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北 >> 沧州市 >> 乡镇介绍 >> 盘古乡
盘古乡

  河北省青县盘古乡位于县城南6公里,乡域总面积67.8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人口29080人,耕地面积3939公顷。京沪高速公路、民族路、青崇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子牙新河、大运河、黑龙港河四周环绕,水美地灵;特别是闻名遐迩的盘古庙以及盘古在此开天辟地的传说,更为素有“瓜果之乡”的这块土地增添了色彩。

行政区划

  乡政府驻官庄村。面积76.8平方千米,人口2.92万。辖31个村委会:官庄、北柳、南柳、苗村、园里、儒林、后阁上营、前阁上营、北渔二庄、马家庄、金家营、林庄子、白庄子、大兴庄、小辛庄、堤下头、苟王庄、西王营、东王营、孙家楼、小盘古、大盘古、魏庄子、李家营、和睦庄、吴家院、苏家院、王黄马、塔寺庄、四窝头、曹辛庄。

经济发展

  乡党委、政府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确立了以黄瓜为主的蔬菜业,以奶牛为主的畜牧业,以梨、枣为主的林果业三大主导产业,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因地制宜,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西菜、东牛、遍地果木”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到2003年底,全乡农业总产值112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70元,三大主导产业的产值占全乡农业总产值的85%,为全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

  盘古乡作为青县无公害蔬菜主产区之一,现有无公害蔬菜播种面积1533公顷,其中春、秋塑料大棚等设施菜866公顷,露地菜667公顷,主要集中在乡西半部的李营、北柳、金营、前营等10个村,种植品种有黄瓜、西红柿、豆角等,其中黄瓜播种面积933公顷。全乡蔬菜年产量8.5万吨,年产值6714万元,占全乡农业总产值的60%。从事蔬菜生产的农民8600人,其中蔬菜经纪人24人,蔬菜运销户64户。蔬菜业已成为全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蔬菜业的发展,事关全乡农民的钱袋子。

农业发展

  盘古乡扩规模,促外销,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盘古乡作为青县无公害蔬菜主产区之一,现有无公害蔬菜播种面积1533公顷,其中春、秋塑料大棚等设施菜866公顷,露地菜667公顷,主要集中在乡西半部的李营、北柳、金营、前营等10个村,种植品种有黄瓜、西红柿、豆角等,其中黄瓜播种面积933公顷。全乡蔬菜年产量8.5万吨,年产值6714万元,占全乡农业总产值的60%。从事蔬菜生产的农民8600人,其中蔬菜经纪人24人,蔬菜运销户64户。蔬菜业已成为全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蔬菜业的发展,事关全乡农民的钱袋子。乡党委、政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为主攻方向,扩大基地规模,搞活蔬菜流通,促进了蔬菜业的发展。

  1、以项目带动基地规模扩大。抓住青县无公害蔬菜走廊项目在盘古乡西部无公害蔬菜基地村建设这一契机,并借助发展卡依罗、百利等出口创汇型西红柿的机会,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补贴政策,协调简化贷款手续等,充分调动了农民发展蔬菜积极性,进一步扩大无公害蔬菜基地规模。从2002年到2005年,利用4年的时间,在走廊两侧新发展蔬菜579公顷,其中棚室蔬菜247公顷,露地蔬菜332公顷,全乡无公害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867公顷。

  2、以合作社为载体狠抓基地管理。首先利用明白纸、培训、参观等一切可利用的方式大力宣传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做到棚棚有无公害技术明白纸,户户有无公害技术明白人,让菜农自觉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操作;为提高基地内菜农组织化程度,组建了乡级无公害蔬菜合作社1个,村级无公害蔬菜合作社8个,推行了“产地编码”制度(即对基地菜农逐户进行编码,一旦出现蔬菜质量问题直接追溯到户)、“五户联保”制度(即基地农户5户为一组,实行户户联保,一旦蔬菜出现质量问题,连带一组),增强了菜农相互监督意识,有效保证了无公害蔬菜品质;同时,乡政府加强了无公害蔬菜生产投入品管理,设立了无公害农资专柜,基地内严禁销售、使用高剧毒、高残留农药,并制定了举报制度,建立了田间生产档案,为生产无公害蔬菜提供了保证。2002年乡无公害蔬菜基地通过了河北省农业厅的环评认证,成为“青青”牌无公害蔬菜主产区,被“冀、京、津蔬菜农药残留监控协作网”认定为“无农药残留放心菜”生产基地,并成为首批获进京资格无公害蔬菜基地。

  3、以市场为依托力促蔬菜外销。为搞活蔬菜流通,充分发挥市场龙头带动作用,乡党委、政府打破政府投资办市场的模式,2003年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几位农民投资70万元,对原乡蔬菜批发市场扩建为盘古乡和顺发蔬菜批发市场,市场扩大到占地5.3公顷,建2000平方米交易大棚2个,配套房屋20间,容纳交易车辆600多辆,蔬菜平均日交易量50万公斤以上,并和北京市新发地、大洋路、岳各庄、大钟寺、石门、八里桥6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签订了“场地挂钩”协议,扩宽了蔬菜外销渠道;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市场管理机制,设置了餐饮中心、技术信息服务中心、无公害蔬菜检测中心,规范了经纪人队伍,对经济人统一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并组建经纪人协会,纳入乡无公害蔬菜合作社管理,创造了宽松、公平的交易环境。通过市场的带动,该乡无公害蔬菜销往北京、天津、内蒙、山西大同、张家口等地,吸引外来运销车辆200余辆,无公害蔬菜年外销量7.6万吨,在非典期间,该市场向京、津等地日供应蔬菜50万公斤以上,有力支援了抗“非典”工作。

畜牧业发展

  盘古乡是青县畜牧养殖大乡,全乡养殖户2806户,主要集中在乡东半部的塔寺庄、王黄马、曹辛庄等村。全乡奶牛存栏781头,日供鲜奶5吨,蛋鸡存栏19万只,畜牧业年产值1808万元,已成为全乡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乡党委、政府一直把以奶牛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做为主导产业来抓,走“奶农+小区+企业”的路子,扶持1个产业龙头,兴建2个规模化养殖小区,消灭奶牛散养,取缔手工挤奶,积极发展奶业这一朝阳产业。

  1、扶持龙头,带发展。乡党委、政府把河北小洋人生物乳业有限公司做为全乡奶业的产业龙头,积极扶持,使其壮大。该公司拥有全自动化生产线28条,年灌装能力25万吨,主要产品有酸奶系列、纯牛奶系列、鲜果乳休闲系列、酷酷乳系列、果奶系列、北极冰系列、可吸果冻系列、奶粉系列等八大系列40余个品种,小洋人奶制品畅销全国各地,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2003年公司总产值1.5亿元,利税1000多万元,转化该乡富余劳动力700多人。小洋人公司为打造产业龙头,投资了340万元,引进意大利、韩国等先进生产线10条,其中全自动UHT鲜奶生产线三条,热灌装鲜果乳生产线一条,软包装酸奶生产线三条,日可加工鲜奶300吨,可带动发展奶牛3万头;同时,公司为使奶农的利益得到保障,与规模养殖户签订了以保护价收购鲜奶的合同,最大限度降低了奶牛养殖户的风险,并且还成立了奶牛养殖协会,负责对奶牛养殖户的组织协调及技术指导,进一步提高了奶牛管理和养殖水平。通过小洋人公司的龙头拉动,推进了全乡、全县乃至整个沧州奶牛产业的快速发展。

  2、兴建小区,促规模。为消灭散养,促进奶牛规模养殖,2001年乡政府积极协调贷款,协调土地,引导农民王林乐筹资200万元在塔寺庄村兴建规模化奶牛养殖小区,小区占地4公顷,设28个养殖单元,一处公共机械挤奶大厅,实现了水、电、路三通。现在小区奶牛存栏685头,年供鲜奶2740吨,年产值493万元,实现了奶牛养殖由粗放经营向集中经营转变,大大提高了牛奶质量,为全乡奶业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随着奶业的不断壮大,塔寺庄奶牛养殖小区由于规模小,不能满足发展需求,2003年乡党委、政府积极谋划,多方联系,利用王黄马村废弃的窑场兴建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小区占地12公顷,共设52个养殖单元,采用上海利拉伐挤奶设备建设高标准机械挤奶厅2座,并设回民养殖小区一处,采用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挤奶、统一销售、分户饲养的“六统一分”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小区可于2004年6月竣工投入使用,建成后奶牛可存栏1000头,满足了农民发展奶牛养殖向小区集中饲养的需求。通过兴建奶牛养殖小区,到年底全乡奶牛存栏可达1700头,带动了全乡奶牛养殖业由粗放管理向集中科学饲养的转变,走上了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发展轨道;同时带动了全乡东部村粮食、饲草种植的快速发展,优化了种植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

果树发展

  盘古乡“盘古鸭梨”在天津等地享有盛誉。全乡现有果树面积1400公顷,其中梨树533公顷,桃树200公顷,枣树及枣粮间作667公顷,渠、堤、路全部绿化,林木覆盖率32%。全乡果树专业村7个,果树收入曾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水果价格持续走低,出现了“卖果难”,果园效益整体下滑。为此乡党委、政府积极调整全乡果树品种结构,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在提高果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上下功夫,打造“盘古”牌精品果,实施了三大工程:

  1、万亩果园改造工程。针对全乡梨树、枣树主栽品种市场前景不好、效益低的状况,乡党委、政府积极引导果农通过高枝嫁接改接新品种,在以小盘古、大盘古、南王庄为中心的梨主产区改接黄冠、大果水晶、红香酥、满天红等新品种;在以孙楼、苗村、小辛庄为中心的枣主产区改接无核金丝小枣、冬枣等新品种;并在全乡积极发展桃、杏等小杂果。2002年乡政府出资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红香酥”梨接穗,赊给农户,进行梨树高接换头改造,待果农受益后,再将接穗款还给乡政府,并聘请了郑州果树研究所李秀根先生进行技术培训,现场指导,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梨园亩增效益200—300元。全乡将利用5年的时间,改造果园330公顷,发展小杂果330公顷,切实促进农民增收。

  盘古乡2、万亩枣园增产、增效工程。针对全乡枣农管理水平低,枣产量低的状况,乡党委、政府通过引导发动、政策牵动、技术服务推动,聘请沧县实践经验丰富的枣树乡土专家田增会先生进行巡回培训与现场技术指导,印发《枣树周年管理年历》等技术明白纸10000份,农民反响大,收获大,信心足。同时积极扶持林庄子村德丰枣业公司进行基地标准化生产,品牌包装销售,并积极申请注册“盘古”牌精品果。全乡枣园平均单产提高了30%,总产提高了1000吨,全乡农民增加收入160万元。

  3、实施“放心果”工程。乡党委、政府以标准化生产为切入点,大力发展无公害果品,积极申请基地环评认证,创建无公害果品示范基地,大力宣传培训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2002年和睦庄村金丝小枣经河北省农业厅检测合格为无公害果品,2003年孙楼村与沧州枣乡枣业公司联合创建了千亩无公害果品示范园,极大调动了果农发展无公害果品的积极性。同时,乡政府加大了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各果树专业村的销售组织,使果品上包装、上档次,并申请注册“盘古”牌无公害果品,带动了全乡果业结构调整,实现了果业增效、农民增收。

工业发展

  盘古乡在乡党委、乡政府积极实施“工业强乡”战略下,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加大扶持民营经济力度,有力地推动了我乡工业经济的发展,已初步形成食品饮料、缝纫机制造、塑料编制等三大支柱产业。2005年,三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亿元,占全部产值的九成左右。不少企业通过转换运营机制和不断地进行技术改造,已发展成为有一定规模的经济型企业。2005年,全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亿元,比上年增长70.3%;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成为盘古乡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和生力军盘古乡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建设“经济强县”的战略部署,用实际行动带动,食品饮料、缝纫机制造、塑料编制三大行业快速发展。

  缝纫机制造已青县志强缝制设备有限公司、青县东升缝制设备有限公司为龙头,全乡生产缝纫机整机的企业11家,生产配件的企业及经营户69家,从业人员达到1700人,年产值超亿元,年利税1200万元。其主导产品有工业用缝口机、绷缝机、平缝机、锁眼机、订扣机、皮毛机、厚料机、绱鞋机等20个系列30个品种14个品牌。缝纫机行业通过运用高新技术,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推进规模化、系列化生产,不断提高整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量。不断推出高精密、高品质、高附加值的新机型和新产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发展整机,及国外新的机型,提高该乡缝制设备的技术含量及产品档次,利用数控、加工中心专用成套设备,及引进关键设备仪器,提高新技术开发和新技术应用,结合国内外技术发展新一代高效能缝纫机产品的生产;完善生产条件和整机测试环节,提高整机质量。要已志强缝制设备有限公司为龙头,以县东升缝制设备有限公司、青县飞虹机械厂、青县儒林精密机械厂、朱氏缝纫机制造厂等企业为主体,带动缝纫机行业的发展,迅速形成缝纫机群体发展优势。

  盘古乡食品饮料已河北小洋人公司为龙头,带动全乡乃至全县相关产业的发展,小洋人公司从业人员2000人,产值8亿元,年利税6000万元。食品行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切实依靠科技进步,有目的地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改革传统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实现品种的“多样化、系列化”,充分利用农业大县的优势,着力加快开发奶制品饮料等新产品;发展牛奶等农产品的深加工,研制和创新儿童系列产品以及开发营养性饮料,发展保健饮料、绿色饮料,不断提高整个食品饮料行业的档次和市场竞争力。

  塑料编制已青县发达塑料包装厂为龙头,全乡塑料编制企业38家,从业人员920人,产值1亿元,年利税1200万元。塑料编制行业,要紧紧抓住打造名牌产品这个关键。要以青县发达塑料包装厂、宏盛塑料包装厂等大企业为基础,重点扶持全乡企业上规模。采用新技术,利用新设备、新工艺,开发更具多元化、个性化的塑料产品,抢占国内外市场。

招商引资

  盘古乡紧紧抓住2005招商引资年契机,依托迎奥运京、津企业外迁的有利时机,立足本地实际,精心运作、强力招商,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的产业优势,以行业招商、能人招商、名人招商多种招商渠道,使该乡招商引资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首先进一步做好“行业招商、企业招商”工作。该乡将进一步发挥在缝纫机制造、塑料编织、食品饮料等三大规模特色行业的优势,进一步改进在这些优势行业的各类生产要素的聚企引商工作。同时重点抓住小洋人生物乳业有限公司、志强缝纫机厂等实力较强的企业,积极引导其与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进行洽谈合作,做好“以企引企,以外引外”工作。

  其次是用好“名人”、“能人”做好亲情招商工作。通过召开茶话会等形式同外商拉近感情,向他们介绍该乡招商优惠政策和招商信息,发挥其招商联系面广、活动能力强的优势,进一步拓宽招商渠道,扩大招商领域。

  最后是进一步优化招商环境。加强对招商环境的综合治理,尤其严厉打击“三无”经营、假冒伪劣以及欺行霸市行为,做到亲商、安商、富商,营造一个安全稳定、诚信友好、文明和谐的招商环境。

新农村建设

  盘古乡实施“西菜东扩工程”,构筑特色鲜明的农业发展新格局。围绕做大做强蔬菜这一富民产业,充分发挥金营、李营等西部村设施菜规模大、效益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组织实施了“西菜东扩”工程,夯实富民增收的产业支撑。实际工作中,在搞好宣传发动、政策引导的同时,积极协调解决农民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解决“资金难”问题。针对建棚室一次性投入较大,一些农户资金周转有困难的情况,在对成方连片发展30亩以上的种植户每亩奖励100元的基础上,积极与信用社沟通协调,为农户争取贷款支持,承诺农户可凭信用证直接办理最高3万元的贷款。已协调农户办理贷款40万元。二是解决“农资贵”问题。以蔬菜协会为依托,派专人赴河南焦作、沧州等地批发市场直接团购建棚用料,原价卖给种植户,降低种植成本。如李营村蔬菜协会为菜农集体购买铁丝、棚膜,共节约资金33万元。三是解决“土地散”问题。在鼓励农户自行搞好土地流转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村委会、村代会的协调作用,按照自愿协商的原则,引导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为设施菜规模发展、集约经营创造条件。如吴院村采取村民自主定价、集体补偿差价的方式,帮助种植大户流转土地200余亩。全乡已落实棚室地块1900亩,力争全年新增设施菜3000亩,用3—5年时间全乡设施菜总面积达到2.8万亩,实现人均1亩菜的目标。

  二、实施环境治理工程,打造整洁便利的农村人居新环境。坚持把乡村环境治理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硬任务和突破口来抓。一方面,大力整治村容村貌。在全乡各村开展了“一建、一治、四化”活动。“一建”即建村民中心。以省、市组织部门为无办公场所村每村补助4.7万元建设资金为契机,多方筹措资金,在“白点村”积极筹建“两委”办公室与休闲广场为一体的村民中心,总投资8万元的小辛庄村民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大盘古、堤下头等村正在规划建设中;“一治”即空心村治理。以大兴庄、白庄子两村为突破口,打响空心村治理战役,聘请县建设局技术人员入村实地勘察,制定符合村情的治理方案和建设规划,并规定凡按规划要求主动拆除老房的,分配宅基地时给予优生选择权,对无理拒拆的,通过法律手段解决。两村已拆除旧房60处,新规划宅基地40余处;“四化”即大力推进村庄硬化、绿化、亮化、美化,今年以来,全乡共投资100多万元,硬化村内街道5000米,植树6万株,架设电力设施6500米,安装路灯180盏,建休闲广场1个,购置体育器材5件(套)。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改善乡域交通状况和办学条件,积极上跑有关部门,争取了四个上级补贴建设项目,即省水利厅批准立项的园里村至李营村退水路工程,争取项目资金92万元,目前路面勘测设计工作已完成;省发改委批准立项的民族路与子牙河大堤塔寺庄交口至104国道路面硬化工程,项目总投资160万元,目前已建成通车;后营村至“和顺发”蔬菜批发市场的菜区路工程,争取省补贴资金24万元,明春即可建成通车;发改委批准立项的总投资563万元的盘古中心小学迁建项目,建成后可增容学生300人,达到1500人。

  盘古乡实施农合组织建设工程,创建联小成大的农村经济新组织。坚持把农合组织建设作为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的重要抓好,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倾力扶持专业大户、农民经济人自主兴办农民合作组织,引导农民横向联合,聚小成大闯市场。一是宣传发动。采取“走出去看、请进来讲”的形式,分批组织镇村干部、种养大户700多人到农合组织发展好的先进乡镇实地观摩,聘请有关专家就农合组织的意义、作用等内容举行专题讲座,先后印发宣传资料8000余份,在全乡上下营造“合作致富”的浓厚氛围。二是政策促动。制定出台了《关于扶持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规定》,对发展热情高、建设速度快、发挥作用好的农合组织,每年给予2000元奖励。三是示范带动。充分发挥各农合组织的职能作用,进行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引导农民转变种植习惯、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如盘古乡玺优果品协会,先后引进满天红、凯特杏、红香酥等10余个果树新品种,为果农无偿提供技术指导,辐射带动周边11个村800多户果农,发展优质果树1600亩,直接经济效益达100多万元。全乡已建成盘古乡奶牛养殖协会、盘古乡禾发黄瓜产销协会、盘古乡原野特色农业合作社等农合组织6个,发展会员240人,带动农户1320户,预计2008年固定资产总额可达1700万元以上。

  盘古乡实施乡风文明建设工程,培树文明和谐的农村社会新风尚。一是加大新农民培训力度。加快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围绕设施菜、缝纫机等特色产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技能培训;加强对农民的法制教育,提高农民学法、守法、用法的能力。共组织实用技术培训及法制讲座10期,举办“科普大集”2次,受益农民达5000余人。二是深入推进殡葬改革。以“摒陋习、倡新风”为主题,积极引导各村建设祠堂公墓,倡导婚丧事简办,减少铺张浪费,杜绝封建迷信和乱占耕地等现象的发生。总投资8万元的小辛庄祠堂将于2008年11月底建成。三是扎实开展荣辱观“五进”活动。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载体,通过“八荣八耻”内容上墙、加强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开展“正确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大讨论及评选“诚信企业”、“文明之家”等形式,组织开展了荣辱观“进农村、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家庭”的活动,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目前,已评选乡村两级“文明之家”75户,“孝敬模范”、“教子模范”28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6次,为新农村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