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南 >> 长沙市 >> 乡镇介绍 >> 铜官镇
铜官镇

  湖南省望城县铜官镇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沿湘江下游东岸,距离长沙市城区约30公里,水陆交通方便,为望城县一个综合性工业集镇,主要工业有陶瓷、建材和机械。地理上,铜官镇西隔湘江与靖港镇、新康乡相望,北临东城镇,东临茶亭镇,南与丁字镇接壤;辖境面积29.5平方公里;人口2.6万人(2002年),其中以农业为主业的人口9600人。

行政区划

  2003年12月31日,全镇划分为洪洲(洪家洲)、铜官街、高岭、市港、袁家湖5个社区居委会;太丰、马厂、万家垅、三星、保拥、联华、花果、石龙8个村委会。

历史沿革

  现铜官镇辖境于1991年由原望城县铜官区铜官镇和铜官乡合并。铜官是一个古镇,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陶器证明,早在2100多年前的西汉,铜官一带就有陶器生产;“铜官窑”(又名“长沙窑”)为唐朝至五代时期的有名古窑之一,中国陶瓷釉下彩的发源地。

  关于“铜官”之名的由来:据传三国时期,铜官为吴国和蜀国的分界处,相传吴将程普与蜀将关羽约定互不侵犯,共铸铜棺,故名“铜棺”,由于铜棺不雅,今人改称“铜官”。

  铜官于2004年被定为“长沙地区历史文化村镇”。

经济发展

  铜官镇内文物古迹众多,历史人文荟萃,旅游资源丰富。千年古镇聚陶瓷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于一体,酝酿出独特而富有魅力的铜官文化。她是湖湘文化中一朵璀璨的奇葩,亟待继承并进行保护性开发建设。 发展形势喜人。陶瓷产业为铜官工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长沙电厂的落户为古镇增添了新风采,也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基地的落户为铜官经济的腾飞铺平了道路;陶瓷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为铜官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铜官经济正蓄势待发,展翅腾飞!

  随着“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的深入推进、大河西先导区建设的全面启动,河东经济区成为全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点开发区。铜官镇将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以华电长沙电厂和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基地落户为契机,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工业发展

  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基地是依据《长株潭三市环境同治规划》、《长沙市危险化学品生产、运输、存贮及交易场所布局专项规划》,依托长沙电厂而提出,总规划面积10.7平方公里,分三期建设。一期建设3平方公里,主要包括:道路、给排水、供电、燃气、通信、热力、网络、绿化、防洪等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建设,还包括对外交通干道、污水处理厂和工业水厂,总投资约12亿元。 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突出重点”的原则,坚持“严格准入条件,严格环境保护”的项目准入机制,围绕电力、化工、建材、仓储物流四大产业的产业链的延伸配套和循环型要求作为项目的准入条件,将工业基地建设成科技环保型、资源节约型、生态友好型的一流专业产业基地。

  现入园意向较强的企业主要有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三环颜料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其中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拟在铜官投资6-8亿元,建设兰-郑-长管道长沙配套油库项目,其年销售量为250万吨。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长沙市油品供应紧张局面,促进铜官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力解决当地人员的就业。

城镇建设

  为配合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基地建设,铜官镇加大资金投入,强力推动新镇基础设施建设,为拆迁户提供宜居家园。按聚居6万人的要求,在2005-2020年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基础上,铜官镇编制了新农村建设示范住宅区、滨江房地产开发区,新镇商居区、行政办公区、陶城临江时代广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新镇规划面积达到1.75平方公里。各项基础设施正在稳步推进:完成征拆及平整场地420亩。新镇现已具备500户的拆迁户建房条件;完成入园主干道、城中路、万科路(电厂至新老集镇)路网建设以及新镇内部一纵三横两公里长的路基工程;完成房屋基础建设及水管网铺设;规划建设八台水平压缩式垃圾池和一座垃圾中转站,现已建成三座水平压缩式垃圾池,年底将全面完成其他设备建设。 铜官镇党委、政府正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将新镇打造成为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基地的承接基地,人流、物流的中转基地,老百姓居家兴业的创业基地!

历史文化

  铜官又称陶都,历来以陶瓷闻名于世,早在1300多年前的隋末唐初,铜官镇便出现了大型的窑场,即现在仍保存完整的“长沙铜官窑”。这里是世界陶瓷釉下多彩发源地,被誉为陶瓷史上的里程碑,其产品在当时畅销29个国家和地区。千年窑火一直未断,陶瓷技艺被传承并发扬光大。同时,铜官镇作为千年古镇,区域内明清时期建筑有30余栋,保存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保存完好程度达80%。古遗址随处可见,有吴楚桥、泗州寺、云母寺、守风亭、东山寺、王爷庙、庆云宫等众多遗址。铜官也是革命老区,曾为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工委、湘江特委的驻地,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革命人物如郭亮、李灿英、谢介眉、文淑益等。 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做好古镇陶都的保护与发展工作,铜官镇党委、政府积极行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二是开展了文物普查。三是进行了大规模宣传。四是聘请上海同济大学编制了《铜官古镇保护与发展规划》。五是积极申报,成果丰硕。1988年,长沙铜官窑被公布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清代义兴窑被确定为长沙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铜官陶瓷技艺被列入长沙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铜官镇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六是邀请专家考察。邀请湖南考古界前辈、专家、长沙铜官窑研究会名誉会长周世荣先生等专家学者来铜官进行实地考察,确认范家窑、义兴窑为唐代古窑。七是建立制度,加强保护。根据规划要求,编制了保护陶瓷文化的相关办法,建立保护责任制。八是加大资金投入,按规划要求分步建设。已投入资金600万,正在对铜官古街路面进行改造。

千年古镇

  古老的铜官是一个历史文化遗产的宝库 从铜官誓港至石渚湖畔,沿湘江东岸十里河滨,已形成唐代古窑遗址几十处,现保存完好或留有遗址的古窑主要有:长沙铜官窑(1961年7月划入书堂乡,今属丁字镇),范家窑,窑头冲窑,花果窑,外兴窑、贡兴窑,义兴窑、仁兴窑,它们都有几百年到一千多年的历史。陶瓷考古专家周世荣老先生来铜官镇考察,在作考察总结时说:“从铜官范家窑发掘的青釉碗器的饼形足分析,该窑要比长沙铜官窑更远久,特别是蔡家段外兴窑,能从唐代一直在烧制陶器,实属世界之罕见”。春秋时期,誓港的吴楚桥为吴、楚两国分界处,现在桥的遗址上仍勘有清光绪年间重修吴楚桥时的功德碑。铜官老街在唐代已基本形成,街上建筑多为砖木结构,街面铺麻石,有各种老字号商铺和手工作坊一百多家,现老街仍在,街市更繁荣。清康熙十三年(1674),在铜官老街南端建彤关寺,光绪三十年(1904)改建为东山寺,建有石木结构戏楼,规模宏伟,工艺精致。誓港泗洲寺是世代陶工祭祀陶始祖舜帝的地方,每年六月初六,各窑代表齐来祭拜,并游行、唱戏,热闹非常。杜甫守风亭是铜官镇最有名的建筑,为双层砖木结构亭阁,采用木雕和陶瓷浮雕技术装饰,有人物山水,龙凤鸟兽,给人以艺术享受。刘家大屋座落在袁家湖,毛泽东1923年来铜官考察工人运动时,在该屋住过两晚,是望城县毛泽东唯一住过的地方。铜官地下水源丰富,古井较多,四季不盈不竭,大都有几百年的历史。现保存较好的有沙湾古井、六家冲古井、杜家冲古井。这三口古井水质清澈见底,清凉甜美,长年累月不倦地用甘甜的“乳汁”滋润着千家万户,被群众誉称铜官的“白沙井”。同时,铜官镇还有不少的民间古建筑、民间传说、传奇故事、民风民俗、山歌小调、诗词对联等。

  人文的铜官是一方英才辈出的福地

   铜官古时即为临湘县属地。两千多年来,历史上的文人墨客钟情于铜官,留下了许多佳作名篇。唐代的杜甫、李群玉、僧护国,明代的詹士懿、王夫之,清代的易宗瀛、唐仲冕、贺熙龄、吴敏树都在这里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文。最著名的是唐代诗人杜甫晚年出蜀,逆湘水、去耒阳,阻于大风,泊舟铜官,写下《铜官渚守风》一诗。铜官人为纪念杜甫,在铜官街湘江河畔建有杜甫守风亭。铜官深厚的人文精神薪火相传,英才辈出。大革命时期有郭亮、文淑益、杨春林等同志,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周庆云、周汉清、朱绍箕等同志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赴朝参战,牺牲在异国他乡,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还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张淳在参加贵州剿匪时,被土匪杀害。“泥人刘”刘子振,民间艺人周和生,陶瓷工艺美术大师雍起林、刘锡武,陶瓷造型、模具大师冯炳坤,“泥人刘”传人刘昆庭,铜官窑传人胡武强,他们是铜官陶瓷艺术的精英,也是铜官人民的骄傲。

   历史的铜官是一片红色的热土

   1923年1月,毛泽东在郭亮的陪同下来铜官考察工人运动,经毛泽东批准,成立了铜官陶业工会。1923年夏,建立了中共铜官陶业工人党支部,是全省最早建立的基层党组织,从此掀开了铜官革命波澜壮阔的新篇章。1930年8月,中共湖南省委迁到铜官,同年冬,中共南安县委、湘阴县委联络处也搬到了铜官,铜官成为了当时全省革命斗争的指挥中心和红色摇篮。1935年5月,经湘鄂赣省委批准,在铜官成立了中共湘江特委,领导长沙、益阳、湘阴等地的革命工作。1944年,八路军南下支队从延安出发,突破敌人重重封锁,转战千里,于1945年7月24日到达铜官,当夜,部队登舟经洪家洲过湘江,遭到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武装阻击。支队前卫队奉命还击,将其击退,部队顺利渡过湘江,继续南下。铜官还培育了郭亮、文淑益、袁仲贤、谭希林、李灿英、杨东贵、谢介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郭亮烈士陵园、郭亮烈士纪念亭已经成为红色旅游胜地。

   繁华的铜官是一块盛产陶瓷的沃土

   陶瓷是水的韵律,土的语言,火的艺术,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标志,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铜官镇十里陶城,依山傍水,车水马龙,一片繁荣景象,房屋琉璃瓦盖,烟囱高低错落,生产机器日夜轰鸣,陶瓷产品五颜六色,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独特的陶都风情。据宋《监略妥注》载:“舜陶于河滨,而器不苦窳。”指的是舜帝曾在湘江河畔组织制作陶器。铜官陶业工人仍尊舜帝为祖师。又《水经注》载:“铜官山,亦名云母山,土性宜陶,有陶家千余户,沿河而居……。”指的是铜官镇至石渚湖一带的制陶产业。进入民国时期之后,因军阀混战,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资本家的残酷剥削,铜官陶瓷生产下降,陶业工人生活贫苦,民不聊生。新中国成立以后,铜官陶瓷业经过手工业合作化,由个体走向集体。1987年,成立湖南省铜官陶瓷总公司,有职工6200余人。主要产品有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工业陶瓷、艺术陶瓷和炻瓷五大类1700多个品种,产品畅销全国,远销美国、日本、荷兰、澳大利亚、香港等27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铜官陶瓷产值过亿元。

   现代的铜官是一座充满希望的都市

   铜官立足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突出经济工作的中心地位,主攻工业强镇、商业活镇、农业稳镇三个重点,狠抓经济结构调整,财源项目建设、环境保护和精神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大步跨越。2005年,建成区面积年增长0.17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年增加1200人,城镇化水平62.3%,小城镇建设总投入年增长20%,镇区绿化覆盖率80%,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2.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485元,同比增长31%。第三产业所占比重30%,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90%,公共安全指数90%,居民人均娱乐文化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15%,高中毕业生升学率45%,人口自然增长率0.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65㎡/人,城镇建成区自来水普及率100%,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100%,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9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0%,冲水型公厕密度每平方公里5座,清洁能源普及率60%,“十五小”“新五小”企业关停率100%,规模化畜禽养场粪便综合利用率10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70%。2006年铜官镇纳入望城县十一五规划核心规划建设区域,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铜官镇、铜官窑和黑麋峰的保护性开发,实现河东崛起的决定》。为落实县委、县政府决定精神,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领导,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工作机构。二是抽调专人组建办公室,开展了历史文化遗产普查,建立了专门档案。三是制定了保护管理办法,对重点文物进行挂牌保护。四是开展广泛宣传发动,动员广大群众参与铜官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工作。五是做好了总体规划。由上海同济大学编制的《湖南省长沙市铜官古镇保护与发展规划》中期方案已完成评审,三月底完成终审。总之,经过努力,铜官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已得到了实质性进展,为铜官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进一步加大铜官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工作的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努力将铜官镇建设成为全国陶瓷工业基地,长沙地区重要能源基地,长沙市产业梯度转移承接基地,陶瓷文化旅游、红色旅游基地和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使铜官镇这颗璀灿的明珠更加耀眼的闪烁在望城的湘江之畔。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