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县,隶属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地处松花江中游北岸,取名于境内木兰达河,木兰源于满语“围场”之意。总面积为3600平方千米。木兰县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木兰县辖6个镇、2个乡,另辖1个乡级单位。县人民政府驻所木兰镇。木兰县常住人口为176245人。
先秦时,木兰县境内为濊貊族活动区域。1997年,松花江地区行政公署与哈尔滨市合并,划归哈尔滨市管辖。主要景点有香磨山、骆驼峰、鸡冠山、白杨木水库等景区。木兰县入选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2019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行政区划】
木兰县辖6个镇、2个乡:
镇:木兰镇、东兴镇、大贵镇、利东镇、柳河镇、新民镇
乡:建国乡、吉兴乡
【建置沿革】
先秦时,木兰县境内为濊貊族活动区域。 秦汉年间,境内为北夫余属地。 汉末,挹娄族兴起,境内属挹娄西境。 魏晋时期,北夫余之裔在夫余国故地建寇漫汗国,境内遂属其辖。 南北朝,勿吉族建国,境内受勿吉黑水部辖。 隋代,勿吉演变为靺鞨,境内遂为靺鞨黑水部辖。 唐代,黑龙江地区纳入唐朝版图,改治黑水都督府,境内遂为其辖地。 五代,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于神册元年(916年)建立辽王朝,原黑水鞨靺归辽,境内归东京道术甲部所辖。 宋代,完颜阿骨打建金灭辽,境内属金国上京会宁府(阿城)所辖。金辖地被鞑靼占领后,境内便成为成吉思汗幼弟帖木格斡赤斤的封地。 元代,改行省制,境内初属辽阳行中书省开元路,后为合兰府水达达路所辖。 明代,东北实行都司卫所制,境内属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所辖。明永乐五年(1408年),设置木兰河卫,亦称哈夫卫。 清代,初为盛京将军(昂邦章京)管辖。清顺治十年(1653年),为宁古塔昂邦章京管辖。清康熙元年(1662年),改为宁古塔将军统领境内军政事宜,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十月,曾设黑龙江将军衙门,境内遂属其辖。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归呼兰城守尉直辖。清同治元年(1862年),呼兰城守尉下设呼兰厅(巴彦县),境内遂为其属地。清光绪五年(1879年),改呼兰城守尉为呼兰副都统,境内仍归其辖治。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建东兴镇。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巴彦苏苏旗营协领迁至东兴镇,置协领公署,归呼兰副都统管辖。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副都统升呼兰厅为呼兰府,移治呼兰,而于原呼兰厅治设巴彦州,隶属呼兰府,将蒙古尔山(蒙古山)以东大、小木兰达、白杨木河一带从巴彦州划出,置木兰县,与东兴镇均隶属巴彦州。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建东兴镇协领公署,属旗营制,分镶红,镶白两旗,下辖6佐42屯。区域含东兴镇和满天、建国、东风3个乡全部,新民乡、大贵镇的东半部地方。同年木兰建制。初,简划为西、东、北3乡,共有村屯258个。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废将军,改行省制,木兰为黑龙江辖境。清宣统元年(1909年),县城由小石头河迁至现址,全县划分为5个行政区 民国元年(1912年),撤东兴镇协领公署,划归木兰县管辖,行政区划仍沿清制。民国二年(1913年),成立木兰县公署,归黑龙江省绥兰道管辖。民国十六年(1927年),置东兴设治局,脱离木兰县,归绥兰道直辖,东兴镇设立东兴设治局,废除旗、佐制,改为区、村制,划为5个区。民国十八年(1929年),设木兰县、东兴设治局直属黑龙江辖治。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9月,日军占领木兰,建立伪县公署,为伪黑龙江省公署管辖,伪县公署为强化法西斯统治,推行保甲制,其行政区划。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8月,撤东兴设治局,建东兴县(丁等县)。实行保甲行政区划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木兰、东兴两县均划归滨江省辖治。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伪满康德6年),废保甲制,实行街村制,各保甲改为村、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八·一五”东北光复。9月6日,李兆麟将军派抗联将士陈德山、赵连升、何有才抵木兰,进行建党、建军、建政工作。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2月,木兰、东兴两县相继解放,分别建立民主政府。两县归松江省哈北专区管辖。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1月,东兴县并入木兰县,归松江省哈北专区管辖。 1949年,成立木兰县人民政府,为松江省政府直辖。 1954年8月,松江省与黑龙江省合并为黑龙江省,木兰由黑龙江省直辖。 1955年,为木兰县人民委员会。 1956年3月,木兰县划归绥化地区管辖。 1958年8月,木兰县改属松花江地区管辖。 1960年5月,木兰县划归哈尔滨市辖。 1965年6月归松花江地区管辖。 1967年7月,成立木兰县革命委员会成立,为松花江地区革命委员会领导。 1978年11月,木兰县改属松花江地区行政公署管辖。 1980年9月,恢复木兰县人民政府。 1997年,松花江地区行政公署与哈尔滨市合并,划归哈尔滨市管辖。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木兰县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松花江中游北岸。大体呈长方形,西以大黄泥河为界,与巴彦县毗连,东以二道河子为界,与通河县为邻,南以松花江为界与宾县相望,北以青峰岭与庆安县接壤。辖域南北长77千米,东西宽60千米,总面积为360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木兰县县境内有大小山峰50座,小兴安龄余脉从东北入境,蒙古山脉从西入境。北部为山区,东南部为丘陵,西南部为平原,大体呈北高南低的地势走向。全境三面环山,一面靠水,构成“六山一水一草二分田”的自然地貌。
气候 木兰县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为1~3摄氏度,极端最高温度35.5摄氏度,极端最低温度-42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为596.2毫米,无霜期127天。
水文 木兰县境内有大小河流29条,均属松花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流长110千米的木兰达河和流长58千米的白杨木河。
【交通运输】
木兰县县城经333国道至省会哈尔滨市128千米,经1101国道至哈尔滨市152千米,距佳木斯市234千米,是“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木兰松花江公路大桥与1101国道相连,是“十二五”时期国家规划建设的莫延公路的关键枢纽,是连接蒙、黑、吉三省区的一条重要通道。
木兰县南有松花江水路运输线,过境74.4千米;北有森林铁路,过境46千米;哈(尔滨)—萝(北)省级公路横穿东西,过境59.8千米;木(兰)—庆(安)县级公路纵贯南北,过境90千米;全县有乡级公路159千米。
【风景名胜】
鸡冠山
鸡冠山(又称佛期享山)景区,位于木兰县建国乡境内,距县城35千米,景区由大鸡冠砬子、小鸡冠砬子、片砬子、转山子四座主要山峰组成,总面积30平方千米。
白杨木水库
白杨木水库位于木兰县建国乡北兴隆林业局施业区内,距县城26千米,林地面积2000公顷,流域面积442平方千米,水库控制流域面积281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积的63.5%。水库规模为中型水库,大坝高15.8米,坝长800米,坝顶宽6米,设路灯柱20个,坝顶有通车功能,起闭塔为仿古建筑风格。
慈航寺
慈航寺占地面积7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于2000年8月12日开光,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山门殿、天王殿、观音殿、地藏殿,供奉着如来佛祖、弥勒佛、四大天王、两大金刚、观音菩萨、地藏菩萨和十八罗汉等铜佛像。此外,寺院建筑还有钟楼、鼓楼、斋堂、寮房、东西配殿等。
禅净寺
禅净寺前身为慈航古寺,始建于1919年,1993年6月更名为禅净寺。寺院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5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观音殿、天王殿、钟鼓楼、寮房和山门等。
骆驼峰
骆驼峰景区位于木兰县龙江乡西部、石河乡北部,西与巴彦龙泉镇毗邻,距县城55千米。主峰海拔540米,东西两峰相距1000余米,因远望如骆驼背上的驼峰而得名。山中风景四季各异,其古朴典雅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各具特色。黑龙江省林业厅1993年正式立项,在此建立森林公园。
蒙古尔王山寨
蒙古尔王山寨,该古城遗址位于蒙古山南部一个较孤立而又平坦的山丘之上。古城因所处山峰而得名,又称“蒙古尔山寨”。古城呈不规则圆形,周长1180米,城内有半地穴式房址100余座,另有一处寮址。此城应建于1092年前,为辽代至明代的四朝古城。蒙古尔山寨于1999年1月10日被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老冰湖
老冰湖位于蒙古山的北坡,面积约100平方米,由山中的清溪汇聚而成,冬季冰层重叠,下面流水潺潺。
【历史文化】
名称来历 木兰县取名于木兰境内之木兰达河。对于木兰之涵义,《黑龙江志稿·地理志》云:木兰,蒙古语,江也;答,满语源也。《呼兰府志》卷一载:木兰达为索伦语“阿穆塔哈”之译音,谓打牲也。另说:木兰,满语围场也,或哨鹿之意。“索伦”是黑龙江少数民族的总称,不是一个民族,而黑龙江又是女真人的发祥地。所以索伦语亦应理解为满语。即满语谓哨鹿日木兰,围场为哨鹿之所,故以得名。
饮食文化 居民喜吃菠菜、韭菜、小白菜、生菜,夏秋吃黄瓜、豆角、西红柿、茄子、辣椒、角瓜、窝瓜等。冬储大白菜、萝卜、土豆,腌制酸菜、大酱、糖面酱。葱、蒜则常年不断。此外,还有鸡,鱼、肉、蛋和豆制品。汉、满族喜食猪、羊、牛肉,回族只食牛、羊肉。朝鲜族则喜食狗肉。
【地方特产】
木兰县野生可食植物资源丰富,山野菜类有猴腿、柳蒿芽、剌嫩芽、蕨菜等30种;食用菌类有黑木耳、榛蘑、松树蘑、猴头等十余种;坚果类有山核桃、松籽、榛子等。
其他特产香磨山鲢鱼、白松大马哈鱼、三鲜鹿茸羹、木兰大豆、香磨山大米、哈埠龙菜、木兰刺五加、木兰五味子、达河柳制品、蓝艺地毯。
【荣誉称号】
2020年1月2日,木兰县入选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0年5月19日,木兰县入选2019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