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黑龙江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郑州市 | 开封市 | 洛阳市 | 平顶山市 | 安阳市 | 焦作市 | 鹤壁市 | 新乡市 | 濮阳市 | 许昌市 | 漯河市 | 三门峡市 | 南阳市
   商丘市 | 信阳市 | 周口市 | 驻马店市 | 济源市
河南的相关信息
河南旅游投诉电话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河南最佳旅游时间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是我们的先民们生活和创业的地方,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这里建都。中国七大古都中,殷商古都安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都位于河南境内,此外还有商丘、南阳、郑州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远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原人民就创造了著名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

河南旅游特别提醒
暂无。

河南娱乐指南
河南省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给人的印象往往是:中原古地古朴严谨,但殊不知在这里的娱乐项目也非常丰富。保龄球、夜总会、赛车场、台球房、卡拉0k歌舞厅等活动场所应有尽有,而现代声、光、电齐全的大型游乐场所也能在郑州、洛阳等城市里找到。而在古迹浏览之余,到现代化的迪斯科厅、歌舞娱乐场去玩乐一下,也在河南成为可能。在众多城市的娱乐活动中,河南省的消费还算比较合理,各种收费档次的娱乐场所在大中城市内都能找到。
首页 >> 河南 >> 平顶山市 >> 叶县

  叶县,中国岩盐之都、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河南省十大古城,位于河南省中部偏西南,平顶山市。地处黄淮平原与伏牛山余脉结合部,面积1389平方公里。人口86.8万(2009年)。辖7个镇、11个乡,580个行政村。叶县境内既有伏牛山水,又有桐柏山水,风景旖旎,魅力独特。燕山水库、石门水库、望夫石山等自然景观令人神往。古人曾用“青山不墨千秋画,澧水无弦万古琴”来盛赞叶县的秀美山水。境内有汝河、沙河、灰河、湛河、澧河、甘江河六大河流,有燕山水库、孤石滩水库两座大型水库和29座小型水库,其中燕山水库,是国家重点治淮工程。

行政区划

  叶县辖7个镇、11个乡:

  镇:昆阳镇、任店镇、保安镇、仙台镇、遵化店镇、叶邑镇、廉村镇

  乡:城关乡、夏李乡、常村乡、田庄乡、辛店乡、龙泉乡、水寨乡、邓李乡、龚店乡、洪庄杨乡、马庄回族乡

历史沿革

  叶县地处南襄隘道北口,夏属豫州地,商、周为应侯国。春秋初,楚灭应置叶邑。春秋晚期为许国国都。战国中期为魏所据,于叶邑北置昆阳,秦置昆阳、叶阳二县。汉改为叶县、昆阳。晋至唐,二县时分时合。至唐废二县设立叶县。元、明、清属南阳府,1933年属南阳专区,1949年属许昌地区,1983年9月划归平顶山市。

自然地理

  叶县所辖行政区版图,形似一个规则三角形,呈西南东北走向,全县山区面积约300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21%;丘陵面积约为260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19%;平原及洼地830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60%。全县土地总面积208万亩,县内土壤主要有三个土类,其中黄棕壤土类169.5,占总面积的81%;砂姜黑土类14.2万亩,占总面积的6.9%;潮土类21.75万亩,占10.6%,境内主要有汝河、沙河、湛河、澧河、灰河、甘江河六大河流经过,年入境水平均总量为13.8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4.92亿立方米,其中浅层地下水1.99亿立方米,地表自产径流量3.51亿立方米。叶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无霜期217天,年平均气温14.8度,多年平均降水量800.1毫米。

  现已查明各种矿产23种。其中岩盐分布面积400平方千米,储量2300亿吨,氯化钠含量90%以上,品位居全国井矿盐之首;磁铁矿储量1173.3万吨以上,大理岩、花岗岩450万立方米,含钾岩石1000万吨以上,白云岩1240.5万吨,石墨670万吨。叶县资源丰富,气候宜人。主要有盐、石油、煤、铁、磷、铝钒土、大理石、钾、石墨、白云岩等。其中,岩盐展布面积400平方公里,总储量2300 亿吨,是全国第二大内陆盐田,品位居全国井矿盐之首。叶县处于南暖带向北热带过度地带,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入境水平均总量为13.8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4.92亿立方米。境内主要有汝河、沙河、湛河、澧河、灰河、甘江河六大河流经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境而过,有大小水库30多座,其中燕山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169平方公里,总库容9.25亿立方米,是国家治淮重点工程。叶县无霜期长,适宜农作物生长,现粮食年产量 46万吨,并形成了蔬菜、食用菌、畜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经济发展

  200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6.36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1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5.5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69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726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6亿元。城镇居民入均可支配收入43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40元。

  农业经济全面发展。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45.72万吨,优质专用小麦播种面积达3万公顷,荣获全国发展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新建畜牧园区30个,发展各类养殖大户1600个,畜产品产量增长8%以上,成为全国肉类生产百强县。新建“白色工程”园区12个,新增露地蔬菜面积1466.67公顷,4个无公害蔬菜基地通过国家认证。

  民营企业发展较快。全年新上投资3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项目308个,完成投资15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完成35.7亿元,实缴税金5872万元,分别增长96.7%和92.8%,增速均居全市第一,荣获本年度全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步奖。

  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全年合同利用区外资金16.8亿元,实际到位6.1亿元。蓝光电厂一期工程、闽阳钢铁公司技改工程和双丰棉纺厂一期工程建成投产;神马氯碱化工项目、中盐皓龙公司60万吨盐厂以及5000吨生产规模的大豆蛋白项目正在建设中。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普九”工作顺利通过省政府复查验收,筹资870万元对中小学危房进行改造。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成效显著。全年开发就业岗位3072个,安置城镇劳动力2016人、下岗失业人员1056人,其中"4050"人员310人;发放养老金1879万元;为4592名城镇低收入居民、8060名农村特困群众发放“低保”金和特困户救助金307万元,实现了应保尽保。实施县医院传染病区、县疾病控制中心和3个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县乡医疗条件得到改善。

文化教育

  叶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84所。其中,高中4所(含民办1所)、职业学校5所(含民办3所)、初中39所(含民办8所)、小学335所(含民办8所)、聋哑学校1所、幼儿园41所(含民办31所)。共有在校学生147835人,在园幼儿6762人,教职工7220人。

   近年来,叶县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出发,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宗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了全县教育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成效显著。

叶县明代县衙

历史人文

  叶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商、周曾是应国国都,春秋为楚北方重镇,公元前576年许迁都于叶,公元前524年,楚迁许于淅,以叶封沈诸梁。叶公沈诸梁在治叶期间兴修的水利工程一东,西二陂(bei),至今遗址仍存。孔子周游列国,于公元前489年至叶,在叶县留下了大量的遗迹。叶县地处南北文化的结合部,境内有仰韶文化遗址10多处。叶县地处南通云贵,北达幽燕的交通要道,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仅境内现存的古城遗址即有:霸王城、定南县城、叶邑古城、毋霸城、汝坟县城、红阳县城等10余座。同时还有叶公问政处、叶公墓、石门山、老县衙、文庙、澧河桥、昆阳古战场等名胜古迹。现文化名胜“叶公陵园”已修葺一新,每年有海内外的叶氏后裔到叶县寻根祭祖。新辟的“叶公文化旅游区”正加紧建设,护城河的治理和明代一条街的开发也在实施之中。李白、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范仲淹、于谦等名人都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文和遗迹。叶县文化局保存的宋代书法四大家之一黄庭坚的行书《幽兰赋》十二通碑刻,全国独秀。叶县名人荟萃,风景如画。古人曾用“青山不墨千秋画,澧水无弦万古琴”的诗句盛赞叶县优美风景。

  叶县古为豫州地,周为应候国,春秋时期属楚,公元前524年,楚以叶邑封沈诸梁,史称“叶公”,叶公是海内外叶氏之祖。孔子周游列国时慕名莅叶,叶公沈诸梁问政,留下了“近者悦,远者来”的千古佳话。境内现存有仰韶文化遗址、西周文王(姬昌)化行南国遗迹和霸王城(项羽筑)、箫王城(光武帝筑)等秦汉历史遗迹;西汉末年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昆阳之战就发生于此;叶县县署是国内仅存的一座明代县衙,她和叶邑古城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叶县县署和叶公陵园还双双入选平顶山市“鹰城外八景”。许多历史名人履及于此,李白、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范仲淹、于谦等名人都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文和遗迹。叶县县衙博物馆珍藏的宋代书法四大家之一黄庭坚的行书《幽兰赋》十二通碑刻,腾跃跌宕,气势雄伟,意趣横生,给人无穷的艺术享受。

  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秀丽的自然风光,为昆阳古城增添了无穷魅力,古人曾用“青山不墨千秋画,澧水无弦万古琴”的诗句盛赞叶县优美风景。漫步澧水,是唐诗宋词的幽雅意境;纵横昆阳,是波澜起伏的历史烟云。宠辱不惊的明代县衙独树一帜,高梧参天的叶公古陵昭示千秋,古色古香的明代老街底气绵长,行云流水的幽兰赋天下无双;飞檐斗拱的大成殿雄伟壮观,雕梁画栋的文昌阁古朴大气,端庄典雅的愤乐亭巧夺天工;维妙维肖的望夫石重操守节,远离尘嚣的西唐山水幽深婉约,风侵雨蚀的古桥遗址斑驳厚重,遮天蔽日的千年银杏生机无限,南竹北移的井岗竹园勉志励人,烟雨迷蒙的沙河碧水诗情画意……一处处景观似珠矶撒在了叶县这个流光溢彩的大玉盘里,耀眼夺目,璀璨迷人。

中国岩盐之都

  从日前召开的“中国岩盐之都――河南叶县”授牌仪式暨盐业发展高层论坛上获悉,中国“名牌矿业城市”又添新军,河南叶县被授予中国岩盐之都称号。来自全国人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土资源部、中国矿业联合会等部门的专家领导共同出席了授牌仪式。

  河南叶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偏西南,盐田展布面积400余平方公里,远景资源储量达3300亿吨,作为一个以县域为单位的资源开发区,目前探明储量在全国位居第一,品位居全国井矿盐之首。2006年,叶县盐产量达到304万吨,实现产值36.9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54.4%。

  与会专家指出,作为中国的盐都,叶县要发挥好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以资源的有效开采利用为原则,做好功能区规划和产业规划,把产业做大做强。同时,推进循环经济建设,避免由于盐化工业发展对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为中国盐业发展探索一条生态、环保、高效的产业发展道路。

  近年来,随着盐资源的开发利用,叶县的工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现年产精制盐和工业用盐150万吨,是国内最大的井盐生产基地之一。六家上市公司和一家跨国公司已入驻叶县,投资258亿元的平煤集团煤盐联合化工产业园、投资145亿元的神马循环经济工业园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河南盐业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正在兴建,具有健康理疗、娱乐功能的中原盐湖即将动工,叶县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原盐都”和中国中部盐化工业城。叶县民营工业发展迅速,是全省最大的清真牛羊肉加工基地、皮鞋生产基地、农用三轮摩托车生产基地、最大的粮食深加工基地和机电零部件加工基地。

  从历史走来的叶县,自然风光秀丽,文化历史厚重,盐都建设日新月异,在中部崛起政策的推动下,叶县县域经济发展迅猛,人居环境日益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让外界了解叶县,让叶县走近八方宾朋、走向全国、融入世界是我们共同的期待。

叶县特产

  1、叶县烩面 其主要特色是:羊肉炝锅,采用优质面粉,细腻光滑,柔软筋香,滑润适口;烩面汤取新鲜的羊排、羊蹄骨,并放多味少许的五香调料熬制而成,肥而不腻,淡而不薄,配上焦香辣椒油,色香味美。享誉周边十几个县市。属风味特色类。 

  2、马湾白桃 产于邓李乡马湾村。其主要特色是:入口甘爽,色泽鲜亮,白里透红,含糖量高,营养丰富,离核,种植面积大,历史悠久,曾远销前苏联、香港等地,远近闻名。属产地特色类。 

  3、张集硬面馍 产于洪庄杨乡张集村。传承数百年,历经兴替,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期(1993年,经张集村几位前辈重操旧业,加以改良,并由子孙后代承继下来,至今已有十七年的历史,其主要特色是:采用独特的制作工艺,洁白如雪,层层叠叠,底部微焦,香酥可口,畅销叶县及平顶山周边县区,远销郑州、开封等地,并被当做礼品送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华人区国家,每年北方小年阴历二十三后,大批的买家都会开车齐集张集村,抢购硬面馍,常常会出现硬面馍还在锅里,就有人排起队等着硬面馍出锅的情景,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阴历二十八。属工艺特色类。 

  4、湛河鸭蛋 产于洪庄杨乡。其主要特色是:煮熟之后,蛋黄呈红黄色,外观油亮,口感浓香,且带沙瓤味,味道鲜美爽口,远近闻名,畅销四方,清朝时曾作为贡品年年上贡皇庭。属产地特色类。 

  5、张武岗红薯 产于辛店乡王文成村。其主要特色是:无须、甘甜,分层次,色质好,常吸引舞钢、舞阳、叶县及平顶山市民前来品尝选购。属产地特色类。

热点城市: 杭州 | 大连 | 青岛 | 南京 | 西安 | 深圳 | 苏州 | 广州 | 拉萨 | 丽江 | 洛阳 | 威海 | 珠海 | 厦门 | 沈阳 | 哈尔滨 | 济南 | 长春 | 无锡 | 桂林
热门景点: 黄山 - 湘西凤凰 - 九寨沟 - 广西漓江 - 天涯海角 - 泰山 - 颐和园 - 杭州西湖 - 山海关 - 圆明园 - 八达岭长城 - 神农架 - 千岛湖 - 五台山 - 北戴河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做中国最好的旅游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