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黑龙江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武汉市 | 宜昌市 | 黄石市 | 襄阳市 | 十堰市 | 荆州市 | 荆门市 | 鄂州市 | 孝感市 | 黄冈市 | 咸宁市 | 随州市 | 仙桃市 | 潜江市
   天门市 | 神农架林区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湖北的相关信息
湖北旅游投诉电话
湖北旅游投诉电话:027-87124701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湖北最佳旅游时间
湖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5°c左右,年均降水量在800毫米至1600毫米之间。全省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夏炎冬寒,所以到湖北旅游最好是在春秋两季。

湖北旅游特别提醒
1.在武当山如果遇上暴雨须暂避,因为暴雨和雷暴多连在一起,暴雨如果引发泥石,雷暴亦常作滚地雷,容易伤人。
2.鄂西土家族偏处于西隅山区,离宜昌和湖南武陵山区较近,路程安排可自宜昌过江前往,或由咸丰去湘西武陵源地区。

湖北娱乐指南
湖北省有着古老的楚文化和带有巫楚意味的艺术形式,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湖北已经有了民间歌舞,而一些祭祀中的舞蹈表演则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湖北丰富多样的戏曲艺术就是在源远流长的楚地文化基础上慢慢形成的。在湖北的街头巷尾,最常听见的就是汉剧、楚剧以及荆州花鼓戏,传统的保留剧目有《宇宙锋》、《二度梅》、《审陶大》以及《窦娥冤》等,游客在此可领略到比京剧古老得多的剧种的独特韵味。
首页 >> 湖北 >> 黄冈市 >> 浠水县
浠水县行政区划图

  浠水县位于大别山南麓,湖北东部,长江中游北岸,隶属黄冈市。浠水县辖15个乡镇(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面积1949.3平方公里。年末总人口102.76万。这儿是著名爱国诗人、学者、民主斗士闻一多的故乡,也是董必武、徐向前、刘伯承、邓小平、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浠水正处在九江、黄石、武汉的长江开放开发区内,长江水道、柳界公路、沪蓉高速公路平行过境;黄石长江大桥直跨浠水散花,二十分钟可抵县城;京九铁路横穿境内,并建有客货两站,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四通八达的网络。

行政区划

  浠水县辖12个镇、1个乡:

  镇:清泉镇、巴河镇、竹瓦镇、汪岗镇、团陂镇、关口镇、白莲镇、蔡河镇、洗马镇、丁司垱镇、散花镇、兰溪镇

  乡:绿杨乡

历史沿革

  浠水县境在夏商时属扬州地域。周为弦子国,后灭于楚,属楚之九江郡。郡治寿春(今安徽寿县)。秦仍属九江郡。秦末到楚汉并立之际(约公元前207年),分九江郡,置衡山郡,郡治邾(今武汉市新洲区内),本县属衡山郡。唐朝武德四年(621),东部蕲水县并入蕲春县,西部浠水县改为兰溪县,将罗田县并入兰溪县。五代十国,蕲水县、蕲春县曾相继属杨吴。南唐、后周,所隶道、州如唐。宋代,蕲水县、蕲春县开始隶淮南路蕲州;至熙宁五年(1072),分淮南路为东、西两路,蕲水、蕲春两县均隶淮南西路蕲州(防御州)。元朝,蕲水、蕲春两县均隶河南行省河南江北道蕲州路。明洪武十一年(1378),蕲水县改隶黄州府。崇祯十七年(1644)明亡,本县仍被抗清军占领。清顺治二年(1645)十二月,本县隶湖广行省汉黄德道黄州。雍正七年(1729),改汉黄德道为武汉黄德道。民国3年,撤观察使,于省下设道领县,蕲水县隶湖北省江汉道。

  1949年4月8日,浠水县城解放;5月,县人民民主政府迁至县城;10月,将县人民民主政府改为县人民政府,隶湖北省黄冈专区。1968年,黄冈专区改为黄冈地区,本县仍为其所辖。1996年黄冈地区改为黄冈市,本县仍为其所辖。

地理环境

  浠水县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南麓。东邻蕲春县,东北与英山县毗连,北接罗田县,西邻团风县、黄州区,西南与鄂州市、黄石市隔江相望。地理方位为东经115度到115 度38分,北纬30度12分到30度49分。全县东西宽61.3公里,南北长68.5公里,版图面积1949.3平方公里,常用耕地面积43.58千公顷。浠水自古以来就是七省通衢之要道。县城距省会城市武汉仅100公里,至邻近省会城市合肥、南昌、长沙,均在300公里左右。境内有巴河、兰溪、散花三处深水码头,上可入川,下可通沪。京九铁路贯通全境,到北京、上海、广州朝发夕至。沪蓉高速、武黄高速和大广北高速纵横过境。

  本县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海拔最高点为1055米(三角山顶),最低点为14.5米。全县地形主要有低山、丘陵、平原三种类型,素有"三山六丘一平原,田园水面在其间"之说。低山多分布于县东部洗马镇和三角山旅游风景区,面积407.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0.4% ; 丘 陵、岗地则遍及全县,面积1276.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63.9%;冲积平原多见于西南滨江地带,面积为314.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5.7%。

  本县有浠水河、巴水河、蕲河、策湖、望天湖五大水系,均属长江水系。长江自巴河口入境,经巴河、兰溪、戴家洲、散花至茅山闸出境入蕲春县,过境江段 41公里。浠河全长133.5公里,其中境内72.5公里、流域面积816.5平方公里。巴河为本县与罗田、团风两县及黄州区的界河,全长151公里,流域面积579.93平方公里。蕲河,境内有三条河即洗马河、刘铺河、龙潭冲河属蕲河流域:洗马河,长19.8公里;刘铺河,长9.5公里;龙潭冲河,长8公里。上述三条河流域面积为259.2平方公里,均属山溪性河流。策湖为本县第一大湖,位于县城南40公里处,水面约1.35万亩。望天湖位于巴河镇东北,濒临长江,距县城25公里。面积约1万亩。

气候特征

  浠水县属典型的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毫米左右,最多年份为1873.1毫米。降水量多集中在6-7月,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95.6小时,最多年份2186.4小时,最少年份1627小时。年平均气温16.9 ℃,极端最高气温41.2℃;极端最低气温-12.5℃。无霜期230-258天。

自然资源

  浠水县土地总面积为19.43万公顷,按照现行土地分类其利用方式为:农用地14。74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75.86%,其中耕地4.80万公顷,园地0.51万公顷,林地6.42万公顷,牧草地0.0011万公顷,其它农用地3.02万公顷;建设用地1.8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9.33%,其中建设占地1.45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0.096万公顷,水利设施用地0.27万公顷,未利用地2.8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4.81%,其中未利用土地0.67万公顷,其它土地2.21万公顷。

  鱼类共有13目27科69种,重要经济鱼类有青、草、鲢、鲤、鳗、鲫、鳊、鳝、鳜鱼、黄颡鱼等,引进的品种有加州鲫、淡水白鲳、南方大口鲶、淡水石斑、草胡子鲶、巴西鲷、罗非鱼等。名贵鱼有鳗鲡、团头鲂 、银鱼、鳜鱼、鱼回鱼、加州鲈、淡水石斑、黄颡鱼等。珍稀鱼种有白暨豚、中华鲟、白鲟、大鲵、胭脂鱼等。其它主要经济水生动物有龟、鳖、河蟹、河蚌、田螺、水虾等。

  2002年,全县林业用地面积978452.5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33%,林业用地面积中,有林地765718.5亩,占林业用地79%,疏林地7377亩,灌木林地62120亩,未成林造林地66024亩,无立木林地75800.5亩,苗圃地1394.5亩。全县立木总蓄积181.0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4.7%,林果面积20万亩,年产柑桔、梨等水果8000吨,板栗1000吨,林业绿化工作取得了成绩,被湖北省绿化委员会、湖北省林业厅授予“全省林业绿化达标先进县”。

经济社会

  200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 59.34亿元,同比增长13.8%;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5.17亿元,增长38.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5亿元,增长12.2%;财政收入3.73亿元,增长28.4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8亿元,增长30.1%;农民人均纯收入3530元,净增477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8120元,净增1095元。主要经济指标均提前一个月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在党的领导下,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县域经济竞争力不断增强。全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家,累计达到93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56亿元、销售收入21.61亿元、利税总额 1.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02%、44.2%、34.2%。医药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品、汽配机械、建筑建材等五大产业实现产值23.2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92.4%。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达到3.58亿度,增长13%。新发展农业板块基地20万亩,新建万头猪场3个、千头猪场15个、千头奶牛场1个、10万只蛋鸡养殖小区3个。粮食总产达到41.79万吨,增产4208吨;油料总产6.5万吨,增产1457吨;棉花种植面积10.07万亩,创历史新高;水产品总产7.61万吨,增长12.4%;生猪出栏52.1万头,增长29.9%;家禽出笼1050万只,增长174.7%。新发展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6家;发展各类专合组织91个、专业大户639户、专业村31个。实现农林牧渔业产值36.76亿元,增长16.7%。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2.64亿元,增长20.25%。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59.85亿元,比年初增加7.9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1.9亿元,比年初增加3.13 亿元。房产开发秩序逐步规范,开发建设了熊湖商城等房地产项目。旅游、商贸、物流、通信、保险等行业经营绩效不断提升。

  全年共引进投资项目111个,协议投资总额15.2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32亿元。其中投资过亿元的项目6个、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8个、千万元以上的项目41个。引进项目的个数、规模、质效都实现了新的突破。外贸出口增长较快,全县出口创汇1715万美元,比上年增加1049万美元。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县直一级预算单位全部实行了部门预算,252家预算单位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收付范围,政府集中采购比重达到60%。非税收入管理明显加强,清人、清车、清费、清产、清欠等五项清理成效显现。完善财政资金管理办法,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实行了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规范了公务员津补贴,财政与编制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被评为全省先进。城投公司融资平台作用得到有效发挥。37家“事改企”单位改革正在抓紧进行。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农民负担管理更加规范,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补助、购机补贴、母猪补贴等全部发放到户,“以钱养事"”工作被评为全省优秀等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铺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顺利推进。

交通状况

  浠水素有“七省通衢”“水陆要冲,鄂东门户”之称。浠水地处武汉城市经济圈之内,距武汉仅90分钟车程。境内长江水道47.5公里,有深水码头3座,其中5000吨级深水码头1座,可通江达海;

  京九铁路、沪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大广、合汉高速公路横贯其间,县城到武汉天河、九江国际机场均在100公里左右,到北京、上海、广州朝发夕至,半径300公里范围内的省会城市有武汉、合肥、南京、南昌、长沙等。

旅游景点

  浠水文庙:位于清泉镇新华正街南端,座北朝南向,面临浠水河,背靠儒学巷,地势开阔,环境优美。宋建以来的浠水文庙,有千余年的历史,屡经毁败与重建,是浠水最大的古建筑群,也是体现古代民间建筑艺术风格的典范。文庙的总体布局,采用了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均衡对称的布局方法,在南北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泮池、棂星门、戟门、大成殿、崇圣祠等。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单体建筑已不存在,现保存有棂星门、东西两庑、大成殿、崇圣祠、尊经阁、戟门基址。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占地面积四千平方米。

  天下第三泉:在浠河入江处"近河面陡峭石壁之下,有瓮口石穴,约深三尺,泉自其中流出,清澈见底。以水烹茶,味极甘洌"。明正德三年(1508年),知县谢朝宣经考查著有《龙渠泉辨》,确认"第三泉"在此。明万历年间,知县游王廷在溪潭坳河滨的峭壁上,特书刻了"天下第三泉"五个大字,至今历历可见。民间传说:因为潭水清澈明净,能退心经之火。患眼疾者,只要沽取一盏,边饮边搽,立见成效。但病痊愈后,须用朱红笔将石刻之字涂新一遍,以谢水神,方能永保平安。习俗相传,所以其字崭新如初。近年还在河滨新修了"茶亭"一座,使"天下第三泉"的古迹更为凸现。据《湖北地名趣谈》载:明代张又新在《煎水纪》中,把浠水名泉和济南趵突"天下第一泉"及无锡惠山"天下第二泉"并称。其泉独特之处,系从河旁岩石罅隙涌出,不与河水相混,故碧澄清洌,烹茶清香味长。

  浠川八景:《浠川八景》的命名,源自宋代名人王禹偁。宋真宗时,王出知黄州。因慕蕲水风光优美,来邑视事,畅游名胜,题有咏《浠川八景》句。《湖北旧闻录》载:"时因太守题诗,景誉八属(三黄、两蕲、麻、罗、广)",使浠川声价大增。虽事过千年,境迁俗易,景点仍可追寻。 兰清时雨其景点在今兰溪江口,前有"天下第三泉"陆羽的品评和石刻,后有历代诗人的题咏,因而名噪一时。

  三角山国家级森林公园4A景区:鄂东名山之一,因三峰鼎峙而得名。山势巍峨,风光秀丽,胜迹很多。最高峰海拔1055米,主峰两侧有“舍身崖”、“摘星台”、“通天道”等景点,历代书画家留下了不少刻石。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率大军南下,曾登上顶峰拍照留念。新中国成立后,浠水县人民政府在三角山创办了国营林场和“三角山庄”宾馆,使三角山成为旅游、避暑胜地。近几年来,县委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筹资800多万元新建灵秀山家园金边溪景区、听涛飞瀑、天池、将军亭等景点,引资700多万元兴修了翠园泰式傣族风情楼、九曲水上回廊。三角山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风景区,成为湖北省大别山首家4A景区。

  斗方山:是鄂东佛教名山之一,位于县城东北35公里的白莲河畔,因山势险峻,山形如斗而得名。山上有古寨遗址,系蕲、黄“四十二寨”之一。山寨内有斗方禅林,系923年(唐同光元年)无著禅师始建,宋代佛印禅师曾驻此传经。山间怪石嵯峨,形态各异,因形状物,栩栩如生,更有洞庭遍布,历来为游人神往。山东侧的“舍利宝塔”建于北宋时期,红纱石质,形如立鼓,小巧玲珑,被载入《中国宝塔名胜大辞典》。斗方寺古殿为一色的花岗石建筑,石梁、石柱、石墩、石架、石墙贯斗、上刻蟠龙花纹,工精形肖,势态宏伟壮观,富有浓厚的传奇色彩,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中还有摩岩刻字十多处,历代文人骚客留下的诗文上百篇,传奇故事数百个,潜在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白莲河水库:是鄂东第一人工水库。这里原有“百里险”,相传河的东西两岩有一对恋人相爱,因山高水恶阻隔不能相会,姑娘思念成恨,跳进河里,水面上浮起了一朵洁白的莲花,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白莲仙子”,便将“百里险”改名为白莲河。白莲河发源于安徽岳西黄梅尖和英山的云峰顶,上游由两条支流组成,全长148公里,于英山两河口汇合,经浠水注入长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黄冈人民在河谷狭窄,水流湍急的“石险滩”筑起了百余米高的大坝,建成了承水面积为1800平方公里,库溶为12.5亿立方米的水库。

  天然寺:系唐初建寺,为佛教禅宗三祖僧璨驻锡之所,传六世至僧丹霞始创禅林,法名天然,天然寺因此得名。1938年,张体学在此领导军民抗日,曾遇险得主持僧悟性营救,传为“青天遇活佛”的佳话。天然寺现存山门石基、钟楼、鼓楼、和尚塔以及“泰春山八景诗”石刻。

记者之县

  早在几年前,著名爱国诗人、学者、民主斗士闻一多的故乡湖北省浠水县就有了“记者县”的称谓。据浠水县委宣传部的不完全统计,散布在全国各地的浠水籍记者达千余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就有上百人。

  浠水县位于湖北的东部,既是农业大县,也以文化之乡而闻名。不仅有历代文人杜牧、刘禹锡、苏轼等留下的足迹,而且走出了民国教育总长汤化龙、爱国诗人闻一多、著名学者徐复观等近现代名人。而在当代,因为从这里走出的记者人数众多,散布在全国各地,使得浠水“记者县”的称谓不胫而走。从事新闻工作的浠水籍记者究竟有多少,尚无准确的数字。但据浠水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何格非介绍,他们近年来做了一些搜集整理工作,初步掌握散布在全国各地的新闻工作者不下千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就有上百人。

  何格非说,浠水“盛产”记者,除了历史文化的渊源外,也是闻一多新闻理想和精神风骨对一代又一代的浠水人产生了巨大影响。闻一多不仅是诗人、学者,早在北京清华学校,就曾任《清华周刊》、《清华学报》学生部编辑,开始了早期的办报生涯;出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云南省支部宣传委员时,他又兼任《民主周报》社社长。

  浠水县还是教育大县,崇文重教,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各类文学社团和刊物遍布城乡和各个校园,如浠水县实验小学办有《新苗报》;实验中学创办了莲池文学社,办有《莲池》校刊;实验高中创办了雏凤文学社,办有《雏凤》刊物;浠水县一中的荷蕾文学社还入围全国100家优秀文学社团。这些文学社团和刊物,为学生们激发兴趣、启迪才智提供了舞台,也形成了新闻从业热情的土壤。据浠水县教育部门统计,每年的高考学生中,填报新闻专业的学生平均有五六十人。 

热点城市: 杭州 | 大连 | 青岛 | 南京 | 西安 | 深圳 | 苏州 | 广州 | 拉萨 | 丽江 | 洛阳 | 威海 | 珠海 | 厦门 | 沈阳 | 哈尔滨 | 济南 | 长春 | 无锡 | 桂林
热门景点: 黄山 - 湘西凤凰 - 九寨沟 - 广西漓江 - 天涯海角 - 泰山 - 颐和园 - 杭州西湖 - 山海关 - 圆明园 - 八达岭长城 - 神农架 - 千岛湖 - 五台山 - 北戴河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做中国最好的旅游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