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0月22日设立沙市区之初,辖朝阳、解放、崇文、中山、胜利5个街道办事处和立新、关沮、联合、锣场4个乡。同年12月3日,原江陵县所辖的岑河镇、观音垱镇及岑河农场划归沙市区管理。12月19日,沙市农场从沙市区划归市农场管理局管理。12月23日,沙市区辖的联合乡划归玉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1995年3月20日,市政府下文将岑河农场划归市农业局管理。5月19日市政府又下文将岑河农场划归沙市区管理。6月12日, 沙市区正式接管原江陵县种畜场、农科所,将种畜场划归区农牧局管理,将农科所并入岑河农场。2000年7月26日,岑河农场(西湖管理区)划归市农业局管理。2003年12月,钢管厂社区居委会划归玉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
人口民族
1995年末,沙市区总人口531 206人,总户数168 561户。1995~2004年,人口逐年增长。至2004年12月,全区总人口555 192人,总户数174 885户。2004年比1995年增加23 986人,6324户,增加幅度分别为4.52%和3.75%。全区户均人口十年基本变化不大。
沙市区境内居住着汉、回、土、满等27个民族,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聚居区主要在解放路街道办事处辖区的迎喜街、纯正街、三岔路一带。自汉代佛教传入沙市后,伊斯兰教(元代)、天主教、基督教(清代)相继传入沙市,加上南朝以前就存在的道教,至2004年,沙市地域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种宗教。千余年间,宗教活动时兴时衰,其活动场所时建时毁,参加宗教活动的人员也时多时少。1978年后,宗教活动场所逐步恢复,信教群众过上正常宗教生活。2004年,全区有宗教活动场所74处,信教群众3万多人。
地理环境
沙市区南北最宽相距26公里,东西最长相距29.7 公里。沙市是长江古河滩,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高,海拔高度一般在30至36米间。沙市处于江河湖网之中:北临长湖,最高水位 33.29米;南靠长江,最高水位45.22米。沙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6.1℃,年无霜期长达230-270天,年降雨量一般在958-1325毫米之间,平均相对湿度为80%。沙市一直是长江中游工商名城,川 湘 鄂 豫经济纽带。她依托江汉平原,经济腹地广阔,市场辐射面广,商品集散量大,物畅其流,商家云集。沙市地处湖北省经济“大三角”(武汉、黄石--襄樊、十堰--宜昌、三峡)主轴线的中心点,在全国对外开放由沿海、沿边向沿江及中西部推进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格局中,具有北下南上承东启西的地缘区位优势。
经济发展
沙市作为百年商埠口岸城市,商贸业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沙市区先后推出“退二进三”、“退城进郊”等举措,推动民营商业资本向规模型、支柱型企业发展。1997年至1998年,重点建设各类专业市场, 2000年,开始实施对国有和集体商贸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14家公有商业企业有13家实现民营化改制。2001年以来,着力引进外埠商业资本,武商沙市量贩店、新世界购物广场、大润发超市等大型商场和超市,吉瑞珠宝有限公司、晶崴大酒店纷纷入驻沙市投产营运,两湖平原物流交易中心、沃尔玛美佳华、金石商贸城等项目建设正顺利推进;连锁经营、仓储超市、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逐渐成为沙市商贸主流形式。建有建材、家具、家电、日用批发、汽摩配件、水产养殖、水果批发等专业市场38个,蓝特商贸城(原为蓝星商贸城,2003年改此名)为中南地区最大的建材专业市场,对外贸易企业由建区时期的空白发展到12家,外贸出口达到3010万美元。据统计:沙市区现有工商个体户数2.97万户,从业人员99628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7亿元,其中批发零售贸易总额业43.78亿元。
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117.4亿元,增长11.3%;区属生产总值34亿元,增长21.4%;三次产业结构由20.7:32.9:46.4调整为17.6:35.6:46.8。经济建设迈出新步伐。坚持工业的主导地位,积极化解资金紧张、能源和原材料涨价等不利因素,着力加强重点项目和规模企业建设,实现了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43.6亿元,增长39.5%。骨干企业和优势产业支撑作用增强,规模企业由51家发展到65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6.1亿元,增长38.3%;医药化工、机电汽配、纺织服装、食品饲料、建材家具等产业产值的平均增幅达35.6%,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90%。全区供电量达到12.5亿千瓦时,增长15.9%。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实现财政收入36561万元,增长23.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699万元,增长26.1%;国税收入19492万元,增长19.2%;地税收入15748万元,增长29.5%。投资强度明显增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8亿元,增长35.2%;工业投资占据主导地位,工业项目和投资额度占到70%以上。消费品市场日趋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7亿元,增长18.4%。蓝特商贸城成为“全国规模市场500强”,中商百货下划,晶崴大酒店、大润发超市、楚天明珠等项目建成营运。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成农家消费品连锁店70家。城郊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实现农业总产值12.5亿元,增长6.8%。以蔬菜瓜果、水产养殖、畜牧和平原林业为重点的城郊特色农业优势进一步显现,优质粮棉、无公害蔬菜等农产品比例大幅提高。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农村专业合作组织2家,全年新转移农村劳动力2000人。着力实施血防“整县推进综合治理”工程,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面貌得到改观。
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2.9亿元,其中工业8.4亿元;新建项目4.7亿元,续建项目8.2亿元。引进项目58个,其中工业项目47个。综合投资过亿元的项目5个,其中工业项目3个;过5000万元的11个。以沙市经济开发区为龙头的工业园区规划逐步理顺,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满园工程”稳步实施。全年新建和续建项目达到76个,其中工业项目60个。湖北中科、事高玻璃、金蝶地毯、永贵机械、荆福汽配、东方希望、泰佳制冷等31个项目建成投产,江汉精细化工、海富家具、飞驰服饰、两湖平原物流交易中心、沃尔玛美佳华、金石商贸城等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外贸出口达到3010万美元,增长100.5%。出口企业由6家发展到15家,高新技术产品在出口总额中比重上升,一般贸易、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及化工产品出口的增速平均提高了10%以上。
交通状况
沙市机场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由航空公司执行管理的机场之一。1997年7月1日,南方航空公司决定将中国民航第十五飞行大队成建制划归南航湖北分公司管理。1998年4月17日更名为南航湖北分公司荆州基地。机场位于荆州市沙市区东北方向(东经112°16′45″,北纬30°19′24″),距市中心3.7公里。跑道方向013°—193°,长1800米、宽45米水泥质地。占地1 500亩,使用面积935 448.1平方米。可起降“运七”、“安24”、“肖特360”、“波音737”等机种。2000年7月4日开放使用。机场有长1600米、宽30米、厚25厘米混凝土跑道;长107米、宽15米、厚25厘米联络道;长60米、宽30米停机坪和面积2189平方米候机室、航管楼;4230平方米停车场;217.5平方米南远台以及沙市机场简易导航进近灯光系统和通讯导航设施。1997年因受机场规模、航线安排、价格、政策诸方面影响,客货运输滑坡,经营每年亏损千万元,沙市机场于2002年5月停航。
2004年荆州地方铁路设有三个货运营业站:荆州站、沙市站、沙市南站。沙市站、沙市南站位于沙市辖区内。沙市站位于荆州开发区三湾路尾。设计年货物吞吐量200万吨,货场总面积15 000平方米。货场内设4股货物线,有效长度795米,并设有危险品货物作业区。货场内有118平方米仓库2栋,在沙市货场东南面连接沙市集装箱中转站,货场面积5000平方米。沙市南站位于荆州市盐卡港东面。设计年货物吞吐量60万吨,站内铺设有效长度为459米的煤炭专用线,货场1000平方米,年吞吐量25~35万吨。西南面与盐卡港有3条专用线连接。
沙市港区地处长江中游荆江河段北岸,荆州城区港口东段,东距上海1600公里,西离重庆800公里。沙市港是长江流域30个大型港口之一,是荆州市第一大港。1995年初,沙市长江干线港口分为12个港区。1998年盐卡新港区竣工,沙市港长江干线分为沙市老港区和盐卡新港区。港口岸线长度11.8公里。2001年12月,荆州市制定《荆州城区港口总体规划》,长江干线按照泊位性质分为6个港区,长湖、内河通航里程80多公里。内荆河(关沮港区)有8处乡镇渡口。其中,长湖关沮港区1个。至2004年,沙市港共有港埠经营企业64家。其中,交通专业企业14家;各类码头67座,泊位92个;年综合通航能力691万吨。2004年港口从业人员2780人。
1995~2004年,沙市区逐步形成了初具规模、结构基本合理的公路网络,域内有1条高速公路、2条国道、1条省道,6条县道、222条乡村道路。2004年全区各等级公里总里程1090.3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7.2公里、国道35.2公里、省道16.69公里、县道95.25公里、乡村道916公里。公路桥梁有荆州长江大桥及其他2座大桥、15座中小桥。2004年全区拥有营运客车598辆。其中,大型203辆、中型286辆、小型客车31辆、卧铺78辆。汽车客运站9个,客运线路158条,通达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日发班次1580多个,年客运量379万人次,旅客周转量39 876万人/公里。营运货车3049辆,总运力11 843吨,年货运量384万吨,货物周转量53 360万吨/公里。还有货运交易所35家,汽车综合性能A级检测站1家,维修业户71家。
基础设施
2004年,沙市城区有液化气储罐10处,储气总容积1714吨,年供气量8400吨,年供应瓶装液化石油气8万户。液化石油气成为市民主要生活燃料之一。1981年,原沙市市开始使用煤气,1991年11月,沙市市煤气公司成立,向社会供应管道煤气。1999年,沙市煤气公司移交市建委管理,并加入沙隆达集团,经过资产重组成立荆州市燃气总公司。至2004年9月,由于设备老化和天然气东输,全部停止供应管道煤气。12月,用户置换使用天然气。1999~2004年,管道煤气供气总量5249万吨。
1966年4月7日,原沙市城区开始集中供热,热源由沙市热电厂提供。供热对象主要是企业。1994年年供热量308万吉焦,用户38家。2004年底,供热用户减少到21家,年供热量254.7万吉焦。
1995年10月,供电分局投资123万元对中心城区10千伏线路进行改造,沙市区所有10千伏主干线全部更换成240平方毫米钢芯铝绞线和绝缘架空线。1997年1月28日,投资3500万元兴建110千伏柳垸变电站。主变容量31 500千伏安,110千伏电源2回路,由沙市热电厂和周家岭变电站引入,10千伏出线12回路。至此,沙市区以沙市热电厂和周家岭变电站为电源点,形成西有西区变电站、中有航空路变电站、东有柳垸变电站的高压单环骨干网络。同年,投资175万元,对35千伏观音垱变电站进行增容改造,新增8000千伏安有载调压变压器1台。1999年1月8日实现110千伏变压电站无人值班运行。1999年9月底,沙市供电分局共完成129个公用配变台区的整改,对114个配变台进行增容,对141个台区加装电容补偿装置。同时对城区10千伏配网负荷进行了较大调整,减少线路交叉迂回,缩小供电半径。
沙市城区有中区、西区、东区三座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46.5万吨。3座自来水厂之间直线距离均约为4公里,形成枝环结合、以环为主的供水管网,生产调度集中,相互调节供水。
沙市夜景
风景名胜
万寿宝塔:是第七代辽王朱宪节奉嫡母毛太妃之命,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为嘉靖皇帝祈寿而建,它依江傍水,自然风光得天独厚。塔高七成,八角形,高达40余米,塔身高出荆江大堤堤面20余米,塔身外墙现还存汉玉佛像87尊,石牌102块。登塔远眺,南观滔滔江水,北澉新城风光,东看旭日东升,西望三国古城。园内建有接待厅,怡寿轩、寿苑、九龙壁、长廊、望江亭、观音阁、迎宾楼等建筑。在万余株银杏、腊梅、雪松、水杉、石榴、桂花等奇花异木的装点下更是古韵悠远,引人驻足。素有“万里长江第一矶”之称的观音矶,伸入江中二百多米,始建于南宋年间,顶承江流,保护江堤,化解荆江危险。观音矶还留下1998年长江历史最高的水位线和1954年荆江分洪水位线的历史刻痕。1998年夏,长江全线迎战8次洪峰后,观音矶旁修建“98抗洪纪念亭”这里成了抗洪斗争胜利的纪念地。万寿园已成为集文物古迹、长江防洪史迹为一体的特殊园林景点。
江渎宫:位于沙市区江汉南路东侧,这里曾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故居和写作咏读的地方。其不朽名著《天问》就是在这里问世的。江渎宫内的“天问阁”因此而得名。屈原,名平,出生郢都贵族家庭。楚怀王时任大臣左徒,因其富国强兵、联齐制秦的政治主张遭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等人的反对谗毁,被贬为仅管楚国三大王族内部事务的“三闾大夫”,后又相继两次遭黜流放汉北和江南。因忧伤国事,发愤而作《离骚》,开创楚辞先河,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他流放江南后,当得知秦将白起“拨郢”,国之将亡时,他怀着满腔的哀怨和愤懑,以身殉国投汨罗江而逝。
荆州关庙与春秋阁:都是因关羽镇守荆州后的纪念性建筑。关庙位于古城南门内,始建于明太祖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原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与山西解州关祠、湖北当阳关陵并列为全国三大关公纪念圣地。荆州关庙后毁于侵华日军的战火。1985年国家旅游局等部门拨款在原址重建,曾改称关公纪念馆。重建的仪门悬挂有清乾隆御锡的“泽安南纪”匾额。仪门后院内,两侧立有石碑,正面为重建关庙碑文,背面为隐喻关羽气节的竹叶诗,正殿基本维持原关庙风貌,门首上方为清同治皇帝御赐匾额“威震华夏”。殿中塑有关羽夜读春秋和关平、周昌侍立两旁的塑像,上方悬挂清雍正御赐的“乾坤正气”匾额。正殿后的庭院内有两株参天古银杏树,为元末明初所植。另有清代碑刻一块。后院为三义殿,塑有刘备、关羽、张飞三结义坐式像。
文星楼:位于沙市区民主街沿江大道南侧,紧傍荆江大堤,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星楼始建于康熙年间,位于荆江大堤内侧。清代中期,迁建于现址。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重建。文星楼为亭阁式建筑,砖木结构,高约15米,楼四周成正方形,边长约10米,阁门上刻“文星楼”三字,楼后有“同治甲子年夏季月重立”的题刻,楼下正殿有奎星神像。整座建筑精巧玲珑风格别具。文星楼是科举时代莘莘学子们祈求神灵保举和如愿之后叩谢神恩的场所。传说上天主宰文道的星宿为二十八宿之一的奎星。旧时读书人为求科举仕途顺畅亨通,每年春秋两季应考之前,必来此虔诚拜谒奎星,祈求保佑;有幸及第者,亦必再来叩奎星的在天之灵。
荆江分洪工程纪念碑:有毛泽东题词: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争取荆江分洪的胜利。周恩来题词:要使江河对人民有利,纪念亭上有荆江分洪工程军民功勋人物、劳动模范人名碑刻。
当地特产
龙凤配:它以黄鳝、仔鸡为原料,经过煮、卤、炸、溜等多种烹饪方法烹制而成,是荆州地区的传统名菜。传说三国时期,刘备招亲以假成真,他偕夫人自东吴返回荆州,诸葛亮为他们摆席接风,席上摆出的第一道菜就是荆州厨师特制的“龙凤配”。只见一条大黄鳝被做成龙形,蜿蜒于盘中,鳞甲片片,脚踏祥云,昂首张口,翘角垂须呈飞腾之状;鸡形如凤立于龙旁,引颈展翅,羽毛绚丽,头冠殷红似翩翩起舞。刘备一见,心中大喜,赞不绝口,从此“龙凤配”一菜也就声名远扬。
鱼糕丸子是荆州一带特有的风味,以吃鱼不见鱼,鱼含肉味,肉有鱼香,清香滑嫩,入口即溶被人称道。传说鱼糕的制作起源于楚国,在楚都纪南城有一酒店,专做各种鱼菜佐酒。夏日的一天,店主买鱼多了一些,偏偏这天生意清淡,到晚上还剩不少鱼。眼看鱼已离刺将要腐烂,店主急中生智,索性把鱼刺全部剔除将鱼肉剁碎成茸,掺进几个鸡蛋,加上一些豆粉,又倒点白酒除腥,然后做成糕放在蒸笼里蒸熟。第二天把鱼糕切成块装碗蒸热,浇上调料摆案出售,结果大受欢迎。
皮条鳝鱼:荆州城有座“聚珍园”餐馆,聚珍园的“皮条鳝鱼”是一道传统名菜,鳝鱼是食疗佳品,《名医别录》将鳝鱼列为上品,说它有补五脏、疗虚损的功效。
冬瓜鳖裙羹:它是用肥大的雄鳖裙边和嫩冬瓜,加鸡汤、调料焖煮,清炖而成。据《江陵县志》记载,北宋时,宋仁宗召见荆州人张景,问他江陵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张景回答说:“新粟米炊鱼子饭,嫩冬瓜煮鳖裙羹”。可见,“冬瓜鳖裙羹”在宋代就闻名于世了。
沙市甜独蒜头:又叫荆州甜独蒜头,圆滚滚的,不分瓣,一颗是一个整体。吃起来醇甜香脆,是开胃的佳品。含有丰富的蒜辣素、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及微量的氮酸。蒜辣素具有抑制和杀灭伤寒杆菌、葡萄球菌、化脓性杆菌的作用,氮酸能开胃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