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东与马村区相连,西与解放区毗邻,南北和修武县接壤。原为河南省焦作市郊区,是焦作市中心城区之一,为古山阳城所在地,是全市的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中心。总面积74.4平方公里,总人口20.8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6.8万人。全区辖9办事处,21个行政村,2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行政区划
山阳区辖10个街道:东方红街道、焦东街道、百间房街道、艺新街道、定和街道、太行街道、光亚街道、新城街道、中星街道、李万街道
历史沿革
前身为焦作市郊区。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原郊区更名为山阳区。因始建于战国初期的山阳城而得名。
2005年,山阳区乡镇区划调整:撤销恩村乡,设立新城街道办事处,管辖原恩村乡行政区域,办事处驻恩村三街;撤销百间房乡,设立中星街道办事处,管辖原百间房乡行政区域,办事处驻庙河村;撤销李万乡,设立李万街道办事处,管辖原李万乡行政区域,办事处驻神州路。
经济建设
2004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6.04亿元,比上年增长20.4%,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上年的8:28:64调整为5:32:6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6.8亿元,增长172.2%。地方财政收入6749万元,增长34.9%。农民人均纯收入3277元,增长16.5%。
农村上项目、求发展的观念显著增强,巡返、墙南等村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新发展三产、工业项目20余个。农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平原绿化实现高级达标,北山绿化管护工作进一步加强,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奶牛养殖增长较快。“城边村”、“城中村”改造步伐加快,常庄小区基本建成,郝庄、定和苑、豫波园3个小区正在建设,涧东、瓮涧等6个公司(村)被市政府确定为首批开发改造项目。
全区建设投资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8个,总投资5.6亿元。重点项目建设顺利,6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建成投产,煅后焦二期、大型工矿设备制造、天河禽类分割、佳和钙业、固德机械制造等项目建设顺利。依托大企业合作上项目成效显著,与化电集团合作的离子膜烧碱和PVC树脂项目、与中轴集团合作的凸轮轴项目建成投产。工业转型步伐加快,制定了焦作市建材工业集中发展区规划,水泥包装袋厂等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垃圾电厂、中晶水泥二期等一批入驻项目正在运作。全区工业已经走出困境,初步实现了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全面转型。
全区建设投资千万元以上三产项目24个,总投资25.5亿元。焦南商贸中心已具雏形,山阳商城购物广场、丹尼斯生活广场、嘉园新城开工,太极景润商业广场建设加快。新的商业网络基本形成,豪美家具广场、京田汽车销售服务中心等项目进展顺利,东环路、人民路等道路沿线餐饮业改造工作全面完成。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太极景润花园、远大南北苑等房地产项目和焦作师专新校区、焦作大学新校区等公益事业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面向辖区企事业单位,优化发展环境,提供优质服务。面向辖区居民,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服务内容,建成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1个,18个社区综合用房面积达到示范社区标准,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面向外商落实优惠政策,深入开展“效能革命”,初步形成良好的政策、行政、市场环境,增强了对外商的吸引力。
基础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南山大道牛庄至垃圾处理场、和平东街改造等工程建成通车,整修了和平中街、东二环路等一批区管道路,完成了焦东南路立交桥、人民路东延等市属重点工程的拆迁、安置、施工协调等工作。“四项创建”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先后清理、规范“三种经营”2800余个,全区经营秩序、交通秩序和“五小”门店面貌明显改善。加强居民楼院、背街小巷、“城中村”硬化、绿化、美化工作,改造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城乡环境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万方学校、十七中学实验楼、龙源湖学校风雨操场建成投入使用,十七中学、二十七中学、焦东路小学、东环路小学改扩建工程基本完成;素质教育得到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和社会力量办学发展较快。科技创新能力增强,7个项目列入省、市科技发展计划。加大计划生育投入,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小康工程,完善区、乡、村三级宣传技术服务网络,稳定了低生育水平,全区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44‰。医政管理、卫生监督、疾病控制工作得到加强,完成了既往有偿供血人员普查。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政策,全年发放“再就业优惠证”2300余本,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700人。城市居民“低保”工作进一步规范,发放“低保”金282万元,实现了应保尽保。开展建筑噪声、辐射源、饮食服务业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坚决治理污染企业,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加强小煤矿、非煤矿山、压力容器、消防等安全监管工作,确保了安全文明生产。组织开展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和3%人口与城镇化抽样调查。
旅游资源
山阳区旅游资源丰富。龙源湖乐园是焦作市最大的游乐园,园内的人工湖是河南省最大的城市人工湖,辖区内的山阳城遗址、药王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源湖乐园位于焦作市丰收路与塔南路交汇处,总面积1700亩,分门区、动区、静区、高科技区、休闲健身区、戏水风光区等10大功能区。其中,有占地面积700亩,北方地区最大的城市人工湖--龙源湖;有中国第一高架钢结构敞开式大门,有河南省最大的雕塑广场和喷泉走廊,有全国第一台首家设计并投入运营的新型项目“青蛙跳水”,有283米高被誉为“小东方明珠”的电视发射塔。此外,还有“激流勇进”、“大地震”、“水上飞机”等大型现代化游乐设施,是一处集优美的园艺风光、惊险刺激的游乐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水上娱乐运动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乐园。龙源湖乐园是人们休闲、娱乐、游玩、度假的最佳场所。
山阳城遗址位于焦作市东南待王乡墙南村的北侧。据《后汉书.君国志》载:"周文王子蔡叔监殷,食邑于河内,山阳有蔡城,或曰蔡叔邑"。 《史记》载:"秦时,长信侯于山阳之地居之"。 《三国志》也记有"东汉末年,曹丕称帝,贬汉献帝刘协于山阳城","以河内之山阳邑万户奉汉献帝为山阳公"。城墙大部分高出地面,清晰可见。古城呈不规则的长方形,缺东南角。北城墙长1850米,破坏严重,有断有续;东城墙长1350米;西城墙长1000米,除自然风化外,保存基本完好;南城墙中间大部分已无痕迹。城墙周长为5000米,有9门(北5门、西2门、东1门、南1门)的痕迹。城墙宽14-35米,残墙高4-6米,为夯筑而成。城墙断面夯土层明显,每层厚10-15厘米,厚薄均匀。城东北有汉献帝的墓冢。在城的西北角发现有汉代的完整瓦当与碎瓦片等遗物,在城南挖掘出用青石板平铺的地面,在城墙上多次拣到过铜镞,在城的附近还发现了被箭射穿成孔的人头骨,在城外马作墓群区曾经出土过刻有"山阳"铭文的陶器。城内原有法明寺、藏梅寺(佛教称千佛殿),城北的墙北村有石岩寺(下院)等名寺古刹。现寺院的古建筑虽已无存,但还存有"千佛石刻造像碑"、"重修神农庙碑"等文物。从有关文献资料及城墙遗址的夯土层看,山阳城为汉代所筑。建筑雄伟,结构合理,城墙坚固,利于防御,反映了汉代劳动人民夯土建筑的高超技艺,是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也是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及城市规模、市区规划等方面的实物例证。1963年6月,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节庆活动
清明节:“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在一年二十四节气当中,民间特别重视农历四月五日清明节。
清明祭祀坟墓的俗例,自汉相沿承袭。以后,普及民间,历二千年而不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孝子贤孙都要到郊外去祭祀祖坟,为墓地锄草,替坟墓加土,好好清扫修整一番。近世,孝子贤孙对于清明扫墓,已未必一定遵守于清明节这一日。有的会在节日以前数天拜祭,也有的会在节日若干日子奉祀,只不过笼统地说是清明上坟拜祭罢了。踏青是陪衬清明的副节目,扫墓之余,一家大小因利趁便,就在山野间游乐一番,顺手折支柳枝戴在头上,等到入暮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