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洛龙区是2000年6月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洛阳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方案,以原郊区南半部为基础成立的城市新区,辖区面积244平方公里,总人口33万人(2005)。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南有山清水秀的龙门伊阙和1.5万亩森林公园,北有12公里滨河风景带和7000亩隋唐遗址农业观光园以及正在规划实施的万亩牡丹基地,西有2万亩周山森林公园,中部为40平方公里新城规划区,人居环境优良。洛、伊两河平行过境,全区水源充沛、地势平坦、土地资源充裕,流转机制灵活,可为各类产业项目的入驻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
区人民政府驻洛龙区开元大道212号。邮编:471000。行政区划代码:410307。区号:0379。
行政区划
洛龙区辖1个街道、9个镇、1个乡:
街道:安乐路街道
镇:龙门镇、白马寺镇、关林镇、辛店镇、安乐镇、李楼镇、丰李镇、诸葛镇、李村镇
乡:古城乡
历史沿革
2000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将洛阳市郊区更名为洛龙区,区人民政府驻地由西工区凯旋东路迁至关林镇。同时对洛阳市市辖区的行政区域进行调整:将原郊区的工农乡、孙旗屯乡划归涧西区管辖;将原郊区的红山乡和洛北乡的东下池村、西下池村、瞿家屯村、东涧沟村、五女冢村、金谷园村、西小屯村、西工村划归西工区管辖;将原郊区的邙山镇和洛北乡的新生村、工农村、烧沟村、岳村划归老城区管辖;将原郊区的瀍河回族乡划归瀍河回族区管辖;将西工区的安乐街道划归洛龙区管辖。调整后,洛龙区辖李楼乡、古城乡、石人乡(实际并未正式成立)、辛店镇、安乐镇、龙门镇、关林镇、白马寺镇和安乐街道。6月,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洛阳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方案,以原郊区南半部为基础成立洛龙区。
2005年,洛龙区乡镇区划调整:撤销石人乡,其行政区域划归李楼乡管辖,李楼乡政府驻地不变。(河南省民政厅虽曾批准过洛龙区设立石人乡,但实际上石人乡并未正式成立。) 2010年11月,经洛阳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将原丰李镇16个行政村委托洛龙区管理,剩余原丰李镇9个村委托宜阳县锦屏镇管理。
经济发展
2004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4.36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2亿元,下降0.6%;第二产业增加值11.11亿元,增长25.6%;第三产业增加值9.43亿元,增长10.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037亿元,一般预算支出803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03亿元,商品出口总额3000万元。实际利用外资70万美元。农民、城镇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916元、8555元,人均生活费分别支出2681元、5537元。
工业经济增势加快。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6.59亿元,增长19.5%。“1356”骨干带动工程扎实推进,新产品开发、技改、扩建项目28个,完成投资2.38亿元,建成投产17个,工业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企业运行效益普遍提高,环城电业古城机械、巨尔乳业、伟业钢铁、大华机器分别实现销售收入2.3亿元、8900万元、7600万元、7400万元和6700万元,亿丰石化、天久铝业、洛正制药、龙祥纸业、兴烽轴承销售收入均达到3000万元以上,全区销售收入超1000万元的其他企业9个,增加值超1000万元的达到5个。工业经济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9.56亿元,增长11.9%。市场年交易额达96亿元,实现税收3000万元,再次被评为“全国十大工业品批发市场”,并荣获“全国诚信市场”称号。全区新上市场项目20个,洛龙路、安宜路、洛常路3条特色商贸带发展势头良好,餐饮、旅游、运输及各类中介等三产服务行业随着市场升温,取得较好的经营业绩。
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6.4亿元,增长4.2%;农业增加值完成3.72亿元,增长3.9%。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新发展花卉种植66.67公顷、林草林药间作379公顷、无公害蔬菜种植366.67公顷。李楼、白马寺、辛店、安乐、关林成功申报省无公害蔬菜基地,无公害蔬菜面积占全区菜田面积90%。投资461万元,完成洛河堤防加固、节水灌溉、小流域治理等水利工程85项。争取省、市财政扶贫开发项目4个,申报省级以上扶贫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2个。
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全年引进资金11.2亿元,新上工业项目105个。成功举办牡丹花会经贸洽谈会洛龙区签约专场,签订合同项目34个,合同金额达20.3亿元,其中16个签约项目建成投产、14个正在建设中。洛龙科技园一期用地开发入驻项目15个,其中亿元项目4个,在建8个;“六小”工业园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611万元,入园项目35个,建成投产10个,区域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新区建设成绩显著。全力落实征地拆迁、群众安置、环境协调三大任务,保证了新区建设的快速推进。开元大道以北建设项目征地任务全面完成,拆迁各类建筑物面积达57.4万平方米;开元大道以南土地征迁工作正紧张进行。积极搞好施工环境治理,各项重点工程顺利实施,新区优美形象初步显现。
白马寺
基础设施
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焦枝铁路、陇海铁路纵横过境,投资1.5亿元的洛龙大道已建成通车,投资6.5亿元的关林大道和王城大道正在抓紧修建,预计2002年10月竣工。涉及该区的洛(阳)-上(海)、太(原)-澳(门)以及城市西南环等高速公路建设已全面开工。商品流通辐射21省。久负盛名的“百年老集”关林市场已发展成为全国十大商品批发市场之一,商品流通辐射21个省(区),年交易额达到80亿元。洛阳牡丹冠压群芳。辖区牡丹种植史已有1300多年,牡丹文化积淀深厚,现有牡丹种植面积3000亩,洛南万亩牡丹基地正在实施。旅游资源异常丰富。洛阳4000年建城史、1400余年建都史,为这里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无论是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还是佛教释源白马寺;无论是关帝圣君幽冥之地,还是迷离静谧的隋唐城遗址,无不令人心弛神往,流连忘返。城市建设前沿阵地。洛阳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对市辖区行政区划做出重大调整,洛阳市第八次党代会确立了“以洛河为界,南北对应发展,建设洛南新城区,拉大城市框架”和“通过5年或更长时间的努力,把洛南建设成为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新城区”的城市发展战略。洛龙新区从诞生的那天起就被赋予了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扩大城市规模,加速城市发展的战略重任,将成为建国以来洛阳市第二轮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前沿阵地。目前,洛南地区以路网建设和环境建设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展开,不远的将来这里将成为城市经济、文化和行政中心。
社会事业
村民安置更加深入,新区开发稳步推进。新区完成投资100亿元,8条道路、35项市政工程建成,滨河百栋高层累计开工135栋,博物馆、凌波桥、瀛洲桥、新区医院等项目进展顺利。全力推进安置小区建设,龙丰小区进展顺利,龙盛、龙腾小区正在做基础施工,八里堂小区主体封顶。深入搞好群众安置工作,全年共联系就业岗位1.5万个、被征地农民就业3172人。全面加强新区社保体系建设,把被征地的困难群众纳入城市低保。依法推进新区征地拆迁工作,累计完成征地2732亩,拆迁3万多平方米,为新洛轴、多晶硅二期、洛一高、613光电中心、郑西铁路客运南站工程建设提供了用地保障。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状况显著改善。市定20件实事和全区10件实事全部兑现。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成十七中教学楼等5个项目建设,“两免一补”全部落实,共免除费用1149万元。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开展“千场电影进村庄”活动,放映电影1680余场。加快发展卫生事业,新建村级标准化卫生室30个。区计生服务站建成投用,改扩建了6个乡镇计生服务中心,率先启动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程。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新涌现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市级6家。积极支持四川灾区抗震救灾,为地震灾区捐款356万元。加强就业和社保体系建设,新增城镇就业5971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71人,其中困难对象再就业874人。新农合标准提高到100元,参合率达92%,补助患者8万人次,补助金额1971万元。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月190元,保障对象1万余人。投入民政救助资金2510万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月40元,保障对象8092人。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509例,免费为残疾人发放轮椅210辆。实施农村困难户土坯房改造,新建住房291间。家电下乡工作进展顺利,共销售家电1746台(件),补贴资金全部兑现。成功组织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火炬传递活动,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区工商联被国家工商联评为先进单位。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
龙门石窟
名胜古迹
龙门:位于洛阳市洛龙区龙门镇伊河两岸。这里“两山相对,望而若阙。伊河历其间北流”(水经注)所以古 称伊阙。伊河两岸的龙门山和香山,石壁峭立,空缺如门,由于处在隋、唐帝都之南故叫龙门。龙门满山翠柏,瀑布飞泉,长桥卧空,伊水碧流,尤以龛窟雕饰著称于世。自古以来,“龙门山色”被誉为“洛阳八大景”之首。龙门石窟开始营造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历经东魏和西魏,北齐和北周,以及隋、唐连续营造达四百多年之久。以后,五代、北宋、清均有雕造,但为数甚少。据龙门文物保管所统计两山现存窟龛二千一百多个,佛塔四十多座,大小造像十万余尊,其中最大的高17.14米,而最小的仅有2厘米。龙门石窟规模宏大,分布于伊河两岸悬崖峭壁之上的潜溪寺、宾阳北洞、宾阳中洞、奉先寺、万佛洞、莲花洞、药方洞、古阳洞、宾阳南洞、大万伍佛洞、擂鼓台三洞、伊阙佛龛之碑、龙门二十品,总计长达一千多米,内容丰富多彩,雕艺精美而超凡。有史以来,它与敦煌石窟、云冈石窟,并称为我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一九六一年国务院确定龙门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马寺:位于洛阳市东郊十二公里处的白马寺村北侧。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六十八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封建官府营建的第一痤寺院,距今已有近两千年历史。白马寺名称之由来,诸说不一,据《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碑和《巍书,释老志》.《洛阳伽兰记》等记载,汉明帝夜梦金人,顶有白光.飞行殿庭。大臣傅毂说;西方有神.名曰佛,“形如阶下所焚”。帝派蔡喑、秦景出使酉域拜求佛法,获佛经,佛法并拜请摄摩腾、竺法兰二位佛学大法师,来到京都洛阳,最初安排在“鸿胪寺”,暂住译经传教。因译经传教成绩卓著,明帝赦建了中国第一座寺院,即取“鸿胪寺”之“寺”字,又因白马驮经来而取“白马”冠于“寺”前,称“白马寺”。白马寺从汉明帝创寺至今,在近两千年的漫长岁月里,曾饱经沧桑,数废屡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先后于1952年、1954年、1959年、1973年多次拔专款对该寺进行修葺,1961年白马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白马寺不但是中外游客游览场所,而且也是中外佛教信徒瞻仰朝拜的圣地。
关林庙:位于洛阳市洛龙区关林镇。相传是三国蜀将关羽首级的葬地.冢前有关羽祠庙,俗称关帝庙。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对关羽褒崇至极,尊奉为关圣帝君,同文圣孔丘并提,称为武圣.故山东曲阜有孔林.河南洛阳有关林.按《后汉书》说,东汉建安:十五年,蜀将关羽镇守荆州。遭到东吴孙权的偷袭而败走麦城.于湖北当阳被东吴将校俘杀。孙权怕刘备作复仇攻伐,而把关羽的首级送到洛阳献给曹操,以图表明进攻荆州杀死关羽是奉曹之指令,从而嫁祸于曹,孙权的这一阴谋被曹操所识破,曹反以王侯之礼,把关羽之首级葬于城南,称之谓关帝冢,即今天的关林。解放后,古迹关林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曾多次整修,一九六二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把关林庙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着中外宾客参观游览。
白园:即唐代伟大诗人白居易的墓园。白居易生于公元772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自幼学习诗,九岁即能辩音韵,作诗成文。公元829年居住东都洛阳城内履道里,常在龙门香山居住,并与龙门香山寺僧侣名士创立九老诗社,饮酒赋诗,留下了不少诗篇。公元846年去世,家人遵其遗嘱葬于龙门东山琵琶峰。为后人瞻仰诗仙向往之地。白园位于龙门东山上。1982年,洛阳市人民政府决定重修白居易墓并辟为白园,投资一百一十万元,战地四十亩,建造面积870平方米,市园林规划设计室设计,市第二工程公司施工。
安乐窝:是北宋著名的封建理学家邵雍(邵康节)的故居。位于我市郊区安乐窝村。那时候,该处景色优美,风光秀丽,“南通龙门千古寺,并至洛阳一片明。”邵雍(公元 1011-1077年)字尧夫,号康节,祖籍河北范阳,后经亿父迁居衡障(今河北南部),以后随父又迁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读书百泉,居住百泉苏门山的安乐窝。三十岁后迁居洛阳,洛阳是当时封建文人荟萃之地。邵雍与司马光、程颐、程颢等甚为密切,邵雍一生潜心于理学思想研究,创造了唯心主义的“先天学”。其著作有《皇极经世》《欢畅内外篇》《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等。他把居室题名为“安乐窝”,自名为“安乐先生”,安乐窝由此得名。安乐窝村中有明清建筑的邵雍祠堂,在“文革”中遭到破坏,现保留殿房数间,碑刻十余方,系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