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湾区位于十堰地区中部。东起十堰市区四方山—笔架山—牛头山东北西南一线,与茅箭区相邻;西至黄龙镇,与郧县的鲍峡镇相连;南达西沟乡与叶大毗邻;北到花果街道、汉江路街道,与郧县的柳陂镇相邻。辖4个街道、2镇、2乡、一个省管经济技术开发区,版图面积652平方公里,总人口36万人。东风商用车公司总部驻张湾区,年产中重卡近20万辆,是中国卡车之都的心脏。张湾区交通条件便利,经济依托优势明显。襄渝铁路、316,209国道横纵南北,银武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区内旅游资源丰富,有黄龙水库,黄龙古镇,牛头山森林公园等。
行政区划
张湾区辖4个街道、2个镇、2个乡:
街道:车城街道、汉江街道、红卫街道、花果街道
镇:黄龙镇、柏林镇
乡:西沟乡、方滩乡
历史沿革
张湾区原属郧县管辖的黄龙区和茶店区的茅坪公社。1967年6月6日,因第二汽车制造厂建设(今东风汽车公司),湖北省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批准设立郧县十堰办事处,上述一区一社由郧县划归办事处管理(同时划归的还有十堰区),同年12月更名为郧阳十堰办事处,隶属郧阳地区领导。1969年12月1日湖北省革命委员会决定成立十堰市,仍属郧阳地区领导。1973年2月十堰市升格为省辖市。
1975年,十堰市、二汽实行“政企合一”。合一之后,党政名称为“中共十堰二汽委员会”,“十堰二汽革命委员会”。十堰与二汽,头一次在称谓上紧紧连在了一起。当时二汽的厂领导,直接就是十堰市的党政领导。这种政企不分的状况一直持续到1982年4月19日,中共湖北省委颁下通知,分别组成中共十堰市委员会和中共第二汽车制造厂委员会为止。198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社建区成立张湾区(县级),辖头堰(今花果)、红卫、车城、土门(今汉江路)4个街道办事处。1986年10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十堰市的花果、白浪2个区公所,并将花果区公所管辖的全部和白浪区公所管辖的东沟、茅坪2个乡与张湾区合并。
自然环境
张湾区环境优美,南部大西沟瀑布景区,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横贯东西。堵河、犁河、镜潭沟、张湾河、神定河从南部山区内流出自南向北平行穿过张湾区,一路向汉江奔去。汉江在十堰的最大支流堵河,在黄龙镇被黄龙大坝拦腰截断,形成美丽的黄龙滩水库。黄龙滩水电站区内自然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其中森林覆盖率70%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化率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是全国内陆地区唯一的国家园林城市。
冬季比同纬度其他地区略为温暖,夏季比较炎热。属于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热资源较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1655~1958小时,无霜期224~255天。平均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六至八月是本区全年雨水、热能最丰富的季节。夏季平均气温大都高于25℃,其中七月平均为27℃左右,积温较多。七、八月份降水量一般都在100毫米以上。受海拔高度、坡向等地形地貌因素影响,气候复杂多样。素有“高一丈、不一样”,“阴阳坡、差得多”之说。本区山地小气候的多样性,为多种经营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位于秦岭和巴山之间气候造就了养生宝地,冬无严寒(秦岭阻挡了南下的寒流),夏无酷暑(山地起伏产生阴坡阳坡),有山有水(气候湿润)。
经济发展
2011年完成全域生产总值275亿元,是2006年的3.8倍,年均递增30.4%;固定资产投资71亿元,是2006年的13倍, 年均递增67.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亿元,是2006年的2.1倍, 年均递增18.7%。张湾成为十堰市最大的经济体,在全市经济目标考核中跃升到“第一方阵”。
工业经济强劲发展。东风十堰新基地布局张湾,商用车动力总成等“五大板块”③扩能项目开工建设,湖北三环、东风征梦、东风神宇、十堰安远等整车项目全面推进,以汽车为主导的工业经济实现历史性突破。2011年,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20亿元,是2006年的2.5倍,年均递增20%;规模工业总产值586亿元,是2006年的2.7倍,年均递增21.8%。预计完成建安业产值15亿元,是2006年的3倍,年均递增24.4%。
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中心城区商贸业日趋繁荣,城西生态文化旅游走廊初具雏形。2011年,预计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83.3亿元,是2006年的2倍,年均递增1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亿元,年均递增21.7%;饮食服务业营业额40亿元,年均递增31.4%;旅游业综合收入38.5亿元,年均递增19%。
农村经济稳步增长。蔬菜、林特花卉、畜禽水产、劳务经济“四大亿元工程”基本建成。培育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发展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35个。争取省市扶贫资金2600余万元,减少贫困人口8700人。2011年,预计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9.95亿元,是2006年的1.4倍,年均递增7.6%;农民人均纯收入4700元,比2006年净增1404元。
累计招商引进项目510个,总投资300多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38个,实际到位资金71.2亿元,利用外资1.1亿美元。2011年预计实现外贸出口6307万美元,是2006年的4.5倍,年均递增35%。
科教文卫
和谐张湾建设迈出新步伐。一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全力推进区政府“十件实事”以及市政府“十件实事”涉及张湾的相关工作。全年组织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培训10322人,实现转移就业10112人,减少贫困人口1725人;组织城镇就业再就业6501人,城镇新增就业3223人,实现再就业4341人;社会保险新增参保1599人,社保基金征缴3254万元;纳入城市低保11374人,农村低保3337人,发放城乡低保补助1918万元;全区52514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新型合作医疗全覆盖,实施大病医疗救助131人、救助资金36万元,新建甲级村卫生室10个,对西沟乡、黄龙镇卫生院以及30个村卫生室基础设施进行完善;硬化通村公路40公里,完成公路养护300余公里;完成方滩村、王家山村34个项目点7286人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新建沼气池1006口、修建节柴灶1100座;新建10个、改扩建17个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对3所农村寄宿制中小学进行改水、改厕;完成5个社区办公用房、改扩建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16个;为城乡困难群众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56件,提供司法救助86人;3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建设正式开工;发放廉租房补贴60万元;改造农村危房477户。
二是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完成重点科技攻关项目7个,开发新产品30个,申请专利90件,争取国家、省、市创新基金440万元;城乡义务教育新机制全面落实,中考上一中线296人,高考上本科线41人;积极参与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各项工作,荣获市委、市政府“突出贡献奖”;架设、改造电视线路18公里,8个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顺利完工;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污染治理、节能减排成效显现,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控制在市定指标以内。三是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评选表彰一批“劳动模范”、“道德模范”、“文明市民”、“文明家庭”;组织开展“学会感恩”、“富而思进”、“革陋习、讲文明、树新风”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车城街道康乐社区、红卫街道界牌社区荣获“省级文明社区”称号;汉江街道水堤沟村荣获“省级文明村”称号;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建设加强,拥军优抚安置政策全面落实。四是城乡社会保持稳定:扎实开展“百队千人进万家”活动,走访群众8226户,座谈21149人,化解矛盾纠纷219起,奥运会和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期间进京赴省非正常上访实现“零”目标;“平安张湾”建设进一步深化,辖区安装“电子眼”达到9174个,在15个村(社区)推广“警铃入户”工程,3679户农户实现治安联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起数、死亡人数、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分别比上年下降16.7%、25%、33.6%;防汛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得到强化,确保汛期安全。
旅游景点
黄龙古镇:始建于明末清初,沿水路上可至竹山、竹溪,下可达丹江、武汉,古时镇内商贾云集,商铺林立,街市繁华,因而被人们誉为“小汉口”,是当时鄂西北地区的商业、文化、航远中心。全镇占地50余亩,分前街、后街、上街、河街四个部分,四条古街道共同构成了风格独特、气势恢弘的黄龙古建筑群。
月亮湖山庄:距市中心25公里,占地面积约35平方公里。现开发有金竹林、吊角楼、珍珠潭、情人岩、雄狮嬉水、金水潭、大方嘴、回马石、韩信母亲墓等景点。山庄还设有游泳池、竹排漂流、沙滩排球、水上快艇、高空溜索、高空自行车、高位滑道冲浪、武夷山茶道、野外生存训练等游乐休闲项目。
堵河漂流:堵河是汉江的最大支流,其水质纯净,水流湍急,两岸风光旖旎秀美。现有两个漂流公司,漂流橡皮艇180余只,漂流里程15公里,漂流途中惊而无险,有狮子滩、黄家套、桃树嘴、金竹园等自然景观。黄龙水库:距市中心30公里。库区景点有“二龙戏珠”、“雄狮下山”等自然景观。库区内每道山峰玲珑秀美,柏松杉竹漫山遍野,青翠欲滴;碧波荡漾,山峰倒映水面青透柔美。库区可供游客休闲垂钓;现有旅游观光船28艘,小木划船98只,可供游客水上游乐。
大西沟生态旅游区:位于城郊18公里处,区内苍山翠岭雄奇险秀,怪石古木奇异神秘,湖光山色相映成辉,自然之美,原始古木之奇,在这里被演泽得淋漓尽致。东沟冲天的白果树、相公遮天的巨柳、过风浓茂的大红袍、长坪苍劲的花栎木、白石奇异的黄莲木显示出物种的苍桑变迁;牡丹、芍药、百合、五味子、野葡萄、弥猴桃、麝香、锦鸡、黄羊、果子狸等数不胜数的奇花异草和野生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