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河北 >> 秦皇岛市 >> 乡镇介绍 >> 泥井镇 |
![]() |
泥井镇 |
泥井镇位于秦皇岛市昌黎县城南10公里处。东部紧邻旅游、度假、避暑胜地北戴河、南戴河、黄金海岸、翡翠岛,北部与风景秀丽的碣石山相邻,西部是粉丝生产基地龙家店。全镇交通便利,有省级公路261线穿境而过,距国道205线和102高速公路仅10公里,距“京唐港”20公里。 区划沿革 1953年置泥井乡,1958年改泥井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8年改泥井镇,同时新金铺乡、才庄乡并入。辖泥井一村、泥井二村、泥井三村、杨庄、韦庄、牛心庄、崔家坨、陈官营、侯家营、新金铺二村、新金铺三村、井而庄、赵家营、奉庄、冯庄、前刘坨、后刘坨、李化庄、才庄、张家坨、吕庄、莫各庄一村、莫各庄二村、堡子、李成庄、西北庄、前北庄、后北庄、肖官营、东魏官营、后坨、大西庄、新金铺一村、夏庄、金庄、小庄36个行政村。 经济发展 泥井镇全境处于该县中部沙带,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泥井镇党委、政府按照该县“五带兴昌、八业立县”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调结构,农业增效益;上项目,工业图扩张;建城镇,增长求转变;更观念,服务促发展”的经济工作思路,镇域经济获得很大发展。 2000年底,社会总产值达26354万元。该镇养殖业发展迅速,以养猪、貂、貉为主,2000年,牧业总产值3333.2万元。“抓农业立镇,兴企业强镇”是该镇一战略方针,其中企业402家,就业人数2334人,龙头企业正易制衣公司年创汇910万元;私营企业中,陈官营泡塑厂年产值322万元,利润34万元;晓京水产食品公司年产值347万元,利润11万元。 2005年,完成社会总产值3.8亿元,比上年增长8.6%,财政收入278万元,增长35.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46万元,增长170.4%,乡镇企业实现产值1.93亿元,实现利税1949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7.5%和8.2%。2005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40元。 镇域经济以农为主,种植业和养殖业比较发达。2005年,全镇粮食播种面积7.5万亩,总产3.12万吨;蔬菜播种面积2.3万亩,总产5.35万吨,产值3919万元。2005年末家禽存栏12.6万只,出栏36.5万只;貉、貂、狐等珍稀动物存栏6.3万只,出栏12.6万只,畜禽养殖业总产值达到6500万元,比上年增长32.7%。 二、三产业发展较快。全镇现有各类企业410家,其中工业企业78家,商业企业222家,其他企业110家。工业经济主要涉及服装、水产、罐头、木材和粮油食品加工等行业。1-5月份,全镇共完成工业总产值5118万元,同比增长 9.5%;实现增加值1535万元,同比增长4.7 %;利税468万元,同比增长7.2%。 路域经济 发挥沿路优势,大力发展路域经济。沿路地区具有聚集生产要素的天然优势。为此,根据县委书记张士邦提出的大力发展路域经济的重要指示精神,依托昌乐、泥团两条公路穿境而过的区位优势,新一届党委、政府确定了“两线开发”的工作思路。目前看,沿昌乐公路一线,以泥井镇区为起点,向南的开发已经起步,并初步形成了一条间断的泥井——后刘坨—前刘坨经济带。沿路地区已建成或在建的工贸企业、商业门店达到168家。沿泥团路一线,依托才庄工贸小区的建设,目前各类工贸企业和商业门店已经达到38家。对于进一步的开发建设,正在进行规划设计和前期准备工作。 环境治理 推进沙带治理,努力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泥井镇全境处于沙带,全镇共有沙地27000亩。过去每到春季,生产条件十分恶劣。为从根本解决这一问题,一年来,按照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原则,通过广泛宣传国家退耕还林的有关政策,扩大招商引资,深化基础投入等办法,不断加大沙地改造力度,有效改善了沙地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目前,全镇共完成造林面积4500亩,种植牧草1500亩,达到全镇沙地总面积的16.7%。其中较大的退耕还林项目有:繁升林业有限公司,该项目于2002年底引入,2003年初开始建设,由东北客商孔繁生独资。其主体项目“北大荒”治沙改土生态示范园,旨在治沙改土,改善生态环境。园区规划占地面积3000亩,计划总投资600万元。该项目分三期完成,届时,包括新一、新二、新三、小庄、泥一、泥二、泥三、侯家营在内的北部沙带将得到根本治理,从而有效改善全镇乃至附近其他乡镇的生态环境。该项目的远景规划是,最终建设成为国家最大的饲草生产、加工、储藏和集散基地。近日,该项目已获得中国饲草协会的批准立项。其他还有东魏沙地综合治理生态园区,规划面积1000亩;崔家坨百亩沙地综合利用生态园区,由秦皇岛航五实业开发有限公司建设,投资105万元。退耕还林的实施,在改善沙地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方面已经见到了初步成效。 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小城镇规模效应已得以充分体现。该镇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实现城乡一体化经济多元化,以此来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特聘请秦皇岛冶金设计院和秦皇岛建筑设计所规划设计立面效果图和街景详细图,集体体现功能全、环境美的特点,红线控制40米,中间为20米机动车道,两侧为5米人行道、2米绿化带和3米停车坪,并间隔40米设置双向路灯,同时增设排水设施。 通过持续实施三期旧改,先后完成拆迁总长852.9延长米,拆迁面积27854平方米,建成二层以上商住楼房80余栋、18824平方米,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2005年,该镇的先教活动得到了中央和省巡视检查组以及市委书记宋长瑞同志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结合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李成庄村作为市级文明生态村,不仅成为全县创建工作的示范村,而且还作为先进单位应邀出席省的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会议。 园区发展 依托各类园区,多点建设经济发展群。为充分发挥各类园区的聚合带动效应,一年来,先后规划建设了泥井、才庄工贸小区和各类农业示范区。一是以泥井镇区旧镇改造为契机,高标准规划,高起点设计,高水平建设,高效率管理,建设现代化文明的小城镇,推进了镇区面貌的根本改善,城镇的聚集作用和承载功能进一步增强。一、二期的旧镇改造,拆迁改造总长度852.9延长米,拆迁面积24954平方米,建成二层以上商住楼房70余栋。镇区新增个体工商户89户,新增就业岗位500多个。2002年5月,开始启动实施三期旧镇改造。到目前为止,已完成拆迁2900平方米,新建商住楼房2250平方米。同时,新建5米人行道和楼前4米停车坪及种植绿化带工程正在积极地筹备中,待三期旧改建设任务一完成将马上动工。在搞好拆迁改造的同时,实行建管并举创建文明小城镇。2002年,与县交通局联手完成了镇域10公里高标准公路改扩建任务,路面由原来的7米增至12米。投资80万元建成镇影剧院,投资38万元建成了高标准的泥井人民医院,投资5万元建成了灯光球场。同时,在昌乐公路镇区段的两侧设置垃圾箱32个,组织成立了泥井镇城管中队,专门负责治理镇区街道乱堆乱放垃圾、污水乱倒乱排现象,优化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2002年,泥井镇分别被省、市授予村镇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二是以才庄服装厂和晓京水产为中心,立足现有基础,广泛引资金、引项目,建好才庄工贸小区,现小区建设已具雏形。三是着力规划建设好各类农业示范区。结合沙地改造,在搞好“北大荒”治沙改土生态示范园区,东魏沙地综合治理生态园区和崔家坨百亩沙地综合利用生态园区三个沙改项目的同时,规划建设了秦庄百亩梨园示范区,采取集体补贴和个人投资相结合的方法,投资10多万元,栽植大果水晶新高芽变、宝岛世纪梨、艾当梨11000棵,目前成活率达到95%以上,果树长势良好。冯庄养殖小区,主要是适应冯庄村养殖户较多,规模养殖发展迅猛的要求规划建设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