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县地处河南省中部,环抱许昌市区,黄淮海平原西缘,北距省会郑州87公里,素有“九洲腹地,十省通衢”之称。改革开放以来,许昌县经济发展迅猛,总面积10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1万亩,辖16个乡镇,445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总人口近80万,是全国最大的档发加工出口基地、腐竹生产集散地和童鞋加工基地,是河南省首批对外开放重点县和发展开放型经济先进县。
县人民政府驻许昌县新区新许路6号。邮编:461100 代码:411023 区号:0374
行政区划
许昌县辖7个镇、9个乡:
镇:将官池镇、五女店镇、尚集镇、苏桥镇、蒋李集镇、张潘镇、灵井镇
乡:陈曹乡、邓庄乡、小召乡、河街乡、桂村乡、椹涧乡、榆林乡、长村张乡、艾庄回族乡
历史沿革
相传唐尧时高士,许由率其部族牧耕于此,故称此地为“许”。西周时,武王封文叔于许,男爵,称许国,都邑在今张潘乡古城村一带。战国时,许国封地被韩、魏瓜分。秦在原许国地置许县、颍阴县,隶颍川郡。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献帝刘协都此,称许都。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年),改许县为许昌县,为魏国五都之一。西晋时,颍川郡治由阳翟移许昌。东晋时,许昌先后为后赵、前秦、前燕攻略。南北朝初,许昌属南朝宋。景平元年(423年)北魏大将周几“夷许昌城”,颍川郡治迁长社(今长葛县东),许昌县移许田(今陈曹乡许田村)。东魏天平元年(534年)分颍川郡,置许昌郡。东魏元象二年(539年)置郑州(治颍阴城),辖颍川、许昌、阳翟三郡。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改郑州为许州。治长社(今许昌市),许昌县、长社县属之。隋开皇三年(583年),改长社县为颍川县。大业三年(607年),改许州复为颍川郡,许昌县、颍川县属之。唐武德四年(621年),废颍川郡复设许州,颍川县复称长社县,许昌县、长社县均属许州。五代后唐同光二年(924年),改许昌县为许田县。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许田县并入长社县。元丰三年(1080年)升许州为颍昌府。金元时仍称许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裁长社县入许州。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许州为直隶州,十二年(1734年)升州为府,增设石梁县为附郭,乾隆六年(1741年)仍为直隶州,裁石梁县。1913年改许州重建许昌县,1928年,许昌为中区第二区行政区长官驻地,1933年,为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1947年12月15日,许昌首次解放,划许昌县为市、县两部分,市辖城关,县辖乡村,属豫皖苏边区第五专区。1949年成立许昌专区专员公署,驻许昌市,许昌县属之。1960年7月县、市合并,裁县,称许昌市。1961年10月县、市分治,恢复许昌县。1986年撤销许昌地区,许昌市升格为省辖市,许昌县属之至今。
经济发展
2004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73.3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第一产业增长7%、第二产业增长16.8%、第三产业增长1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亿元,增长63.2%。直接出口创汇1亿美元,增长2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26亿元,增长3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68元,增长13.2%;
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在建项目达到498个,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186个。年内开工建设的19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有13个基本建成。全县工业增加值完成35.3亿元,增长16%,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由47%上升到51%。在组团进行“参会招商”的同时,先后在温州、杭州、宁波、天津、大连等地开展定点招商,温州金海岸、东方化工等企业先后落户许昌县,河北华龙、杭州万向相继扩大投资。全县工业聚集区新入驻企业30个,完成投资14.2亿元。全年累计完成招商引资2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55万美元,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个。出口创汇超100万美元的企业达到8个。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进一步发展壮大,优质小麦面积达到2万公顷,粮食总产量达到61.7万吨,再创历史新高;花卉种植面积净增1330多公顷,鲜切花基地初具规模;烟叶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产品税完成934万元。畜牧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得到提升,畜牧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华龙公司、湖雪公司高档面粉生产项目顺利实施,全县年小麦加工能力达到60万吨。腐竹产业在规范中实现提高,国内第一条机械化生产线建成投产,4个加工小区进驻生产户68个;食用菌精深加工项目基本建成,年产量达到4.3万吨。水利和林网建设得到加强,农业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成28亿元,同比增长9%。
非公有制经济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全年新上非公有制企业492个。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完成53亿元,同比增长26%,占GDP的比重达到70%;实现税金2.1亿元,增长58%。销售收入超千万元的企业达到110个,纳税超百万元的企业达到18个,有6个企业跨入省、市重点企业行列。4个企业的4种产品获“河南名优产品”称号,实现名优产品零的突破。
工业经济
工业经济主导地位得到确立。近年来,许昌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坚持一手抓总量膨胀,一手抓存量提升,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现有工业企业,集中力量扶持发展骨干企业和优势产业。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千方百计兴办新的工业企业,先后培育出了瑞贝卡发制品公司、骆驼鞋业公司、华龙食品许昌公司、湖雪面粉公司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发展壮大了档发、童鞋、传动轴、食品加工、桐木加工、精细化工、玻璃制造等优势产业,全县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骨干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龙头企业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7月10日在上交所成功上市。
外向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以招商引资和扩大出口为重点,强力推进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河北华龙、上海兰生、浙江万向集团、河南神火集团等一大批企业相继到许昌县投资落户。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出口创汇企业的扶持力度,集中力量扶持发制品加工、纺织加工、农产品加工、童鞋加工、精细化工、玻璃制造等外向型产业发展。积极培育新的出口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培育出口创汇的新生力量,全县外贸出口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出口创汇连年保持河南省县级排名前列。2003年全县直接出口总额达到8500万美元,出口总额居全省23个对外开放重点县之首。
投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我们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吸引外来投资的优惠政策,在简化手续、税费征收、建设用地等方面,尽可能地为投资者提供便利。同时,我们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积极为外商投资提供“全程式”、“一站式”优质服务。严厉打击一切侵害扰乱企业生产经营的违法违纪行为,对政府部门到企业检查收费做出了严格规定,最大限度地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自2001年以来,县委、县政府连续三年开展“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主题年活动,建设经济园区,开展招商引资,坚持不懈地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县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非公有制经济科技园、瑞贝卡工业聚集区、骆驼鞋业工业聚集区、邓庄食品工业聚集区、河街豆制品工业聚集区、张潘精细化工聚集区等特色产业园区快速膨胀,现已成为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示范区和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的靓亮风景线。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重点实施了文峰路南出市口、解放路南出市口、瑞贝卡大道改造,城区污水截流,尚集污水处理,县城区供暖管网敷设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许艾公路、开许公路拓宽改造等干线公路项目。小城镇建成区面积3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28%。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修乡村公路30公里,架设有线电视光缆120公里;解决70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建成涉及8个村、2300户农用沼气项目;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新建校舍3.3万平方米,改造危房2.4万平方米。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县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1980人,其中“4050”人员512人。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城镇低收入人口、困难企业职工和农村贫困群众的生活基本得到保障。
交通状况
许昌县居于河南中原城市群隆起带,尽享河南省构建中原城市群的各项优惠政策。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国道纵贯南北,311国道横穿东西,许昌至南阳到重庆的高速公路、许昌至开封至青岛的高速公路、许昌至登封到洛阳的高速公路、许昌至扶沟到安徽亳州的高速公路交汇于此交友,省道及县乡公路纵横交织,四通八达,距郑州国际机场仅40公里。“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两大工程穿越县境,为全县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更大空间。许昌县城区功能比较完善,市政、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齐全,能够为海内外投资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舒适的服务,是投资兴业的黄金宝地。
教育事业
许昌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32所(普通高中3所、初中34所、小学275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职业中专(职业高中)2所、县直幼儿园1所、民办中小学16所),在校生12.08万人;学前班137处,在校儿童4343人。民办幼儿园120所,在园幼儿1.09万人。校园总面积324.63万平方米,校舍总面积73.24万平方米。
近年来,在许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大力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积极推进教育创新,“两基”成果得到巩固提高,群众体育工作成绩突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效果明显,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新课程改革全面推广,高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高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社会力量办学均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形成了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协调均衡发展的良好局面。2001年通过许昌市政府“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巩固提高验收,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河南省学校体育达标先进单位”称号;2002年荣获“全省‘两基’工作先进地区”称号;2003年通过河南省政府“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检查验收;2005年,D级危房改造和农村中学食堂改造分别通过了省级验收;2002年以来持续三年获取许昌市高招总积分第一名。
2001年秋季,率先在许昌市完成义务教育阶段“五三”学制向“六三”学制过渡。2001年由县级财政代乡镇发放教师工资。2002年元月农村教师工资上划县财政统一发放,并设立教师工资专户。2003年完成全县中小学教师核编工作,撤销16个乡镇教育辅导站,成立了乡镇中心学校,精简了机构和人员。2004年元月以来全县教师工资按国家新工资标准足额及时发放。
历史文化
许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远古时期,炎帝后裔部落酋长许由率众耕于此,故称许地。西周初期,被封为许国。秦朝改称许县。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于许,使之成为当时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废汉立魏,因“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为魏五都之一。许昌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许昌文物古迹众多,其中的汉魏故城、关羽辞曹挑袍的灞陵桥、关羽秉烛夜读的春秋楼、曹操射鹿台、练兵台、屯田处、曹丕登基受禅台、神医华佗墓等三国胜迹颇为有名,因三国文化丰富,许昌被国家列入“三国文化旅游圈”的重要城市之一。此外,大禹锁蛟井、周定王陵、后汉皇帝刘知远墓、古钧台、天宝宫、乾明寺、百宁岗等各个时期的古迹都别具特色。以“三曹”为首的建安七子,开创了彪炳史册的建安文学,使许昌成为建安文学的发祥地。许昌曾是秦代丞相吕不韦、西汉御史大夫晁错、唐代画圣吴道子的出生地,又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清代诗人沈德潜流寓览胜吟鸿篇的地方。许昌也是姓氏宗亲祖根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许、陈、钟、方等姓氏之根深植许昌大地,维系着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感情纽带。
历史上,高士许由、中国第一女诗人许穆夫人、一代枭雄曹操、武圣关羽等名人志士都与许昌县有过激情接触。许昌县还曾是许国、汉魏帝都。特别是东汉末年,曹操在此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屯田积粟、秣马厉兵、经略四方、铸就一代伟业。曹丕因“魏基昌于许”而赐名许昌。悠久的历史,一代的帝京,星罗棋布的三国胜迹,极具旅游开发价值,使许昌成为全国三国文化旅游的黄金线之一。许昌县还是华夏姓氏宗亲祖根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许、陈、方等姓氏之根深植于此,维系海内外炎黄子孙。
旅游景点
华佗墓,坐落在许昌市北10公里苏桥乡小清河畔。墓高5米,周围30余米,冢上新砌的花墙,环墓一周,呈六角形。冢前树一碑楼,碑上镌刻着正楷书写的“神医华公之墓”,还有华佗的生平事迹和后人敬仰之词。碑楼经过新近复修,高约2米,楼顶结构为北方农村门楼式样,花脊翘拱,几只瓦制鱼兽伫立于上,古色古香。墓周有几株松柏在风中摇曳,更增添了墓地的肃穆。
华佗系安徽省亳县人,东汉末年杰出的医生,世称“神医”。他精通方药,尤擅外科、内科、妇科、儿科、针灸科。为人医病,处方不过数种,针灸不过数处,即可病除,在医学上有很高的成就。他用“麻沸散”对病人进行全身麻醉,做腹腔内切除手术。《三国演义》上描写关云长能够在华佗为他割皮肉、用刀刮骨的情况下,仍饮酒食肉,谈笑奕棋,毫无痛苦之色。艺术地再现了华佗麻醉技术之高超。这种麻醉术比西方国家早1400多年,是世界医学史上的一项伟大的创举。他还根据户枢不朽的道理,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创造了名为“五禽戏”的体育锻炼方法,以增强体质,抵御疾病,为祖国医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华佗是很有骨气的医生,他一生不慕高官厚禄,在民间行医,关心人民疾苦,无论走到哪里,碰到病人,总是热心地为其治疗,曹操迎献帝建都许昌后,患剧烈的头疼病,慕名将华佗召到身边,很快地治好了他的病。曹操将华佗封为侍医,因而常在太祖左右。华佗思念亲人,告别还乡,见妻、子皆病而未归。曹操曾多次催促他回朝,他未从命。曹操大怒,将他抓回许昌杀害。华佗临终时嘱咐狱卒,将他的尸体葬在清水河畔,以示清白。华佗长期生活在民间,为人民治病祛疾,解除痛苦,深受人民的爱戴。有关他的传说故事,充满着传奇色彩。相传曹操将华佗入狱后,有一狱卒同情,帮他逃出监牢。曹操发觉后立即派兵追杀。一直追到许昌城北石梁河边,发现华佗钻入芦苇丛中,曹兵将芦苇重重围困。正在这时,恰有一牧童赶羊群经过,牧童忙脱下皮袄,让华佗翻穿上混入羊群。曹兵搜不到华佗,便在羊群中乱砍乱杀,华佗遂被砍伤。曹兵走后,华佗醒来,看到惨景,他挣扎着站起来,在死羊中接头对尾,施展神医法术。羊儿被救活了,牧童高兴地赶羊群离开芦苇时,华佗因流血过多,带着欣慰的笑,躺在石梁河边长眠了。人们因敬佩华佗的人品和医术,每逢清明时节,前来添土修墓的人络绎不绝。
民族特色
唢呐,又称嗽叭,早在两晋时(公元265年-420年)开凿的新疆克孜尔古窟中就有唢呐演奏图画,明朝正德时(公元1506年-1521年)称之为“唆那”;清代1759年,唢呐曾在“回族部乐”中称为“苏尔耐”。约在1805年间,唢呐流传于中原内地,特别是华北地区。明代王盘在《朝天子》一词中写道:“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唢呐属双簧管乐器,共由哨子、气盘、杆、碗等部分构成,杆身有八个发音孔。当时中原地带的唢呐种类很多,有高音唢呐(B调)、次高音唢呐(G调)、中音唢呐(A调)、海笛(口闷子)等。明代著名科学艺术巨星朱载堉放弃爵位而著述其终身,有《律学新说》、《乐经古文》、《旋宫合乐谱》等十七部著作。1606年间汇集其毕生精力编著而成的辉煌巨著《乐律全书》,运用精密计算法创造了“新密法率”--即十二平均律,解决了历代众说纷纭的“旋相为宫”问题,并改良了唢呐的发音位置,在唢呐八音孔的基础上研制了“三眼管子”,为当时民族乐器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杨根旺,唢呐演奏艺术家。其唢呐演奏技艺炉火纯青,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独特创新,形成激情奔放的艺术风格,曾三次获得文化部政府大奖。杨根旺以唢呐为主奏,通过唢呐与乐队的结合,表现富裕起来的农村欣欣向荣的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