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滨区位于新乡市市区南部,南临黄河、北依太行,历史悠久,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正义战争——牧野大战的古战场,因坐落于美丽的卫河之滨而得名,是新乡市传统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现辖一个乡,共26个行政村;7个办事处,共21个社区。全区总面积52平方公里,人口20万。
区人民政府驻人民路,邮编:453000。代码:410703。区号:0373。
行政区划
卫滨区辖7个街道、1个乡:
街道:胜利路街道、解放路街道、中同街街道、健康路街道、自由路街道、南桥街道、铁西街道
乡:平原乡
历史沿革
1948年新乡市人民政府成立后,1949年本区成立为新乡市第二区(新华区),后改为第一区,面积4.82平方千米。之后,历经变革,于1980年重建新华区人民政府。2004年初,新乡市区划调整后,新华区更名为卫滨区。
2003年12月25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3]134号):新华区更名为卫滨区。将原郊区的平原乡(不含孟营一村、孟营二村、孟营三村、城关、东关、骆驼湾、马小营、张庄、段村、留庄营、饮马口、西马小营、臧营13个村)划归卫滨区管辖;将新乡县洪门镇的王湾、李村、赵村、贾屯、梁任旺5个村,大召营镇的元庄、十里铺、中召、王固城、张固城、丁固城、络丝潭7个村,合河乡的东水东、西水东、水南营、水南4个村划归卫滨区管辖。调整后,卫滨区辖中同街、铁西、解放路、胜利路、健康路、自由路、南桥7个街道和平原乡。区人民政府驻人民路。
经济发展
2004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43712万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03万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12171万元,增长35.5%;第三产业增加值27438万元,增长14.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0053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574万元。商品出口总额10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万美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149元。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区粮食总产量达22565吨,其中夏粮10599吨;畜牧业快速增长,全年畜牧业产值完成2092万元,肉类总产量1775吨,奶类产量2880吨,禽蛋产量1810吨。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向农民发放粮食直补资金50.5万元,减轻农民税费79万元。加强沼气建设,共建设沼气池130多个。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累计投入城建资金660万元,翻修及美化主、次干道13条,硬化路面3.8万平方米;植树43930株,完成绿地建设面积1.9万平方米。加强城市管理,规范整治占道经营、店外经营、乱摆乱放1100多处。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取消行政审批项目56个。社区建设成效显著,争取建设资金411万元,建成社区18个,获“河南省社区建设示范区”荣誉称号。社会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发放“低保”金1067.2万元、离退休金348万元、失业保险金27万元,养老保险金和失业保险金发放率均达到100%。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进展顺利,参保农民达2万人,参保率达到90%以上。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绩,新增就业人员683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733人,其中“4050”人员422人,分别为年度目标的105%、114%和136%。
工业经济
2004年,市直机关搬迁至新区,新乡市重新区划调整,老城区的绝大部分归卫滨区管辖。多年来一直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卫滨区,面临着人心失衡、包袱沉重的局面:新城区规划超前,设计现代,各项建设日新月异,正在发展的快车道上迅跑。作为拥有17.8万人口的卫滨区旧城资源多,14平方公里的城区内没有发展工业的空间,商业中心东移的趋势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卫滨区区委、区政府迎着困难上,结合本地实际,响亮地提出了“商业立区、工业强区、文化兴区”的发展思路,把包袱当资源,变压力为动力,勇于开拓,负重爬坡,使卫滨区跃上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高峰。
商业立区。卫滨区以招商引资为中心,发挥区位优势,全力实施商业招商。3年来全区引进投资项目22个,总投资2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个。目前正在洽谈的项目6个,总投资12.83亿元。引资3.2亿元的东方文化商业步行街即将开业,投资400万美元的金伯利大酒店即将落成,投资1.8亿元的新市场改造项目正在拆迁,投资1.6亿元的台北时代广场正在建设,总投资11亿元,一期投资5亿元的光彩大市场正在兴建。国内知名品牌商家国美电器、上海世纪联华等一大批商业项目开业经营;世界500强企业肯德基、麦当劳落户该区。这些商业项目的开业与建成,使卫滨区真正形成了全市的商业中心区。
工业强区。卫滨区对辖区企业进行分类排队,以扶优扶强、创造加快发展的优良环境为重点,确定了神舟晶体科技公司等7家工业企业、东方文化商业步行街等8家商业企业为重点帮扶企业,明确宇鑫农贸大市场等3家市场为重点帮扶市场,组织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全方位搞好服务。同时,实施四大班子领导包企业制度,完善工业企业经济运行分析例会制度,指导帮助各企业理清思路、制定发展规划,企业难题分门别类,限期协调解决,使全区企业规范化运作。强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集中力量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和建设西环聚集园区,培育光电产品、精细化工支柱产业,为招商引资过来的工业项目提供落脚之地,做到规划、建设、招商并举。今年1月至7月,全区工业增加值完成9272万元,同比增长26%,其中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1419万元,同比增长25.1%。
基础设施
卫滨区地处中原,承东启西,贯通南北,南距省会郑州72公里(距新郑国际机场不足100公里),北距安阳市112公里,东距濮阳油田127公里,西距煤城焦作60公里,京珠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新乡火车站、公路客运中心、市公交总公司皆跻身于本区,开成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本区共有东西、南北主干道15条,公共交通线路50多条,公路客运线辐射全国各地,交通十分便利。
卫滨区地理位置优越,商业发达,历来为商贾云集之地,货物集散之乡,素有豫北门户之称,是新乡市乃至豫北地区商业物流的黄金区域,是最繁华的商业地带,全市有80%的大型商场、市场集结我区,人气旺盛,被称为新乡市的“王府井”。上海世纪联华、瑞华服饰、金利来购物中心、沃尔玛等知名企业纷纷落户我区,新乡市规划建设的大型市场群也坐落在我区南环路两侧,该市场群正成为各地商家投资兴业的首选之地。
文化建设
文化兴区。卫滨区充分挖掘老城区资源,以经营城市的理念,使城市资源资本化,城市建设市场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政府管理规范化,启动打造文化卫滨工程,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城市品位。东方商业文化步行街和新乡国际购物公园两个宏大的工程已成为卫滨区的文化建筑主题,成为新乡市标志性的文化商业中心,人们在购物中充分体验多彩的中华五千年文化精髓。投资2亿元的体育场改建为中国传统文化博览会中心工程正在洽谈中,从今年起每年举办一次的中国传统文化博览会,全力弘扬与发展传统文化,使卫滨区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发源地,成为全国最大的传统文化工艺品、艺术品大市场。
旅游名胜
新乡市博物馆,馆址河南省新乡市南干道东段和平路交叉口。创建于1958年8月,前身为原平原省博物馆。现有藏品24369件,其中碑帖9439件,历代书画作品1700余件;时代自秦汉至近现代,代表性藏品如赵子昂、董其昌、史春荟、李苦禅、白雪石等的书画作品。举办明清地方名家书画展、馆藏扇面书画展、傅乐善书画作品展等专题陈列。
姜太公故里,位于市区城西北十五公里处。公元前1210年农历八月初三,姜太公诞生于卫辉太公泉吕村。姜太公亦称吕太公,名尚,字子牙,号飞熊。是我国西周时期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这个传奇色彩颇为浓厚的历史人物,单是姓名就有不少叫法,如《史记汉书诸表订补十种》记载他的名字有:太公望、吕望、周望、吕牙、吕尚、姜望、望尚、师望、姜公、姜老、吕等等。姜太公故里原是姜氏的一个大部落。一九九五年在太公泉出土的唐代墓碑,曾记载着太公泉原叫“姜塬”。据《竹书纪年》上说,姜太公死于“周康王六年”十月二十日。终年一百三十九岁。葬于卫辉太公泉。至今太公泉境内还保留着许多姜太公的历史遗迹,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姜太公墓、姜太公祠、姜太公庙、姜太公吕望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