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谟县,隶属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南部,黔西南州东部,东与罗甸县接壤,南与广西乐业县隔红水河相望,西与贞丰、册亨两县以北盘江为界,北与紫云、镇宁两县毗邻,总面积3018平方千米。望谟县下辖4个街道、11个镇、1个乡。望谟县常住人口23.06万人。
望谟县属喀斯特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境内民族文化保存完善,民族风情浓郁,有中国·望谟“三月三”布依文化节、中国·望谟中医药(菊花)文化节等节庆文化。自然环境优良,有六里峡谷、七星桥等景点。
【行政区划】
望谟县辖4个街道、11个镇、1个乡:
街道:王母街道、平洞街道、新屯街道、蟠桃街道
镇:乐元镇、打易镇、乐旺镇、桑郎镇、麻山镇、石屯镇、蔗香镇、郊纳镇、大观镇、边饶镇、昂武镇
乡:油迈瑶族乡
【建置沿革】
上古,望谟县境在远古时期便有人类活动。 战国至秦,属夜郎国。 西汉,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后,属牂牁郡。 西晋,建兴元年(313年)后,属夜郎郡。 唐,属明州、罗甸国。 宋,属罗甸国、泗城州。 元,属来安路。 明,属泗城州。 清,初,属泗城州管辖地。顺治十八年(1661年),泗城州升为泗城府。雍正五年(1727年),置永丰州,州治为长坝(今王母街道平绕村),州隶属贵州南笼府。雍正七年(1729年),永丰州治搬迁至今贞丰县县城;南笼府改称兴义府,永丰州改称贞丰州,今县境多属贞丰州。 民国二年(1913年)9月,改贞丰州为贞丰县,隶属第三行政督察区。至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县境分属贞丰、罗甸、紫云、关岭4县。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望谟县,以“王母”之谐音得名,仍属省第三行政督查区。 1951年5月14日,望谟县解放,隶属兴仁专区(10月改称兴义专区)。 1956年7月,兴义专区撤销,望谟县划归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1958年,撤销紫云县,将部分行政区划并入望谟县。 1961年,复设紫云县,并入的行政区划划归紫云。 1965年7月,复设兴义专区,望谟县划归兴义专区(1970年改称兴义地区)。 1965年11月,国务院决定撤销望谟县,建立望谟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1981年9月,国务院撤销兴义地区,建立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改望谟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为望谟县,隶属新成立的黔西南州。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望谟县位于贵州省南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部。东邻罗甸县,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县隔红水河相望,西与册亨、贞丰两县以北盘江为界,北与紫云、镇宁两自治县毗邻。东西宽70千米,南北长79.50千米,总面积3018平方千米,为贵州省的1.7%、黔西南州的17.96%。
地形地貌 望谟县地处贵州高原向广西丘陵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县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山高坡陡,沟谷纵横、山脉绵延起伏,地貌各异,以侵蚀及溶蚀地貌为主。海拔相差较大,北部最高点位于打易镇跑马坪,海拔1718.10米,南部最低点在红水河一带(打乐),海拔高程275米。境内山峦起伏,沟谷纵横,山大坡陡,沿河有大小不等的坝地,东北部岩溶地貌发育较为典型,以石灰岩峰丛和山地为主,西南为非岩溶地貌,山峰呈立体状展布。按地形分类,境内山地占76.76%,丘陵占20.38%,河谷盆地占2.86%。
气候特征 望谟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明显的春早、夏长、秋晚、冬短的特点,年均气温19.5℃、降雨量1236.8毫米、日照时数1401.6小时、无霜期341天,有“贵州天然温室”之称。
【交通运输】
望谟县水陆交通便利。望安、罗望、紫望、县城至望谟港高速公路覆盖11个乡镇(街道),G552、S318等5条国省道过境,全县公路里程4400千米;县城至省会贵阳市235千米、至州府兴义市159千米。望谟港至珠江入海口磨刀门码头水路1250千米。黄桶至百色铁路、罗望高速蔗香至红水河段(黔桂界)、红水河龙滩枢纽1000吨级通航设施“十四五”建成投用。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望谟县拥有中等职业学校1所,招生568人,在校生1486人;普通中学11所,招生6188人,在校生19170人;普通小学46所,招生3321人,在校生22037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招生24人,在校生78人;幼儿园59所,招生3278人,在园幼儿数9433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班)率90.2%,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0%,“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96.8%,初中适龄少年毛入学率106.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2.8%。
文化事业 望谟县拥有公共图书馆32个,文化馆1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6个。望谟县广播覆盖率98.9%,其中,农村广播覆盖率100.0%;电视覆盖率98.2%,其中,农村电视覆盖率97.5%。
卫生事业 望谟县拥有卫生机构178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床位数1424张,卫生技术人员1589人。执业(助理)医师455人,其中,执业医师307人,执业助理医师148人。卫生机构中,医院9个(含7个民营医院),医院床位1122张,卫生技术人员873人,执业医师187人,助理医师68人。
【风景名胜】
七星桥
在桑郎寨东横跨桑郎河,现为册(亨)三(江)公路桥。此桥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由寨上群众捐资献劳,雇请外地工匠修建。桥长62米,宽4米,高7米,为七孔石桥,故称“七星桥”。远远望去,七星桥宛如一条彩虹横跨河上,桥水相映,古人有诗赞叹:“数定天星建此桥,百丁施力架虹腰。王宫定缺人工补,名与河山万古标。”
六里峡谷
位于县东北乐旺镇境内,总面积4平方千米、峡谷总长12千米。乐旺河与懂木河于乐宽大坝汇合后,经人工开凿的地下隧道穿山而过流入六里峡谷,往东横贯峡谷而过,变成地下天然暗河,经桑郎注入红水河,时缓时急,无论暗河还是明河,人皆可往,是漂流探险者一大去处。河流两岸青山对峙,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江南苏铁、珍稀植物兰花,有猴群,有因燕群聚居而得名的“燕子洞”,洞内钟乳石嶙峋,千姿百态。
【布依习俗】
一、居住 布依族住地的选择多重于水源,多选择依山傍水的平坝或丘陵以及在有河流或小溪的地带建房立寨。布依族房屋建筑,从形式看,有全楼、半边楼、半截楼。房子的大小是论柱头来算,有三个头、五个头、七个头、九个头、十一个头和十三个头的,这些都是根据住房的需要和经济状况来定。
二、婚姻 望漠县布依族婚姻,解放后,根据国家婚姻法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制,同宗族、同姓氏不通婚。自由恋爱、自由结婚是布依族的婚姻传统。男女青年自由恋爱也须有媒人说合,征得女方父母同意后方能结婚。自由择偶,男女相悦后,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说合要跑“三回九转”,但这与“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的包办婚姻截然不同。这只不过是婚姻过程的一种形式,媒人在其中只起个“转弯”的作用。一般说来,望谟县布依族婚姻要经过请媒、订婚、认亲、拜年、请庚酒、择吉日良辰、结婚等程序。
三、丧葬 布依族的丧弃,从寿终到安葬,要经过报丧、沐浴、敬永别酒、移床下席、人殓、堂祭、赞礼、煮倒头饭、绕棺、吃永别饭、点主、奠别、发丧、土葬、安家神等程序。
四、服饰 布依族服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服饰文化艺术。从种植、纺织到印染制作,都是自力更生,自给自足。布依族的服饰,古朴典雅,简洁端庄。在色彩上,一般外穿青、蓝二色,内衬白色。 男子的服装:一是对襟短衫,多为夏、秋两个季节或劳动时所穿;二是斜扣长衫,多为天气较冷时或走亲访作客时的男“礼服”;老年人穿的长衫,多数人喜欢挂腰带。男子头部,多数裹花格头帕。男子下身,穿大裆肥口裤子。 女子服装:一是短衣长袖,拴绣花围腰腰,头裹蜡染青布花帕,帕内盘辫,脚穿大口长裤;二是穿半襟大袖长衣,衣长至膝,袖口裤脚绣花边;三是交通沿线或城镇附近村寨的人服饰已有所改变,穿现代服装了。
五、织布 过去,布依族都是自种棉花,自纺自织,自染自缝,基本上每个村寨都有弹花机、扎棉机,大多数人家户都有蜡染缸、纺织机、织布机等设备。布依族染布用的原料是蓝靛,大都是自种,自己加工,也有到市场购买的蓝靛,蓝靛是一种草木植物,也叫蓼靛。布依族土花布全部用手工操作,工艺精细,图案素雅,造型别致。花型有印条、格子、斜纹、梅花、桂花、兰花等图案,蓝白色调分明,线条均匀,立体感强,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六、工艺 刺绣:望谟县布依族称为“刺花”,布依族刺绣的内容丰富、绣法多种多样,刺绣题材广泛,它不仅绣在衣裤、布鞋、围腰、手帕、挎包上、还绣在枕套、枕巾、被面乃至桌布、靠垫上。图案大方、生动形象、色泽鲜明、针脚均匀、质感强烈。 银饰:布依族自古喜爱银饰,银制品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少的装饰品,布依族地区有不少银匠,其技术大都是祖传的,密不传外。银饰品主要有手钏、幼儿奶头手钏、百家锁、帽饰、银乌龟、银仙桃、发簪、发笄、戒指、背带银饰、环佩、银碗、银筷、银杯等。
七、节日 望漠布依族传统节日主要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虎节、摘刀节等,春节、端午、七月半、中秋节、元宵节等节日与汉族类似,但过节的内容与形式,自有其民族特色。节日活动内容主要有对唱山歌、耍麒麟、甩糠包、打鸡毛毽、祭祀祖宗等。但凡节日集会,一般都有青年男女社交活动的内容,更增添了节日的情趣和欢乐气氛。
八、饮食 布依族的生活习俗尤其是饮食方面,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一)糯食望谟布依族地区盛产稻谷、包谷、糯谷、小麦、小米、高粱、荞麦、红苕等粮食作物大米为主。逢年过节,必备糯食:粽粑、糍粑、泡果、糕粑、三角粽、褡裢粑、花米饭;(二)肉食:腊肉、香肠、习俗鸡八块、狗血、血灌肠、蜂蛹与虾巴虫、蛇肉、活血、田螺;(三)风味菜:血豆腐、豆豉、豆腐、三角豆腐、酸菜与酸鱼汤、酸笋、干板菜、玉兰片;(四)酒:大米酒、包谷酒、拐枣酒、刺梨酒、甘蔗酒、一饱二醉、酒俗。以歌敬酒:现在的复兴镇者康村一带还保持着古朴的以歌敬酒的习俗。每当客人进村,寨门、路口、转弯处都有身着阑杆服的布依姑娘手持竹筒酒,以歌迎宾,轮番劝敬。
九、体育 布依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许多体育活动项目。这些体育活动是与风俗习惯紧密相连的,多为欢庆节日的活动内容。寓体育于娱乐活动之中,参加人员较广,场地要求不高,体育用具简单。每个体育项目都充溢着醇厚的生活情趣,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1、磨秋千2、八人秋3、打秋千4、甩糠包5、鸡毛毽6、打格螺7骑竹马8、耍麒麟9、打“童棒”)
十、布依族忌讳 布依族的忌讳较多。如大年初一,忌敲响(避刮大风吹茅房)、忌扫地(避来年跳蚤多)、忌钱米外借失财、忌炒饭吃(避谷穗干萎)、忌女人先串门等。正月十五前,忌房屋附近晒衣服、忌女人坐在院坝梳头。正月间未谢土前,忌动土(避庄稼长不好)、忌搓索子(避稻谷不出穗)、忌在家做针线活(避庄稼长不好)、忌粮草落地(糟踏粮食避雷打)、在土地神、石神、树神附近拉尿拉屎(避得罪神灵会把你嘴巴扭歪会叫你生病)等,当你进布依山寨时,若看到某家门前用竹子缠着一块红布条,表明这家的牛或猪下崽了,生人是殷不能进去的,怕把邪恶带来。
【荣誉称号】
望谟县是中国品牌节庆示范基地。 中国布依语言文字培训基地。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情调研基地。 中国布依古歌之都。 中国布依纺织文化之乡。 贵州省民族美食文化之乡。 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中国净水百佳县市。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2年2月,入选2021年度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名单。 2022年11月,入选2022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拟确定创建单位名单。
|