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北 >> 唐山市 >> 乡镇介绍 >> 马兰峪镇
马兰峪镇

  马兰峪镇位于遵化市西北二十五公里处,西与天津、蓟县接壤,北与承德市兴隆县相连。马兰峪镇是一个以满族为主,汉、回、蒙、壮等多民族聚集地区。共辖25个行政村,马兰峪镇共有7124户,总人口24095人。其中满族人口19517人,占马兰峪镇总人口的81%。镇域总面积50.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总面积24372亩。

  镇内公路四通八达,交通非常便利。南有石马公路(石门-马兰峪)与省道京遵公路相结;东面有堡东路(堡子店-东陵)横贯其中;北有马上公路(马兰峪-上关)直通。每天都有通往北京、天津、唐山、承德等大中城市的直达班车。镇内建有现代化的网通、移动、联通办公大楼,通讯快捷畅通。乡镇企业有建筑、矿山、汽车配件、铁画等厂、矿。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花生。盛产板栗、苹果。马兰峪镇历史悠久,毗邻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一直以来是陵区建设发展的服务基地。镇域内现存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惠陵、惠妃园寝、道光陵遗址、二郎庙、公主园寝;还有北部蜿蜒曲折的明代古长城、马兰关关隘、官房、峪河东东侧的清东陵东陪葬墓区。镇区内清东陵守护大臣府第清代王爷府,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皇庙及明代的永旺塔等历史名胜古迹。其中清东陵的惠陵、惠妃陵,明长城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行政划分

  马兰峪镇辖1个社区、2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马兰峪四村。石(门)上(关)公路和堡(子店)东(陵)公路交会过境。镇政府驻地曾为清东陵承办事务衙门。古迹有明代永旺塔、清东陵惠陵。1953年建马兰峪镇,1958年属红旗公社,1961年建马兰峪公社,1984年复建镇。1997年,面积49平方千米,人口2.4万,其中满族占83%,辖马兰峪一村、马兰峪二村、马兰峪三村、马兰峪四村、马兰关一村、马兰关二村、马兰关三村、平山寨、上关、官房、黄土坡、石各庄、南吉峪、裕营房、峪河东、许家峪、侯家山、三合村、定营房、惠营房、现井、孙家洼、魏进河、东渤海寨、西渤海寨25个行政村和马兰峪镇居委会。

历史沿革

  解放前,这里有寺、庙、庵、塔等72座,著名的如府君庙、天齐庙、鲁班庙、真武庙、永旺塔等。又有“兰阳八景”名传于此,特别是老柏、神槐、古磨、更钟、尤为神奇。清代刑部尚书韩崶曾赋诗诵之。如《神槐》诗云:高槐凌青霄,独立无旁枝。骨朽心不死,作其鳞之而。中夜尚吟啸,魍魉逃何之。垂垂见修绠,隐隐杨灵旂。又如《更钟》诗云:鋐然一声来,万窍皆蚯蚓。长夜何漫漫,时一发猛省。底须街鼓挝,似待宫漏永。悟兹寂时喧,万事付笑。古建筑中的佼佼者有三:一是鲁班庙前大戏楼。一般的戏楼前面为4根柱脚,而此楼为2根石柱,前后台均为2层,据说,是仿照北京颐和园大戏楼而建造,有“京东第一戏楼”之称。二是永旺塔(见名塔永旺介绍)。三是药王庙。它是马兰峪现存的古建筑之一,名之为药王庙,实为诸多庙宇之冠,尤其是清代的几位皇帝的替僧,都坐禅于此,均受皇封5品,仅次于真武庙二品住持道长。当时这里的住持为京东僧官,到各县传经办事,都要受到当地官员们的接送。因此地宽阔,树木环绕,内设花园小舍,室内古玩名画吸人,众僧30余名,故每至夏暑,驻京城美、德等领事馆的官员们常来此避暑纳凉。此庙待加修缮。 掌故、传说丰富着这里的文化内涵。如神猴变成了“猴儿山”;永远拆不掉的“二郎庙”;康熙皇帝驻跸的“麒麟山”;镇南面的乾隆一怒“扳倒井”;城北震慑徐二老虎的“刀把官房”;城南的“水漫金星山”;城东奉圣夫人墓的“康熙娘娘奇闻”;城西“双妃陵”、“魏进寒出”、“窦尔墩盗御马”、“银珠戏鹦哥”、“曹雪芹马兰峪传艺”等传说故事。马兰峪镇于1984年编制了镇区建设规划,1988年、2006年分别编制了镇域总体规划。1995年、1996年先后被定为国家小城镇试点和河北省综合改革试点镇。

 

历史文化

  中国传统的建筑格局的民居:马兰峪是京东名镇,历史悠久,又毗邻清朝皇陵,所以民居建筑特点明显。从建筑格局上讲,官家和富户的宅院讲究前朝后寝、中轴对称,多为四合院,带东西跨院。尊卑有别,主次分明。院落宽敞气派,建筑雄伟精美,雍容华贵。完全符合中国传统的建筑格局。从单体建筑来讲,完全采用标准官式做法,十分讲究。

  铜梁铁柱的惠陵:惠陵是清朝入关后第八帝同治皇帝的陵寝,位于马兰峪镇南的双山峪。惠陵虽然建于清晚期,但工程质量较好,所用大件木料均为名贵的棪楠木,俗称铜操铁操。此木十分坚硬,因此惠陵有铜梁铁柱之美称。与同治皇帝合葬的是他的元配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惠陵妃园寝是同治皇帝的妃园寝,位于惠陵西侧100米。内葬同治皇帝的4位皇贵妃。

  三百年香火不断的二郎庙:二郎庙位于马兰峪西南的山坡之上,坐北朝南,建有山门、钟鼓楼、大殿、东西配殿,环以围墙。庙前所朝对的山叫猴山。此庙在明代就已有之。三百年来,香火不断。1994年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将二郎庙修葺一新,已对游人开放。

风土人情

  十分讲究的饮食文化:马兰峪的饮食十分讲究。在席面上,菜肴特别注重色、香、味、样,上菜的样色也讲先后顺序。先凉后热,先酒菜后饭菜。每餐必有汤。较高级的席面分小四四、大四四、满汉全席。一般的席面过去有八盘八碗。每人桌前都要摆吃盘。根据客人的身份、地位准备桌椅、餐具。客人、主人、长辈、晚辈的座位都有严格的规定。接待客人,男女不能同席,上下辈不能同席。有客人,一般家人不能上桌,要等客人吃完再吃,或把饭菜抄走,到别的屋去吃。客人饭后,先敬茶,后敬烟。摆上水果。即使再困难的家庭也不能乱套。 源于皇会的马兰峪花会:马兰峪的花会也是有名的。马兰峪的花会起源于皇会。康熙皇帝的二十三皇子(后排行为皇十四子)允禵在驻守东陵期间,由于他十分喜爱花会,由他牵头成立了一个皇家花会。这个皇家花会,不仅阵容强大,而且水平高,在京东都是有名的。最出名的项目有中幡、狮子、龙灯、高跷、少林会、旱船、莲花落、霸王鞭等。后来虽然清朝虽然灭亡了,但马兰峪的花会不保存了下来。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逢年过节还经常演出。

   慈禧太后赐名的烙炸:马兰峪的烙炸是最有名的。据说这个名子是慈禧太后来东陵谒陵时赐的。马兰峪的烙炸用明绿豆作原料。要用细包过滤。烙炸要两熟。有清浆和混浆两种。薄厚均匀。折迭不伤。颜色纯正。马兰峪用烙炸可以做多道菜。可以做“烙炸宴”,就是说这一桌席上的所有菜都是用烙炸做的。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