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山区位于湖北省黄石市西部,矿产丰富,以盛产铁矿石而得名。一千七百多年前,先人就在这里掘矿冶炼,炉火绵延千年不绝。铁山区铁路连接京广、京九两条运输大动脉,106国道贯穿全境。旅游景观有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东方山水库、鹿獐山公园、东方山、铁山寺、华藏寺等。“十二五”期间铁山将投资200亿元全力打造“世界铁城”。面积28.7平方公里。人口7.1万人(常住)。
行政区划
铁山区辖2个街道:铁山街道、鹿獐山街道
历史沿革
铁山,以盛产铁矿石而得名,又以发达的采掘工业而闻名于海内外。铁山历史悠久,20世纪50年代,我国文物考古工作者根据铁山出土的古文化遗址和有关资料推测,早在新石器时期,铁山这块土地上就有人类生活、繁衍。据《大冶县志》记载,唐僖宗乾符五年,黄巢王霸元年(公元878年),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率部下攻下鄂城后,在铁山安营扎寨,冶炼兵器;宋高宗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南宋民族英雄岳飞曾在铁山置炉冶铸,制成了“大冶之剑”,后用“大冶之剑”武装士卒,多次战胜金兵;宋孝宗淳熙七年(公元1181年),南宋朝廷在铁山设置铁山寨,太平天国革命军也在此置炉炼制刀剑。元、明、清三代,一直为大冶县四会乡所管辖。民国二十一年,大冶县划分为10个区,地属大冶县第10区,辖铁山、金桥、南河、松山、鳌山5个堡。1932年,大冶县建立苏维埃政府,地属大冶县盛碧区(原第三、第十区),辖铁山、金桥、南河、松山、鳌山、杨泽、桐城、杨岭、凤凰、七花、泉矿、吕甫、长虹等13个堡。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大冶县设3个区,15个乡,2个镇,地为大冶县铁麓乡。
1958年9月15日上午10点多钟,毛泽东在张治中、王任重、张平化和中共黄石市委、武汉钢铁公司领导陪同下亲临铁山,视察大冶铁矿,直接深入到大冶铁矿尖林山矿区,亲切看望了干部和矿工,对矿山建设作了重要指示,挥笔写下“开发矿业”的题词。2007年4月22日,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开园。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大冶铁矿主园区位于铁山区,园区面积23平方公里。
地理环境
铁山区地处幕阜山北侧,为幕阜山向长江河床冲积平原,过渡地带,辖地内多低山。境内较大的山有东方山、黄荆山、云台山、父子山、七峰山等,最高峰为阳新境内的七峰山主峰南岩岭,海拨860米,次高峰为大冶太婆尖,海拔839.9米,最低处为阳新境内的富水南城潭河床,海拨8.7米。市区形状呈“入”字形,三面环山,一面临江,风光绮丽的磁湖镶嵌市区中心。有东方山、西塞山、飞云洞等旅游景点。磁湖面积8平方公里,是闻名的风景旅游胜地。市区城市建设用地一般在海拨18-50米之间。地质条件较好,地耐力一般较高,除个别软土层低于10t/m2以上,一般在15-20t/m2之间。地下水含量丰富,工程地质性质良好。
长江自北向东流过市境,北起鄂州市艾家湾,下迄阳新县天马岭,全长76.87公里,市境内主要水系有富水水系、大冶湖水系、保安湖水系、还有海口湖、磁湖、青山湖、三山湖、花马湖、葛湖、荆山源、上巢湖等水系。最大的水系为阳新境内的富水水系,富水河发源于通山,由西向东,注入长江,全长196公里,流域面积5310平方公里,在市境内阳新长81公里。流域面积2245平方公里;大冶湖水系1339平方公里,保安湖水系570平方公里。境内岩溶地貌发育,溶洞众多,很多具有旅游开发价值。全境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破碎,局部地方形成不完整的山间盆地。岗地坡度一般较为平缓,沿江一带标高较低。
气候特征
地处中纬度,太阳辐射季节性差别大,远离海洋,陆面多为矿山群,春夏季下垫面粗糙且增湿快,对流强,加之受东亚季风环流影响,其气候特征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能丰富,雨量充沛,为典型的亚热带东亚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7℃。最热月(7月)平均29.2℃,最冷月(1月)平均3.9℃。无霜期年平均264天,年平均降水量1382.6毫米,年平均降雨日132天左右,全年日照1666.4-2280.9小时,占全年月日可照射时数的31℅-63℅。境内多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每秒2.17米。全境气候温和、湿润,冬寒期短,水热条件优越,有利农作物生长。但由于大气环流、地形、季节变换,气候各要素年际、年内变化较大,因而倒春寒、大暴雨、强风、伏秋连旱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
经济发展
2010年底,全区地方生产总值完成26.2亿元,同比增长14.1%,五年年均增长19.4%,超“十一五”目标3.4个百分点,是“十五”末的2.42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6亿元,同比增长22.9%,五年年均增长32.5%,超“十一五”目标12.5个百分点,是“十五”末的4.08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58亿元(不含大冶铁矿和东贝集团,下同),同比增长26.3%,五年年均增长17%,超“十一五”目标2个百分点,是“十五”末的2.1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4967元,同比增长10.8%,五年年均增长12%,超“十一五”目标4个百分点,是“十五”末的1.7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6040元,同比增长15.9%,五年年均增长8.9%,超“十一五”目标3.9个百分点,是“十五”末的1.53倍。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1.95亿元,同比增长37.9%,五年年均增长28.1%,超“十一五”目标3.1个百分点,是“十五”末的3.45倍。其中,机械加工企业产值6.46亿元,同比增长21.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9.4%;冶金建材企业产值12.1亿元,同比增长45.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5.5%;医药化工企业总产值2.7亿元,同比增长42.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2.3%。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12亿元,同比增长20%,五年年均增长16%,超“十一五”目标4个百分点,是“十五”末的2.1倍。外向型经济平稳增长。2010年,外贸出口完成6618万美元,五年年均增长25.3%,超目标0.3个百分点,是“十五”末的3.08倍;实际利用外资1103万美元,五年年均增长17%,超“十一五”目标5个百分点,是“十五”末的2.19倍;产品出口稳定在日本、东南亚、美国、欧洲等市场,出口产品和数量大幅增长。创建了“东贝”和“福满门”2个中国驰名商标和一批湖北省著名商标、黄石市知名商标产品,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2010年,地区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52亿元,同比增长16.37%,五年年均增长32.4%,超“十一五”目标12.4个百分点,是“十五”末的4.06倍;国税完成1.58亿元,地税完成7087万元,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高达90.8%。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旅游业突破发展,成功创建了黄石国家矿山公园“AAAA国家级旅游景区”,打造了熊家境“全市乡村旅游示范点”,改建了矿冶文化旅游精品街,引进了金港超市、伊家人生活广场、老厨房等品牌连锁店10家。“十一五”共接待游客23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2亿元。经营城市成效明显,组建了区城市投资发展公司,2010年,投融资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为全区建设与发展筹集了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经营,紫菘广场、紫薇广场、铁山电影院、原铁山小学等开发改造项目正全面铺开。
打造世界铁城
2011年10月1日,黄石市铁山区正式启动世界铁城旅游开发启动仪式,拟在未来3年投入10亿元建设世占地338亩的界铁城旅游广场,推出一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名片。世界铁城旅游广场建设内容,包括神秘的北纬30度广场、展览馆、景区大门、游客集散服务中心、商业街、停车场等。世界铁城旅游广场建成后,将有效整合4A级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和3A级东方山风景区等旅游资源,将矿冶文化、宗教文化和乡村休闲文化有机融合,打造铁山旅游的新名片、黄石旅游的新亮点、湖北旅游的新品牌。
旅游开发启动后,铁山还将仿建欧洲矿冶小镇,以德国鲁尔区等欧洲典型矿冶小镇为原型,打造集欧陆风情和山水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异域休闲度假区。将建设一批街头铁艺雕塑小品,将各种小城故事注入旅游的细节,让惊喜无处不在,让故事遍地开花。
“世界铁成项目库”总投资200亿元,将构建“世界铁城”“一轴两心四区”的空间格局,体现矿冶文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主题。铁山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将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打造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将铁山建成中国工业旅游示范区和首个“铁文化”主题旅游区,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旅游景点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原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我国首座国家矿山公园,拥有亚洲第一天坑,是国家AAAA级景区。市区乘坐6路或11路公交车,到铁山广场下,步行或换乘出租车即可到达。
鹿獐山公园:位于铁山区中心,宫苑风格,山顶四层楼阁“鹿峰阁”飞檐翘角,可俯视铁山城区,夜晚霓虹闪烁,成为重要路标,公园西面有“华藏寺”
铁山张之洞广场:原铁山街心公园,曾叫“鹿鸣苑”,原中心有景观喷水池,后改为广场,中立张之洞铜像,是市民休息的好去处
九龙公园:在铁山区城区西北角,静谧妖娆,现已整修;九龙洞社区北有区内最大的天然溶洞---九龙洞,现已关闭。
铁山区人民公园(后地山公园):位于和平里社区东侧喻家山地区。
得道湾广场:位于大冶铁矿南至九龙洞社区,呈带状,展现了铁矿发展的历史。
铁山古刹(铁山庙):位于大冶铁矿尖林山上,古老庙宇。古刹旁有甘冽的天然泉水和受国家保护的百年古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