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长江与东荆河之间,西南隔长江与湖南省临湘县相邻。面积2519平方千米,人口94万。东、南、北三面为长江,东荆河环绕,西面的洪湖与荆北水系相连,地势平坦低洼,全境自西北向东南呈缓倾斜,且南北高,中间低,地面一般海拔高度在23~28米之间。境内有大小湖泊102个,河、湖、渠交织成稠密水网,水域约占总面积的30%。是我国著名粮仓江汉平原与鄂东南山区的经济结合部,是我国实施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的重点区段。
行政区划
洪湖市辖2个街道、14个镇、1个少数民族乡:
街道:新堤街道、滨湖街道
镇:螺山镇、乌林镇、龙口镇、燕窝镇、新滩镇、峰口镇、曹市镇、府场镇、戴家场镇、瞿家湾镇、沙口镇、万全镇、汊河镇、汊河镇
少数民族乡:老湾回族乡
历史沿革
今洪湖市境域,夏商时代为古云梦地,属“禹贡”荆州之域;西周时期周武王(姬发)封为州国,都城在今黄蓬山;楚武王四十年(公元前701年),州国和江汉间其它小国都被楚国吞并;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后,古州国地属南郡;西汉初年(公元前206年)更南郡为临江国;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恢复南郡,设置州陵县,县治在黄蓬山;新莽代汉(公元9年,以下纪年均为公元),南郡改称南顺郡,州陵改为江夏,县治在今新滩口;东汉建武元年(25年),恢复西汉郡县原名;南朝时州陵县先后属巴陵郡、州城郡;北朝西魏文帝大统十七年(551年),裁撤州陵、惠怀二县,改置建兴县,隶属沔阳郡,县治迁到今仙桃市沔阳老城;隋唐五代至宋元明清,今洪湖市境域疆属屡更,郡县变动频繁,大多与沔阳有分有合,或升或降,其间曾名玉沙县、附廓县、文泉县等;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置县,沔阳县属湖北省江汉道;民国十五年(1926年)废除道,在新堤设市,直隶属湖北省政府。未久,撤市并入沔阳县。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新堤设置沔阳地区专员公署,新堤为专署直辖市。1951年5月,沔阳专区并入荆州地区专员公署;同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决定,将沔阳县东荆河以南区域,以及监利县东部、嘉鱼县长江北部、汉阳县西南部的毗邻区域划出,建立洪湖县,属湖北省荆州地区专员公署管辖。1987年7月31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撤销洪湖县,设立洪湖市,行政区域、隶属关系不变。洪湖市现属湖北省荆州市代管。
人口民族
2005年底,洪湖市总人口907336人。其中农业人口580232人,非农业人口327104人;男性人口477838人,女性人口429498人;城区常住人口12.78万人,城区流动人口1.7万人;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口约为10万人;乡村劳动力31万人,其中男劳力16.4万人,女劳力14.6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60人;人口平均寿命72.7岁,老年人口比例6.3%。全市总户数为231576户,平均每个家庭人口为3.93人。
洪湖市有13个少数民族,分别是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壮族、彝族、侗族、黎族、满族、羌族、么佬族、朝鲜族、瑶族,总人口6500余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61%。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是回族,有5600余人,主要分布在老湾回族乡(3800人)和城区(约1500人)。大同、大沙、龙口、乌林等乡镇也在零星分布。1987年该市成立了老湾回族乡,其它少数民族人口散居于全市各个乡镇,民族成份较复杂的有城区、螺山、大同、大沙、小港等,是荆州市少数民族人口较多且拥有民族乡的散杂少数民族工作重点县市,洪湖市政府非常重视、关心少数民族,在历届的人大政协委员中,都有少数民族的代表人士。
自然资源
洪湖市的国土面积为2519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39%。其中:(1)农用地248.72万亩,占国土面积(下同)的66.49%。其中耕地(含水田、旱地、菜地)154.10万亩,占41.2%;园地1.81万亩,占0.48%;林地9.41万亩,占2.51%;其他农用地83.41万亩(含坑塘13.3万亩、养殖水面36.32万亩、农用道路用地5.17万亩),占22.3%。(2)建设用地24.84万亩,占6.64%。其中交通运输用地7246亩,占0.19%;居民及工矿用地19.60万亩,占5.24%;水利设施用地4.51万亩,占1.21%。(3)未利用地100.5万亩,占26.87%。其中河流面积18.81万亩,占5.03%;湖泊面积58.23万亩,占15.57%;苇地面积7.51万亩,占2.0%;滩涂面积15.04万亩,占4.02%。
洪湖湖区为“四湖”(长湖、三湖、白露湖、洪湖)诸水汇归之地,因而成为具有江南地理特征的水网地区,素有“百湖之市”、“水乡泽国”之称。主要河渠除南沿长江、北依东荆河外,区域内还有内荆河、“四湖”总干渠、洪排河、南港河、陶洪河、中府河、下新河、蔡家河、老闸河等大小河渠113条,总长度达900公里;千亩以上的湖泊有洪湖、大沙湖、大同湖、土地湖、里湖、沙套湖、肖家湖、云帆湖、东汊湖、塘老堰、洋圻湖、后湖、太马湖、金湾湖、形斗湖等21个。
煤,分布在乌林镇香山——凤山一带,矿层薄,深度、品位低,工艺复杂,成本高,无开采价值。石油,分布在瞿家湾、沙口、汊河、峰口、万全地区。瞿家湾、沙口生油区的地层厚度大于2500米,生油岩厚度一般为150~250米,最厚大于265米,但未发现生油深洼子。峰口、万全生油区的地层厚度大于3500米,生油岩厚度一般为300~800米,最厚大于1000米,已获得工业油流。天然气,分布在螺山、新堤、乌林、滨湖一带,普遍见气显示,钻探试测表明,气藏已被地表水冲刷破坏,日产量均在1000立方米以下。
经济发展
2009年全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92.5亿元,同比增长13.8%;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66.68亿元,同比增长9.7%;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49.6亿元,同比增长20.4%;全年规模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7.96亿元,同比增长40.90%,规模企业工业增加值33.26亿元,同比增长21.1%;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7.89亿元,同比增长30.1%;全年外贸出口2518万美元,同比增长22.6%,全年实际利用外资700万美元,与上年持平;财政收入3.68亿元,同比增长1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44元,同比增长9.1%;农民人均纯收入5525元,同比增长11.1%。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03亿元,同比增长17.5%。“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共建设、改造农家店及综合服务社228家,同比增长233%。家电下乡销售网点备案116家,销售家电下乡产品56932台(件),销售额12857万元,已补贴56715台(件),补贴金额1632万元,兑付率99.62%,在全国排名第14位,拉动消费1.8亿元。全年销售成品油约4.4万吨。完成生猪屠宰量49128头,城乡定点屠宰率达100%;对私屠滥宰、违规、违法行为查处率达到100%,出厂肉品检验合格率和病害肉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引进利用外资550万美元,外贸出口创汇总额2444万美元。生态旅游、温泉旅游和红色旅游三大板块基本形成。投资126亿元的“洪湖岸边是家乡”湿地生态旅游城项目,一期工程金湾度假区已于2010年8月8日开工建设。投资5亿元的滨江度假区正式签约。2010年12月8日,首期投资3.2亿元的悦兮·半岛国际温泉度假村正式开业营运。湘鄂西苏区革命纪念公园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群改扩建工程已于2011年7月竣工,省委省政府在这里举行了隆重的庆典仪式。“观大湖、游红都、品湖鲜、浴温泉”休闲度假旅游格局的形成,促进休闲农业产业带和乡村旅游精品线发展,全市共有规模较大、知名度较高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15个,其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蓝田生态园、全省旅游名镇瞿家湾、全省旅游名村陈湾村和乘风村、按四星级标准建设的安心休闲农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南昌村、锦绣梅园以及沿湖7个乡镇办事处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形成产业带。洪湖市申报建设“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方案获得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批准。洪湖经济开发区德炎、晨光等近10家企业,开通游客观光通道,吸引游客购买绿色产品。国内旅游人数达到130万人次,入境旅游7.2万人次。全市旅游综合收入突破7.8亿元,增长18%。旅游外汇收入547万美元,增长8.7%。旅游商品收入1.36亿元,增长27.1%。
风景名胜
洪湖:是洪湖市知名度最高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洪湖景区以自然景物为主,以水、莲、鱼、鸟和渔家民俗等为赏玩对象,以泛舟、垂钓、采莲、观鸭(鸟)为主要赏玩内容,四季皆可接纳游人。其中蓝田生态旅游风景区已被评定为国家4A级风景区。
乌林:位于洪湖市城区以东15公里处,隔江与南岸的赤壁市赤壁山相对,是江汉平原罕见的丘陵地带。著名的赤壁之战“火烧乌林”就发生在这里。主要相关景点有:(1)白骨塌;(2)红血巷;(3)乌林寨;(4)曹操湾;(5)摇头山;(6)放马场;(7)曹公祠。另外,乌林历史名胜风景区还有屈家岭文化的圆山遗址;有两汉、两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墓葬群12处;有陈友谅故里及跑马岭、射凤台、打金场等遗址。
瞿家湾镇明代一条街:位于洪湖市西北部,南临洪湖,北靠内荆河,始建于明代弘治九年(1497年),是一个集明代古街与革命历史名胜为一体的风景点。老街主街道宽4米、长500余米,是湖北境内罕见的明代古街,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街面上百家商户店铺,从建筑到经营方式,皆古色古香,一派古朴典雅风貌,被专家们誉为“传统建筑之宝”。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湘鄂西苏区的首府,是湘鄂西苏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现存旧(遗)址22处,主要有:(1)中国共产党湘鄂西分局遗址;(2)中国共产党湘鄂西省委员会旧址;(3)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旧址;(4)湘鄂西省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5)中国共产党湘鄂西省第三次代表大会旧址;(6)《工农日报》社旧址;等等。
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又称烈士陵园,落成于1984年11月10日。馆址坐落于中心城区西南缘的长江之滨,陵园占地面积300亩,原国家主席李先念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纪念馆以烈士祠、陈列馆、纪念碑为主体,辅以牌坊、人工湖、花坛、假山组成。整个建筑错落有致,气势宏伟。纪念碑居陵园的核心部位,通高23米,碑身正面镶嵌“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12个黑色磨光花岗石的立体行书大字。碑身背面浮刻有贺龙元帅1957年书写的“革命烈士们的业绩鼓舞着我们永远前进”的题词。底座正面是国务院1957年12月为洪湖纪念碑撰写的碑文。1987年10月,该馆被国家民政部定为全国重点烈士陵园。
白鳍豚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位于洪湖市新滩至螺山长江江段,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新螺段白鳍豚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国家级白鳍豚自然保护区。经科学探测,该区共有白鳍豚100多头。白鳍豚号称生物界的“稀世珍宝”、“水中大熊猫”,不仅在仿生学、生物学和军事学方面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而且极具观赏价值。目前,该保护区已成为洪湖市的一大旅游景点。
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以洪湖为主要保护区域,成立于1996年。保护区面积37088公顷,以水生和陆生生物及其生境共同组成的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未受污染的淡水资源以及湿地生物多样性为主要保护对象。洪湖湿地的恢复和重建已被列入“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优先项目”和国际湿地公约局数据库。据调查,洪湖湿地保护区内现有各种植物472种21变种1变型种。隶属于116科、303属。别有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物种131种。保护区是各种水鸟重要的越冬地和迁徒“驿站”,每年来此越冬的雁鸭类等水禽都在百万只以上,已知有各种水鸟8目、13科、65种。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的物种69种;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的物种16种(兼属《中日候鸟协定》和《中澳候鸟协定》的物种有12种)。洪湖湿地于2000年12月升格为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2008年已升级为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