道它的人极少。1986年秋,经湖南省委、省政府批准对外开放。滴水洞景区的三大核心部分:以一号楼为中心的别墅系列;西面以毛泽东祖坟,虎雕、虎亭、滴水清音为主的虎歇坪景观系列;东面以毛泽东曾祖父母坟、龙泉三叠、奔龙泉池、观音远眺为主的龙头山景观系列。滴水洞一号楼(1966年毛泽东在此住了11天)滴水洞景观集造化之神秀,萃人文之盛事,因而蜚声海内外,吸引游人如织,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欣然前往浏览。这颗被人们喻为湖南“山水明珠”的“西方山洞”开放20年来,先后接待国内外游客1500多万人次。著名党史专家冯文彬这样赞誉滴水洞风光:“三湘灵秀地,洞中别有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